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漫画三国人物-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平生第一场失败,肩膀中了一箭,马也丢了,要不是他堂兄弟曹洪把马让给他,然后手舞双刀杀出一条血路,曹操就壮烈了。不过徐荣也因为这一战曹操的军队虽少但是死战不退,给吓怕了,因为古代军队多半素质很差,一般看见对方人多就会溃散,一直到了明朝的时候一场大雨都能够让集合起来的军队溃散。徐荣以为诸侯军都如曹家军那样悍勇,就没有再追击。身带箭伤的曹孟德带领残兵败将回到酸枣,发现袁绍他们正开宴会,喝酒吃肉。看到愣头青曹操损兵折将,诸侯们在为自己没有追击的高明决策陶醉之余,纷纷对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慰问,请他喝压惊酒。曹操又发表了一通:“诸君听吾计,使渤海(就是袁绍)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就是袁术)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的演说,结果他发现诸侯们脸上都是笑意。有善意的笑,笑曹操还没有领略老成沉默之道,继续在这里跃跃欲试地出丑;有的是嘲弄的笑,一个小把戏兼败军之将还在这里指手画脚,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丑。曹操这对这些笑意还是理解的,愤怒和屈辱地退出了营帐。
喝了一夜闷酒后,曹操留下了一封去扬州募兵的信,带上患难兄弟曹洪和还没有变成独眼的夏侯惇下扬州去了。
扬州刺史陈温看在曹洪面子上给了他几千兵,回来的路上这些别人的兵不愿意跟曹操继续他的讨贼大业,多半他们觉得曹操更象贼,在龙亢发生了兵变,就有五百人跟着曹操走。加上曹操自己原来的部队一共只有三千人,一起进驻河内。这时候传来消息,诸侯军散伙了,导火索是兖州刺史刘岱杀了东郡太守桥瑁,各镇的太守各自引兵回去割据一方当草头王。
袁绍给曹操来了一封信,说要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他们就成了开国的功臣,袁绍可以成为三公第五代。看在小时候一起抢人家新娘子的份上,袁绍决定给曹操一个马上升任三公的机会,因为打算这样干的还有一个冀州牧韩馥,三个人加起来正好一个司空、一个太尉,一个司徒。本来这太尉是袁术的,但是袁术看不起袁绍,因为袁术虽然比袁绍小却是袁逢大老婆生的,袁绍是袁逢小老婆生的,袁绍过继给了袁逢没有儿子的亲哥哥袁成才成了嗣子。袁绍袁术都没有什么本事,就靠着老袁家的嗣子身份才有今日地位,不是同母倒是同行。袁绍靠着比袁术早出生几年处处压了袁术一头。袁术对此很不满,说到正宗,袁术认为袁绍是小老婆养的,抢了他这嫡出的应得利益。此刻袁术在淮南到处散布袁绍是私生子的谣言,也不怕给他死去的父亲戴绿帽子,两人已经翻脸成仇。
可是曹操不同意袁绍的提议,写了一封回信:“董卓之罪,暴于四海,吾等合大众、兴义兵而远近莫不响应,此以义动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未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尤其最后一句,很有豪气,千载之下读来犹能够感到孟德公的铁骨铮铮。荥阳之败,使曹操知道自己的兵力不足,还没有西向的实力,就先东向,以剿灭黄巾来补充兵源。
第六 厚积方可发
初平元年的曹操可以说是处处碰壁,以前虽说也曾经罢官可不久就又成了议郎,以前虽说也曾经辞官可还是被朝廷再三征召,而此刻的曹操成了通缉犯,军事上大败,政治上无望,带着三千多带伤兵马,寄居河内,强邻四处,随时有被消灭的可能。登高必赋的曹操的此时没有能够写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好文章,的确是文学史上的遗憾。在以前从来都是顺境,突然面临逆境的毁灭性打击的时候才最能够鉴定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好汉,真的英雄,他是颓废了、绝望了;还是重新审视自己,痛定思痛,而奋起。曹操是后者,失败使三十五岁的曹操真正地成熟起来,开始脚踏实地地积聚自己的力量。厚积薄发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成果之一,象曹操这样权变之才有余的人,能够暂时放弃眼前权变带来的快感,转而去默默的积聚实力,所隐含的力量是相当可怕的。权变气质的人不同于脚踏实地的人,后者爆发是一种被动的宣泄,前者的爆发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前者通过有意识地积聚使自己的实力基本上等于后者的时候,其权变的优势就会让后者无可与抗。曹孟德做的不是千古文章,而是千古政治,从此开始了他的由小变大,由弱若变强。
初平二年,袁绍和韩馥谋立刘虞为皇帝,但是这位幽州牧没有同意,一方面因为他为人比较老实,另外一方面可能也看出袁绍不是好人,说不定当了三公第五代以后就会找机会改当王莽第二代。刘虞看出来了,韩馥没有看出来,就活该他倒霉,冀州是给他的故人之子兼革命同志袁绍给夺了。韩馥的手下荀彧荀文若没有跟郭图、辛评之类的谋士一样就势跟着袁绍混,因为荀彧是个正直的人,就来投奔当时看起来不是很强大的曹操。曹操见到荀彧以后肯定是兴奋得好几天睡不着,因为荀彧不但是三公的后代,更是清流的后代,这次用脚来选举了曹孟德罢免了袁绍,他当然是得意。两人估计在抵足夜眠的时候谈到了荀彧的爸爸也当过一任的济南相,格外的亲切。这时候那个接替倒霉鬼桥瑁被兖州刺史刘岱任命为东郡太守的王肱被土匪于毒、白绕等人给打跑了,原先曹操没有干的东郡太守事实出缺。曹、荀两个人决定打回第二故乡去,建立根据地。
人对于回头草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吃,当初没有吃是错误的固然要纠正错误;当时做没有利的事情,现在做有利就未必不可再做。曹操的回头草吃得不错,把白绕从濮阳地面上给赶了出去。不一定是因为这个土匪的名字起得不好,听不明白还以为是白饶,而是自古土匪大部分都是没有粮食吃的农民,战斗力不是很强。那时候流行荒年出去当土匪,丰年就回来当良民,很多皇帝赈灾倒不是有什么好心,是害怕老百姓没有粮食了出来当土匪。中国的历届政府都拿土匪没有办法,但是就是让共产党给治了,原因就是毛泽东思想抓住了中国几千年的土匪大多数就是因为没有饭吃的关键。当年在东北,松花江南边是杜聿铭的王牌部队,北面是成群连日本关东军都没有办法的东北土匪,就是一个简单的土地改革,就把土匪给剿光了。
袁绍为了建立和袁术、陶谦集团的缓冲区,一心对付北面的公孙瓒就上表推荐曹操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这时候所谓上表都是假的,反正皇帝说话也不算。就是袁绍对曹操的外交承认。
初平三年,曹操在他当第一任地方长官的顿丘驻军,土匪于毒这时候大举进攻东武阳。曹操的打了一场精彩的围点打援的战役,他没有如常规的战法那样去回救武阳——大概当时武阳有荀彧驻守,至少可保一时无虞———而是围魏救赵地去山区剿灭于毒的老巢,然后再在于毒回援的路上设伏兵,获得大胜。围点打援的前提是攻敌所必救,然后在对方的回救路线上进行阻击,不但可以以逸待劳,更在于战场由自己选择,且不必进行伤亡很大的攻坚战,充分把握战争的主动权,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
这年的农历四月传来消息,王允和吕布合伙把董卓给宰了,董卓的部下李催等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又杀进长安,关中一片大乱。而此时的曹操没有心情去管关中的闲事。因为近在咫尺的兖州刺史刘岱被从青州流窜来的黄巾军给解决了,州里的济北相鲍信一向是曹操的崇拜者,派人来请曹操去当兖州牧。
曹操到兖州上任之后第一件事情是给刘岱报仇,树立政治形象,头脑发热在寿张硬碰硬地和黄巾军大战,取得了惨胜,鲍信战死。受到了挫败的曹操这才清醒,对待人数众多的黄巾军硬碰硬是得不偿失的。黄巾军这种到处流窜式的作战,缺乏必要的后勤供应,只要采取坚壁清野、画地为牢等手段,阻止黄巾军获取给养就能够不战而胜。就好像你要分离出一杯水里的泥,手越进去搅和水就越浑浊,老子说:“静之徐清”,把水澄一会,泥沙就沉底了。对待流寇式作战,就是要想法让他们静下来,静下来以后他们的内部矛盾就尖锐了,后世的黄巢、李自成、张献忠等都是在静下来以后就迅速完蛋的。曹操在后来的战斗里对黄巾军采取追而不打,战斗而不决斗的战术,到了粮食紧张的冬天终于将黄巾军拖垮,百万黄巾投降曹操。百万中大半是妇孺,所谓的黄巾军说是逃难军更为确切一些。其中降卒三十万,曹操从中选出精锐,编练为青州军,其余的编入屯田。
至此采取厚积政策两年的曹操完成了重要的原始积累,有了第一桶金。地盘上有了相对富庶的兖州作为根据地,人才上除了初期的夏侯氏和曹氏将领外,增加了荀彧、程昱等谋士,典伟、许褚、李典、于禁等武将,有了足够的兵源和作为屯田政策最基本的劳动力,真正有了争霸的资格。
第七 难测是人心
三国历史上的袁术自己亲自指挥的战斗很少,他却很能利用人。这来源于他在大家族里见惯了大、小老婆争风吃醋和挑拨离间,孙坚被他利用来先攻击董卓后攻击刘表终至于战死,孙策也被他利用了一段时间攻城略地,陶谦和公孙瓒也不免被他利用来牵制袁绍。不过这种大家门里的伎俩,只能使人赚小便宜,却不能够出大政治家。
袁绍也想照葫芦画瓢,利用一下当年和他一起玩游侠的曹操来对袁术进行反击。此刻的曹操也很想扩大一下自己的地盘,加上刚刚收编不少黄巾作为青州军,屯田还没有开始,给养方面需要袁绍的帮助,双方是一拍即合。于是在初平四年袁绍和曹操联合对陶谦和公孙瓒的小喽罗刘备、单经进行了军事打击,且都获得了成功。但曹操也因此和陶谦结下了梁子。到了这年的秋天,下邳出了个叫阙宣的小军阀,自称是天子,陶谦和他混到了一起,打到了曹操地盘上的任城。曹操毫不客气地予以反击(这是曹操的单独军事行动,袁绍正和吕布合作剿灭黑山的土匪)收复失地,他表弟曹仁还拿下了开阳等十几个城池当利息。
第二年,也就是兴平元年出了一件大事情,曹操的父亲曹嵩和他弟弟曹德在从泰山华县向兖州转移的途中被陶谦的士兵截杀。虽然《吴书》的记载为陶谦想讨好曹操,结果部将临时见财起意,但是不可信,因为初平四年双方已经开战,陶、阙联军曾经攻打过泰山的华和费县,到兴平元年华、费一带应该是曹操的控制区(这也是曹嵩父子不设备的原因);且《吴书》为了证明陶谦的无辜还莫名其妙地加上了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书让陶罢兵的话,更让人怀疑《吴书》作者的倾向性以至于可信性,因为当时的曹操还是通缉犯,朝廷里的权臣是李催。
死了父亲的曹孟德自然是红了眼睛,留下夏侯惇、荀彧守家,尽起兵马攻打陶谦,战争已经不是理性的兼并之战,而是复仇之战。曹军打下一个地方就是一场大屠杀,连对曹氏多有回护的《魏略》都不得不写下了“多所残戮”的记载。
就在曹军在郯东击破刘备军和曹豹军的防守,兵临徐州城下的时候,曹操的后院起火了。
曹操最信任的张邈和陈宫叛迎吕布,兖州根据地仅仅剩下了鄄城、东阿、范县三处。张邈和陈宫都是曹操多年的故交,其中曹操在出兵的时候还对家眷说:“我若不还,往依孟卓(张邈字孟卓)”。张邈之叛却是因为袁绍让曹操杀张邈,曹操拒绝道:“孟卓,亲友也,是非当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张邈比曹操还多疑,或者他在想,天下已定后会不会就可以杀了?张邈做出最后的决定是陈宫怂恿的:“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至于陈宫的原因,《三国演义》的解释是当初曹操出奔的时候杀吕伯奢一家,但是历史上陈宫却是一直跟着曹操到兖州的。这时候的陈宫为的是什么?或许有一种解释,陈宫作为最早追随曹操的人以前在文臣里应该是第一号人物,此时的地位和待遇是肯定不如后进的荀彧之辈的了,不是为了一种功利,而是为了一种冷落。曹操征徐州后留下主事的是荀彧,陈宫已经不是曹操最倚重的谋士,或许陈宫觉得曹操这是一种势利地背叛?觉得是曹操对他的屈才或者侮辱?因为说到个人道德问题,反复无常的吕布并不在曹操之上。
这次的后院起火对于曹操在军事上的打击或者还不是致命的,大军还在他手,他还有三座城池作为大本营,但是对于他的心理来说肯定是致命的。他最信任的两个朋友成了他最危险的两个敌人。曹操只好放弃徐州,回军收复失地。可能这时候陶谦的部队已经被打残了,根本没有能力去追击曹操,曹操也就得以平安撤退。
在回去之后,曹操对别人的信任又受到了惨重打击。在路上他听说很多人跟着张邈和陈宫背叛他的时候,拍着胸脯为一个人打保票:“唯魏种不弃孤也!”后来回到鄄城,他才发现这位由他亲手举荐的孝廉用事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勃然大怒的曹操咆哮道:“(魏)种,南不走越,北不走胡,不置汝也!”如果说魏种是不知道曹操这样信任他的话,毕谌则是更充分利用了一把被小说家称为奸雄的曹操的善良。毕的老母妻子被张邈作为人质,曹操对他说,你老母在他们手里,你去吧。毕坚称没有贰心,曹操在这么多朋友背叛他的时候还能够有这么一个义薄云天的好朋友当场感动得大哭。要知道,曹操的眼泪比刘备要真诚得多,就如同刘备地发怒要比曹操真实得多一样。结果毕谌还是悄悄地跑掉了。一切都是对曹孟德的欺骗。
后来曹操在擒杀吕布后抓到了毕谌,打下射犬后抓到了魏种,当初的发怒成为了空话,两个人都没有受到惩罚,相反都给了一个官位。曹操的理由是毕谌:“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魏种是:“唯其才也。”与其说是曹操的大度,不如说是曹操已经变得冷漠与麻木。因为等曹操原谅那两个人的时候,他们再也不是心里可以倾心相交的人才或者知己。古龙的小说里说朋友就是用来被出卖的,很多时候最有威胁的进攻就来源于你的朋友。但是偏偏人性里需要朋友,在人们说朋友都是功利性的时候其实内心中都在想着有那种可以生死与共的知己,不然就不会痛斥了。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朋友背叛的打击对于曹操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会使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为人处事,包括对待朝廷的态度。
第八 屯田千古策
濮阳之战,曹军先受到挫败,然后进入到了相持阶段。两军相持有一百多天以后,客军吕布先断了粮,曹操也好不到哪里去,各自罢兵,可能是因为夏天的蝗灾使新粮没了收成。
曹操引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