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思维科学探索 >

第20章

思维科学探索-第20章

小说: 思维科学探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不相干的环境
绝大多数。它的特点往往是有真实具体的人物,但加进了与
有一些真实地点的影子,但混入了其它外
来的成份。总之,互相掺杂,扭曲多变。梦的自编自演,有
第 177 页

声有色、富于情节的创造发挥,首先表明了人类大脑的记忆
信息的储存之多,和逻辑思维能力之强。离开这个基础,梦
的离奇和复杂就不复存在。
电子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是程序性输入的,虽对应准确,
但呆板固定。人脑思维的信息处理,采用的是相同或有关信
息互为激发,即有联系的记忆单元可能含有部分相同的脉冲
频率。因此是模糊的对应方式。一个神经细胞兴奋后,可以
迅速、任意激发有共同脉冲频率的某一记忆单元。逻辑思维
马上对此进行筛选、肯定或淘汰。这个过程主要靠外界信息
的校正完成的。比如司机驾车行驶中,一只蝇落在脸上,他
只是迅速挥手将它撵走,注意力又回到驾驶上。而在梦中,
如果“蝇”这个记忆单元一旦在这种情节中兴奋,那么,与
有联系的其它记忆单元有可能被激发,从而使驾驶车
辆这情节一下转到另一情节上去。所以,梦的情节往往片
断、零乱,这是其原因之一。
觉醒时,大脑处于外界信息的重重包围之中,对事物的
真实性、可行性有着大量的参考内容来校正。明显的不切合
实际的想法,受到一系列者如道德的、法律的、场合的、尤
其是经验、逻辑的意识制约,而被压抑,随生随灭或被埋
藏起来。睡眠状态下,由于绝大多数外界信息的消失(只有
温度、声音,触觉信息略有微弱的保持),思维失去了众多
参考物对它的校正,处于放任自流、任其所以的解放状态。
这也是梦的内容常离奇古怪、荒诞不经的原因之一。一个人
如果排除外界信息,置入设有声、光、气味、周身无所依托
的境界,将会丧失正常的判断能力。倘若连来自机体本身的
信息,如呼吸、心跳、运动感觉也消失的话,那将连自己的
第 178 页
自我”记忆的,带有“自我”的
存在都可能产生怀疑。可见,脱离了外界信息的参考,人的
维将发生严重变化。它对错误的思维内容难以纠正。
然而,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忽视另一个事实,即人的记
忆单元不是孤立的,而极可能象词句或篇章一样组成了众多
复杂的记忆群,并彼此相联系。因为许多被记忆的事物都不
是单独地,而是与其它事物互有联系地作为信息输入大脑
的,并且在记忆时,又经过逻辑分类处理。因此,即使在梦
中,思维仍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这样,梦就具有包含两个方面结合一起的一大特征:既
杂乱无章,扭曲多变,又有一定的连贯和逻辑性。
所有记忆内容都是由
因素。因此“自我”意识始终在梦的情节中占主导地位。
梦的内容开始是随机的。任何一个神经细胞的兴奋,都
会引起一系列与之有关的记忆群的活动。情节是以“自我”
来根据事物内容自问自答,边设置场景、角色,边加以深化
发展的。形象思维构出画面(即可视内容),语言记忆(逻
辑思维)则是“自我”根据画面内容作出的逻辑反应,成为
下一个画面的心理要求。概括地说,就是形象思维内容确定
了逻辑思维内容,逻辑思维又诱导了形象思维。二者相辅相
成,互为因果,组织着梦的情节和发展。
觉醒状态下,外界信息引起大脑正常的逻辑思维反应,
它们的因果关系是正常的。而睡眠状态下,这个能力减弱
了,所以,梦的场景一会儿跳到这里,一会儿又跳到那里,
人物忽而由甲变为乙,忽儿又成为甲。情节往往片断、零
乱。
由于人类的思维信息单元是模糊对应方式,在脱离以外
第 179 页
的形象内
界信息为参考的梦境思维中,离奇的形象思维必然导致逻辑
思维对此作出相应的、也是离奇的反应。这种反应反过来又
诱导形象思维出现离奇的景物。它们虽然也是因果关系,但
是建立在前题就不正确的基础上,二者相互诱导,使梦的情
节内容变得更加荒唐怪诞。
在这里,应首先肯定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现象:人类
普遍具有凭庞大记忆库中丰富的储存材料,将
容,任意在假想中由模仿代替的类似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
发挥能力。
比如,只要我们目睹过的事物,我们都可以此为模特,
由别的事物进行代替的主观想象。把不曾发生的事情,想象
成为已经发生等等。这种逻辑联想再借助于形象思维,就能
形成立体感。人们对不曾发生过的事情在梦中出现感到不可
思议,原因即在于此。
梦的场景不仅具有三度空间,而且在三度空间内,各种
物体(如街道、房舍、田野、河流、树木、家俱等等)在整
体和局部上有机合理地占据着自己应当处于的位置。大脑的
这种高度的拼凑能力,确实令人大惑不解。这或许与脑在接
收外界信息时,一切自然物体都有其客观存在的空间位置有
关。如果把人置于所有物体都故意倒置,与日常合理摆放大相
径庭的环境中,梦中各物体在三度空间内有机合理地位置的
拼凑能力,不知是否存在。这一实验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人
脑的这种能力究竟是客观物体空间存在位置的反映,还是信
息经过大脑一系列的逻辑处理的结果。
基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互诱导、互为因果仍是梦境
形成的根本原因,由此推测,除人类之外,不具备逻辑思维
第 180 页
地飞。卡尔
能力、复杂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多彩的联想能力的其它任
何动物,包括灵长类运物,它们的梦都不会产生情节。睡眠
中,熊的“自我”意识可能是不停地走动,而鸟则是一个劲
萨根提到入睡的狗以一种奔跑方式进行脚部运
动,由此说明狗正梦到捕猎的结论,其说服力是不够的。来
自机体内部组织器管的任何信息,如果偶然刺激到运动神
经,都可以引起某位置的动作。
对梦境的回忆,表明人脑具有思维再记忆的能力。研
究、分析梦的情节形成和发展,可以了解人类思维奥秘的另
一存在方式。这项工作是有益的。
第 181 页
的研究。
陆  丙甫
(复旦大学)
认知科学对感知的强调
人类很早就对自己的心智活动产生了兴趣。但是这方面
的研究向来以哲学思辨的方式为主。从实验心理学开始,
这种研究进入了自然科学化的轨道,不过其研究对象以感觉
等较低级的心理现象为主。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一股用自
然科学方法研究思维、决策等高级心理现象的浪潮,这就是
“认知科学
的词源本义是“感知、识别”,这映了
外界刺
认知科学从感知出发去研究思维的倾向。这从方法论上看有
两个好处。首先,感知以外界客体的刺激为前提,
激是一种易于在实验中加以控制和测量的客观因素。“思维
并不是强调客观刺激,传统上对思维的研究也主要是通过
“内省法”,这是一种难以控制和带有很大主观任意性的方
法。其次,“感知”是某种“反应、结果”,而“思维“则
是指理性活动的一种复杂“过程”。相对静态的结果比历时
动态的过程更容易观察。把复杂的过程分解成一系列连续的
简单结果去研究,正是近代实验科学的重要手段之

第 182 页

维”。模化思维是突破人类知觉限
的重要方法。
如果我们再给符号以简短的称呼,这又进一步简化了我
们的听觉感知,听觉感知即语音形式,它不仅作用于听者,
同时作用于说者甚而“想者”,因为在我们思考时,脑子里
本文试图指出人类感知方式对人类思维的某些制约,以
及人类采取何种手段去克服这种制约,从而使我们对人类思
维的某些特性能有更具体的了解。
知觉形式的简化对思维的促进
科学符号对于科学发展是有巨大作用的。可以说,没有
现代物理、化学、数学中的那些符号及符号化的公式,现代
科学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载体而不复存在。我们认为,科学
符号的功能,主要是改变了我们的感知方式,它使复杂的事
物现象代码化而成为可以一目了然加以把握的感知对象。
符号首先是能给我们带来鲜明的视觉感知。中国古代数
学之所以发展到某个程度就停滞不前了,就同没有设立一套
鲜明的符号有关。固然,中国古代数学中也用过代表未知数
的“天元、地元”等代将号,但它们仍是用日常文字表示的,
没有从中分化出来自成一个系统,作为符号的形象就远不如
”那样鲜明。
在科学想象中,视觉“意象”起着极重要的作用。许多
杰出的科学家认为,创造性的研究离不开直觉和想象。我们
认为,科学符号作为一种鲜明的视觉意象,能使科学直觉和
想象力得到更方便的运用和更大程度的解放。
简明的符号还极大地方便了用纸和笔所进行的推敲和运
算。这种视觉化的思维过程表现形式,有人称为“模化思
特别是短时记忆限度
第 183 页
块助学童记忆

是双音节的, 是三音节
这个数。在俄国,儿童背诵“九九
声音形象”,语言学家称之为内部
通过仪器测定也可证明,人们在沉思时
也运用大量不出声的
语言” 参与发声
的各种器官,除声带外,都在进行着同说话时相似的运动
忆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
语音形式简化的结果,也就简化了我们运用语言进行记
思维的方式,减轻了思维的负担。
。来说明这种简化的效果)这个数目,中国人记

起来并不难,因为每个数字都是单音节的。而俄国学童要记
住它就较困难,因为其中的
的,远不如汉语读法那么整齐简洁。因此俄国人编了不少诗
歌、口
表”也比我国儿童要艰难。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把
读作“三、十分之一、百分之四、千分之一、万分之五、十
万分之九”,那也就不好记了。不要以为这种读法是编造出
来的,俄语中的正规读法正是如此,小数点后的每个数字也
都要报出位数的。进一步设想一下,如果推广一下汉语小数
读法的原则,能方便地推出的位数就不用读出,那么
只要读作“ 九万三五七九”就可以了, 岂不是经济得
多。
感知和思维中组块处理的相似性
)的项目(
实验心理学对人的感知能力作了大量的研究,这方面一
个意义极为深远的发现是:人类感知中能够同时把握住的因
素不会超过七个左右(
。其一是“ 绝对判断的限度” : 若不经过专门
训练和利用测量工具,我们一般至多把单一维度的连续变化
量分成七个等级左右,如把光谱分成七色等等。其二是“直
接判断限度”:若不逐个点数,我们一眼就能判断出物体个
第 184 页
。例如我们对于一大
一下
数不会超过七个左右,如我们可以五个五个地数糖果,但要十
个十个地数就困难。其三是“短时记忆限度”:我们
后就记住的离散事物也不会超过七个左右的项目,如由词典
中随机挑出的词组成的词表,你看一遍后就以原来顺序记住
的词不会超过七个。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人类中枢神经中兴
奋(或者说注意力)的分配范围是有限的
突破这种先天局限性的重要方法是组织,用认知科学的
术语来说就是“组块”(
串数字,可以把它分成几段来记。又如高明的棋手对一个棋
局看上十秒钟就能把上面所有的棋子都记住,他的方法也是
把全局分成为数不多的几个熟悉的基本块。假如我们把棋子
不成布局地乱放,则再高明的棋手看过十秒钟后能记住的棋
子也不会超过七个。
组块在信息论中也就是“编码,这个名称使人想到
“ 编码”和“ 解码”两方面过程,蕴含最为丰富。下面这段话
很好地说明了编码、解码的关系。“一个人被心理学家当作
被试去记忆某一无意义、无用处的符号序列时,他会以某种
特别的方式去组合这些材料,这种方式极不稳定,带有很大
的尝试性、权宜性,然而却很适合于眼前的目的。但是,如
果他着手学习某种他个人感到兴趣并指望能有用处的东西
时,他就会认真得多,尽量以某种符合他原有认知结构的方
法去组织材料。若无时间的限制,他就会尝试不同的组合方
式,直至找出一种对他来说最有效并且将保证日后可随时回
忆起这些材料的方式为止。两种情况下,他的任务都是去创
造一种单位层级的以便只要回忆起少数信息丰富而具有启发
性的上层单位就可以再现出大量更详细的下层项目”
第 185 页
)〔〕,组成”,显然会因太复杂而不易理

和〕,两种线条交替组成”或
)。
。这类单位和项目,也就是认
知科学中的“块”
这种组块过程不仅在意识的长期记忆中存在,在无意识
的知觉反应中也存在。例如,呈现给你这样一个图形“〕〔

〔”组成的,两者必
〕〔〕”,“趋合组合”会使你把它看成是由许多
不完整的矩形“〔〕”组成的,而“接近组合”又会使你把
它看成是由许多对相背的对称线条

居其一。你的视觉不自觉地把其中每两根线条组成一个小单
位。这种组合似乎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图案,因为
如果你把它看成“由
“由许多个
解和记忆。但是这种“便于理解和记忆”的动机完全是下意
识的。不过就其本质而言,也同样是种信息处理的组块过
程。
科学研究是一种复杂、长期、规模巨大的对客观世界进
行感知和思维的过程,其根本目的也是把越来越多的现象的
信息组织进一个便于理解、贮存和捡索的一致性罗网之中,
可以说是组块过程在深度上和广度上的延伸。
认知科学的根本出发点是把人对世界的反映看作一个积
极、主动的信息处理过程。组块是其中的基本方式。从感觉
到日常思维,再到科学的理论研究,在组块方面表现出极大
的一致性和相似性。
知觉冲突同思维混乱
人类接受外部信息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
多个通道,不同通道的组块形式如果冲突,就会引起思维的
混乱。例如,在记长串数字时,如果呈现的语音切分和书面
第 186 页
“中华人民共和
国人民运用数字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书写形式三位一段的千
进制掩盖了口语四位一段的万进制的本质,使我们不能正确
而迅速地感知数目字。一般人看到大数目,不能立即一气念
出,必须先点一下位数,而位数没有点清之前,由于没有明
确的语音感知,对这个数到底有多大也不能一目了然地把握
住。学过印欧语种的人对此会有更深的体会,将一个大数目
从外语译成汉语,不仅是翻译问题,还包括了以千进制转换
成万进制的换算过程,不胜其烦。我们平时接触数目字时从
视觉形式的千进制转换成实际读法的万进制,实际上也就是
那么回事。
如果书写数目字时干脆不加划分地连在一起,我们也会
慢慢地自然养成四位一顿的习惯,好比“中华人民共和国”
虽然连在一起,但我们在心目中自然地将它划分成“中华
人民共和国”这样的三段形式,但是,如果错误地组合成
国”这样的形式,则我们就必须先打
破错误的组合,然后再建立正确的组合,这就比单纯的组合
第 187 页
。书面上数目字
公斤,则
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