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 >

第40章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40章

小说: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情感易变化。这类人情感丰富,热情有余,而稳定不足;情绪炽热,但不深,因此他们情感变化无常,容易激情失衡。对于轻微的刺激,可有情绪激动的反应,“大惊小怪”,缺乏固有的心情,情感活动几乎都是反应性的。由于情绪反应过份,往往给人一种肤浅,没有真情实感和装腔作势甚至无病呻吟的印象。

    4.视玩弄别人为达到自我目的的手段。

    玩弄多种花招使人就范,如任性、强求、说谎欺骗、献殷勤、谄媚,有时甚至使用操纵性的自杀威胁。他们的人际关系肤浅,表面上温柔、聪明、令人心动,实际上完全不顾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5.高度的自我中心。这类人喜欢别人注意和夸奖,只有投其所好和取悦一切时才合自己的心意,表现出欣喜若狂,否则会攻击他人,不遗余力。此外,此类患者还有性心理发育的不成熟,表现为性冷淡或性过份敏感,女性患者往往无真地展示性感,用过份娇羞样的诱惑勾引他人而不自觉。

    为便于鉴别,《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癔症型人格的诊断标准定为:1.持续地寻求或要求安慰,赞同或表扬。2.在外表或行为上有不适当的性挑逗。3.对身体吸引力过份关注。4.用不适当的夸张来表达情绪。5.当自己不是他人注意的中心时,便感到很不舒服。6.情绪变化很大且狭隘。7.自我中心,所作所为追求当时的满足,对稍迟的赞许和遇到的挫折无法忍受。8.言语过份印象化,缺乏具体描述。以上特征只要具备其中四项,即可诊断为癔症型人格。一般来讲,此类型患者的人格障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逐渐成熟而症状减轻。但这不能保证可以不治而愈,在应激状态下还有可能发生癔病症状,下面就如何治疗癔症型人格障碍作举例说明。

    [病案]一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摩登女郎,连门都没敲就走了进来,刚刚坐下,就急切地谈自己的苦恼。原来,她多次恋爱不成,心情不快。最近一次“失恋”,是因为一次看电影时小伙子迟到了十分钟,她便一甩长发,飘然而去了。之后,她很伤心,谈着谈着,泪水就流了出来,弄得医生也有些不知所措。引起医生注意的是,她的叙述似乎是在念剧本里的台词,且常常添枝加叶,不时还要偷看一下医生的反应,若医生面露同情之色,就越发起劲,手舞足蹈,开始的忧郁与不快早就烟消云散了。医生发现,这位女郎的叙述只在于引起医生对她的注意和重视,自己却并无深刻的情感体验。医生向她作了一些解释和保证之后,她便欣然离去,临走时还坚持和医生握手,反复说着感激的话。没过几天,她又来了,依然是浓妆艳抹,衣着很暴露,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她言谈举止中,不乏向男医生挑逗和卖弄风情的成份,这引起了医生的警惕。她继续用夸张的语言叙述她那一次又一次的失恋史,并且常掉出几滴眼泪。接着她岔开话题,要医生下周某个时候到公园去给她进行一次咨询,遭到医生的拒绝,她便勃然大怒:“你们医生怎么能这对待病人?”这次,她是气冲冲离开诊室的。

    后来,医生从她一位当护士的同学那里了解到关于她的一些情况。她小时候就非常喜欢在各种热闹场合抛头露面,常在客人面前卖弄各种小聪明,以博取他人的夸奖,别人越夸她越来劲。她有许多“朋友”,但同时也常常不明不白就和朋友们弄崩了,所以,她大多数时间处于孤独之中。了解她的人,都认为她这个人自私、虚伪、不可靠。她约会迟到几乎成了习惯,但却总是有理由。她是个很有竞争力的女孩,可她嫉妨心却极重。一次,一个同事穿了一件新衣服,得到大家的称赞,她却拨开众人,“哼”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弄得大家不知所以然。在家里,她是独生女,从小就娇惯无比,一直到现在,她仍然像孩子一样固执,动不动就使小性子,哭闹无常,非得母亲又哄又劝才肯罢休。这位女郎也是典型的癔症型人格障碍。

    二、治疗方法

    对此类型人格障碍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治疗:

    1.提高认识,帮助患者了解自己人格中的缺陷。只有正视自己,才能扬其长避其短,适应社会环境。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自我膨胀,放任自流,就会处处碰壁,导致病情发作。

    2.情绪自我调整法。癔症型人格的情绪表达太过份,旁人常无法接受。病例中的那个女郎即是如此,情绪表达总是给人一种“装出来”的感觉。所以具有此种人格的人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便是向自己的亲朋好友作一番调查,听听他们对这种情绪表达的看法。对他们提出的看法,千万不要反驳,要扪心自问,这些情绪表现哪些是有意识的,哪些是无意识的;哪些是别人喜欢的,哪些是别人讨厌的,对别人讨厌的要坚决予以改进,而别人喜欢的则在表现强度上力求适中,对无意识的表现,可将其写下来,放在醒目处,不时自我提醒。此外,还可请好友在关键时刻提醒一下,或在事后请好友对自己今天的表现作一评价,然后从中体会自己情绪表达过火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情绪表达上适当控制,达到自然、适度的效果。

    3.升华法。前面讲过,癔症型人格患者有一定的艺术表演才能,我们不妨“将计就计”,让她们把兴趣转移到表演艺术中去,使患者原有的淤积能量到表演中去得到升华。事实上,许多艺术表演都有一定的夸张成份,为了使观众沉浸到剧情中去,演员必须用自己的表情、语言去打动他们。因此,癔症型人格的人投身于表演艺术是一条很有效的自我完善之路。

第七章 人格障碍的治疗 第六节 强迫型人格障碍

    一、表现特征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较常见的人格障碍,据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这类型人格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中将强迫型人格的诊断标准定为:

    1.过份追求完美以至于无法完成任务。

    2.注重细枝末节,忽略关键要点。

    3.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强令他人按照自己的特殊要求行事。

    4.循规蹈矩,不知变通,为工作不惜放弃闲暇娱乐或与朋友交往。

    5.优柔寡断,总是借故拖延、回避。

    6.情感表达拘束。

    7.当个人没有好处获得时,不能大度地奉献时间、金钱、礼物。

    8.对破旧物品或无价值之物,即使是毫无感情价值的,也决不愿意抛弃。只要满足其中五条,即可诊断为强迫型人格。

    强迫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就是要求严格和完美,容易把冲突理智化,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的自控行为。这类人在平时有不安全感,对自我过份克制,过份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举止是否适当,因此表现得特别死板、缺乏灵活性。责任感特别强,往往用十全十美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追求完美,同时又墨守成规。在处事方面,过于谨小慎微,常常由于过份认真而重视细节、忽视全局。怕犯错误,遇事优柔寡断,难以作出决定。他们的情感以焦虑、紧张、悔恨时多,轻松愉快满意时少,不能平易近人,难于热情待人,缺乏幽默感。由于对人对已都感到不满而易招怨恨。

    强迫型人格具体行为表现有三个方面:

    (1)心里总笼罩着一种不安全感,常处于莫名其妙的紧张和焦虑状态。如门锁上后还要反复检查,担心门是否锁好,写完信后反复检查邮票是否已贴好,地址是否写对了等等。

    (2)思虑过多,对自己做的事总没把握,总以为没达到要求,别人一怀疑,自己就感到不安。

    (3)行为循规蹈矩,不知变通。自己爱好不多,清规戒律倒不少,处理事情有秩序、整洁,严守时刻,但对节奏明快,突然来的事情显得不知所措,很难适应,对新事物接受慢。总之,强迫型人格总是给人以刻板、僵死、缺乏生命活力的印象。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在幼年时期,与家庭教育和生活经历直接有关。父母管教过份严厉、苛刻,要求子女严格遵守规范,决不准自行其是,造成孩子做事过份拘谨和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事而遭到父母的惩罚,做任何事都思虑甚多,犹柔寡断,并慢慢形成经常性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一些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如医生家庭,由于过份爱清洁,对孩子的卫生特别注意,容易使孩子形成“结癖”,产生强迫洗手等行为。另外幼年时期受到较强的挫折和刺激也可能产生强迫型人格。有研究还表明,强迫型人格与遗传也有关系,家庭成员中有患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其亲属患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概率比普通正常家庭要高。一般来说,强迫型人格障碍受强烈刺激或持续的精神压力,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

    [病案]刘某,男,21岁,乡镇企业工人。小刘原系县郊重点中学学生,学习成绩优秀。由于有强迫人格,使他难以进一步深造,高中二处级时退学回农村。在初中时,他就显露出强迫型人格特征。当时由于用功读书学习,不注意用眼卫生,得了近视眼,配上了眼镜。他所在的村子几乎没有人戴眼镜,由于本人爱面子,怕村里人笑话,因此放假后亦不敢外出,成天呆在家里。高中一年级时学习紧张,强迫人格显得更为明显了,他变得循规蹈矩,行为非常死板,办事效率极低,凡事要求十全十美,生怕出差错而遭人讥笑,对自己的生活,硬性规定许多过高要求和标准,哪怕做一件细小事情都要按照自己规定的刻板方式去完成。如做作业时,课桌上的东西必须收拾得干干净净,要是课桌上放一支笔或一本多余的书,就要担心和分心,唯恐这件东西的存在会影响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学习不专心,因此非要放好后再做功课。摊被子要摊得非常平整,穿衣服一定要提得非常整齐无皱折,穿袜子一定要将袜底抹平,他不敢穿带补丁的袜子,因为担心不平整。写字时如果写得别扭(自己认为,实际上并非如此),定要涂掉后再写,否则会担心影响自己的思维效率,导致不必要的分心。

    二、治疗方法

    对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主要应采用自我心理疗法。下面介绍两种具体的方法:

    1.听其自然法。由于强迫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把冲突理智化,过份压抑和控制自己,因此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纠正主要是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最有效的方式是任何事听其自然,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做了以后就不再去想它,也不要对做过的事进行评价。比如担心门没有关好,就让它没关好;课桌上的东西没有收拾干净,就让它不干净;字写得别扭,也由它去,与自己无任何关系。开始时可能会由此带来焦虑的情绪反应,但由于患者的强迫行为还远没有达到强迫症的无法自控的程度,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自己意志的努力,症状是会消除的。

    2.当头棒喝法。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把行动的自主权交给了“规矩与习惯”,把自己活泼的心智锁进了牢笼。因此要砸开锁链,打开牢笼,让曾被囚禁的自由思想主宰自己的行为,当头棒喝便是打开牢笼的妙法。所谓“棒喝”是借用禅宗中的“德山棒,临济喝”的说法。德山常以大棒惊吓学生,使执迷不悟的学生顿然开悟,而临济则以模棱两可的问题问学生,学生犹豫不能作答时,临济则大喝一声以示警醒。那些弟子为何会执迷不悟呢?原因是他们过份依赖自己头脑中呆板的教条。

    当一个人过份执著于经典与规矩时,他对活生生和多变的现实就常会感到无所适从。属强迫型人格的人已经习惯于按教条办事,总是按“应该如何,必须如何”的准则去做,在某种程度上像个机器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努力寻找生活中的独特事件,让这些独特事件带来新的观念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以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改变以往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习惯。另外。自己也可以制造一些“棒喝”,当感到将要不能控制某些行为时,对自己大喝一声“停”或“不”,都是有效的,这时人的思维、行为习惯被打乱,自我意识就能起作用了。如自己对他人办事不放心,迟疑着不肯把事情交给手下人去办时,就可以对自己大喝一声“当断则断”。在那一瞬间抛弃所有的考虑,把任务很快下达给下级。有时发现自己叫停的力量不足,还可以请自己的好朋友、同事甚至上司在必要时“棒喝”一下。例如,当一件工作即将收尾时,由于自己追求完美,迟迟不能完工,这时帮助者不妨用严厉的口吻大喝一声“当断则断!”一定会有效果的。

第七章 人格障碍的治疗 第七节 回避型人格障碍

    一、表现特征

    佛教中有出世与入世之说,所谓出世即指远离人世,戒断人伦常情,方可修得正果;而入世则指普渡众生。古往今来,许多人为了解脱痛苦,遁入了空门,成为心如枯木死灰或孤傲冷僻的隐居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那些遁迹荒野、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居者们则很可能,属于回避型人格的人。在现代社会中,隐居者已很难找到一块清静的乐土,于是,他们往往关闭自己的心灵,不与他人作亲密的接触,唯求自安。值得注意的是,渴望一种有意义的孤独与暂时的回避人世并非一种病态,相反,真正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并不敢深入到自己心灵的内部去,他们的回避带有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点。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

    《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郑入他人事务之中。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必回答不出问题。

    6.敏感差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只要满足其中的四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

    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被批评指责后,常常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陷于痛苦,且很难从中解脱出来。他们害怕参加社交活动,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被人讥笑讽刺,因而,即使参加集体活动,也多是躲在一旁沉默寡言。在处理某个一般性问题时,他们往往也表现得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常常是等到下定决心,却又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多安分守纪,从不做那些冒险的事情,除了每日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和学习外,很少去参加社交活动,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精力不足。这些人在单位一般都被领导视为积极肯干、工作认真的好职员,因此,经常得到领导和同事的称赞,可是当领导委以重任时,他们却都想方设法推辞,从不接受过多的社会工作。

    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