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伤寒杂病论义疏 >

第98章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98章

小说: 伤寒杂病论义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每由汗大出后,变而加剧,非乍感于邪,即痉状具备也。

痉病,手足厥冷,发热间作,唇青目陷,脉沉弦者,风邪入厥阴也。宜
桂枝汤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与之。

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当归四
两细辛一两附子一枚,炮人参二两干姜一两半

上十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昼三夜一服。

痉病外因之发,起于太阳;内因之发,属于血藏。以外风伤筋,内风动藏,外内合
邪,故病发即见厥阴直中之象。手足厥冷,发热间作,唇青目陷者,皆厥阴藏气外应之
候。病入三阴,尤多合并之机,故知太阴、少阴,皆可由厥阴转属。见下利,知脾阳之
受邪。见四逆,知肾气之内馁。但无两阴自发之痉(大阴、少阴);以藏气与筋,不相亲接
故也。脉沉弦而微紧者,宜桂枝法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温脾固肾,以御
病邪之传,益气养荣,而启风木之陷。桂枝佐当归,便入厥阴。参细辛,可以展荣气旁
充之力,此与当归四逆法,大旨相同。若脉来沉弦而数实者,则又当制其风木之胜,相
体定治,亦无成法可执者已(肝气热者,则秦皮、丹皮、白头翁皆可参用)。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
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此痉之变证,盖由刚痉过汗(若柔痉府热之体,亦可变成此证。凡病由体变,不可拘也),
津液尽越,筋膜干而失养,由口噤气上冲胸,进而至胸满口噤不解;由身体强直几几,
进而至于脊背反折,卧不着席(腰背之部如弓,自然不能着席)。此阳急阴缓之变,昔贤所
谓角弓反张者是也。脚挛急者,肝气热则筋急而挛。齿噤齘者,风上乘则齿击而动。脉
沉弦而实者,宜从府实主治,与大承气汤,荡热即以救津液之竭:大抵反弓口噤之候,
虚者难治,而救逆亦无定法,故不具论(学者若通乎料度府藏之义,则病虽万变,皆可权衡得之,
若不明六气六经之变,即增演主干百方,亦苦临病无可用也)。


伤寒杂病论义疏 
—438—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
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裩散主之。

上取妇人中裩近隐处,剪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
阴头微肿则愈。妇人病,取男子棍当烧灰。

阴阳易之为病者,新差入房,变起交感,此淫邪相染以互易也。曰伤寒阴阳易者,
明伤寒初愈,遽合阴阳,女病必传易于男,男病必传易于女。若论阴阳易,则不以伤寒
为限,凡交感而逢身之虚,皆可移易。病状相似,缠绵不廖(如粤中麻疯之证,亦由阴阳相
易,淫气传染,故病至毒气渐衰,有移易而愈者。麻疯即湿热杂合,加以淫气相染。凡海滨无雪之地,
始有此变。欲除麻疯之害,宜取西北极寒处雪水服之,杜其传染之机,则病气衰减。只同普通淫邪,乃
有着手拨治之法,稍迟当别论麻疯证治,就教海内)。本条所示,则专就伤寒立论,即赅六气
客邪之感。其人身重少气者,太阴之证象也。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者(此赅男女言之,
男则阴茎拘挛,女则拘挛在阴户内),厥阴之证象也。头重不欲举(此督脉虚之象),眼中生花
(此肝肾精虚,不能上营于目),膝胫拘急(此肾寒而踡拘也)者,少阴之证象也。证见三阴俱
虚,加热上冲胸,有肝络下郁,肾气逆冲之象。此由体秉偏虚,欲念难制,相火不藏,
阴维失职,乘交感之际,百脉奋张,太冲督任,气并下泄,淫气相乘,而病后之余邪,
遂以交易,故名曰:阴阳易之为病也。病与房后感冒不同,其病机化热化寒,亦无定例。
烧裩散者,盖取阴吹精注之气,以通阴阳捍格之邪。服后阴头微肿者,导移易之邪,仍
出于交接之所。此属气机相感之妙,造化之理,有不可以常情度者,但仍须相体制方,
加此以资引导之用,非专恃一物之长,便可置方药于不论不议也。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
五六枚。

枳实栀子豆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枚,擘香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
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大病者,指阳明急下之证,以病势凶凶,至为险恶,秦汉以来,流俗相传,号称大
病。本论盖沿袭旧名云尔。差后劳复者,由将息失宜,而证异坏病。枳实栀子汤,降胃
中浊气,清上焦余热之妙剂也。凡栀豉诸汤,皆主治下后糟粕已空,余热留肠上不解。
本方即栀子豉汤,加枳实一味。脉象当寸大关上滑鼓,若中有宿食,见脉滑而实者,加
大黄,通府气以荡腐秽,传导畅则胃气下承,消化之力自复,此胃气有余,而转运中阻
之治。盖中府属五气中和之化,凡寒热燥湿之偏,皆可使运化失常,胃纳不进,故补胃
进食之方,亦无成法(常见北方之强,有素秉府阳偏盛,终身用大黄为丸,服食不断,南人如此者


伤寒杂病论义疏 
—439—

盖少,亦同寒中之秉,有终身服姜桂之剂,甚至硫附常服,毫无流弊者。西药不分寒热之性,竟以大黄
为强胃之剂,恐亦正名之一失也)。假令热中者,即大黄亦具强胃之效,若中寒气弱之秉,
则又未能一例而尝试也(清浆水,冬令取雪水浸谷其中,久而色微黄,可清胃中浊气,汉时家所必
备。今可以淘米水代之)。

伤寒差已,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
以下解之。

此亦指伤寒传经,差后劳复之证。差已,即外证寒热已解,复更发热者,必余邪留
于表里之间,故主小柴胡法,和其膜腠之气,通上焦,行津液,和表里之剂也。若脉但
浮者,则病必在表,或为外复感之证,故当以汗解之。若脉转沉实,而复更发热,此邪
实于里,或宿食停留不去,故当以下解之,统曰汗下,而不著方治者,示学者宜相体消
息云尔。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牡蛎泽泻散方

牡蛎泽泻栝蒌根葶苈海藻商陆根蜀漆洗去腥

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小便利,
止后服。日三。

大病差后,府阳素盛之秉,宜水气不得停蓄,乃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此阳明升力有
余,降力不足,上盛下虚,因令清湿袭虚,邪实于下。有水气即身体胕肿之谓。盖身半
以下,地气主之,湿气中之,阳明不降,则包络上结,心阳不能下通(栀子汤主治之上热不
去,即同此理)。三阳以气为用,今气虽有余,而血少渗荣之力,故令水气不行,注下焦
而留连血分,脉象当寸关滑大,而尺中涩弦。凡滑而按涩者,即水入血分之象。牡蛎泽
泻散者,敛心气下行,导水邪出自血分之妙剂也。牡蛎敛心阳以下交(味咸性涩微凉,入心
肾两经),泽泻导水津使内注(泽泻味咸凉,引药下行,入肾与膀胧,旧释有谓泽泻能引水上升者,
盖指泽泻导水入肾,若水气在身半以上者,则导而下行,水气在身半以下者,必引而上注,始得复还于
肾,是知升者必本于降,而降者亦必升而后降也),栝蒌、葶苈清燥而泻气(栝蒌根合葶苈,则破
肺中痰饮之结,即同时可生津润燥),商陆、海藻软坚以入血(商陆根,味苦辛酸性寒,破痰饮,
消水肿,白者可用,赤者杀人,服后勿饮水。海藻入肾与膀扰,利水除湿,直达下焦,能消水胀),
蜀漆有通经脉寒热结阻之功(味苦性寒,入肝胆三经,消水除痰,治寒热结于径脉),合之则气
分血分之水,皆可搜涤下行。气上盛而下降格阻者宜之。若背气寒而下焦溢为水者,则
治当峻温其下,又非本法所能治矣。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伤寒杂病论义疏 
—440—

多唾之证,有寒有热,但以胃寒津泄上溢者为多。大病差后喜唾,恐府有余热,不
敢遽进温补,故必待久不了了者,乃以丸药缓服。理中丸,即理中汤内参、术、姜、草
四味为丸,温胃气之良剂也。亦有肝热移胃而多唾者,其人当吐涎沫,渴欲饮水,脉数
而弦者,宜黄连、吴茱萸、茯苓、乌梅、半夏、甘草之属,进退治之。旧释于大病之义,
失其正解,故于病后调理,皆反复用清凉之法者,不免触途成滞,读此可爽然也。

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斤麦门冬一升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炙粳米

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
服一升,日三服。

此亦指传经化热,解后调理之治。虚赢少气,气逆欲吐者,此胃有余热,而壮火气
消之后,真气尚未复也。竹叶石膏汤,为清燥生津益气之妙剂(竹叶味平,性微凉体轻,入
肺经,清燥热,利水道),故虚而热化者宜之,若中寒而少气欲吐者,不可与也。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
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经于伤寒、温热解后,有劳复、食复之异,所谓食肉则复,多食则遗者是也。盖食
饱则心气注胃,令气郁而微烦。以脉已解,故知里不病(脉已解,即应指自和之意),损谷
以节消化之力,则胃气复而三阳之气皆王,日暮微烦解矣。日暮为阳明王时,故有宿食
者,亦暮发热,其义可类推也。


伤寒杂病论义疏 
—441—

伤寒杂病论义疏卷十三上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
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自此以下,可与不可诸篇,汇病由体变之例,示汗下妄施之戒,教后贤以通贯活法,
随证消息。所谓疾病至急,仓卒寻按,其要难得者,明检方不足以应病变,学者当于读
论之时,每一病必综合各证(如各经皆有头痛,各经皆有发热之类。病者总名,证者分候),析
其异同;每一法必参稽诸变(如同一误汗,而汗后之病变不同);揣其源本(《脉法》曰:本之
不齐,在人体躬,必揣本乃得知源),有同名而异病,有同经而异脉,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源之不知,触途成误。此师所以重集可与不可方治,乘示医律,比之分系于三阴三阳篇
中者,此易见也。又时有病象繁杂,不可归经,今亦出于可与不可中,又不止是三阴三
阳之正病也。读论之法,必当以脉变证变,参伍错综,臂之头痛项强,皆罗列于目前,
举一脉浮,而各种之脉浮,皆仿佛于指下,因熟得精,因精见巧,则料度府藏之明,独
见若神之妙,庶可循规矩以求之矣。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此寒热内陷少阴之证。少阴为精气性命之源,误汗则下厥上竭,故禁汗以少阴为首。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
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浮紧为表实当汗之脉,兼尺迟则里虚血少,肾气内微。故凡当汗之证,必先审尺中
应指有力,乃为脉气内充,根蒂牢固,发汗始无亡阳之虑。若尺迟则下焦虚,不可汗也。
《内经》举疝脉大急沉,尺涩而不应者,便当温里,知相对斯须,按寸不及尺者,凶凶
嘻嘻之祸,有不胜言者矣,假令尺迟而表证又急,不可汗又不可不汗,则当权衡于标本
轻重之间,相体消息,以求实里达表之法,俾阴阳和而濈然汗解,是在制方之化裁云尔。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伤寒杂病论义疏 
—442—

脉微则气血上下俱虚,不可发汗,较为易见,故系之前例之末,但世有舍脉从证之
论,则脉微发汗亡阳之变,当亦不胜指数,此医律之所以宜申戒于谆谆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
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厥发
汗,躁不得眠。

此示宗气外泄,不可发汗之例。巅之部在寸口之上,脉气泄于鱼际者是也。凡'juzhuo
校注:原作凡凡'脉势之升坠,曰升'juzhuo校注:据后文补升字'坠;脉象之上下曰覆溢。
气有余则脉溢而升,气不足则脉覆而坠。今脉举濡而按弱,濡为气衰,弱为血少,气衰
血弱,不当升溢,故曰濡反在巅。关为升降之枢,濡在巅则关部应强,气乃上举,今关
上更弱,故曰弱反在关。气血虚而脉气反升,故知为宗气泄也。微反在上者,上指寸口;
涩反在下者,下指尺部。合审诸部,其人当寸微、关弱、尺涩,而濡象上巅,此素秉血
虚中风之证。以寸微知阳气不足于上,以尺涩知阴血虚弱于下(尺脉弱涩者,不可汗,亦不
可下,见《少阴篇》)。尺为根而寸为叶,血虚不能涵气,故阳气反微而上泄,所以谓之反
微者,以血虚化热者为常,无血阳微者为变,故曰反。脉濡在巅,阳微气泄,皮毛不固,
易感外风,风邪中肤,腠开自汗,外证见阳虚气弱之象。阳衰者当从寒化,今其人反见
躁烦,故亦曰反。所以反躁烦者,因尺涩无血故也。阳气上泄于表,阴亡化热于里(此属
虚热),故外虽自汗,复厥冷而恶寒,以外厥内烦,故当属之阳厥。阳厥发汗者,指自汗
而言,非医发其汗之谓。发汗因令躁不得眠者,以阳厥汗出必亡阴故也。综合脉证,以
寸微、关弱、尺涩之脉,辨身热,恶风,自汗(既曰中风汗出,自当见身热恶风之证),手足
厥冷,时且恶寒,躁烦不得眠之证,见濡反在巅,决其为血虚中风,宗气外泄。既不可
汗发其阳,复不可凉陷其表,此必由中风迁延,为治不早,汗多亡阳,阴血素弱,初病
宜桂枝汤加人参、当归主之,久则宜加黄芪五味,躁甚宜'juzhuo校注:原作至'加枣仁、
阿胶、龙骨、牡蛎之属。服汤汗止仍厥者,宜四逆汤加当归救之(汗不已止而厥亦可用)。
若庸工不辨在巅之诊,复不明揣本之治,斯发汗清热,两无措手足矣(此非阳厥之正病也)。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者,血痹于外(此以血统诸液),气动于中,上下左右,病有分部,气立无形,
血流有质。假令外无血阻,气行本自周流,虽奔驰亦无气动之象,故知血凝而气力未负,
则为动气;血阻而气行已惫,遂成藏结,进而为瘕为聚,莫不由是生。但气之动也,其
主在冲;血之结也,其司在任。故论动气之因,宜求冲任之治,乃上下左右之分部,则
仍不外肝心肺肾之主气也,所以列举四方而独遗中央者,以中央属于脾土,凡内见血气
之阻,悉关运化之失,故四方见证,无不与脾藏有关,且中府结则大气不运,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