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纯粹人格-黑格尔 苏宁 >

第7章

纯粹人格-黑格尔 苏宁-第7章

小说: 纯粹人格-黑格尔 苏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致的思想(包括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统一的思想)

    ,关于认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由片面到全面的辩证过程的思想,也是黑格尔第一次提出的。

    然而黑格尔深切看到的这些辩证法因素,都是在唯心主义基础上表述的。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把思想看作是世界的基础和本质。黑格尔逻辑学是概念辩证法,是概念

 66

    逻辑学——自由的学问16

    的矛盾转化、矛盾发展的过程,逻辑学则是分析概念的方法。

    黑格尔的概念,不同于康德概念,范围,他只有十二范畴。

    黑格尔所讲的概念、范畴数目比康德高,它不包括桌子、椅子之类的概念,而一些最普遍的所谓“纯概念”

    ,是按照逻辑必然性一个一个地推演出来的。他批判了康德把思维与存在割裂开来的主观唯心主义,消灭了康德的“自在之物”

    ;并且从唯心主义的思维和存在同一说出发,主张概念、范畴是客观的,因而,他的唯心主义更彻底。

    综上所述,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和唯心主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而,我们对待黑格尔哲学的态度应该是,不停留在他唯心主义体系这一“建筑的骨架和脚手架”

    (恩格斯)跟前,而要“深入到大厦里面去”

    ,“发现无数的珍宝”

    (恩格斯)。

    B。

    马克思主义形成之前,旧的形而上学方法显然已不能推进科学发展了,它已受到了康德、黑格尔在理论上的摧毁,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切现有逻辑材料中至少可以加以利用的唯一材料”

    (恩格斯)

    ①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因素,创造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

    ,“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

    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531页。

 67

    26黑格尔:纯粹人格

    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在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黑格尔的辩证法则是从属于他的唯心主义体系的,辩证法为了体系的需要就不得不“背叛自己”。于是,辩证法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张世英先生在《论黑格尔哲学》中将这种矛盾归结为三个方法:

    (一)辩证法的本质在于承认辩证发展的普遍性,承认不仅在精神、概念的领域内有辩证法发展,而且首先是在客观物质世界中,在自然界和社会物质生活的领域中有辩证发展。但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却使他否认了物质、自然本身的辩证法,使他把辩证发展限制在精神、概念的领域内,并且头脚倒置地认为不是主观辩证法以客观辩证法为来源,而是相反。

    (二)

    辩证法的本质在于承认辩证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但是黑格尔急于要“建立一个体系,而按照传统的要求,哲学体系是一定要以某种绝对真理来完成的”。

    ①于是,黑格尔在断言真理是发展过程的同时,又主张整个发展过程有一个终点,以便在这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2版《跋》。

 68

    逻辑学——自由的学问36

    个终点上“结束他的体系”。在社会历史领域,普鲁士国家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顶峰;在认识领域,黑格尔自己的哲学就是绝对真理。

    (三)

    辩证法的本质在于承认对立面的矛盾斗争是永远都有的,可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却使他认为矛盾最终可以调和、平息,他把对立面的统一看成最终的,而矛盾则是过渡性的。他认为,矛盾斗争只在平常所说的具体事物亦即他所谓“有限事物”中进行,至于在无限的“最高真实”或“绝对真实”中则一切矛盾都消失了。他说:“绝对理念”

    “没有过渡”

    “最高的真实”

    、“本然的真实”

    ,就是最高的对立与矛盾的解决。在最高的真实里,自由与必然,心灵与自然,知识与对象,规律与动机等的对立都不存在了,总之,一切对立矛盾,不管它们采取什么形式,都失其为对立与矛盾了。——这样,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就把辩证法固有的一些最重要的原则加以歪曲了,把辩证法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都“闷死了”。

    由此可见,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就是指革命的辩证法和他们的唯心主义体系之间的矛盾。……

    黑格尔所讲的虽然是他的概念的辩证法,虽然是在唯心主义基础上表述的辩证法,但无论如何,他在对他自己看到的客观事物的辩证法作唯心主义解释时,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在客观上毕竟还是通过他的著作而这样或那样表述出来了。这就是黑格尔哲学

 69

    46黑格尔:纯粹人格

    的“合理内核”之所在。

    马克思说:“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

    我们看到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①黑格尔的方法是“从纯思维出发的”

    ,是“完全抽象的”

    ,他所讲的由简单到复杂的矛盾发展过程,是“纯概念”的自我发展过程,并且,最后人为的使矛盾调和。反之,马克思的方法是“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

    ,是彻底唯物主义的。只以物质的事定为根据的,概念是对客观的关系和矛盾的反映,而不是黑格尔的先验推演的产物。并且,马克思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把矛盾分析方法贯彻到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区别所在。

    C。

    黑格尔的辩证法不仅同马克思主义有着本质区别,而且自身,在《精神现象学》中和《逻辑学》中的辩证法也是有所不同的。在《逻辑学》中,辩证法的承担者是逻辑理念,而在《精神现象学》中,辩证法的承担者是劳动。这大概就是后来施密特把马克思的辩证法称为“劳动辩证法”

    的由来。

    这是因为,在现象学中,黑格尔的体系还未成熟,因而受体系的僵死的限制也就没有《逻辑学》中那么严重,换句话讲,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2版《跋》。

 70

    逻辑学——自由的学问56

    在现象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还没有完全“背叛自己”去“迎合体系”。

    “黑格尔逻辑学是概念辩证法,是概念的矛盾转化、矛盾发展的过程。

    精神现象学中还不全是概念辩证法,逻辑学则是个分析概念的方法“

    (贺麟)。

    恩格斯说:“假如您在读黑格尔著作中陷入泥沼地,可不要因而止步……您会在这个泥沼地里发现一些支撑点,沿着这些支撑点将会顺利走向大道。”

    ①恩格斯这里所说的支撑点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逻辑学中叙述了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对立面的相互渗透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反合三段论成为黑格尔系统的骨骼经脉,这既使黑格尔体系更严密,也使它更机械;黑格尔认为矛盾即客观地存在于事物本身,而事物自身亦在不断地陷于矛盾、自己解除矛盾的过程中,自己否定自己的原则,乃是黑格尔辩证法中的新成分;黑格尔辩证法乃是文化历史发展之命脉,注重解释经验中的矛盾,因此,它是亦超越亦内在,亦理性亦经验的”。

    黑格尔的辩证法接近唯物辩证法,但没有达到,是恩格斯说的:“一次巨大的流产。”

    二、思维与存在的具体同一性

    思维与存在同一说,是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命题,具体说来,是黑格尔逻辑学的基本命题。在《小逻辑》的“概念逻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第270页。

 71

    6黑格尔:纯粹人格

    辑学性质“部分,黑格尔用了大量篇幅加以论证。

    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具体的辩证的过程。

    概括起来,思维与存在同一论就是:思维不断地在存在中实现自己,使存在同自己相符合。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我们的思维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二是凡是合理的思想,都一定会转化为存在。当然,黑格尔所指的思维,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思想,而是指“绝对理念”

    ,即存在于人脑之外的永恒的客观思想;黑格尔所讲的“存在”

    ,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存在,而是“绝对理念”的“外壳”

    ,因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具体事物本身不是独立存在的,世界万物都以绝对理念为内在根据。

    黑格尔的“具体同一”说是在批判康德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康德把人的认识划分为三个环节:感性、知性、理性,康德认为,理性要掌握绝对的知识,它本身没有工具,只能借助“知性”范畴,然而“知性”范畴有其局限性,当理性用知性去规定自在之物时,就陷入谬误推理和自相矛盾之中,因此,康德得出结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本质,理性无法完成它自己提出的任务,世界本身在理论上是不可知的。

    黑格尔针对康德的不可知论,提出思维存在“同一”说,指出康德陷入不可知论的要害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裂。黑格尔把康德的那个仅仅存在于人的理性中的“理念”

    客观化,称之为“绝对理念”

    、“客观思想”

    、“宇宙精神”

    ,同时又把康德所说的先天知性形式(范畴)客观化,作为绝对理念的内在环节。这样,“绝对理念”就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创造

 72

    逻辑学——自由的学问76

    主体,它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分化自己,树立对立面,把自己异化为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然后又消溶自己的对立面,调解对立面走向统一,最后在人的知性中认识自己,回复到自身,从而使思维和存在同一。

    黑格尔把认识分为感性和思维(逻辑)

    两个基本过程,又把思维过程分成“知性”和“理性”两个环节。黑格尔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把理性分为:“否定的理性”和“肯定的理性”两个阶段。而要真正全面把握一个具体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知性”过渡到“理性”阶段,把抽象的同一性提升为具体同一性。理性的第一阶段是“否定的理性”阶段,否定的理性阶段必须向肯定的理性过渡,从而达到具体的统一,这种对立的统一就是具体的同一。

    黑格尔说:“无论什么可以说得上存在的东西,必定是具体的东西,因而包含有差别和对立于自己本身的东西。”

    这就揭示了具体同一性的内在差异和内在矛盾性。

    黑格尔思维与存在同一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存在即思维

    这就是说,存在即思维,没有思维以外的客观存在。黑格尔说:“唯物论以物质的本身为真实的客观世界。

    但物质本身已经是一个抽象的东西,物质之为物质是无法知觉的。所以我们可以说,没有物质这个东西,……自由的真义在于没有绝对的外物与我对立,而依赖一种‘内容’,这内容就是我自己。“在黑格尔看来,要么主张事物在思维之外独立存在,

 73

    86黑格尔:纯粹人格

    即不可知论;要么主张事物的可知性,这就意味着存在即是思维,没有第三种看法。事实上,科学的唯物主义一方面主张客观物质存在于思维之外,一方面又主张人的思维可以反映客观物质存在。

    二、思维是主,存在是从,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黑格尔在肯定一切事物都是思维的前提下,又将事物区分为思维与存在两个方面。他不同意把“同一”看成单纯的等同。思维是存在的本质,存在是思维的内容。黑格尔说:“一切真实的事物,就它们之为真理而言,即是理念。”理念是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但二者不是平等并列的,思维是主,存在是从,思维是存在的创造主。这样一来,理念的“真实内容只是它自身的显现”思维一方面可以通过“外在化”的作用产生自己的对象——存在,一方面又可以克服自己和对象间的对立,“使之成为己有”

    ,即使存在或对象为自己的所有。

    “外在化”和“同化”两个方面的作用,就构成思维和存在间的对立同一的全部过程。在这里,黑格尔看到了思维与存在之间的辩证法,看到了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看到了思维、精神的能动作用和创造作用,看到了劳动的本质在于精神克服物质,使物质“成为己有”。

    然而,黑格尔所谓的存在或对象既然不是在思维之外独立存在的东西,而是思维的“外在化”

    ,那末,它也就不能算作是真正客观的存在或对象,而是“对象化了的自我意识”

    而已。马克思指出了这种对象的“假象”

    ,进一步提出,黑格尔

 74

    逻辑学——自由的学问96

    所谓的“思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一个没有客观性的存在就是一个‘非存在’……是一个抽象的存在”。

    三、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一个矛盾发展的过程

    这是说思维与存在的同一的过程是由“自在”到“自为”

    ,由有限到无限,由相对到绝对,由直观的多样性到多样性的统一,由表面的现象到深刻的实质的过程,一句话,是思维把握存在、占有存在的过程。

    黑格尔逻辑学所描绘的由“客观逻辑”到“主观逻辑”

    ,由“存在”到“概念”的全部概念发展过程,正是这样一种思维与存在的同一的过程。

    黑格尔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辩证思想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改造,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

    三、凡是合理的就是实在的,凡是实在的就是合理的

    这是黑格尔的一个著名论断,是思维与存在同一说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个论断最初见于《法哲学原理》的《序言》,是用来为当时的德国国家制度辩护的。

    黑格尔在《小逻辑》再版时,又提出这个论断,并作了具体的发挥和解释。

    关于“凡是合理的就是实在的”

    ,“实在”是指真实的东西,必然的存在,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黑格尔说:“就存在

 75

    07黑格尔:纯粹人格

    的总体而论,一部分是现象,仅有一部分是实在。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幻想、错误、罪恶以及一切坏东西,虽常有人随便叫做实在,不配享受实在的美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