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

第140章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40章

小说: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放后排印本据嘉业堂《章氏遗书》本增“内篇”一卷,“补遗”八篇,又
新增“补遗续”五篇,较为完备。

(林吉玲)


《元朝秘史》原名《蒙古秘史》。明人误译称《元朝秘史》。撰者不详。
现流传有15 卷本和12 卷本两种。是我国蒙古族最早撰写的一部历史和文学
巨著,十三世纪中叶成书。记述蒙古族的起源及成吉恩汗和窝阔台时期的事
迹,为研究蒙古族早期的社会历史,语言文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原著早佚,
现仅存明初汉字音译本。十五卷本为清人鲍廷博从《永乐大典》中抄出,有
钱大昕跋,故亦称钱本《秘史》。十二卷本是顾广圻以张详云旧藏钞本为底
本,参照当时流行的其他钞本校勘的,《四部丛刊续编》所收及叶德辉观古
堂刊本均为顾校本,三种版本均非明初原版本;国外有法、德、俄、日、英、
匈、捷,土等译文本,亦从此三种版本中移译。

(刘超文)


《历代职官表》清乾隆年间修。72 卷,是书以清代官制为纲,追溯历
代沿革,每类先列表,将上古至清朝职官名称、员额、官职等排列,与清代
职官对照,说明清代某官相当于古代何官。清代以前取材于各正史职官志、
《通典》、《通考》等书,清代则取材于《清会典》。但体例上以历代官制
强行比附清代官制,有失原意,同时全称简称不一,失之杂乱。

(曹立前)


桂馥(1736~1805)字冬卉,号未谷。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
进士,后授云南水平县知县。清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字学家。他对儒家经典
名著及史学是很有研究的,有随笔疏记数卷,名为《札朴》,其他著作还有
《缪篆分韻》、《诗集》、《晚学集》。毕生精力,专门研究文字学,经过
四十年努力,写出《说文义证》一书。该书立论审密、引据浩博,在清代研
究文字学的数十百家中,功力最深。

(宁洪里)


孙星衍(1753~1818)字伯渊,又字渊如。江苏阳湖人。乾隆五十二年
(1788)以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历任编修、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山东
兖沂曹济兼管黄河兵备道、督粮道等官。去官后主讲扬州安定书院及绍兴戢
山书院。一生著述甚多,有《尚书今古文注疏》、《周易集解》、《夏小正
传校正》、《史记天官书考证》、《明堂考》等。孙氏为清朝前朔著名经史
学家,校勘学家,金石学家。他治学严谨,援引详赡,他所辑刻的《平津馆
丛书》、《岱南阁丛书》为清代学者所重,在清代学术史上有一定地位和影
响。

(宁洪里)


郝懿行(1757~1825)字恂九,一字寻韭,号兰皋。山东栖霞人。嘉庆
四年(1799)进士。曾任江南司主事,户部主事。视官之荣悴,若无于己者,
而一肆力于著述。治学严谨、考据翔实。著有《尔雅义疏》。主张经文直书
其事,褒贬自见,非圣人意为增减,还著有《春秋说略》、《山海经笺疏》、
《易说》、《书说》、《郑氏礼记笺》等。郝氏为乾隆时著名的经学家、史
学家。其妻王氏名园照,字瑞五,亦博涉经、史,懿行卒后,辑其著作编为
《郝氏遗书》。以求彰显于世。

(宁洪里)


严可均(1762~1843)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自幼聪敏,所学无所不通。嘉庆五年(1800)举人,选授建德县教谕。在任
数年,大修学宫,后引疾归,著书不辍。严氏博文强识,精考据之学,为清
代著名史学家、考据学家。一生著述甚富,但多赠他人刊刻,即暑他人之名。
署本名己刊者,仅《说文声类》、《唐石经校文》、《说文翼》、《铁桥漫
稿》等。他所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内容多至三千余家,并
与《全唐文》一书相接,有很高的文献利用价值。

(宁洪里)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总集名。清严可均编。全书746 卷,
上起上古,下迄隋朝,收有姓名的作者3519 人,分代编次为15 集。本书所
辑佚子书佚文尤多。在辨别真伪、考校事迹、校订文字等方面用力甚勤。有
清光绪间黄岗、王毓藻主管广雅书局刻本及丁福保加校语影印本。

(曹立前)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又号雷池庵主。江苏仪征人。清
学者。乾隆进士。选翰林院编修,后督山东、浙江学政。嘉庆初,历任兵、
礼、工、户等部侍郎。后任河南巡抚,湖广、两广、云贵总督,晚年任体仁
阁大学土。卒溢文达。曾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广州创立学海堂,提倡朴学。
任内曾主张加强海防,抗击英军。著有《经籍纂诂》、《十三经注疏校勘记》
200 余卷、《畴人传》46 卷、《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山左金石志》、
《两浙金石志》、《研经室集》6 编58 卷、《扬州府图经》、《浙江通志》、
《广东通志》、《云南通志》。汇刻《皇清经解》,校刻《十二经注疏》,
与刘文如辑《四史疑年录》7 卷。另著《性命古训》、《论语论仁论》、《孟
子论仁论》。博通精研,长经学、考据,为研究我国历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生平和古文字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张新莉)


张鉴(1768~1850)清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字春治,号秋水。嘉庆
九年(1804)副贡生。少肆业诂经精舍,为阮元赏识,久居为阮氏幕,为之
谋划海防、赈灾诸事。为学涉猎广博,尤精考据。撰有《西夏纪事本末》36
卷。另有《东南半壁纪事》、《隋朝行宫录》、《蕃厘观志》等。

(林吉玲)


《西夏纪事本末》。清张鉴撰。36 卷,每卷一事,卷首附图表二卷。
辑录宋,辽、金、元诸史有关西夏的资料,排比成书。列有得胜始末、夏台
复入、统万堕城,乌白失期等三十个专题,叙述清楚,义例较为详密。问有
评语,与考异相类,亦近乎事实,然甚精略。卷首载有年表、堡寨及陕西五
路,西复地形二图及历代疆理节略、职方表。有清光绪江苏书局刻本。

(刘超文)


《西夏书事》清吴广成撰。42 卷。道光五年(1825)刊行。作者采集
唐至元代各正史、野史,文集等书中有关西夏的史料,用《通鉴纲目》编年
体排比成书。记事上起庸中和元年(881)拓跋思恭据绥、银诸州,下迄宋绍
定四年(1231)西夏故臣王立之及部分遗民入金,共三百五十年的史事,搜
罗资料丰富,于西夏五代史事已具梗概,特别是关于西夏后期历史的记事多
不见于其他史箱。颇右参考价值。有小岘山房道光五年刻本,北平文奎堂1935
年影印本。

(刘超文)


徐松(1781~1848)字星伯,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属北京市)人,祖
籍浙江上虞县。清学者,史学家。嘉兴进士,授编修。嘉庆十四年(1809)
任全唐文馆提调兼总纂。次年任湖南学政。坐事戍伊犁,二十五年(1820)
释还。后历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榆林知府等。撰《宋会要辑稿》366 卷。
著《汉书地理志集释》16 卷、《汉书西域传补注》2 卷、《西域水道记》5
卷、《新疆赋》、《唐两京城坊考》5 卷、《登科记考》30 卷等。其著作对
研究新疆历史地理提供了重要资料,对鸦片战争后的用兵、划界也起重要作
用。为清代研究西北地区历史、地理先驱者之一。

(张新莉)


《宋会要辑稿》清徐松辑。366 卷。宋代秘书省专设会要所,修有会要
二千二百余卷。但未刊行。清嘉庆年间,徐松从《永乐大典》中录出,未及
排比整理而卒,稿本散失。1931 年北平图书馆购得该稿,1936 年影印出版。
书分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崇儒、职官、选举、食
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等十七类门。其中礼、职官、选举、食货
等门篇幅尤大。该书据来历朝实录,日历及中央六部和地方诸略监的档案材
料编写,其中多为《宋史》和宋代他史未及者,史料价值较高。

(仝庆会)


姚莹(1785~1852)字石甫,号明叔、展和,晚称幸翁。安徽桐城人。
清文史学家。嘉庆进士。历仕福建平和、龙溪知县,台湾海防、噶玛兰同知,
累迁两淮监掣同知、护盐运使。鸦片战争期间任台湾兵备道,多次挫败英军,
力主加强海防。《南京条约》签订后,被总督怡良诬妄杀战俘,遂贬官川藏。
咸丰初,先后任广西、湖南按察使,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卒于军中。为学承
曾祖范、从祖鼐遗绪,以义理为宗。亲从鼐受古文义法,长于议论,讲求致
用,亦重史学。撰有见闻杂记《康輶纪行》16 卷,史学论著《东溟文集》6
卷、《东溟文外集》4 卷,还有《中复堂遗稿》、《遗稿续编》。所撰论著
提供了详细的台湾及台湾军民在鸦片战争中的抗英斗争的史实,并为研究川
藏风土人情、政治、宗教、英俄日等国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张新莉)


《康輶纪行》清姚莹撰。16 卷。姚氏于道光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1844~。。 
1846)数次赴藏,将其闻见逐日杂记,于道光二十七年撰成是书。主要内容
有六:一、乍雅使事始末:二、喇嘛及诸异教源流;三、西藏山川形势风土
及英、俄、印度等国情况;四、入藏诸路道里远近;五、泛论古今学术事实;
六、沿途感触杂撰诗文等。列条目于卷首,复于本条各注其目,便于查索,
收入《中复堂全集》。

(仝庆会)


朱骏声(17s8~1858)字丰芑,号允倩,小名庆元,晚号石隐山人。江
苏吴县人。清文字训诂学家。嘉庆举人。先后主江阴暨阳书院、吴江萧山等
地书院。道光时官安徽黟县训导。咸丰一年(1851)呈文字学著作《说文通
训定声》。获国子监博士衔,擢扬州府教授。后因病辞职,侨居黟县而卒。
撰述多,涉猎广。著有《逸周书集训校释增校》、《春秋左传识十录》、《春
秋左传旁通》、《春秋阙文考》、《春秋乱贼考》、《春秋地官人名考略》、
《尚书古注便谈》、《书说》、《秦汉郡国考》、《仪礼经注一隅》、《三
代礼损异考》、《大戴礼记校正》、《夏小正补传》、《春秋三家异文核》、
《诗地理今释》、《经史答问》、《春秋评议》、《离骚补注》等。对《说
文》和训诂的研究颇有贡献。

(张新莉)


毛生(1791~1841)字生甫,一字钦兰。清江苏宝山人,后迁居嘉定
(今均属上海市)。自幼孤贫,自力于学,曾从姚鼐习古文辞。其为清代史
学家。治学涉及经史、音韵、训诂、名物、舆地、尤致力于元代历史的研究。
见钱大听《元史稿》残本,因加补辑,别著《元书》以补正旧史之缺误,但
未竟而卒。仅以《元书后妃公主列传》一卷传世,尚著有《休复居集》。

(宁洪里)


魏源(1794~1857)清湖南邵阳人,原名远达,字默深、墨生,又字汉
士。青年时在京从刘逢禄治《公羊春秋》,结识林则徐、龚自珍等、同属今
文学派。鸦片战争时,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参与浙东抗英斗争、痛愤时事,
于1842 年撰《圣武记》14 卷,旋又据林则徐《四洲志》及中外文献资料,
撰为《海国图志》100 卷,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等情况,提出“师夷长
技以制敌”的主张,1853 年倡办团练,对抗太平军,晚年弃官参佛,卒于杭
州。

(林吉玲)


《海国图志》清魏源编著。1841 年(道光二十一年),魏源受林则徐
的嘱托,据《四州志》译稿及中外文献资料整理成书。次年刻本50 卷,1847
年刻本增为60 卷。1852 年(威丰二年)列本扩编为100 卷,刊于扬州。附
有《筹海总论》。叙述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提出“师夷长枝以制夷”的思想,探求富国强兵抵御外海的道理及中国应采
取的对外政策,特别提醒人们警惕沙俄兼并我国西北。材料丰富、观点进步,
是当时我国自编的最为详备而有价值的世界史地参考书。

(鞠爱清)


吴式芬(1796~1856)字子苾,号诵孙。山东海丰(今无棣)人。清金
石学家。道光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集录铜器铭文撰《裙古录》。
对孙星衍《寰宇访碑录》辑补删讹,增商周秦汉以来吉金,著录商周至元代
器物18000 余种,注明材料来源,撰成《捃古录》20 卷,收录资料之多居清
代金石目录类书之首。另有《金石汇目分编》,荟萃古今金石目录,分州县
编次,内容十分丰富。已刻10 卷中有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山东、山西、
甘肃七省,另有陕西、四川、直隶等。还创著录封泥开端,集关中等地新出
土之汉代封泥,与陈介祺合纂《封泥考略》10 卷。于经史考订、金石学,音
韵训诂之学等均有很大成就。

(张新莉)


汪文台(1796~1844)字南士。安徽黔县人。清经史学家。少时家贫好
学喜书。后藏书数万卷,通经史百家,精于校勘。治学宗汉儒。曾撰《论语
外传》,博采子史笺注,补宋邢昺《论语疏》之陋。又撰《校勘记识语》,
为阮元主编《十三经注疏校勘记》表识,其精博为阮元所服,旋礼聘至扬州
修自东汉以来之散佚史书。魏晋以来谢承、薛莹、司马彪、华峤、谢沈、袁
山松、张У人衅占伞镀呒液蠛菏椤19 卷,另佚名《后汉书》2
卷。又据《明史》、《海国闻见录》、《海国纪闻》等,辑撰《红毛番英咭
利考略》1 卷。另撰《夜余录》、《思问录》、《淮南子校勘记》、《说文
校字录》、《小学札记》等。

(张新莉)


《七家后汉书》清汪文台辑。21 卷。作东汉史者颇多,除范晔《后汉
书》存外,余皆自粱、隋开始逐渐散佚,但其零章断句散见于他书。汪氏广
为搜集,辑成谢承《后汉书》八卷,薛莹《后汉书》一卷,司马彪《续汉书》
五卷,华峤《后汉书》二卷,谢沈《后汉书》一卷,袁山松《后汉书》二卷,
张А逗杭汀芬痪恚截逗蠛菏椤芬痪怼V罴宜湮锤淳晒郏筛偶
一斑。

(仝庆会)


《日下旧闻考》清朱筠、窦光鼐、潘曾起、关锡林等奉敕编篡,于敏中
等总裁。共计160 卷。为清都邑志。日下即京都,在此专指北京。该书始编
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系据朱彝尊《日下旧闻》删繁补缺,援古证今,
考订讹漏而成,分为:星土、世纪、形胜、国朝宫室、城市、皇城、宫署、
国朝苑圃、京畿、户版、风俗、物产、边障、杂缀,存疑等类,类下又分子
目。书前有乾隆题词二首、编修名单,凡例、表文、目录。书后附《日下旧
闻》原序。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 年据府刻本点校排印出版。

(王若峰)


夏燮(1800~1875)字嗛甫,一作嗛文,又号季里,别号江上蹇叟、谢
山居士。安徽当涂人。清史学家。道光举人。历任安徽青阳、直隶临城县学
训导,湖南安仁知县。咸丰十年(1860)入两江总督曾国藩幕,始从事明史
研究。继为江西巡抚沈葆桢幕僚。后历任江西吉安、永宁、宜黄等地知县。
精通音韵,兼深史学,留意时务。撰有《中西纪事》24 卷、《明通鉴》100
卷、《奥氛纪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