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世界指挥大师的风采-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他还在60 年代的末期指挥德意志歌剧院,将意大利现代作曲家达拉皮
科拉的歌剧《优利希斯》首次搬上了舞台,这一切天才而又显赫的功绩,使
得他在人们的心中牢牢地树立起了著名指挥大师的光辉形象。
马泽尔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天才的指挥家,是因为在他的身上具备着作为
一个指挥大师所应具有的全部素质。他有着极其敏锐的固定音高听觉,细致
人微的节奏感觉、准确得令人吃惊的音乐记忆力以及自然、生动和激昂的音
乐性,由于他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家,同时又能够演奏交响乐队中的多种乐
器,因此他对器乐的性能及其在管弦乐组合中的作用了解得十分透彻,这些
突出的特点和优越的条件,都是他能够轻松自如地驾驭管弦乐队的直接原
因。马泽尔的音乐记忆力之强是十分闻名的,据他自己来说,在百分之九十
五的情况下,他指挥时是不着总谱的,这种背谱指挥的方法,使他能有更多
的机会和余地来与乐队进行音乐上的交流,使之得到更为生动的效果,当然,
这种方法是需要超乎寻常的音乐记忆能力的,而马泽尔则恰恰在这方面是一
位天赋极高的大师。
马泽尔的指挥技艺是高超的,有的评论家甚至将他称为“专业中的大
师”。作为世界著名的指挥家,马泽尔有着十分谦逊的工作作风和个性强烈
的艺术家风度,他在训练乐队时有着非常有效的方法和循循善诱的特点,而
在演出时又有着强烈的激情和被人称作“魔力”的控制能力,他的指挥棒技
艺十分出色,带之以来的是极其清晰和富有韵律的节奏感觉,很多看过他指
挥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潇洒、自如、轻松和流畅。他那极富魅
力的指挥手势和表情,像魔术师施展的法术一般,引导着乐队奏出变化丰富
的美妙音乐,使听众不由自主地陶醉在其中而变得忘乎所以。
马泽尔是一位具有全面和高度修养的指挥大师,他精通自然科学和语言
学,会说六种不同国籍和民族的语言,同时,他还是一位通晓文学艺术的人,
其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最后一位神童》就是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例子。除此
之外,马泽尔对哲学和宗教方面的研究也是颇为深刻的,有意思的是,作为
一名西方艺术家,他却十分崇尚和迷恋东方的佛教,而正是这种古老的宗教,
使得他在人生和艺术上学会了克制与豁达,也正是这种克制和豁达,最终成
了他攀登艺术高峰时所必须具备的思想修养和重要前提。
用现今评论艺术家时的一个常用词来说,马泽尔的确是一位“全能型”
的指挥家,在当今的指挥家当中,他是一个真正精通歌剧和交响乐指挥的大
师。在指挥歌剧方面,他不但擅长指挥德国和意大利歌剧,而且也非常善于
指挥法国等其它国家的歌剧,而在指挥交响乐方面,他所涉及的范围就更加
广泛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德、奥、法、美等国家的作曲家的作品以外,
他对于俄国音乐的演释,也有着极其出色的能力。
马泽尔指挥曲目的广泛是非常令人惊讶的,从这方面来看,无论是贝多
芬时代的古典主义作品,还是柏辽兹、马勒时期的前后浪漫主义作品及斯特
拉文斯基时代的现代主义作品,他几乎没有什么不善于涉猎的,当然其中最
为精湛的,还是要数柏辽兹、瓦格纳、柴科夫斯基、威尔弟、西贝柳斯、马
勒、普罗科非耶夫以及格什温等人的作品。
马泽尔从一个指挥神童走向一个指挥大师,确实是一条极其不平凡的道
路,这里面固然集中了他在这方面的巨大天才,但更重要的还是他为了追求
崇高的艺术目标而进行的刻苦努力,今天,当人们感叹这位从神童到大师的
杰出人物的辉煌生涯中,感受最深的还是他那对艺术执着追求的伟大精神,
而这种伟大的精神,就是他为所有后代指挥家们树立的最为光辉的榜样。{ewc
MVIMAGE;MVIMAGE; !14800230_0246_1。bmp}
前苏联指挥界中的一代英才——罗杰斯特文斯墓
(Gennady Rozhestvensky,1931 一)
如果说在前苏联的指挥界中,姆拉文斯基是20 世纪早期最具国际影响的
人物,康德拉申是20 世纪中期的国际指挥巨星的话,那么在20 世纪的中后
期,前苏联在世界上最著名和最活跃的指挥大师,就要首推罗杰斯特文斯基
了。确实,在当今的世界音乐舞台上,这位精力充沛而又性格豪爽的指挥家,
曾在许多的方面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他在国际音乐界中所获得的
众多殊荣,已经充分证明了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多么的显赫和富有意义,
正因为有了这种显赫的成就和重要的意义,他的名字才被作为20 世纪世界著
名的指挥大师而堂堂正正地书写进世界指挥艺术的史册中。
金纳迪·尼古拉那维奇·罗杰斯特文斯基是于1931 年出生的前苏联指挥
家,他的家庭是莫斯科的一个音乐家的家庭,父亲阿诺索夫是前苏联著名的
指挥家和指挥教育家,母亲娜达丽娅·罗杰斯特文斯基是一位著名的女高音
歌唱家,有意思的是,小罗杰斯特文斯基并不是像以往的人那样随父姓,而
是沿用的他母亲的姓氏。罗杰斯特文斯基出生在这样一个音乐气氛极为浓厚
的家庭里,从小受到了非常出色的艺术熏陶,并同时接受了极其严格的音乐
培养和训练,在他只有八岁时,父母便把他送到了莫斯科的格涅辛音乐学校
里学习钢琴,十岁时又进入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中随他的父亲学习指挥,同时
还继续跟随伊格姆诺夫学习钢琴。从这以后,他在学业的各个方面都取得很
大的进步,在学生时代时,他已作为一个少年指挥家而活跃在舞台上了。
1955 年,罗杰斯特文斯基从莫斯科音乐学院学成毕业,当年便以指挥普罗科
菲耶夫的舞剧《灰姑娘》大获成功而获得了极大的声誉,第二年,声名显赫
的前苏联大剧院便聘请他担任了该院的舞剧指挥。 1961 年到1973 年,罗
杰斯特文斯基担任了长达12 年之久的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和常
任指挥,在这期间,他曾多次率团在欧、美、亚等各国进行广泛的旅行演出,
为该团在世界上赢得了十分响亮的名声,而这时的罗杰斯特文斯基,也已经
是一位颇露锋芒的著名指挥家了,就在这段时期中,他还于1965 年至1970
年兼任了五年前苏联大剧院的首席指挥,同时开展了他的交响乐、歌剧和舞
剧三位一体的指挥生涯。 1974 年,罗杰斯特文斯基首次在国外担任了职
务,这一年,他受聘担任了瑞典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 1978 年,
他又兼任了在世界上负有盛名的英国BBC 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于此同时,
美国的克利夫兰交响乐团和英国的伦敦爱乐乐团,也纷纷将他聘为首席客座
指挥。随着他在国际上参与的活动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乐团认识到了他
的杰出才能,一时间,他一下成为国际上最为繁忙的指挥家之一,到了1982
年,著名的维也纳爱乐乐团也将他聘为常任客席指挥,此外,他还在稍后一
些的时间里,在莫斯科组建了水平很高的前苏联文化部交响乐团,近年来,
随着开放程度的日益增加,他也更加积极而热情地活动在世界各地的音乐舞
台上,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走红的著名指挥家。
罗杰斯特文斯基是一位天赋极高的指挥家,他早在青年学生时代,就曾
以客席指挥的身分指挥过前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并且在布达佩斯和贝尔格莱
德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担任指挥,此外,他还曾与莫斯科青少年管弦乐
团一起在华沙和布加勒斯特举行过成功的演出,从那个时候起,他便在一些
东欧国家的区域里树立起了天才青年指挥家的形象。
在一些著名的指挥家中间,罗杰斯特文斯基是属于性格豪放和思路敏捷
的指挥家,很多与他熟悉的人都有着一种共同的认识,觉得他是一位对新生
事物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和接受能力的艺术家。他的思维逻辑异常的清晰,说
话和做事都显得十分的干练和潇洒,是一位一接触就能够使人感受到一种强
烈的吸引力的、很有思想见解的指挥大师。
从指挥家的角度来看,罗杰斯特文斯基是一位拥有着卓越技巧的大师。
他在指挥乐队时,能够以一种非常镇静和有条理的精神状态来影响乐队,并
且十分善于利用自己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轻松的幽默感来调动和引导乐队队
员,启发他们发挥出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和对音乐的想象力。除此之外,由于
他是当时前苏联与西方接触最多的指挥家之一,经常前往西欧各国和美国担
任各个名乐团的客席指挥,因此在训练方法、指挥风格以及各种艺术信息的
交流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灵活性,这些在当时看来显得十分特殊的因素,都大
大地促进和帮助了他的指挥艺术天才的发挥。罗杰斯特文斯基曾被人们认为
是一位能够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的指挥家,对于欧洲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
现代主义的作品,他的演释都是很有特色的。他在指挥作品时,有着非常深
刻和微妙的细节处理,而且十分善于把握作品中理智与激情之间的平衡,使
音乐变得十分灵活和生动。在众多的音乐作品中,他理所当然对于俄罗斯作
品最为擅长,对于这类作品,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对他来说都是拿手
的曲目,他指挥的柴科夫斯基的作品,深刻而不厚重,其中情感的表现尤为
生动和恰到好处,特别是对于作曲家所创作的三大舞剧,罗杰斯特文斯基的
演释可谓是世界上的杰出典范。此外,罗杰斯特文斯基还是俄国近代作曲家
作品的积极推广者和出色演释者,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哈恰图良、
谢德林以及一些当代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对他来说都是最为擅长的,他曾指
挥前苏联文化部交响乐团录制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全部交响曲和普罗科菲耶夫
的全部交响曲,并且首演过谢德林和哈恰图良等人的多部重要作品。 1970
年,他因出色地指挥哈恰图良的舞剧《斯巴达克》而荣获了列宁奖金。 1976
年,他又因艺术成就突出而被莫斯科音乐学院聘为教授。
罗杰斯特文斯基是一位善于开动脑筋和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指挥大师,他
对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总是想方设法地利用新的形式或创造新的条件
来实现和丰富自己的艺术想象,例如前面所提到的前苏联文化部交响乐团,
就是由他来倡导和积极组建的,当时,他为能够获得一个高质量的乐队来进
行艺术实践,便萌生了一个组建新乐团的想法,在具体组建时,他费尽心机,
想方设法将最好的演奏员吸收进来,甚至将前苏联许多著名交响乐团中的一
流乐手都挖了过来,而且这其中还包括有大量的首席演奏员,这样他就获得
了一个具有很高水平的、全新的交响乐团,他与这个乐团一起举行了许多场
水平很高的音乐会,并且录制了大批优质的唱片,从而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
果。
罗杰斯特文斯基是一位具有很高国际威望的指挥家, 1975 年,瑞典皇
家科学院为了表彰和感激他对瑞典音乐文化所做出的贡献,曾将他聘为该院
的名誉院士。此外,他还曾在1969 年荣获过法国颁发的沙尔利·克罗科学院
奖。如今,已进入晚年的罗杰斯特文斯基仍是世界上所稀有的指挥人才,他
的艺术活动仍是那样的频繁和有吸引力,当人们正在欣赏他那无比精采和永
富生命力的指挥艺术时,同时也都在殷切地希望这位现代指挥界中的一代英
才,能够更加持久地延续着他那魅力无穷的艺术生命力,从而放射出更加光
辉灿烂的艺术光彩。{ewc MVIMAGE;MVIMAGE; !14800230_0250_1。bmp}
现代指挥艺术中的天之骄子——阿巴多
(Claudio Abbado,1933─。。 )
当指挥大师卡拉扬在世时,有关他身后接班人的问题便被炒得沸沸扬
扬,当年,这位德高望众的指挥界权威,曾为选择自己的接班人列过一份长
长的名单,在这份名单中,包括着朱利尼、阿巴多、梅塔、小泽征尔、马泽
尔、腾斯泰特、拉托尔和布希柯夫等许多世界指挥界中的精英人物,然而他
们中间的许多人都因为种种的原因而不愿问津,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
卡拉扬那无可抗拒的巨大威慑力量,人们都清楚,在卡拉扬的身后接班,将
会是一个多么高的起点,一旦搞不好的话,身败名裂将成为必然的结果,况
且像柏林爱乐乐团这种举世无双的超级乐团,能够最终认可什么样的人,也
还是一个难以莫测的悬念,所幸的是,当时的卡拉扬仍然健在,并继续依仗
着他那巨大的艺术生命力而活跃在世界乐坛上,因此人们也就把这个敏感的
问题暂且淡忘在一旁,并转为祷告上帝赐予卡拉扬健康长寿的身体上去了。
然而,当这位被誉为“天皇巨星”的伟大人物于1939 年突然去世以后,现实
的问题终于摆在了世人的面前,在一阵巨大的悲痛之后,全世界的人们都在
思索和关注着,究竟是谁来接过卡拉扬的指挥棒,从而揭开具有划时代意义
的新的一页呢?数月之后,这个万众翘首期待的重要答案,终于被揭开了帷
幕而暴露在世人的面前,阿巴多,这个指挥界中最为璀璨的新星,现代指挥
艺术中的天之骄子,终于被柏林爱乐乐团聘为新任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至
此,谁是卡拉扬的接班人这一被渲染了多年的敏感问题,终于结束了它那漫
长无止的争议和猜测。现在,人们又开始将期待和希望的目光,集中在阿巴
多这个给人们带来广泛兴趣的新一代指挥大师身上了。
克劳迪奥·阿巴多于1933 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米兰,这个城市是意大利著
名的歌剧之乡,闻名于世的斯卡拉歌剧院就坐落在这个城市中。阿巴多的家
庭则是这个城市中的一个有名的音乐世家,在这个家庭中,父亲是一位出色
的小提琴家,母亲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而哥哥则是一位有所成就的钢琴家
兼作曲家,还曾经担任过米兰音乐学院的院长,全家年龄最小的弟弟,也成
为后来的一位很有名气的建筑师。阿巴多出生在这样优良的音乐环境中,从
小耳濡目染,受到了十分强烈的音乐熏陶。他从八岁开始正式学习音乐,先
是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钢琴,后来又跟随已有一定名望的哥哥继续深造琴
艺,就这样打下了音乐方面的初步基础。1949 年,16 岁的阿巴多考人了意大
利著名的威尔弟音乐学院,在这里他接受了全面而系统的专业音乐教育和训
练。他在当时很有威望的老指挥家沃图的班上学习指挥,同时还不间断地进
修钢琴、作曲和音乐理论等许多课程,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时期里,他还
有幸成为著名指挥大师朱利尼的学生,朱利尼当时为学生开设合奏课,而阿
巴多则在其中向这位老指挥家学到了许多指挥乐队的方法,多年以后,阿巴
多在提到这位受人尊敬的指挥大师时,曾将他称为是一位“深深了解管弦乐
队的伟大的音乐家”。
阿巴多从威尔弟音乐学院毕业以后,并没有满足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
为了进一步打开视野和扩充知识,他又进入了奥地利的维也纳音乐学院中继
续深造,在这里,他先跟随世界著名的钢琴大师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