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

第138章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38章

小说: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类辑录有关民生利害部分,编撰成书。书中首为舆地山水总论,次按明南
北直隶、十三布政使司(省)分区,对各地地理形势、水利、粮额、屯田、
设官、边防、关隘等,都有详细的论述,特别着重于经济、军事概论,对西
域、交趾和海外诸国情况,也加以记载。此书虽属地理著作,但所载史实颇
多,尤详于明代,对研究明代历史地理沿革及政治、经济以至军事情况,很
有帮助。不过,由于该书尚未定稿,其中采掇旧文,同异兼收,间有矛盾之
处,而编次体例也很不一致,不无遗憾。

(王军)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夕堂、梼杌外
史、船山老人、船山遗老等,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今属湖南)人。
清史学家、思想家。明末举人。曾拒张献忠大西政权之清。明亡,于衡山举

兵抗清。战败后由瞿式举荐于南明永历政权,不满腐败而愤辞。后隐匿湘

西瑶族地区,筑土室于石船山,勤垦著述垂40 年,得“完发以终”。著有《读
通鉴论》30 卷、《宋论》15 卷、《永历实录》、《尚书引义》、《春秋世论》、
《春秋家说》、《读春秋左氏传博议》、《大行录》、《莲峰志》、《张子
正蒙注》、《读四书大全说》、《周易外传》、《噩梦》等。著述多达百余
种,现存《船山遗书》288 卷。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均有研究,尤
精干经学、史学、文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张新莉)


《读通鉴论》明清之际王夫之撰。该书共30 卷,附叙论四篇。作者根
据《资治通鉴》所载史事,用评论历史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历史
观点。在叙论中,他反对正统说,指出论天下之事,要遵循天下公议,天下
不是一家人所能私有的。他的这种观点,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性质。由于作者
亲身经历了明末清初社会的巨大变动,对当时社会的弊病感受深切。他撰写
本书的目的,在于探求历史的成败得失,作为认识和改造现实的借鉴,经世
致用。他说:“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
世之大略不著,后人被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因
此,他所选择的评论、批判的历史实例,都是针对明末清初各种社会政治问
题的。书中作者还试图总结社会发展的法刷,认为历史是发展变化的,郡县
制代替封建制是“势之所趋”。他的这种讲“势”的历史观,是继承了刘知
几以来历史学家的进步史学观点。不过,王夫之的史学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如他反对农民起义,表明他并没有超脱旧史家的传统偏见。本书现有中华书
局1975 年校点本,便于阅读。

(王军)


谷应泰(1620~1690)字赓虞,别号霖苍。宜隶丰润(今河北丰润)人。
顺治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后调提督浙江学政合事。其间,他招揽
文人助其编书,写成《明史纪事本末》。内容记载朱元璋起兵至明朝灭亡一
代史事,因撰于《明史》成书之前,所采用多有明末张岱《石匮藏书》及谈
迁《国榷》之资料,又未遇文字狱之害,故有一定价值。谷氏为清初著名史
学家。

(苗宗熹)


《明史纪事本未》清谷应泰撰,全书共列80 个专题,每题一卷,即80
卷。每卷之后,都附有“谷应泰曰”的史论一节,采用骈偶文体,所论间或
亦有新意。本书出于清代官修《明史》以前,多据私家野史,所记成祖设立
三卫,进军漠北以及沿海倭寇,议复河套等事,较《明史》为详,且多有出
入。

(林吉玲)


马骕(1620~1673)字宛斯,一字聪御。山东邹平人。顺治十六年(1659)
进士。谒选在京师,后为淮安府推官,不久又改为知灵壁县官职。利用空闲
时间著述立说,著有《左传事纬》等。马氏为明末清初著名的历史学家,主
要史学著作为《绎史》有160 卷,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学术三个方面,比
一般纪事本末已经扩大不少。它的材料不仅限于历史,把诸经、诸子、屈宋
楚辞,都能收进去,又能以政治问题为中心,被称为清初三大奇书之一。顾
炎武读之叹曰:“必传之作也”!时人称为“马三代”。

(宁洪里)


《绎史》清马骕著,160 卷。该书汇合上古迄秦的史书旧文,附以论断,
熔裁成篇,并附有图表。春秋以前,取材有芜杂处,春秋以后较为精审。体
例采取纪事本末体者较多,但亦综合编年、纪传、学案筹体,有其独创之处。
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林吉玲)


计六奇(1622~?)字用宾,号天节子,别署九峰居士。明末清初江苏
无锡兴道乡人。家境贫寒,幼年求学皆寄读于别人的家塾。清顺治六年
(1649)、十一年(1654)两次应试于江阻,皆不第。此后,他以教书为业,
时间长达三十五年之久。其学识渊博,善于教育,名重乡里。当时正值明清
交替之际。他足迹所至,留心遗存,到处搜寻遗闻佚事,并注意实地考察,
写成了《明季北略》24 卷和《明季南略》18 卷,记录了明朝晚期及南明王朝
许多历史史事,史料价值非常可贵。其他著作有《粤滇纪事》10 卷、《金坛
狱案》1 卷和《南京纪略》1 卷。

(王军)


《明季北略》明末清初计六奇撰。24 卷。上起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
努尔哈赤初起,下迄崇祯十七年(1644)清兵入关占领北京,记录了近五十
年间北方史事之大略,故名。是书以编年为纲,杂以纪传,本末诸体,不仅
记事先后有致,而且取材广泛,对大顺农民军进入北京一事,按日记载,较
他书为详。因清初文禁森严,未能付粹,直到嘉庆、道光年间,始有北京琉
璃厂半松居士木活字本刊行于世。旧抄足本传世者:一存于杭州大学图书馆,
一为江苏常熟曹大铁所藏。

(仝庆会)


卫周祚(生卒年不详)字文赐,号闻石。清山西曲沃人。明崇祯进士,
官至户部郎中,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对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有研究,
为清初史学家。

(宁洪里)


文秉字应符,又字荪符,自号“竹坞遗民”。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史学家。明朝灭亡后,隐居竹坞,著书立说。有人告其
通太湖吴易抗拒清军,被捕后不加辩解,遂被杀。其著述颇多,有《烈皇小
识》、《甲乙事实》、《先拨志始》、《定陵注略》、《前星野语》、《失
朝遗事》、《姑苏名贤续记》等。

(苗宗熹)


《先拨志始》明文秉撰。记明末遗事,上卷起万历,终天启四年(1624);
下卷起万历,终崇祯二年(1629)。对妖书和挺击、红丸、移宫三案,以及
魏忠贤乱政、崇祯钦定逆案之类,无不详载。书名取自《诗经》“枝叶未有
害,本实先拨”之意,即推究明代灭亡,萌于惨戮群贤之故。(仝庆会)

李文藻(生卒年不详)字素伯,号南涧。乾隆二十五年(1761)进士。
选广东恩平知县官职,后调潮阳擢广西桂林府同知。自幼天资聪明好学,长
从钱大听游。穷经志古肆力于汉唐注疏,聚书数万卷,皆手自仇校。爱好金
石学,诗文自据,所见不傍前人门户。有恩平、潮阳、桂林诸集。为清朝前
期史学家。

(宁洪里)


《明实录》明官修的编年体史料长编。记载了十七个皇帝的实录。崇祯
朝有后人补辑本17 卷,本书篇幅庞大,保存有大量明代史料。过去未曾刊行,
仅有抄本流传。现存各地藏本卷帙互有出入,内容也间有详略。王崇武筹曾
据各地藏本加以校勘。1940 年有影印南京国学图书馆藏抄本共2925 卷,凡
五百册,错字脱字很多。另有校勘本。全部《明实录》,又轻信野史中无稽
之谈(如以元顺帝为宋恭帝之于),取材上尚多问题。所附评论多据《通鉴
辑览》的乾隆“御批”,亦为人所不满。

(林吉玲)


《明台典》明弘治时官修,嘉靖时续修,万历时重修。重修本228 卷,
题申时行等撰。万历十五年(1587)成书。体例以六部为纲,分述各行政机
构的职掌和事例。其中,文职衙门226 卷,除首列宗人府外,依照吏、户、
礼、兵、刑、工六部及都察院、六科与各寺、府、监、司等为序;武职衙门
就少多了,仅2 卷,叙列五军都督府及各卫等。各官职之下,多列有详细的
统计数字。如田土、户口、驻军和粮饷等。虽然同实际情况未必完全相符合,
却大致不失为可供参考的重要依据。冠服仪礼等还附有插图。内容很丰富,
比《明史》各《志》更详细,为研究明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

(张翠业)


庄廷(?~1655)字子襄(或作子相),又字子美。祖藉苏州府吴江

县城陆家巷,父辈徙至浙江乌程(今湖州市)南浔镇。自幼爱读书、十九岁
考中秀才后因患病用药造成双目失明。后立志著书传世,但本身无著述。南
浔人朱国桢撰明史数百卷,但未及刊而病死。后庄氏购得尚未刊行之部分晚
明史籍,邀集一批学者整理修订并增进一些史料,将其辑成《明史辑略》。
卒前嘱父刻印,从而引发了清朝第一次文字狱,导致灭门之祸。

(宁洪里)


顾祖禹(1631~1692 或1624~1680)字景范,号瑞五,清江苏无锡人,
生于常熟,后居无锡宛溪,故又称宛溪先生。精于史学,不求名利。三藩之
乱起,入耿精忠幕,图反清复明。后应徐乾学之请,与纂《清一统志》。遵
父嘱,以三十年之功撰成《读史方舆纪要》130 卷,首叙历代州域形势,接
叙直隶与十三司山川险要并所属府州县,未叙山川原委异同及分野。全书眉
目清晰,体例新颖,为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学名著。

(王德靖)


《诱史方舆纪要》清地理名著。顾祖禹编著。130 卷。约在康熙三十一
年(1692)前成书。《读史方舆纪要》规模宏大,内容包括历代州域形势、
南北宜隶和十三省、川渎、分野四个部分,层次清楚,脉络分明,并附有图
表。作者经历明亡变故,隐居不仕,历三十余年时间,十易草稿,参考二十
一史和一百多种地方志,以明末清初政区分区,叙述府、州、县疆域沿革、
名山、大川、关隘、古迹筹。着重考订古今郡、县变迁及山川险要战守利害,
是研究我国军事史和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文献。

(林吉玲)


《池北偶谈》笔记,清王士祯撰。26 卷,以类相从、分为四门。谈故
门四卷,多记载本朝典章、科第制度,兼及宋明官制、掌故。谈献门六卷,
多记历代公卿、畸人列女、其中有见闻之事,有亲历之事,足资参考。谈艺
门九卷,专门评论诗文、采录佳句,保存了一些明末清初的有关文艺资料。
谈异门七卷,记神怪灵异。有些故事情节与其他笔记相同,故事可相参照。
有《清代笔记丛刊》、《笔记小说大观》等本。现有中华书局校点本。

(王德靖)


万斯同(1638~1702)字季野,学者称石园先生。浙江鄞县(今宁波)
人。清史学家。斯大弟。黄宗羲的学生。明亡,鲁王监国,授户部主事,后
绝意仕进。康熙十七年(1678)被荐博学鸿儒,力辞获免。次年由总裁徐元
文聘至京师,以布衣参史局,前后19 年。《明史》稿本500 卷皆其手定,属
官修史书中轻优者。《史记》、《汉书》以后,历代正史多无表,撰《历代
史表》60 卷,自东汉至五代各史补表计68 种。另有《纪元汇考》4 卷、《宋
季忠义录》16 卷、《南宋六陵遗事》1 卷、《河源考》2 卷、《河渠考》12
卷、《儒林宗派》8 卷、《石经考》、《石经文考》各2 卷、《群书疑辨》
12 卷、《历代宰辅汇考》8 卷、《读礼通考》、《石园诗文集》等。其溥通
诸史,尤熟悉明代掌故。认为撰写史书必须“事信而言之”。为浙东史学代
表。

(张新莉)


《历代史表》明末清初万斯同撰。59 卷,总序目录合1 卷。卷首载黄
宗羲等三人所作之序。司马迁《史记》创立表的体例,《汉书》以后正史多
缺而不备。此书将东汉至五代间所缺之表予以补齐。计有:东汉七种、三国
八种,晋十七种、宋三种,齐三种,梁二种,陈二种,魏七种,北齐三种,
周二种,隋二种,五代十二种,共补六十八种。其中不少万氏首创。

(仝庆会)


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号江村。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史
学家。少贫穷,好学能文。以诸生供奉内廷,以工书法为康熙帝宠识。书写
密谕、纂辑讲章诗文。官詹事府少詹事。曾为御史郭琇所劾,罢官回籍。后
复召入京。官札部侍郎,终卒于家。能诗,善书法,精鉴赏,所藏书画甚富。
史学长于考订。撰有《春秋地名考略》14 卷、《扈从西巡日录》1 卷、《靖
吟堂集》、《江村消夏录》等。尤其所撰《左传纪事本末》53 卷,以南宋章
冲撰《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为基础,以列国事迹分专题自成起迄,又杂采
经史诸子编写“补逸”、“考异”、”辨误”、“考证”、“发明”附于正
文之下,极便检索,为其重要考订著作。

(张新莉)


《左传纪事本末》清高士奇撰,53 卷。本书以南宋章冲《春秋左氏传
事类始末》为基础,加以补充、扩展而成。它以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中心,
在每个国家之内,把重大事件标目成篇,一篇也就是一卷。在编纂过程中,
广泛参考了《公羊传》、《谷梁传》、《国语》、《史记》以及其他经史和
先秦、两汉有关典籍的记载,并分别归于各手文之下。凡增补了史事的称“补
逸”,附录了不同说法的称“考异”,对传闻失实的记载,进行了纠正的称
“辨误”,对记载的史事有依据,可以称典要的,即予以指出,称“考证”,
对加进了作者自己意见的称“发明”。而且,在每卷之后还以“臣士奇曰”
的形式,附加一篇史事评论,以概括地介绍各篇的内容。《左传纪事本末》,
凡春秋时期大事,都加采入,琐碎细节,大都从略,较章书有条理。

(张翠业)


陈梦雷(1650~1741)字则震,号省斋,别号天一道人,晚号松鹤老人。
福建侯官(今闽侯)人。清史学家。康熙进士。选庶吉士,任编修。康熙十
三年(1674)回籍省亲,时耿精忠响应吴三桂叛乱,被逼受官,遂与同回籍
者李光地合谋,以蜡丸将情报由李呈清廷。李贪功受赏,他却以叛逆罪论斩,
幸得徐乾学密为开脱,减死罪,谪戍沈阳。三十七年(1698)康熙帝巡至奉
天,献诗称旨,被召还,为皇三子胤祉侍读。此时为胤祉辑刻《古今图书集
成》而受康熙帝宠。雍正帝继位后,受胤祉牵连,谪戍黑龙江,卒于戍所。
还撰有《奉天通志》、《闲止书堂集钞》。所刻《古今图书集成》共1 万卷,
另目录40 卷,分6 编32 典6109 部,内容繁富,区分详晰,极便检阅,为我
国现存最大类书。

(张新莉)


《古今图书集成》类书。原名《古今图书汇集》。清康熙时陈梦雷辑,
雍正时蒋鼎锡等重辑,雍正三年成书,分为六篇,每篇又分若干典,共32
典。条理清楚,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