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世界指挥大师的风采-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指挥大师马尔科姆·萨金特接替而辞去了BBC 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的职务,
而转为担任了另一个闻名的大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布尔
特除了担任以上一些英国最有影响和威望的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以外,还曾
在世界上的许多乐团中担任过客席指挥,其中名声最大的乐团有美国的NBC
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和西班牙的帕勃罗·卡萨尔斯乐团等等。
布尔特作为一个出色的指挥人才,很早就已显露出过人的才华,早在
1915 年他年仅26 岁时,就已是当时的利物浦爱乐协会中最年轻的指挥家了。
后来,他在其业绩惊人的一生中,曾经享受了许多艺术上的殊荣,比如他曾
被爱登巴勒大学授以“名誉音乐博士”的称号,还曾获得过英国爱乐协会所
颁发的金质奖章,1937 年2 月,他还被英国皇家封以爵士称号,成为为数不
多的享有此殊荣的艺术家之一。
进入到本世纪60 年代以后,布尔特重又回到了皇家音乐学院担任教授,
这一次他从1962 年—直任职到1966 年,以后,由于健康上的原因,他逐步
退出了音乐界,1979 年正式告别乐坛而退休。
布尔特是指挥大师尼基什的学生,因此他多年致力于研究尼基什的指挥
艺术,在这方面有着十分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尼基什是指挥艺术史中一
位不可多得的技巧大师,从专业技术上来看,他是指挥棒技艺最出色、动作
最简练的指挥家,在对乐队的训练和对乐曲的处理方面,都可以说是一位有
着绝妙的方法和神奇魅力的大师。对此,布尔特曾多次专门撰文论述过,由
于尼基什是上一世纪的指挥家,几乎没给后人留下什么高质量的唱片,(由
于早期录音技术不完善的原因)因此,布尔特对尼基什指挥艺术所做的系统
阐述,就显得不但具有历史意义,而且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了。
布尔特虽是一个英国指挥家,然而他却是在德国学习的音乐,他的作曲
教师马克思·列格是一个典型的德国风格的作曲家,而他的指挥教师尼基什
又是一位匈牙利人,并且是浪漫主义指挥艺术的首创者,这样,布尔特一开
始便接受的是一种多风格的教育,并且将这种多风格的特点吸收到了自己身
上,这也正是他后来不但善于指挥本国作曲家的作品,而且对俄国作曲家的
作品、捷克作曲家的作品,尤其是德国作曲家作品也十分精于演释的原因。
然而,作为一个地道的英国血统的指挥家,布尔特的身上是具有着很强的民
族性的,他一生虽指挥了大量的不同国籍作曲家的作品,但其最为擅长的,
仍然是英国作曲家的作品,在他担任英国主要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及在别国
乐团中担任客席指挥时,他始终将介绍推广本民族作曲家的作品的任务放在
重要的位置上,许多权威性的评论家都认为,对英国作曲家的大力支持和帮
助,是他一生事业中最突出的贡献,一些在本世纪初期最有名望的英国作曲
家,都与他有着良好的关系,其中埃尔加、沃安·威廉斯和霍尔斯特,还与
他结成了生活上的密友。值得提出的是,霍尔斯特那首精彩纷繁的管弦乐组
曲《行星》,就是布尔特在1918 年指挥首演的。
布尔特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一位较为客观性的指挥家,他对待总谱非
常认真,往往在指挥一部作品之前总要反反复复地研读总谱,立争达到忠实
于原作的程度。他对那种对作品还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凭借自己的想象而
自由发挥的作法颇不以为然,认为这样的做法“固然能够使一些少数听众的
精神感到愉悦,但却不会给思维健全的听众带来那种深刻的、生气勃勃的表
演所产生的影响”。他曾说到:“也许我如此准确地表达乐谱的含义,会冒
着别人称我的演奏枯燥无味的危险,但是我决不愿用不自然和过分的处理来
装饰总谱,因为这样会导致作品的基本思想得不到揭示”。布尔特是这样说
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准备排练一部作品前,总是先以较快的速度将总谱
通读几遍,特别将作品的形式及各部分的平衡、调性结构及感情和力度的高
潮等方面的特点牢牢地记住,对于较复杂的作品和段落,尤其是现代主义作
品,他还会细心地将作品的难点先在钢琴上弹几遍,以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和记忆,他就是如此严肃认真地对待他所从事的事业的。
布尔特不但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大师,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在
一生中曾先后两次担任过皇家音乐学院的指挥教授,培养过许多有才华的青
年指挥家。在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总结出了一套完整而珍贵的教学经
验,针对青年指挥家在专业素质方面的培养,他曾提出了九条作为指挥家应
具备的准则:1。应当掌握四、五种乐器的演奏方法。2。应当具备一定的乐队
演奏经验,最好曾在乐队中演奏过各种不同的乐器。3。应当参加合唱队的工
作。4。应当熟悉配器法和作曲法,从作品结构、乐句处理等方面的角度来熟
悉作品。5。应当清楚地了解各种音乐流派的风格特点。6。应当有领导者的才
能和勤奋的精神与高度的耐心,还需具备心理学家的才能和结实的身体,要
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与修养。7。应当完善地掌握指挥技术,特别是指挥棒技
术。8。应当通晓音乐史和各种音乐文献。9。应当精通各种姊妹艺术。
布尔特除了以上提到的辉煌业绩以外,还是一位出色的指挥艺术理论
家,他在这方面曾撰写过多部著作,其中以《指挥法手册》和《论指挥艺术》
最为知名。多年来,他认真观摩和研究了许多在他前一辈及与他同辈的指挥
大师们的排练和演出,并对他们的指挥风格和优缺点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
归纳,这些指挥大师包括尼基什、里希特、魏因加特纳、托斯卡尼尼、富尔
特文格勒、布鲁诺·瓦尔特、托马斯·比彻姆、亨利·伍德和理查·施特劳
斯等人。他对这些大师指挥艺术风格的阐述,对后人们进一步了解这些大师
的艺术特点,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布尔特是一位在国际上异常活跃的指挥大师,在他有生之年,曾与许多
杰出的音乐家合作演出和灌制唱片,例如他曾与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
合作录制过埃尔加的《b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唱片,还曾与韩国女小提琴
家郑京和合作录制过布鲁赫的《g 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唱片。此外,
他指挥录制的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也是非常有名的,早年的一次录制
还曾获得法国颁发的ACC 唱片大奖。
布尔特不论在英国范围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位德高望众的指挥
大师,他毕生为英国的音乐事业而奋斗,1969 年,80 岁的布尔特还荣获了英
国皇家颁发的“荣誉侍从”的称号,加上他以前获得过的各种头衔和称号,
他已成为英国音乐家中荣获荣誉称号最多的人之一。{ewcMVIMAGE;MVIMAGE; !14800230_0060_1。bmp}
精致、细腻、典雅融于一身的指挥家——埃·克莱伯
(Erich Kleiber,1890—1956)
在当今世界上,人们对卡·克莱伯的精湛指挥艺术赞叹不已,特别是全
世界众多的人们从电视上看到他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时的迷人风采以后,
崇拜他的乐迷可以说是在成倍成倍地增长着,然而,对于卡·克莱伯的父亲
埃·克莱伯,也许当代的人们就有些陌生了,当然这里是将专业音乐工作者
和高水平的音乐“发烧友”除外的。其实,埃·克莱伯是一个很不平凡的人
物,他是本世纪早期最重要的著名指挥家之一,在20 世纪的指挥艺术史上,
这位杰出大师的名字是与托斯卡尼尼、富尔特文格勒、布鲁诺·瓦尔特以及
克列姆佩勒等人的名字并列在一起的,现今老一辈的音乐爱好者们都知道,
埃·克莱伯在20 世纪早期的世界音乐界中的知名度,是决不比卡·克莱伯在
今天的世界音乐界中的知名度低的,相反,尽管卡·克莱伯自身具有惊人的
才能和令人信服的艺术修养且始终是凭借着自己独特的能力打的天下,但不
管怎么说,埃·克莱伯作为老一辈著名指挥家而给他留下的巨大影响力,恐
怕是无论如何也甩不掉的,不过,人们倒可以由此而看出埃·克莱伯的艺术
魅力是多么的吸引人和具有长久的意义。
埃里希·克莱伯于1890 年出生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但他在幼年时,便随
家移居到了捷克的布拉格,并在那里长大和受教育。埃·克莱伯早年曾在布
拉格音乐学院中学习钢琴、管风琴和指挥等专业课程,同时,他还在布拉格
大学中学习哲学和历史。学习毕业以后,他便在当地的布拉格剧院中工作了
一段时间,随后又在1912 年担任了达姆施塔特宫庭剧院的指挥,从这时开
始,便是他正式从事指挥职业的起点了。埃·克莱伯在以后的九年间,除了
同时在杜塞尔多夫等其他城市的歌剧院中担任指挥以外,其余时间基本上都
在达姆施塔特宫庭剧院中,1922 年到1923 年,他在曼海姆歌剧院中担任了
一年的短期指挥,此后便在1923 年担任了著名的柏林国立歌剧院的音乐指导
与常任指挥。这时,他已经开始获得了一定的世界声誉,成为当时的一位颇
有希望的青年指挥家了。埃·克莱伯在这个享誉世界的歌剧院中一直任职到
1935 年,这一年,他由于同情遭到纳粹迫害的作曲家亨德米特,愤然辞去了
这家剧院的音乐总指导职务,并开始将自己指挥生涯的方向转向了美洲地
区,他先在南美洲的阿根庭担任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哥隆剧院的首席指挥,
并在这期间指挥了大量的德国歌剧作品。此后,他又在1943 年至1947 年担
任了四年古巴哈瓦纳爱乐乐团的指挥,这期间,他曾广泛地在南美各国和美
国的许多歌剧院和交响乐团中担任客席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已
成为著名指挥大师的埃·克莱伯重又回到了欧洲并于1950 年担任了英国皇家
科文特花园歌剧院的定期指挥,在此期间,他曾指挥了贝尔格的歌剧《沃切
克》在英国的首演。1954 年,埃·克莱伯重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柏林国立歌
剧院,再次担任了该院的音乐指导。1956 年,埃·克莱伯在瑞士的苏黎世去
世,享年66 岁。
埃·克莱伯作为一名享誉世界的指挥大师,其经历是丰富而富有传奇色
彩的,几十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在世界各地,为音乐艺术在全世界的传播做
出很大的贡献。他是一位极有正义感的艺术家,当年为了抗议纳粹反动统治
者对犹太音乐家的迫害,就曾不惜放弃了与自己多年来苦心栽培和训练出的
柏林国立歌剧院的合作,他宁愿丢掉待遇优厚的职业,也要和受迫害的音乐
家们站在一起,而决不服从于纳粹的威逼和施加的各种压力,他这种善良的
艺术家的正直本性,曾经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
埃·克莱伯是一位高明的指挥大师,尤其在指挥歌剧作品时,他的造诣
是非常深厚的,柏林国立歌剧院,这个老牌的著名剧院,在埃·克莱伯执掌
帅印期间,可以说是最为辉煌的时期,埃·克莱伯为其付出了十分艰苦的努
力和代价,使其在20 世纪30 年代中获得了极高的世界声誉,并且在以后的
若干年中都始终保持着高超的艺术水准,而在这方面,埃·克莱伯所做出的
功绩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
今天,人们在评论卡·克莱伯时,总是津津乐道地欣赏着他那异常高雅
和深邃的艺术气质,然而这些优秀的音乐素质,实际上在作为父亲的埃·克
莱伯身上,则体现得更为明显,埃·克莱伯在指挥时,给人的感觉是轻松、
适度而毫不做作。从指挥风格上看,他是一位严谨、典雅、精致和细腻的指
挥家,在对待作品的处理上,他既能够保持适当的理智,又能够赋予作品强
烈的歌唱性。这些作为优秀指挥家的良好素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他那艰
深而渊博的艺术修养和特殊的天赋,这种修养和天赋尤其对他出色地指挥歌
剧作品,起到了极其有效果的作用。
埃·克莱伯不但善于指挥古典作品,对于许多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他也
是一位极为优秀的解释者,他的这种积极的态度,从以下这些有意义的经历
中,便能够清晰地体现出来,1。1942 年在柏林指挥了捷克作曲家雅那切克的
歌剧《耶努法》在德国的首演,2。1925 年在柏林指挥了奥地利作曲家贝尔格
的歌剧《沃切克》的世界性首演,3。1930 年在柏林指挥了法国作曲家米约的
歌剧《克里斯朵夫·哥伦布》的世界性首演,4。1934 年在柏林指挥了奥地利
作曲家贝尔格的《露露组曲》的世界性首演。以上的事例仅仅是埃·克莱伯
在这方面所做出的部分的、影响性最大的成就,但它们所含的份量,大概读
者们已经深深地感到了吧。
埃·克莱伯的指挥曲目主要是以德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作品为中心
的,对于捷克等斯拉夫民族作曲家的作品,他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演释专家。
一般来说,埃·克莱伯被认为是莫扎特、理查·施特劳斯和贝尔格的歌剧作
品的杰出解释者,这一点似乎已是被定论的观点了。
埃·克莱伯一生指挥演奏了大量的作品,对于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交
响乐作品,他的演释也有着很高的世界声誉。他指挥交响乐作品时非常的投
入,为此曾获得了“精巧细致的管弦乐指挥专家”的美誉。然而,他在指挥
艺术上所取得的更高成就还是在他指挥歌剧作品方面,他一生曾在柏林、米
兰、伦敦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等许多地方举行过效果辉煌的歌剧演出,其中一
次在英国皇家科文特花园歌剧院演出的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其
效果之惊人,演释之精湛,直到今日还被人们传为佳话,这的确不能不说是
歌剧指挥史上的奇迹。
埃·克莱伯作为老一辈指挥大师是极其受人尊敬的,可惜的是他在66
岁时便辞世了,这对于艺术家中相对寿命较长的指挥家说,的确是一个较为
少见的例子。虽然埃·克莱伯在有生之年曾给人们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唱片,
但他毕竟没有赶上高速发展的立体声录音时代,否则的话,他将再会给人们
留下多少难得的宝藏,遣憾的是,人们只能把这种美好的愿望保留在尽情的
幻想当中了。{ewc MVIMAGE;MVIMAGE; !14800230_0064_1。bmp}
无与伦比的管弦乐色彩大师——明希
(Charles Munch,1891—1968)
在当今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年轻时曾投师在四
位指挥大师的门下,即卡拉扬、伯恩斯坦、明希和斋藤秀雄。在人们的心目
中,卡拉扬和伯恩斯坦理应是小泽征尔指挥生涯中最重要的教师,这一点似
乎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在小泽征尔的回忆当中,明希和斋藤秀雄对他的影响,
则是更加令他难忘的。斋藤秀雄作为他的启蒙教师,曾经给他以后的事业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明希对他来说,则真正是一位指点迷津式的导师,明希
身上那作为指挥大师所具有的稀有魅力,曾经吸引着小泽征尔为他而不知疲
倦地奔跑着,而那出神人化式的精湛指挥技艺,也曾奇妙地调动出了小泽征
尔身上的指挥才能和悟性。小泽征尔曾经十分感慨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