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贯穿三部曲的主要人物是原军报记者、后任集团军司令副官的辛佐夫和
30 年代被关押、坐牢4 年,战争开始后担任集团军司令的谢尔皮林将军。通
过这两位主人公的遭遇,描写卫国战争的广阔画面,堪称苏联战时生活的百
科全书,是一曲赞美苏联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热情颂歌。是全景小说的代
表,获1974 年列宁奖金。
(吴根成)
瓦西里耶夫(1924~)在文坛颇负盛名的前苏联作家,生于斯摩棱斯克
的一个红军军官家庭。1952 年入党。1987 年曾随苏联作家代表团访华。
1954 年开始发表作品,以写战争题材的小说著称。中篇小说《这里的黎
明静悄悄。。》发表后轰动一时。成为苏联文坛一颗耀眼的新星。70 年代,
他的长篇小说再一次引起轰动效应。《不要向白天鹅开枪》阐述善与恶的斗
争及青少年的成长与教育问题。《未列入名册》描写一个普通战士在战争环
境中如何成长为英雄人物。短篇小说《老牌奥林匹亚打字机》和《老战士》
也称得上名噪一时的作品。中篇小说《遭遇战》在歌颂普通一兵的英雄主义
的同时,提出爱惜战士生命的问题。80 年代问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
《虚实在事》,中篇小说《我的骏马奔驰》、《后来发生了战争》、《一棵
烧不坏的灌木》等。瓦西里耶夫是一位独具特色的战争题材的作家。他笔下
的战争,更多的不是铁与血的交融,生和死的搏斗,而是坚守在祖国大地上
的女战士,缄默的女打字员,整天同绷带打交道的女护士,日夜操劳的后勤
兵。。。作者意在透过战争的表象,写出“自己的”战争的真实面目,表现
普通战士的英雄业绩。
(吴根成)
《这里黎明静悄悄》中篇小说。瓦西里耶夫作于1969 年。发表于《青
春》杂志,赢得自上而下的普遍赞赏,被列入“军事爱国主义题材”作品。
几年内,相继改编为歌剧、话剧、芭蕾舞和电影,获1975 年苏联国家奖金。
小说描写了卫国战争中的一个悲剧性场面:一名准尉率领5 名女战士穿过森
林,淌过沼泽,截击16 名空降德寇。李莎奉命回去向上级汇报,不慎葬身泥
沼,未能完成要求增援的任务。准尉偕同4 名女战士终与敌人遭遇,虽毙敌
多名,而女战士则全部牺牲。剩下负伤的准尉,终于以其机智勇敢,俘虏全
部剩余德寇,完成了任务。作者以大最的篇幅、细致的笔触,描述了战士们
各自独特的经历、生活习性、文化素养、爱与恨、烦恼与欢乐、沉思与幻想
以及女兵们为祖国英勇牺牲的壮烈行为。小说充分显示了普通战士的坚强意
志和自我献身精神,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颂歌。作品渗透着浓烈的悲
剧气氛,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激情,具有史诗般的艺术感染力。
(吴根成)
艾特玛托夫(1928~)前苏联具有世界影响的吉尔吉斯族作家,生于塔
拉斯山区舍克尔村的一个农牧民家庭。1953 年毕业于吉尔吉斯农学院,1956
年进高尔基文学院深造。80 年代,他曾任苏联作协书记,戏剧、影视委员会
主席,1978 年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作品有短篇小说《阿希姆》,中篇
小说《面对面》和《查密利雅》。后收入《群山和草原的故事》(获1963
年列宁奖金)中篇小说《大地啊,母亲》、《别了,古里萨雷》(获1968
年苏联国家奖金);代表作《白轮船》(同名电影获1976 年苏联电影节大奖)
《早仙鹤》、《花狗崖》。1980 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一日长于百年》
问世,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仅在法国就连续出了四版。另一部长篇小品被
译成70 种外文,畅销90 余国,印刷800 万册,具有世界影响。他的小说,
在内容上注重道德探索,充满理想主义光辉;在形式上善于吸收民间文学的
传统,把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艺术手法上进行大胆创新,以自然景物的描写来烘托人物内心世界的变
化,使作品具有神奇的魅力。
(吴根成)
《白轮船》中篇小说。前苏联吉尔吉斯族作家艾特玛托夫作于1970 年。
它运用两个童话故事,通过一个七岁男孩在实际生活中的切身感受,揭示了
善恶、美丑之间的尖锐冲突,从而反映了苏联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
说中的阿洛斯古尔是恶势力的代表。他是叶尼塞河畔护林所的土霸王,利用
职权盗窃国家木材,残酷压迫工人,殴打岳父,虐待妻子。善良的老人及小
孩均成了他滥施淫威的对象。最后,老人在其威逼下亲手杀死传说曾救过吉
尔吉斯祖先生命的神物——长角母鹿。小男孩经受不住此刺激而投水自尽。
作者把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通过小男孩的切身感受,通过他那
白壁无瑕的心灵,表明生活中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不是恶,而是善良与光明。
整部小说洋溢着永恒的美感,具有神奇的艺术魅力。根据《白轮船》改编的
同名电影,获1976 年第九届苏联电影节大奖;与人合写的同名电影剧本,获
1977 年苏联国家奖金。
(吴根成)
万比洛夫(1937~1972)前苏联戏剧家,生于西伯利亚的一个乡村教师
家庭。1955 年入伊尔库茨克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60 年代初步入文坛。
第一个独幕剧《窗子朝着田野的房子》。描写大学毕业生对农村和村姑的眷
恋之情。第一个多幕剧《六月的离别》抨击大学生柯列索夫拿爱情换文凭的
市侩作风,抒情喜剧《长子》写老音乐家认一陌路人为长子,以此”证明人
的真正关系,不在于表面上的血缘关系”。代表作《打野鸭》(三幕剧),
刻画了20 世纪“多余人”齐洛夫的形象,引起较大争论。《外省轶事》包括
两个独幕悲喜剧,是果戈里式的幽默讽刺剧,展现道德被玷污者的群像。代
表作《去年夏天在丘里木斯克》。70 年代曾蜚声苏联剧坛。被誉为70 年代
苏联戏剧走在时代前面的代表作家。
(吴根成)
《去年夏天在丘里木斯克》(两幕正剧,1972)万比洛夫的代表作。
剧情发生在西伯利亚林区某小镇的饭馆里。第一幕夏日早晨,写店主人的女
儿瓦莲金娜正在修理花园的栅栏门,守林老人叶列麦耶夫为领养老金想补办
一本劳动手册,青年审判员沙曼诺夫因申张正义而受到阻挠。他写条约瓦莲
金娜幽会,被其情妇卡士金娜扣压。第二幕当日黄昏。卡士金娜出于嫉妒怂
恿当地阔佬向瓦莲金娜求婚,姑娘拒绝,但其父应允。直到凌晨一时,姑娘
才收到约会的便条。沙曼诺夫当面向她表白爱情,但已无可挽回。戏的结尾
是:沙曼诺夫看到瓦莲金娜的被毁灭,促使他鼓起重新为正义而斗争的勇气,
决心重返法庭;退休守林人未弄到领养老金的证明,要回森林;瓦莲金娜一
如既往在修理花园便门。表现了人们对新生活的追求,对真善美的呼唤。他
独特的审美理想是通过揭露丑、抨击丑来体现的,因而他的戏剧独具一格,
具有特殊的魅力。被誉为苏俄当代戏剧的珍品。
(吴根成)
德国
《尼伯龙根之歌》德国中世纪民间英雄史诗。作者不详。约产生于12
世纪。史诗以氏族社会部落之间的血仇为基础,但反映的是欧洲中世纪社会。
全诗共有39 歌,2379 节,9516 行,分上下两部。上部《西格弗里德之死》,
下部《克里姆希尔德的复仇》。故事围绕女主角克里姆希尔德展开。尼德兰
王子西格弗里德向布尔根德王国容貌非凡的克里姆希尔德求婚。西格弗里德
通过比武为克里姆希尔德的哥哥巩特尔赢得了美丽的冰岛女王的爱,才得到
了自己的爱情。两对新人同时举行婚礼。10 年后。巩特尔夫妇邀请西格弗里
德夫妇到沃姆斯堡作客,两位王后勾心斗角结下深仇大恨。冰岛女王设计杀
死了西格弗里德。克里姆希尔德矢志报仇,13 年后她嫁给了匈奴王埃策尔。
又13 年后,她设计宴请布尔根德王族并斩尽杀绝,并手刃巩特尔等。她最后
也被匈奴老将希尔代布朗杀死。史诗忠于中世纪欧洲社会现实,规模宏大,
气势磅礴,情节丰富曲折,人物性格鲜明、生动,具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相结合的艺术特色,富有日尔曼民族气息,被称为尼伯龙根诗体。
(张新莉)
胡滕(1488~1523)德国作家、诗人。生于富尔达一破落贵族家庭。1499
年父母将他送进富尔达修道院学习,他于1505 年逃离。此后过着流浪学生的
生活,先后在科隆、埃尔富特、法兰克福等地学哲学,就读过多所大学,同
各地的人文主义者往来。1514 年在美国兹大主教供职,1515~1517 年在罗
马、波仑亚攻读法学。他为《蒙昧者书简》第二部的主要撰稿人。他始终反
对罗马天主教廷。招致许多有权势人物的反对。1521 年参加济金根发动的骑
士起义,失败后逃在瑞士,同年发表《对话集》,把自己用拉丁语写成的揭
露罗马教廷对德国人民的欺压译成德文,意在使人民党醒参加行动。是德国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人文主义者,作品富有战斗性。
(葛丽娟)
《蒙昧者书简》书信集。16 世纪德国人文主义者的书信体讽刺作品,
用拉丁文写成,分上、下两部。上部的主要作者是克罗图斯·鲁比亚努斯,
下部的主要作者是胡滕。作于1515~1517 年。是16 世纪德国人文主义者反
对教会统治的有影响的作品。揭露了经院学者、天主教会、僧侣教士思想偏
侠、伪装博学、虚伪贪婪、生活腐化,揭露了教会的腐败。抨击了他们对进
步力量、自由思想和科学研究的极端仇视行为,给中世纪教会以致命打击。
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文献,在世界各国有广泛流传。
(申)
莱辛(1729~1781)。。 德国剧作家、文艺理论家,生于一个牧师家庭。1746~。。
1748 年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毕业后到柏林自谋生路,主要从事新闻工作,1755
年完成市民悲剧《萨拉·萨姆逊小姐》并写有系列尖锐的批判文章而驰名全
国。1767 年被聘为汉堡“民族剧院”的顾问和剧评家。晚年过着隐居生活,
完成著名诗剧《智者纳旦》。莱辛主要贡献在戏剧理论和创作方面。《汉堡
剧评》。探讨了许多戏剧理论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为德国现实主义戏剧理论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拉奥孔或论绘画与诗的界限》,是其美学论著,探讨
了诗与画的界限及反映现实的不同方法。其戏剧名作是《明娜·封·巴尔赫
姆》、《爱米丽亚·迦洛蒂》和《智者纳旦》。他的剧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精神,为德国民族文学奠定了基础。
(葛丽娟)
《爱米丽亚·迦洛蒂》悲剧。德国剧作家莱辛著。作于1772 年。是一
部具有强烈反封建色彩的悲剧。描写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某公国统治者赫托
勒亲王,为了霸占爱米丽亚,在其结婚的路上,派人杀死她的未婚夫,将其
骗到自己的别墅。爱米丽亚的父亲从亲王的情妇知道亲王的阴谋后,为保全
女儿的贞洁,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该剧深刻地揭露了德国封建统治阶级
的罪恶。其结局亦反映出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剧本以其思想深刻性,严
谨的结构,对后来狂飙突进运动作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亦成为德国民
族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作品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和语言运用上,都显示了
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
(葛丽娟)
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其父为法学博士。16
岁进入莱比锡大学读法律,并从事文学创作。1770 年转入斯特拉斯堡大学学
习。此后写出很多诗作,并成为狂飚运动的代表人物。1775 年应邀在魏玛任
顾问和首相,因政见不同,1786 年9、月逃往意大利。1788 年回国后担任艺
术和科学院校总监、魏玛宫廷剧院领导,并专心从事创作。1832 年因患伤寒
病逝。一生在诗歌、戏剧、小说、文学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艺术和自
然科学等许多领域,均成就卓著,作品繁多。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为早期成名作。《浮士德》为代表作诗剧。重要作品还有历史悲剧《哀格蒙
特》、长篇教育小说《维廉·迈斯特》、自传《诗与真》等。是享有世界声
誉的伟大诗人,德国古典文学和民族文学的主要代表。
(张新莉)
《铁手骑士葛兹·封·伯里欣根》多幕剧。歌德用6 周时间写成的第
一部德国现实主义历史悲剧,是“狂飙突进”运动的第一部杰作。作于1773
年。它取材于16 世纪宗教改革、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史实。历史上的葛兹是
一个没落骑士。他反对大封建主,参加过农民起义。后来背弃农民,因失败
而被囚于教堂,直至老死。在剧中,歌德以生动的戏剧场面,再现16 世纪那
个分崩离析、充满着暴力压迫和阴谋诡计,因而矛盾重重,动荡混乱的社会
图景。以此来影射当时的德国,激起人们对封建统治的仇恨。在诗人笔下,
葛兹是一个善良、正直、勇敢、坚毅的人,一个争取自由的英雄。他反抗大
封建主和大主教,拥护皇帝,反对割据,渴望统一。虽然他由于害怕农民群
众斗争过火而脱离起义队伍、失败被捕,但他宁死不屈,临刑前还高呼:“自
由!自由万岁!”他的反封建,争自由的倾向,体现了狂飙时期反抗暴虐、
抗议现实、争取自由的时代精神。所以,恩格斯称赞这个剧本是“向一个叛
逆者表示哀悼和敬意”。在艺术上,这个剧本有意学习莎士比亚,完全排斥
“三一律”。剧中场面丰富,情节复杂,人物众多,语言生动,时间跳跃,
场景更迭,难于上演。剧本发表后,立即轰动了整个德国。反封建的革命内
容,新的浪漫主义形式,引起了巨大反响。一时仿效之作蜂起,形成一个写
历史剧、写“骑士剧”的热潮。歌德因此而获得全国的声誉,成为”狂飙突
进”运动的主将。
(吴根成)
《少年维持之烦恼》书信体小说。歌德作于1774 年。1772 年,歌德曾
对友人的未婚妻夏绿蒂萌发了无望的爱情。不久,又听到青年耶鲁撒冷失恋
自杀的消息,受到很大震动。1774 年在一次“新的不快”刺激下,只用了短
短的四个星期完成此作。作品描写市民出身的少年维持热恋美丽的少女夏绿
蒂,而夏绿蒂不知此情已与别人订婚。爱情的挫折使维持痛苦万分,等级森
严的社会又让他饱受冷眼,贵族的傲馒与歧视和资产者的庸俗自私令他感到
窒息。维特终因绝望而开枪自杀。小说揭示出德国狂飚突进运动个性自由的
要求与封建等级社会的尖锐冲突,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作品极成功地运用
第一人称书信体,是同类作品的典范。描写人物感情、心理活动深刻细腻,
有巨大感染力,通篇充满诗情画意。其卓越的艺术成就,直接对10 世纪的浪
漫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作者饮誉欧洲文坛的成名作。
(张新莉)
《维廉·迈斯特》长篇散文小说。歌德始作于1777 年,约半个世纪完
成。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生活理想,主要塑造了一个不
断追求人性完善和崇高社会理想的探索者。小说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