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

第95章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95章

小说: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至逝世前不久,仍继续修订他的著作。1592 年9 月13 日去世。1595 年经
他修订的《随笔集》第三版出版。

(王鲁英)


《随笔集》蒙田作。《随笔集》共三卷,107 章,各篇长短不一,也无
有机的联系,结构松散,叙述有时离题很远,标题往往只是叙述的起点。然
而,它却是一部小百科式作品,记录了作者在政治哲学、宗教、文化、社会、
历史、教育等方面的见解,也集中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怀疑论。如
“我知道什么呢?”《随笔集》语言平易流畅、朴实无华,善用比喻,生动
形象,开创了随笔这一体载的先河。使散文作品进入了文学殿堂,在法国散
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法国文学甚至对英国文学都有很大影响。

(王鲁英)


高乃依(1606~1684)17 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者。自幼在教会
学校读书,精通拉丁文,喜爱罗马作家塞内加的悲剧和西赛罗的演说文。后
攻读法律,1628 年在一法院买到一官职,任职达21 年之久。1629 年,创作
并上演了第一部喜剧《梅里特》,获得成功,又连写了几部悲剧和喜剧。1637
年1 月在巴黎上演了他最优秀的悲剧《熙德》,获得巨大反响,也引起了评
论界的一场论争,三年后又写出了《贺拉斯》、《西娜》等作品。1647 年,
高乃依被接收为法兰西学士院的成员,1652 年始,闭门从事拉丁文的翻译工
作,1659 年重返戏剧界,1674 年写出最后一个剧本《胥雷娜》,反响甚微,
从此结束戏剧生涯。

(王鲁英)


《熙德》法国17 世纪古典主义悲剧家高乃依的代表作。五幕诗剧,取
材于西班牙一戏剧家的《熙德的青年时代》。作于1636 年。主人公罗狄克是
一贵族青年,大臣狄哀格之子。他与另一位大臣高迈斯之女施曼娜相爱。狄
哀格被任命为太傅,高迈斯不服而侮辱他,狄哀格要求儿子挽回名誉,为他
报仇,经过激烈思想斗争,罗狄克为父雪耻,决斗中杀死了高迈斯。施曼娜
向国王请求杀死罗狄克为父报仇,此时,外族入侵,罗狄克率众击退敌人,
成了英雄,被尊称为“熙德”,凯旋归来。施曼娜仍要求处死他,国王耐心
劝说并成全了他们的婚姻。作品历来被公认为法国第一部古典主义悲剧。高
乃依把主人公投入到了责任与爱情的剧烈冲突当中,并能用理智克制情感,
服从自己的责任。《熙德》独白雄辨,对答明晰,风格华丽而简朴,形成了
高乃依独特的悲剧风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熙德》上演获得了巨大
的反响。

(王鲁英)


拉封丹(1621~1695)法国寓言诗人。幼年在农村渡过,对大自然兴趣
浓厚。19 岁到巴黎学习神学,后改学法律,获巴黎最高法院律师职称。1652
年接父亲的森林水泽管理人职务,但潜心写作,曾在巴黎为财政总监富凯写
诗剧,1661 年因富凯被捕逃亡利摩日,开始对朝廷不满。1663 年返回投靠贵
夫人得以结识莫里哀、拉辛和布瓦洛,并受好友学者莫克鲁瓦的影响,艺术
观渐趋成熟。1668 年发表《寓言诗》第一集,蜚声诗坛。1678~1694 年陆续
出齐全书。《寓言诗》收诗239 首,题材广泛,绝大部分取自伊索寓言、古
希腊、罗马神话和印度寓言家作品及民间故事。诗篇简短精炼,深入浅出,
优美和谐,脍炙人口。1684 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孙克勤)


《寓言诗》寓言诗。法国拉封丹著。共12 卷。1668 年发表前6 卷(第
1 集),使他蜚声文坛。1678~1679 年第7 至11 卷陆续完成,最后于1694
年完成第12 卷。《寓言诗》是作者代表作,题材大部分取自伊索寓言、古希
腊、罗马和印度寓言家的作品及民间故事,共收239 首。其中《乌鸦和狐狸》、
《知了和蚂蚁》、《兔子和乌龟》、《患瘟疫的野兽》、《狼和羔羊》等脍
炙人口的作品,流传很广。作者善于借动物世界影射人类社会,揭露封建统
治的黑暗,谴责贵族阶级的横暴、描写了劳动人民的苦难。《寓言诗》不仅
形象的反映了17 世纪下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而且收集了不少从人民生活中
得来的富于哲理的材料。如《农夫和蛇》等。《寓言诗》诗篇简短精练,拟
人化的动物对话富有戏剧意味,它吸取了民间语言的一些特点,大多采用自
由诗体,深入浅出,优美和谐,流畅自然。

(李宪兰)


《乌鸦和狐狸》寓言诗。拉封丹作。描述狐狸看到乌鸦衔了一块奶饼,
就施展马屁精的功夫,夸耀乌鸦拥有森林中最美丽的外貌和最美妙的歌喉,
结果乌鸦得意忘形,张嘴唱歌,奶饼就落到了狐狸的口里。诗歌深入浅出,
讽刺那种抵制不住逢迎拍马的人。他们不知道马屁话的背后是赤裸裸地利
用。结果失去“自知之明”,中了圈套,上当受骗。劝告人们对阿谀奉承者
要提高警惕。

(孙克勤)


《知了和蚂蚁》寓言诗。法国拉封丹作。叙说知了唱了一个夏天,蚂蚁
则辛勤劳动,准备食物。到了冬天,知了没有一点儿食物,只好向蚂蚁求借,
但蚂蚁拒绝赊欠,又反讽知了“现在你为什么不再唱了?”整首诗形象鲜明,
寓意深刻,讽刺一种只顾眼前,不考虑将来的人,他们虚度光阴,好象世界
上、人生征途中永远阳光明媚,不知有危急和贫困,这里,蚂蚁的话虽嫌刻
薄点儿,但对知了似的糊涂虫,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说明财富是劳动创造
的,不劳而获是办不到的。

(孙克勤)


莫里哀(1622~1673)欧洲17 世纪占典主义著名剧作家。其父为富有
商人。1635 年进贵族子弟学校读书,1640 年为他买下硕士头衔和律师职务。
但他的志趣在戏剧方面。1643 年与人合作成立了“光耀剧团”,但经营失败,
负债累累,莫里哀入狱,出狱后又加入另一剧团,离开巴黎周游大半个法国
达12 年,凯旋回巴黎,开始了创作活动。1659~1663 年,莫里哀开创古典
主义。1659 年上演了《可笑的女才子》,被禁演。他又写出了《丈夫学堂》、
《太太学堂》、《太太学堂的批评》、《凡尔赛宫即兴》。1664~1668,是
莫里哀创作成熟时期,写了几部优秀剧本:《伪君子》、《恨世者》、《吝
啬鬼》等。后期,莫里哀写了《贵人迷》、《司卡班的诡计》、《没病找病》
等。他一生写了近30 部喜剧,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直接嘲讽当时的弊端,
富有时代气息,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而且善于用夸张手法
和性格化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巧妙吸取闹剧形式以加强戏剧效果。被誉为法
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喜剧艺术发展都有深刻影
响。

(申伟)


《妇人学堂》(又译《太太学堂》)五幕诗体喜剧。莫里哀著。作于
1662 年。主人公富商阿诺夫买了一个女孩阿妮斯,从小养在修道院里,想把
她培养成百依百顺的妻子。13 年后,阿诺夫把她接到家里。阿妮斯却与青年
贺拉斯相爱,设法逃出了阿诺夫家,后来在贺拉斯的父亲帮助下,促成了她
与贺拉斯的婚姻。莫里哀站在民主主义立场上,提出了妇女地位、教育、爱
情婚姻和宗教等问题,批判了修道院教育和夫权思想,具有深刻的讽刺意义,
上演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太太学堂》的产生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
形成,同时又开欧洲近代社会问题剧之先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申伟)


《伪君子》(又译作《答尔丢夫》)五幕诗体喜剧。莫里哀的代表作,
主要揭露教会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作于1664~1667 年。答尔丢夫是一个伪装
虔诚的宗教骗子,用欺骗的手段获得了富商奥尔恭的信任并混入他家里充当
良心导师。奥尔恭对他百般体贴,奉若圣贤,把自己最危险的秘密——一个
政治犯藏的文件匣交给他,还打算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而答尔丢夫却去
勾引他年轻的妻子。奥尔恭的儿子揭发答尔丢夫的丑行却被赶出家门并被夺
取财产继承权,最后,奥尔恭的妻子设法让丈夫认清了答尔丢夫的丑行,奥
尔恭醒悟过来要把答尔丢夫赶走,答尔丢夫掌握了他的政治秘密和财产,企
图陷害奥尔恭。国王英明,逮捕了答尔丢夫,赦免了奥尔恭。答尔丢夫的形
象很具有典型意义,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教会的欺骗和虚伪,使答尔丢夫成了
伪君子的同义语。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戏剧矛盾鲜明突出,剧情安排巧妙,
语言充满幽默讽刺色彩,一系列悬念造成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申伟)


《吝啬鬼》(又译作《悭吝人》)五幕喜剧。莫里哀著。作于1868 年。
主人公阿巴公是一位富商和高利贷者,他爱财如命,不顾儿女的幸福,要把
女儿嫁给一个不要嫁妆的老头,要儿子娶一个有钱的寡妇,他自己要不花钱
娶一个年轻的姑娘,这姑娘曾是他儿子的情人。后来,一个仆人为帮助青年
人,偷去了阿巴公的钱匣,迫使他放弃了不合理的婚姻。阿巴公的形象不仅
在莫里哀的喜剧中,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守财奴的典型,他的吝啬贪
婪,以及他的高利贷剥削,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特性。他和儿女
的矛盾,反映了金钱的家庭关系的破裂,也揭露了资产阶级对金钱的贪欲。
作品将剧中人物经济上的对立,爱情上的冲突,性格上的矛盾巧妙集中在一
起,具有发人深省的严肃的喜剧效果,揭露有力,讽刺深刻。

(申伟)


《司卡班的诡计》(又译《史嘉本的诡计》)三幕喜剧。莫里哀著。作
于1671 年。作者继承法国和意大利闹剧的传统。赞赏了下层人民的聪明才
智,是部具有独特意义的佳作。主人公司卡班是个仆人,为了帮助小主人得
到幸福和爱情,他使用种种诡计促其成功,还把凶狠的老主人骗进口袋打了
一顿。使一个“下等人”的形象放出了奇异的光彩。作品向封建等级观念提
出了公开挑战。充分表现了他思想中的民主倾向。剧本上演后,莫里哀受到
了封建统治阶层的责难。

(申伟)


拉辛(1639~1699)法国古典主义隆盛时期的悲剧作家,他的作品代表
了古典主义悲剧的最高成就。拉辛出身于公务员家庭,父母早亡。1688 年进
入大学学习。1664 和1665 年,先后写出他最初的两部悲剧《戴巴依特》和
《亚历山大大帝》。1667 年,上演了他的《安德洛玛克》一一第一部标准的
占典主义悲剧。1673 年拉辛被接纳为法兰西学士院的成员。1677 年,他又完
成了另一部享有盛名的代表作《费得尔》,成了一位成熟的悲剧作家。1689
年以后,拉辛写出了两部取材于《圣经》的悲剧《爱斯苔尔》和《阿达莉》。

(申伟)


《安德洛玛克》(又译《昂朵马格》)五幕诗剧。拉辛的代表作之一。
1667 年上演时轰动巴黎,被人们称为是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剧本取
材于古希腊悲剧。主人公安德洛玛克是特洛亚英雄赫克托耳之妻,城邦失陷
后,她和儿子成了俘虏。国王庇吕斯爱上了她,一再拖延与斯巴达公主爱米
尔奥那的婚事,为保全儿子,安德洛玛克假意答允求婚,准备等庇吕斯发誓
保护她儿子后自杀。爱米尔奥那闻讯,非常嫉恨,唆使单恋她的奥莱斯特杀
死了庇吕斯,她自己也因悔恨而自杀,奥莱斯特因绝望而疯狂。剧中人物都
处在感情与理智的尖锐矛盾之中,庇吕斯、爱米尔奥那、奥莱斯特都受爱情
欲的驱使不能自拔。只有安德洛玛克是一个感情高尚、理智健全的人,她把
国家利益置于生命之上,即保全了贞洁,又保住了儿子。这部悲剧是按三一
律写的,从矛盾高潮时写起,情节集中,结构紧凑,充满悬念。人物心理的
刻划也十分细致,体现了拉辛的悲剧艺术特色。

(申伟)


勒萨日(1668~1747)18 世纪前期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戏剧家。
是一公证人的独子,14 岁就成了孤儿。财产随之丧失。1692 年去巴黎学习法
律,从此定居巴黎。最初,勒萨日从事翻译工作。1707 年,他发表了《跛腿
魔鬼》,同年为法兰西剧院写了两部喜剧《堂塞萨尔·乌辛》和《主仆争风》。
1709 年,写出著名的讽刺喜剧《杜卡莱先生》。他的最著名作品是长篇小说
《吉尔·布拉斯》第一部。第二部发表于1715 年,第三、第四部发表于1724
年和1735 年,这部作品被认为是法国18 世纪上半叶最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

(申伟)


《瘸腿魔鬼》长篇小说。勒萨日作于1709 年。小说描写马德里的一位
大学生,无意间闯入一位法师房中,把封镇在瓶中的魔鬼放了出来。为了答
谢他,魔鬼带他飞上市区的天空,揭开房顶让他看屋中发生的故事,大学生
看到了一幅幅丑恶的社会现实。为表达正面理想,作者还穿插了两个故事,
一个是伯爵爱上了一个门第低的贵族小姐,但出于“荣誉感”又了结了这门
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另一个是讲两个贵族为了友谊而牺牲了自己的爱情成
全对方的故事,通过这两个故事,作者宣扬了他的人生理想。作者以丰富的
想象、辛辣的笔锋、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当时法国社会的种种弊端,从而获得
世界声誉。

(申伟)


《吉尔·布拉斯》长篇小说。勒萨日的代表作。作品发表于路易十四去
世、路易十五继位时期,它反映的正是这两个时期法国社会金钱万能的事实。
全书以主人公吉尔、布拉斯的个人经历为主线,串联起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现
实。吉尔布拉斯本是个出身贫寒的穷少年,离家外出求学,被强盗抓去,后
逃出,开始了他四处流浪的生活,干过各种坏事,做过各种贵族的仆人,凭
着他的小聪明拼命往上爬,最后竞成了显赫的人物。作品通过吉尔·布拉斯
一生的冒险经历,深刻揭露了没落封建贵族寄生、腐朽、堕落的本质。风格
上细致生动、朴素自然,以大胆巧妙的讽刺,开创了世态小说这一新体裁,
深受读者欢迎,对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申伟)


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启蒙思想家。出生于波尔多。1716 年承袭
了伯父的爵位和产业,成了孟德斯鸠男爵,也成了波尔多法院的院长。1721
年发表了《波斯人信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1726 年他卖掉了法院院长的
职务。1728 年,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1728~1731 年,他游历了奥、西、
意、德、荷、英等国,做了一番考察和研究,回国后写出了《罗马盛衰原国
论》,1748 年又发表了他数十年的研究成果《论法的精神》一一部重要的理
论著作。孟德斯鸠是18 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豪思想家、启蒙运动的先行者,启
蒙运动中资产阶级温和派的思想代表。

(申伟)


《波斯人信礼》作者孟德斯鸠,书信体讽刺小说,是启蒙文学的代表作
之一。作于1711~1721 年。写波斯青年到法国旅游时,与他的朋友通信,叙
述他在巴黎的种种见闻。小说以书信的形式组成、没有统一的故事情节,只
是叙述人物的见解。《波斯人信札》通过异国人的目光,极广泛地反映了法
国社会现实生活的颓败与混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