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品质,是一首新时代的红梅赞。
(张新莉)
洪深(1894~1955)字浅哉,江苏常州人。现代剧作家。《卖梨人》是
他于1915 年写的第一个有对白的剧本。1916 年清华毕业后赴美留学,1922
年回国后,主要从事戏剧和电影的编导工作;创办中华电影学校。同时创作
了反封建反军阀混战的成名剧作《赵阎王》和优秀电影剧本《申屠民》、《冯
大少爷》、《劫后桃花》,为中国电影艺术首创了文学剧本的式样。1930 年
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并相继写了“农村三
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在我国话剧创作中第一次较
全面地反映了农民的苦难生活和自发斗争。抗战爆发后,积极宣传抗日。写
了《飞将军》等剧本多种。“皖南事变”后,先后导演了《法西斯细菌》《祖
国在呼唤》等剧,有力地配合了反对国民党反对派破坏抗战、破坏团结的斗
争。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执教,并编辑《戏剧与电影》周刊,导演了《丽人
行》等剧。建国后,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
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并担任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等职务。主要著作
收在《洪深文集》中。
(鞠爱敏)
《五奎桥》独幕话剧。1930 年现代作家洪深著。是“农村三部曲”中
的一部,是以农村为题材的剧作。主要写农村大旱,庄稼枯萎:农民要运水
的洋龙船过桥抗旱,但桥矮洞狭船驶不过去,必须拆桥,而周乡绅因其祖上
三年内出了五个进士,故建起这五奎桥,作为其“风水”和权威的象征,坚
决不让拆掉。通过这一冲突,刻画了周乡绅的专横狡诈和青年农民李金生的
坚强正直两种不同性格。戏剧冲突扣人心弦,艺术形象鲜明,结构也比较严
谨。在30 年代表现农村题村的剧作中,本剧与稍后创作的《香稻米》《青龙
潭》合称为《农村》三部曲,颇负盛名。
(鞠爱敏)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
家。1911 年中学毕业后任小学教师。1914 年,开始用文言文创作。“五四”
运动后,改用白话写作。1921 年,同茅盾、郑振锋等组织文学研究会。1922
年起,先后任北京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校教授。同时兼任商务印务馆国文
部编辑。1930 年,任开明书店编辑。曾主编《小说月报》、《妇女杂志》、
《中学生》等刊物。抗战期间,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6 年,在
上海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的日常工作。解放后,曾任出版署副署氏、教
育部副剖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全国人大常委等职。其创作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下种种光怪陆
离的社会现象。创作态度严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洗炼优美,有“优
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是“五四”以来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主要作品有
《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稻草人》、《潘先生在难中》等。
(王军)
《潘先生在难中》短篇小说。叶圣陶著。写于1924 年11 月。主人公潘
先生是一个怯懦自私、苟且偷安的小市民知识分子。在军阀混战时,他带一
家逃难到上海。稍觉风吹草动,他就张惶失措,一旦暂时安宁,便又忘乎所
以。他不满意军阀的统治,又怕丢了饭碗而战战兢兢地巴结上司;他明明看
到“拉夫、开炮、烧房屋、淫妇女”等残酷的现实,却又为车阀写”功高岳
牧”、“德隆恩溥”的大匾。作品通过对战乱中潘先生一系列行为、心理的
描写,显示了其可鄙、可笑的灵魂,深刻批判了小市民知识分子卑怯苟安的
心理,从中映照出20 年代中国动乱、民不聊生的现实。描写客观精细而又不
乏冷隽的讽刺意味。
(王军)
《倪焕之》长篇小说。叶圣陶著。1922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主人公倪
焕之是个热切追求新事物的青年。也曾把救国的希望寄托于教育,但没有把
改造教育与改造社会联系起来,不仅遭到恶霸地主蒋上镳等人的刁难,同时,
还受到习惯势力的嘲讽,工作处处碰壁;他曾憧憬着一种建立在共同事业基
础上的互助互爱的婚姻,而婚后的生活远违他的初衷。这都使他深感失望和
痛苦。“五四”运功爆发后,倪焕之的情绪又高涨起来,在革命者王乐山的
影响下,他积极参加了群众性的革命活动。但当王乐山被反动派杀害后,他
又感到苦闷榜惶,以至于纵酒痛哭,终于在矛盾迷惘中病逝。作者用“严正
的态度如实地写”每一个人物,特别是以精细的笔墨刻画倪焕之的热情、直
爽,不断追求理想而又软弱无力的性格特征,生动地表现出剧烈变革的社会
背景下,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曲折的人生道路,富有时代感和启迪性。
(王军)
《多收了三五斗》短篇小说。叶圣陶著。发表于1933 年7 月。作品通
过对“旧毡帽朋友们”进城祟米的描写,反映了丰收成灾,谷贱伤农的不合
理现象。“旧毡帽朋友们”抱着满腔希望,带着满船的新米到米行粜米,而
粮食的价钱却便宜的惊人。农民忍痛贱卖稻米,但他们“白白的米换不到白
白的洋钱”,得到的只是信用很低的“或多或少的一叠钞票”。真实地反映
了农民面临粮价大跌的意外打击时的失望、痛苦与愤懑心理,表现了处于帝
国主义、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下广大农民贫困不堪的状况及日益增长的反抗情
绪。全篇布局从容而谨严,行文朴素而生动,体现了作者一贯的艺术风格。
(王军)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著名章回小说家。少
年时代酷爱文学。1917 年开始当新闻记者。1918 年任《皖江日报》总编辑。
1919 年到北京求学。同时在《益世报)当助理编辑。1923 年在北京世界通讯
社任总编辑。1925 年初至上海,为《立报》编辑副刊《花果山》。后迁南京
办《南京人报》并自编副刊《南华经》。抗日战争爆发后,到重庆编辑《新
民报》。不久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战结束后,任北平《新
民报》总经理兼编副刊《北海》。新中国成立后,加入中国文联和作家协会,
当选为理事,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和文化部顾问。张恨水一生创作中长篇
小说120 部以上,字数达二千余万。其作品深刻揭露和真实反映了黑暗的旧
社会,在当时影响很大。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
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对我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产生
了积极影响。代表作有《啼笑姻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五
千登科》、《八十一梦》、《纸醉金迷》、《夜深沉》、《雾中花》等。
(王军)
《啼笑姻缘》长篇小说。张恨水写于30 年代。小说以军阀统治下的北
京为肯景,描写了出身豪家的青年学生樊家树到北京考学,巧遇卖艺父女关
寿峰、关秀姑,出资为关寿峰治病,引出秀姑一片痴情,而家树倾心于唱大
鼓的姑娘沈风喜。长相酷似风喜的富家小姐何丽娜也在追求他。后来家树回
家探母,凤喜被军阀刘德柱霸占,并将其逼疯。秀姑设计杀死刘德柱,父女
出走关东,樊家树与何丽娜结成夫妇。小说通过对樊家树的爱情纠葛的描写
展现了军阀统治下的北京贫富悬殊的现实。作者大胆地正面揭露军阀的横暴
残忍,跋扈丑恶,表现了作者的正义和胆识。小说结构自然,注意多角度地
描绘人物,以简炼的笔墨,通过典型的风土民情来烘托气氛,具有浓郁的地
方色彩。
(王军)
《八十一梦》长篇小说。张恨水于1941 年以寓言形式写成。朽中“楔
子”里交代说:“原稿泼了油,被耗子吃掉了”是对国民党政府干扰写作的
影射。作者以辛辣的笔调,巧妙的构思,深刻揭露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黑暗,
投机商人的唯利是图、巧取豪夺。揭示了贫富对立的社会现象,表现了作者
鲜明的爱憎态度,描绘了一幅“雾重庆”光怪陆离、纸醉金迷的百丑图。作
品在艺术表现上有一定的特点,它采用短篇连缀结构,寓真实于梦幻,讽刺
与夸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丰富的想象力,将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历史
故事作为表现现实生活的媒介。全篇语言通俗生动、文笔流畅犀利。形式新
颖,想象丰富,巧用典故,又多作漫画式的夸张变形,以嘻笑怒骂的笔墨发
泄心中的愤懑。因遭国民党胁迫,未能终篇,全书只写了14 个梦。
(王军)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县峡石镇人。现代诗人。曾就读于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教授。1921 年开始诗歌创作,曾参与创办《新月》月刊,是新月派的主要成
员。他的诗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派和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影响,讲究形式美,
构思新丽,用词含蕴,情调轻畅,韵律感强,又往往溶有淡淡的惆怅、长长
的吟叹。1931 年因飞机夫事遇难。诗人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了120 多首诗和
不少优美的散文。其诗作在20 年代风靡一时,至今不少作品仍有较强的艺术
生命力。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等。
(邱昭山)
《雪花的快乐》诗歌。徐志摩写于1924 年12 月30 日。诗人认识并恋
上了陆小曼。一般论者认为,这首诗是献给她的。诗人设想自己是朵雪花,
“飞扬,飞扬,飞扬”,“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而是“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沾住”“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的她,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诗境空灵、清隽、缠绵,
表达了一往情深的爱,寄托如痴如迷的恋情。给人一种沉醉、幸福的感觉。
想象奇丽,音韵和谐,颇有一种飘逸美。
(邱昭山)
《再别康桥》诗歌。徐志摩著。发表于1928 年12 月《新月》第一卷第
10 号,后收入《猛虎集》。1921 年作者在剑桥大学研究院读研究生。1928
年秋出国讲学,年度至英国剑桥大学(注:康桥即剑桥)。《再别康桥》即
写于1928 年11 月6 日的海途上。全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轻轻的我走
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开首一节轻悄,
但情意绵浓,很能代表作者的诗风。把“那河畔的金柳”比喻成“夕阳中的
新娘”,把潭水比喻成“天上虹”、“彩虹似的梦”,清新怡人。诗的未节
与开头相呼应,再次表达了对母校的依依离情。文字轻灵,声律和谐,诗行
回环复沓,颇富音乐美。
(邱昭山)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
散文家。爱好古典诗词。1913 年春,随兄去日本留学。1921 年5 月,与郭沫
若等在东京成立创造社。1922 年回国,开始文学创作,编辑《创造季刊》、
《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刊物。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
学等校任教。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主编《大众文艺》。1930 年3 月,
参加发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1 年12 月,加入上海文化界反帝抗日大同
盟。1933 年1 月,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被选为上海分会执行委员。1937
年,任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长。1938 年3 月,赴武汉参加军委政治第三
厅的抗口宣传工作。12 月,赴新加坡任《星洲日报》副刊编辑,并任《华侨
周报》主编。1941 年12 月,任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1942 年5 月,
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不久,被日军胁迫在日本宪兵部当翻译。1945
年9 月17 日被秘密杀害。郁达夫一生著述甚多,小说、散文和旧体诗的创作
都有较大成就,短篇小说富于浪漫主义情调,影响最大。主要作品有《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迷羊》。散文集《忏余集》、《屐痕处处》等。
(王军)
《沉沦》短篇小说。郁达夫著。1921 年出版。以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生
活为题材。主人公希望能在异国得到真挚的友谊,但祖国的贫弱衰败使他到
处遭受冷遇和歧视;他敢于向封建礼教挑战、渴求纯洁的爱情,但他的梦想
无法实现。这一切都严重损害了他的自尊。他多愁善感,孤独无依,乃至产
生了性变态心理,最后终于绝望厌世,投海自杀。反映了“五四”运动潮落
后部分知识青年因个性解放的幻想破灭所造成的沉郁苦闷的心情,表达了希
望祖国早日富强的爱国愿望,因而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精神。小
说以浪漫主义的抒情笔调,以散文式的铺叙描写了留日学生内心的郁闷和心
理变态,同时也寄寓了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封建的伦理道德的叛逆精
神。作品带有浓厚的“自叙传”色彩。
(王军)
《春风沉醉的晚上》短篇小说。郁达夫写于1923 年7 月。是我国文学
史上最早描写工人生活的作品之一。主人公陈二妹16 岁死了父亲,生活无
着,到烟厂当了工人。虽然每天都拼命工作,但挣的钱仍少的可怜,工厂里
的工头还经常戏弄她。陈二妹痛恨剥削阶级,对落魄贫困的知识分子“我”
给予了热情的关怀和帮助。作品通过描写贫病交加、以卖文为生的穷知识分
子“我”和年轻女工陈二妹互相同情、互相关怀的故事,表现了劳动人民和
下层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歌颂了受苦人之间的互帮互助、相互关怀的真诚
友谊,赞扬了女工纯真善良的心灵、坚韧的意志和朴素的反抗精神。小说刻
画人物细腻、语言优美流畅,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王军)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927 年始用茅盾笔名。浙江
桐乡乌镇人。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著名社会活动家。早在中学时期就受
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1913 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文科),1916 年毕
业后,进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20 年10 月,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1921 年,倡导现实主义文学。
1926 年,曾以左派国民党员身份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央
宣传部秘书。1927 年8 月回上海,从事专业创作,写有《蚀》的三部曲。1928
年夏,东渡日本。1930 年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担任领导
工作。抗战胜利后,坚持参与反独裁反内战的民主运动。建国后,曾任文化
部长,并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历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和第四、五届
副主席,历届全国文联副主席和第四届名誉主席,历届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
一生共创作长篇小说7 部、中篇小说6 部、短篇小说数十篇、多幕剧一个、
散文集十多本,还有大量的文艺批评、文学研究等理论著述。成为中外文坛
公认的现实主义文学巨匠。
(邢均海)
《蚀》长篇小说。茅盾著。由《幻灭》、《动摇》、《追求》三个有连
续性的中篇组成。写于1927 年秋至1928 年春,1930 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