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世界指挥大师的风采-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创立了全美交响乐团并担任了该团的指挥。到了1972 年,90 岁高龄的他又
来到了伦敦,在这里指挥伦敦交响乐团举行了一系列出色的音乐会。
斯托科夫斯基的确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指挥大师,人们从以上令人眼花潦
乱的经历中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深刻印象。但这一切还远不是他的全部经
历,他还曾经亲自拍摄过若干部电影,在这些电影中,他不但指挥乐队演奏,
而且还在其中扮演角色。他曾参加拍摄过《1937 年伟大的广播》、《丹凤朝
阳》和《乐府千秋》等多部电影。他的多才多艺的杰出才能,使熟悉他的人
们都表示出了无比的钦佩和崇敬。
斯托科夫斯基是一位不拘一格、勇于创新的指挥家,这一点在他的艺术
经历的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例如当今世界上流行和公认的管弦乐队在舞台
上的布局和乐器配置法,就是由他经过多年的实践而创立的,而对于乐队中
弦乐器的换弓和木管乐器的换气,他都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和要求,在他看
来,弦乐器在某种情况下没有必要统一弓法,而木管乐器也应该允许自由换
气,这样的好处是能够避免在演奏中出现音乐中断的痕迹,并且能够更好地
发挥每一个演奏员的个性。他的这些看法在当时的指挥界中是有着广泛的争
议的,然而他本人却我行我素,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实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
大胆的艺术开拓精神。
斯托科夫斯基不是一位恪守传统的指挥家,从他自身来看,立求创新似
乎已经成了他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点无论是从他指挥作品时的风格特点上
来看,还是从他热衷于推出新作品的积极性上,以及前面所提到的大胆实验
方面来看,都有着十分明显的体现。然而他在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演释上,
却有着十分细腻、精湛和准确的特点,他对作品风格的把握很有特色,既有
自己的新颖见解,又不失其原有的本色。他指挥作品的曲目十分广泛,无论
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还是现代主义的作品,他都大量的涉猎,并且通过电
影和广播等手段,将这些历代音乐大师的优秀作品介绍给人们。
斯托科夫斯基的指挥风格很奇特,他并不像其它指挥家那样用指挥棒指
挥,而是仅仅用他那双充满音乐魅力的手来指挥。据说他用手来指挥是因为
在一次激烈的排练时不慎将指挥棒弄断了,于是他便抛掉了指挥棒,用富有
表情的双手来继续指挥乐队,令人惊呀的是这样不但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反
而却得到了一种非常理想的效果,从那以后,斯托科夫斯基就再也不用指挥
棒来指挥了。说到他的手,很多人大概都知道,那简直是一双带有魔力的手,
在指挥乐队演奏时,这双手从手腕、手掌到手指尖,无不充满着强烈而丰富
的音乐性,随着这双手的各种不同的手势,音乐的渐强和渐弱、连奏和断奏、
抒情性和戏剧性,都极其自然的流动了出来,因此有人曾经感慨地说到:“我
们仅从这双不平凡的手上,就能够得到一种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斯托科夫斯基作为一个伟大的指挥家,他的身上有着很多天才的能力,
辟如他那与众不同的敏锐听力,就是使人不得不佩服的。当年他刚接手费城
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时,曾在一次排练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时给人们
好好的上了一次听力课。当时,在一个一片轰鸣的乐段中,斯托科夫斯基突
然停了下来,面对着一百多名演奏员说到:“我刚才怎么没有听到第四长号
的声音?”他是对的,因为乐谱管理员忘记了将第四长号的分谱放在谱架上
了,刚才第四长号演奏员是和第三长号演奏员一起吹奏的第三长号分谱,所
以在演奏中就少了一个声部,可斯托科夫斯基却能在如此强烈复杂的音响当
中,敏锐地发现这一疏漏,的确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服口服了。
斯托科夫斯基不仅为成年人开办各种音乐会,而且他还是一位热衷于在
儿童中普及音乐的指挥大师。他在美国曾经坚持多年为12 岁以下的儿童举行
定期音乐会,为他们演奏各种有趣的音乐,为了使孩子们对音乐发生兴趣,
他想了许多的办法来吸引小听众,比如他在为孩子们指挥演奏圣·桑的《动
物狂欢节》时,就把一头活泼可爱的小象带上舞台,而在指挥演奏普罗科菲
耶夫的《彼得与狼》时,他又把一条大狗带到台上充当狼。
斯托科夫斯基是20 世纪早期誉满全球的指挥大师,他不仅在艺术上精
湛,而且形象异常的魁武英俊,为人也很平易谦和,因此,人们都非常的喜
爱他,特别是妇女们,则是对他更加的仰慕和崇拜了。说到他的知名度,有
一个幽默的小故事很能给人以启发,据说有一次斯托科夫斯基在巴黎排练演
出,在一天的排练结束后,他便来到了排练场附近的一家小饭馆里去吃饭,
当他走进饭馆以后,饭馆的老板对他招待得异常的热情,这位老板跑前跑后,
为他上好菜,给他优惠的价格,并且还一再说他是一个斯托科夫斯基的崇拜
者,愿意和指挥大师交个朋友,并希望他每天都到这里来吃饭。热情的老板
感动了这位指挥大师,于是他便每天都到这家饭馆里来吃饭。很快,他就发
现这家饭馆的生意很兴隆,人们进来后还有意无意地往他的身上看,这使得
斯托科夫斯基很难为情,而且百思不得其解。可是有一天,当他吃完饭走出
饭馆时,无意中看到饭馆的墙上贴着一行大字,上面醒目地写到“请每天到
这里来与伟大的斯托科夫斯基一起共进早餐、午餐和晚餐’。原来,精明的
老板拿他作了广告。虽然这个故事仅是一个传说,但它却说明了斯托科夫斯
基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着多么高的地位。
斯托科夫斯基是20 世纪指挥艺术中的一代巨星。 1977 年,他以九十
五岁的高龄离开了人世,然而在他去世以后,人们却对他的指挥艺术更加感
兴趣了,他所灌录的唱片现在已成为收藏家们手中的珍品,他的很多艺术主
张也得到了人们的理解和肯定,大家通过时间的推移更加全面的了解了他。
现在,人们可以肯定地说,斯托科大斯基是一位天才的指挥大师,他的精湛
的指挥艺术一定会永存下去。{ewc
MVIMAGE;MVIMAGE; !14800230_0037_1。bmp}
舞剧音乐之神——安寒尔梅
(Ernest Ansermet, 1883—1969)
在20 世纪的指挥艺术中,以舞剧音乐为其擅长的指挥家是并不多见的,
也许皮埃尔·蒙特是其中的佼佼者,或者费斯特拉利,多拉蒂和皮埃尔内也
是这方面的能手,但是他们之间谁也无法与安赛尔梅在这方面相比,当人们
在看到誉满世界的佳季列夫芭蕾舞团那丰富的节目单上面注明的由安赛尔梅
指挥首演的大量杰出的舞剧作品时,便会对“舞剧音乐之神”的头衔为什么
会戴在安赛尔梅的头上面深深的理解了。
安赛尔梅于1883 年出生在瑞士莱蒙湖畔的沃韦。他的祖父和母亲都是音
乐家,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强烈的音乐熏陶,然而有趣的是,他在幼年时似
乎更从身为数学家的交亲那里继承了才华,并且成为当时很出色的一个“数
学小神童”。1906 年至1910 年,安赛尔梅在瑞士著名的洛桑大学里学习数
学,同时他还跟随迪涅雷兹、巴伯拉姆和瑞士著名的作曲家欧内斯特·布洛
克等人学习音乐,后来他又在德国的慕尼黑和柏林先后跟从指挥大师穆特和
尼基什学习指挥。1912 年,安赛尔梅在蒙特勒的库萨尔首次登台指挥了一场
音乐会,在指挥完这场音乐会之后,他似乎猛然感觉到了他身上所潜在的音
乐才华,顿时,一个终生献身音乐事业的念头占据了他的头脑,从那时起,
“职业指挥家安赛尔梅“的形象便树立起来了。1915 年,安赛尔梅担任佳季
列夫芭蕾舞团的指挥,开始了那后来使他名扬于世的舞剧指挥生涯。 1918
年,安赛尔梅在自己的家乡——罗曼德地区创建了后来闻名四海的罗曼德交
响乐团,并亲自担任了这个乐团的常任指挥。除此之外,他还在年富力强时,
多次在欧美各地的乐团中担任客席指挥,其影响力迅速遍及到了全世界,很
快,他便成了20 世纪早期最具有个性的著名指挥大师了。
安赛尔梅之所以被人们称为“舞剧音乐之神”并非仅仅因为他担任了多
年佳季列夫芭蕾舞团的常任指挥和指挥了大量的舞剧音乐作品,虽然这是一
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天生的舞剧音乐感觉
和素质,在这方面,他有着对舞蹈音乐节奏的恰到好处的控制能力,对音乐
的旋律、色彩和角色个性在音乐方面的体现上,他也有着非常独特的天才能
力和丰富老到的经验。有人曾经评说过:“安赛尔梅即使在指挥很不舞蹈化
的舞剧音乐时,也能够凭借他的特殊灵感而赋予音乐以鲜明的舞蹈性。“看
来,这才是为什么他被誉为“舞剧音乐之神”的关键。安赛尔梅是一个以精
确、细腻、热情和色彩丰富为其特点的指挥大师,他在指挥乐曲时,十分注
意对节奏、音色、力度等方面的控制,有人形容他的指挥总是有着精密严谨
的逻辑和万花筒般的色彩,而他的精密严谨,恐怕还要归功于他那天才的数
学头脑,至于万花筒般的色彩,大概与他自身的性格以及法国文化对他的影
响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安赛尔梅成为20 世纪舞剧音乐的指挥权威,佳季列夫
芭蕾舞团无疑起到了一种重要的阶梯作用,正是这个具有高深艺术眼光的艺
术团体相中了安赛尔梅在这方面的杰出才华,才给了他如此绝妙的锻练和施
展的机会,而本世纪初期一些伟大的作曲家的舞剧作品,也成了安赛尔梅在
艺术上成名的绝好食粮。他在担任佳季列夫芭蕾舞团常任指挥期间,曾先后
指挥首演了许多以后成为芭蕾名作的作品,如:斯特拉文期基的《士兵的故
事》、《普尔契涅拉》、《婚礼》以及德·法亚的《三角帽》等作品。
安赛尔梅的确是一位伟大的舞剧音乐指挥家,然而要把他看作是仅仅如
此而已的人物那就很不全面了,实际上,作为交响乐和歌剧指挥家,安赛尔
梅也同样是一位超级大师,说到这方面,例子也是很多的,比如他曾在1946
年指挥格林德伯恩歌剧院首演了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的歌剧《卢克莱修受厚
记》。此外他指挥的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对三个桔子的爱情》、《古典交
响曲》等作品,都是举世公认的著名演释。然而这些对他来说还都显得次要,
最为精采的还要数他指挥演奏的中型管弦乐曲,这其中又尤以法国和俄国作
曲家的作品最拿手,在这里仅列出下列部分作品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拉威
尔的《波莱罗舞曲》、《圆舞曲》、《为死去的公主而作的帕凡舞曲》,德
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杜卡的《魔法师的徒弟》,德·法亚的《火祭
舞》、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
等等。当人们看到这如此众多的名作均是这位大指挥家演释的得意曲目时,
大概内心已经由然而生出了深深的感叹和敬意了吧,更何况这些作品还是这
位指挥大师手中的一小部分的擅长之作呢,因此,崇拜他的人们便把“管弦
乐魔法师”这另外一个响亮的头衔带在了他的头上。
安赛尔梅作为一个大指挥家,他的另一大贡献就是亲自创建和造就了世
界上的一个大交响乐团,这个乐团成立于1918 年,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瑞士罗
曼德交响乐团。这个乐团被称作罗曼德交响乐团,其间还有着一些原委。由
于瑞士全国分为三个区域,这三个区域分别讲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这里
面,讲法语的地区被称为“罗曼德”地区,而安赛尔梅也正是出生在这个地
区的,因此,安赛尔梅在这里成立这个交响乐团时,便把它称为“罗曼德交
响乐团”。罗曼德交响乐团可以说在整个成长过程中都得到了安赛尔梅的悉
心培养和扶植,这位大师曾经一直领导这个乐团到逝世时为止。在他那精心
细致的调教和训练下,乐团逐渐形成了整齐化一的特点和鲜明多彩的风格。
其实,这个乐团在刚成立时不过才40 人左右,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室内乐性质
的管弦乐团,但在安赛尔梅长期的不懈努力下,乐团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壮大,
以至后来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一百多人的大型交响乐团,安赛尔梅为这个乐团
的生存和发展呕心呖血,他曾担任这个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长达四十九年之
久,这完全可以算作是一项难以攻破的记录了。
安赛尔梅是一位温和可亲的艺术家,他不但在指挥音乐时热情洋溢,而
在生活中的为人上,也常常表现出宽厚和亲切的态度。就拿他对待其亲手创
立的罗曼德交响乐团来说吧,据说这个乐团的成员们都跟他有着深厚的感
情,因为他对他们每个人都像父亲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地关心爱护他们,有
的乐队队员病了,他就亲自去照顾,而有的乐手的妻子生了小孩,他又像一
个慈祥的祖父那样的跑来跑去,帮助人家料理生活上的事情,正因为如此,
他才赢得了乐队成员们的普遍尊敬。然而他的好心往往也会出现反面的结
果,由于他对这个乐团的成员太宠爱,太和蔼了,又没有及时注意对接班人
的培养,以至在他于1969 年突然去世时,这个由他苦心经营了半个世纪的著
名乐团经不住这样沉痛的打击,又不适应其他指挥的风格和态度,一下子就
跌到了低谷当中,据统计说,在他去世后的短短时间里,就有大约百分之三
十的人辞了职,还有的人不由自主的堕落了下去,变成了酒鬼和赌棍。虽然
后来这个乐团在指挥家克列茨基、萨瓦利什和施坦因等人的努力下,水平曾
有过一段回升,但却怎样也没有安赛尔梅在世时的风采了。这件事情后来成
为世界音乐界,特别是指挥界中,被人们引起重视的深刻教训。
安赛尔梅作为一个大指挥家,曾经指挥灌录过许多优秀的唱片,其中拉
威尔的《波莱罗舞曲》、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德里布的《西尔薇亚》、
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等等,都是十分名贵的唱片。他是一个善于表现抒
情气息和管弦乐色彩的指挥家,而对于贝多芬、勃拉姆斯等偏于理性化的作
曲家的作品,他是并不十分擅长的。
安赛尔梅是20 世纪中很具个性化的指挥大师,他在自己几十年的辉煌指
挥生涯中,赢得了大量的追随者和崇拜者。1969 年,他在他家乡附近的名城
日内瓦逝世,享年86 岁。{ewc MVIMAGE;MVIMAGE; !14800230_0041_1。bmp}
德国浪漫主义指挥艺术的杰出代表——克列姆佩勒
(Otto Klemperer, 1885—1973)
在20 世纪早期的指挥艺术中,德奥风格的优秀指挥家占了很大的比重,
且不说主要活跃于上个世纪的伟大先驱者汉斯·冯·彪罗、古斯塔夫·马勒
以及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巨大影响,单就本世纪初出现的杰出人物就有布
鲁诺·瓦尔特、奥托·克列姆佩勒、汉斯·克纳佩茨布什、威廉·富尔特文
格勒、埃里希·克莱伯、卡尔·伯姆和尤金·约胡姆等人。这些光芒四射的
指挥巨星们,虽然各自都带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然而巨大的共性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