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增加了百分之一百,纽约的另一伙推销员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五十,其他一些推销员使用同样的方法使他们的推销额增加了百分之四百。“使推销员们取得如此成就的魔法究竟是什么?”“是所谓的扮演角色。……不过就是想象你处于各种不同的销售情况,然后再找出方法,直至在出现各种实际销售情况时你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些什么为止。”“推销员之所以能取得好成就,不过是善于处理各种不同的情况。”“每次你同顾客谈话时,他说的话、提的问题或反对意见,都是一种特定的情况。如果你总是能估计到他要说什么,能回答他的问题、处理他的反对意见,你就能把货物推销出去……”“一个成功的推销员晚间一人独处时,也会制造这种情境。他会想象出客户对他最刁难的情况,然后想出相应的对策……”“不管是什么情况,你都可以预先有所准备,你想象自己和顾客面对面地站着,他提出反对意见,给你出各种难题,而你却能圆满地加以解决。”
自古以来,许多成功者都曾自觉或不自觉地动用了“心理图象”和“排练实践”来完善自我,获得成功。“拿破仑在上学的时候所做的阅读笔记,在付印时竟达满满四百页之多。他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司令,画出科西嘉岛的地图,经过精确的数学计算后,标出他可能布防的各种情况。”
世界旅馆业巨头康拉德•;希尔顿在拥有一家旅馆之前,很早就想象自己在经营旅馆。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常常“扮演”旅馆经理的角色。成功后的希尔顿,便将他的连锁店发展到世界各地。亨利•;凯瑟尔说过,事业上的每一个成就实现之前,他都在想象中预先实现过了。这真是奇妙之极!
难怪人们过去总是把“心理意象”与“魔术”联系起来,“心理意象”在创富学中,确实具有难以抗拒的魔力。
二、心理图象的原理
科学控制论向我们解释了心理意象产生这种惊人后果的原因,并且证明,这些后果并非“魔术”,而是我们的心理和大脑自然而正常的功能。控制论把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看作一套高度复杂的“伺服机制”(一部自动寻求目标的机器,运用自动反馈和信息储存为手段),这套机制指导自己通向既定的目标,并在必要时自动纠正指向的方向。但“伺服机制”并不意味着“你”是一部机器,而是指你的大脑和身体由你操纵着像机器那样发挥作用。你身上这套自动化的“创造性机制”只有一种运行方法,它必须有一个既定的目标。
心理学家指出,你必须首先在内心认识一个事物,然后才着手去完成它。当你在内心里“看到”一个事物时,你的内在“创造性机制”就会自动把任务承担起来,其完成这项工作要远远胜过你有意识的努力或者“意志力”(可称为“超意志力”)。因此,在做一件事情时,不要过分地用有意识的努力或钢铁般的意志力去施加影响,也不要过分担心、总是疑心自己所作的一切的正确性。应当放松神经,不要用紧张的力量来“干这件事”,而是在心里想着你真正要达到的目标,然后“让”你的创造性成功机制来承担任务。
这样,心里想着你要达到的目标,最终将迫使你运用“积极思维”。但是你并不能因此就不作努力或停止工作,你的努力要用来驱使你向目标前进,而不是纠缠在无谓的心理冲突之中。这种心理冲突的结果是“想要”或者“尝试看”作某一件事时,内心想象的却是其他事情。“在你心灵的眼睛前面长期而稳定地放置一幅自我肖象,你就会越来越与它相近。”哈利•;爱默生•;佛斯迪克博士说:“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就使你不能取胜;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伟大的人生以你想象中的图画——你希望带来什么成就,作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为开端。”
三、积极的心理图象练习
目前的自我意象是根据想象中的过去的自我而形成的,而过去的自我意象又是对过去经验所作的解释和评价。过去用某种方法绘制出自我肖象或许不太准确,现在你则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绘制一幅非常准确的自我肖像。每天腾出三十分钟时间,独自一人,排除干扰,尽量放松使自己感到舒适。然后闭上眼睛,锻炼想象。经过实验发现,如果想象自己坐在一幅宽银幕前面,正在观赏自己演出的电影,就会得到很好的效果。但要使这些画面尽量生动和详细,让你的心理画面尽可能接近实际的经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注意想象对象的微小的细节,注意你想象的环境中的景象、声音和物体。
一位患有恐怖症的人曾经用想象来克服她拨牙时的恐惧,一开始没有成功,后来她开始注意想象细节——诊所里的消毒水气味儿,触及到椅子扶手上皮革的感觉,医生的手伸到她嘴边时露出的那副修剪得很整齐的指甲,等等。在这项练习中,想象的环境中的各个细节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要考虑实际目的,就必须创造一个实际的经验。如果想象得足够生动和详细,那么,就你的神经系统而言,你的想象训练就相当于一次实地的体验。需要记住的一点是,在这三十分钟内,你要看到自己的行动和反应是适当的、成功的和理想的。昨天的行为如何,这无关紧要,你也不必期望明天会有理想的行动,你的神经系统到时候自然会负起责任——如果坚持练习下去的放。想象你在按照你希望的那样行动、感受和“存在”。如果你一向羞怯和畏缩,想象自己在大庭广众下轻松而镇定地活动——并且因此而感到舒服;如果你在某种情况下恐惧和焦虑,想象你轻松自如地行动,有信心有勇气——并且因此而感到开朗和自信。
通过这种练习,在你的头脑和神经中枢系统建立起新的“记忆”或者存储数据,并建立起一个新的自我意象。在练习进行一段时间后,你会惊奇地发现,你的行为“完全不同”了,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动和自发性——“毫不费力”的感觉,这是必然的。如果你不“进行思考”或“努力”达到无效的感觉和不适当的行为,而且这些不适当的感情和行为是自动的和自发的,是因为你在自动机制里建立的记忆本身就是不适当的,自动机制不管接受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思想与经验,都会自动地进行工作。
第二章 挖掘自我潜能与实现创富 第四节 个性潜能释放练习法
每一个人的真正自我都是有磁性的,对别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通常说某个人“个性很有魅力”,其实是指他没有压抑自我的创造性而具有表现自己的勇气。“不良个性”也可称为“被压抑个性”,其特征是不能表现内在的创造性自我,因而显得停止、避免、禁锢、束缚。受压抑的个性约束真正的自我表现,使个体总有理由拒绝表现自己、害怕成为自己,把真正的自我紧锁在内心深处。压抑的症状很多:羞怯、腼腆、敌意、过度的罪恶感、失眠、神经过敏、脾气暴躁、无法与别人相处等等。正如前面所述,每个人自身都蕴藏有无限的潜力,只是未被激发或受到压抑。如果对否定反馈或批评反应过了头,则可能偏离正轨,使前进受阻。如果你见了生人就害羞,如果你惧怕新的陌生环境,如果你经常觉得不适应和担忧、焦虑和神经过敏,如果你紧张,有自我意识感,如果你有类似面部抽搐、不必要的眨眼、颤抖,难以入眠等“紧张症状”,如果你畏缩不前、甘居下游,那么,说明你受到的压抑太重,你对事情过于谨慎和“考虑”得太多,限制了个性的发挥和表现。
假如你是千百个由于受压抑而遭到不幸和失败的人中的一员,就必须有意识地练习解除抑制的方法,让生活中的你不那么拘谨,不那么担心,不那么过于认真。学会在思考之前讲话,戒除行动之前“过于仔细”的思考。
一、释放个性潜能——练习一
1.不要事先考虑你“想说什么”,张开嘴巴说出来就行。
2.不要做计划(不要考虑明天),不要在行动前考虑。
“行动——在行动中纠正你的行为”,这个模式看来有些偏颇,但事实上它符合伺服机制开动的原则。一枚鱼雷绝不事先“考虑好”它是否错误,也不事先试图纠正错误,它必须首先行动——朝目标发动——然后纠正行进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切偏差。
3.停止批评自己。受压抑的人经常沉溺在自我批评中,不管做出多么简单的举动,事后他都会对自己说:“我真不该这样做啊。”在鼓足勇气说完一句话之后,他立刻对自己说:“也许我不该这么说,也许别人会有错误的理解。”奉劝再也不要这样折磨自己,因为有益的反馈都是无意识地、自发地进行的,有意识的自我批评、自我分析和反省虽然也是必要的,但是作为一种经常不断的、每日每时都进行的自我猜测或者对过去行为的无休止的分析,最终只能导致你行动的失败。要注意这一类的自我批评和自我责备,要使它们立即停止下来。
4.养成大声讲话的习惯。受压抑的人说话声音明显地细小,表现得自信心不足。尽量提高你的音量,但不必对别人大声喊叫或使用愤怒的声调,只要有意识地使声音比平时稍大就行。大声谈话本身就是解除压抑的有效方法,可以调动起全身百分之十五的力量,使人能比在压抑状况下举起更大的重量。科学实验对此的解释是,大声叫喊能解除压抑——能调动全部潜力,包括那些受到阻碍和压抑的潜力。
5.直接表露爱憎好恶。受压抑的个性既害怕表现坏的情感,也害怕表现好的情感。如果他表示爱情,就担心别人说他自作多情;如果表示友谊,又怕被当作阿谀奉承;如果称赞某人,又怕人家把这当作虚伪逢迎,或者怀疑他别有用心。正确的做法应当完全不必考虑这些否定的反馈信号,你不妨每天至少夸奖三个人,如果喜欢某人干的事、穿的衣服或说的话,你就让他知道。
二、释放个性潜能——练习二
这里介绍一种有效的循序式肌肉放松法,来释放被压抑的个性潜能。
初步的肌肉放松运动并不难学,跟着下列的要点练习大约一星期,就可以掌握到放松的要窍。
(1)安排三十分钟时间。
(2)安排一个宁静而且最好是黑暗的房间,内有一张舒适的床或沙发。
(3)穿着宽松的衣服(如睡衣),或将自己的紧身衣裤解松,然后睡或躺在床或沙发上。
(4)深呼吸三下。每一次吸入了后,尽可能忍气不呼出,并全身紧张,然后握紧头,这一过程是让你体会到紧张。在每一次忍受不住时,再将气缓缓呼出,尽可能导引自己有“如释重负”之感,这一过程是让你体会到松弥的感觉。
(5)尽量感受紧张的不适感与松弛的舒适感的强烈的对比,领受松弛的妙处。
(6)按身体部位逐一发布“松弥的自我催眠命令”。这些部位依次序是手指及掌、前臂、手臂、头皮、前额、眼、耳、口、鼻、下颚、颈、膊、背、前胸、后腰、肚、臀、耻骨以及生殖器、大腿、膝、小腿、脚及脚趾。你依循这些部位的次序,发布以下的指令:“放…松…松…弛…,我现在感到非常舒畅…,我的(部分)现在是非常的松…弛,我明显地感觉这部位有一种沉重而舒服的感觉。”
(7)在向自己发布这些命令的同时,你要体验全身松弛的感受。
(8)当完成手指到脚趾的松弛过程,想象一股暖流,由头顶缓缓地流下你的膊头、胸、肚、腿、以及脚尖。这暖流带来的舒适,大大地加深全身的松弛程度。
(9)静静地躺在床或沙发上,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松弛,体会这状态的美好。
(10)除了第(9)步没有时间限制之外,前面由手至脚整个逐步放松的过程需时大约六至七分钟。如果你在不到六分钟的时间内完成,那说明你还未达到松弛状态。要点:①假若气(1)和(2)的环境不许可,你应该“弹性”变通一下。②保证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外界骚扰。③在第(1)中之所以安排半小时的时间去做一个七分钟左右的程序,是为了保证你不为时间所限而尽量放松。有一位工程师坚持练习此放松术,矫正了严重的语言缺陷,其逻辑思维和工作才干也获得惊人的发展,他温顺待人的态度和冷静的处世方法,也得到周围人的赞赏。
三、释放个性潜能——尝试未知
如果你充分相信自己有能力进行任何活动,那么,你实际上就能获得成功。一旦你敢于探索那些陌生的领域,便有可能体验到人世间的种种乐趣。想想那些被称为“天才”的人,那些在生活中颇有作为的成功者,他们并不仅仅是某方面的专家,也不是试图回避困难的人。富兰克林、贝多芬、达•;芬奇、耶稣基督、爱因斯坦、伽利略、罗索、萧伯纳、丘吉尔以及许多其他伟人,他们大多是敢于探索未知的先驱者,在许多方面与普通的人一样平常,唯一区别只不过是他们敢于走他人不敢走的路罢了。另一位文艺复兴式人物施魏策尔曾经说过:“人类的一切都不会使我感到陌生。”人们可以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自己,打开心灵的窗子,进行那些自己一向认为力所不能及的活动;否则,就只会以同样的方式重复进行同样的活动,直到生命终结。而伟人之所以伟大,往往体现在其探索的品质以及探索未知的勇气上。要积极尝试新事物,就必须摈弃一些会对自己个性构成压抑的观点:改变现状不如苟且偷安,因为改变将带来许多不稳定的未知因素;或认为自己非常脆弱,经不起摔打,如果涉足于完全陌生的领域,会碰得头破血流。这显然是荒谬的观点。
如果改变生活中单调的常规因素,你会感觉到精神愉悦和充实;相反,厌倦生活会削弱意志并产生消极的心理影响。一旦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就可能导致精神上崩溃。然而,如果在生活中努力探索未知,并获得成就,则你的心理一定会更加健康而强大。此外,也许还抱有这样一种心理意识:“这件事非比寻常,我还是躲远些好。”这种心理状态使你不能面对挑战,积极尝试新的经历。你可能认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某种理由,否则做它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只要你愿意,便可以去做任何事情,而不必一定要有理由。没有必要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寻找理由。当你还是个孩子时,逗蚂蚱玩上一个小时,其理由只不过是你喜欢逗蚂蚱玩。可当你成为大人时,你却不得不为做每件事找一个充分的理由。这种对理由的“热衷”阻碍了个性的成长发展,长期克制和压抑个性,使潜能无法得以发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原因只不过是你愿意这样做。这种思维方式将为你拓展生活的新天地,并将有助于消除你迄今为止养成的主式——惧怕未知。
四、寻找内在安全感
安全感意味着知道将要发生的危险,并能免除对个体的威胁;但安全感也易于使人们陷入没有激情、没有异议、没有冒险精神的一帆风顺的境地。安全感可指外界的保障,如金钱、房产和汽车等物质财富,也可指工作或社会地位等生活保障。但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