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强的嫉妒心。
只要出现其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在许多方面与癔症型人格的表现相似,如情感戏剧化,有时还喜欢性挑逗等。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癔症型人格的人性格外向、热情,而自恋型人格的人性格内向、冷漠。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封自恋型人格的人写给医生的信,这是哈特考列斯在1980年的一篇报告中介绍的:
“如果我过份接近某人,我会产生彻底占有他的念头。我希望那人每分每秒与我在一起,可一旦他真的这样做,我又感到十分不舒服,因为我恐怕他会批评我,会不喜欢我……”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自恋型人格的自我中心特点。这种人大多表现为自我重视、夸大、缺乏同情心、对别人的评价过份敏感等等。他们一听到别人的赞美之辞,就沾沾自喜,反之,则会暴跳如雷。他们对别人的才智十分嫉妒,有一种“我不好,也不让你好”的心理。在和别人相处时,很少能没身处地理解别人的情感和需要。由于缺乏同情心,所以人际关系很糟,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的心情,加之他们有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往往易在各方面遭受失败。
[病案]“我是一名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从小学到大学,我一切顺利。大学毕业后,又被推荐上了研究生。但最近,我发现自己陷入困境,我很难念完博士学位。
前不久,我写了篇论文。我认为那是篇很有价值的论文,我相信,它会在文学界产生极大的轰动,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我写到三分之二时,却很难进行下去。因为我的导师们对我的文章大不以为然,而且,还软磨硬施,阻碍它早日脱稿。我知道,他们是在妒贤嫉能,他们怕我的文章出来后,自己脸上无光。其实,这正说明他们固步自封。不过,我会尽力而为,用行动证明自己能超越他们。
还有一件事令我苦恼,近来我严重失眠,常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本来平时和女友关系还可以,近来却很紧张。这些情况,不知怎么回事,希望得到您的帮助。”
这是一位咨询者的来信。为了更清楚了解这位青年,并尽可能给他一些指导,医生去了封信,约他来谈一次。
他是和女友一起来的,双方的谈话是从他那篇论文谈起的。一触及此,他便眉飞色舞,似乎正在万人会场上,慷慨陈词,表达自己的观点。
施治者:“你有孤独的时候吗?”
求治者:“我一直在孤独中。不过,这没关系,我知道,有成就的人总是孤独的。”
施治者:“你和女友关系怎样?”
求治者:“不怎样。和女人相处,只是一种调节剂,不会有太大的收获。”对此他毫不隐瞒。
于是,施治者请他到外面稍等片刻,请他的女友进来,侧面了解一些情况。据其女友说:在她以前,他曾结交过好几个女孩子,但不知什么缘故,谈的时间不长,一个个都离他而去了。“我同他认识时间也不长,开始他似乎对我很迷恋,但不到两个月,便逐渐冷淡我。现在,我越来越受不了他那种盛气凌人的气势了。”据她说,他在学校里,总是独来独往,连元旦联欢时,也没有人愿同他搭话,他也不理别人。
恰巧有个机会,施治者了解到这个研究生的其他情况。据反映,他那篇被他吹成惊世之作的论文,后来勉强完成了,但他的导师和其他几位教授都认为,那是一篇平庸之作,既无新的见解,论述也不够全面。他的同学也反映,他这人极无涵养,总是以一种在上的优越感与人相处,令人难以接受。稍有不如别人的时候,便会妒性大发,或把别人贬得一文不值。
上面那位研究生,就是一位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
二、治疗方法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1.解除自我中心观。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而人生中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期。由此可见,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实际上退化到了婴儿时期。朱迪斯•;维尔斯特在他的《必要的丧失》一书中说到:“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能达就成人的世界”。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必须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你可把自己认为讨人厌嫌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你的批评罗列下来,看看有多少婴儿期的成份。例如:
①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一旦不被注意便采用偏激的行为。
②喜欢指使别人,把自己看成太上皇。
③对别人的好东西垂涎欲滴,对别人的成功无比嫉妒。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你可发现以上人格特点在童年便有其原型。例如:
①总是渴望父母关注与赞美,每当父母忽视这一点时,便耍无赖、捣蛋或做些异想天开的动作以吸引父母的注意。
②童年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是仆人。
③总想占有一切,别的小朋友有的,自己也想有。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童年幼稚行为的翻版后,你便要时常告诫自己:①我必须努力工作,以取得成绩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与赞美。②我不再是儿童了,许多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东西,我要争取我应得到的,但不嫉妒别人应得的。
还可以请一位和你亲近的人作为你的监督者,一旦你出现自我中心的行为,便给予警告和揭示,督促你及时改正。通过这些努力,自我中心观是会慢慢消除的。
2.学会爱别人。对于自恋型的人来说,光抛弃自我中心观念还不够,还必须学会去爱别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会到放弃自我中心观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你要获得爱首先必须付出受。弗洛姆在他的《爱的艺术》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幼儿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爱”的原则;成熟的爱遵循“我被爱因为我爱”的原则;不成熟的爱认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认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维尔斯特认为,通过爱,我们可以超越人生。自恋型的爱就像是幼儿的爱,不成熟的爱,因此,要努力加以改正。生活中最简单的爱和行为便是关心别人,尤其是当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当别人生病后及时送上一份问候,病人会真诚地感激你;当别人在经济上有困难时,你力所能及地解囊相助,便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只要你在生活中多一份对他人的爱心,你的自恋症便会自然减轻。
第八章 性心理障碍的治疗 第一节 性功能障碍的治疗
有人说:性爱即爱情。它是人类性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一面,它既是人类社会存在、延续的一种本能行为,又是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情感寄托,同时也是人们获得幸福和欢乐的精神源泉。性爱是人类情爱感受中最复杂、最微妙的一种感情,因而它的构成因素一般都认为是比较复杂的。可以这样说,性爱是人类情感、理智、精神、肉欲、激情和爱的情感综合。
因而,有人如此描绘道:“爱情是本能和思想,是疯狂和理性,是自发性和自觉性,是一时的激情和道德修养,是感受的充实和想象的奔放,是残忍和慈悲,是餍足和饥渴,是淡泊和欲望,是烦恼和欢乐,是痛苦和快感,是光明和黑暗。爱情把人的种种体验熔于一炉。”对绝大多数成年人而言,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与异性性交。动物交媾主要是为了繁殖,而人类则通过爱去满足各种精神、社会需要,性交是两个人体之间的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只有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接触来加以理解。
普通常识告诉我们,性交是非常愉快的,与另一个人分享这种欢乐会导致相互关系更带感情色彩或强化已有的感情纽带。这种正增长模型似乎只在有限的范围内有效,一次成功而满意的性交当然会导致重复的欲望,同时并产生了对提供这种满意的心理交当然会导致重复的欲望,同时并产生了对提供这种满意感的伴侣一定意义上的赞扬和感情。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美的事物终有其不尽美的一面,性爱的航船也会遇到暗礁、险滩,也有搁浅、停帆的日子,它有一个令人不舒服的名称——性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主要分为性功能障碍和性变态两大类。
第一节性功能障碍的治疗
概述
一、性功能障碍的含义及成因
性功能障碍是指不能进行正常的性行为或正常性行为中不能获得性的满足的一类障碍。性功能障碍由于大多为心因性而非器质性的,故有人将其称之为性心理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的性欲偏离正常仅表现为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性欲减退,偶尔有性欲亢进的病例。性功能障碍对男性来说指的是:总是没有进行正常的性行为的能力,对女性来说指的是:能性交但总是对性行为的体验不满意(不感到快乐)。
性功能障碍一般可根据人类性反应的阶段性特点,将性功能障碍大致分为四种:一是性欲的抑制,表现为持续性的蔓延性性兴趣的缺乏和性唤起抑制;二是性兴奋的抑制,表现以男性射精和女性阴道润滑作用障碍为特征,如阳萎、性冷淡(冷阴)等;三为性高潮抑制,表现为男性能勃起和女性能出现正常的性兴奋期,但性高潮障碍反复发生并持椟存在,或者不适当地推迟,如早泄、射精延迟、女性性高潮缺乏;四为其它性功能障碍,如性交疼痛、阴道痉挛等。性功能障碍绝大部分是心因性的。即使那些有“器质性”原因的患者,由于紧张、焦虑等情绪因素及其它心理应激的作用,使病情不但随“器质性”而异,同时也随精神心理状况的变化而波动。尽管如此,目前认为诊断性功能障碍还得优先考虑排除躯体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引起的反应及心理精神疾患所致。性功能障碍如果是某一精神疾患表现的一部分,则不单独诊断。性功能障碍可同时伴有应激、人际关系的障碍和婚姻问题,但它们不是此问题的焦点和就诊的主要原因。
导致性功能障碍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类: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可同时存在于同一病例中,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大多数病例中,尤其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病例中,原因和结果之间不可能存在特定的关系。例如,同样的心理因素在女性中既可引起性冷淡,也可导致性快感缺乏症;在男性中,既可引起阳萎,也可以导致早泄。但在生物因素引起的性问题中,特定的因果关系是可能存在的。如影响副交感神经功能的药物,可引起阳萎,而影响交感神经功能的药物将导致性高潮问题。
影响性功能障碍的比较直接的心理因素主要有:
1.不正确的性态度。由于恐惧性生活的失败而引起的性忧虑,这可能是阳萎产生的常见的直接原因。而对性能力的不适当要求或过分要求对方进行性生活也可能是性障碍的基本原因。因为这样的态度容易使对方产生不满、气愤和焦虑情绪,久而久之,就可能影响夫妻间的性爱好和性能力。此外,产生性功能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充当“旁观者”,即在交媾过程中,某一方焦虑而又强迫性地注意他或她的反映。性满足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双方都全神贯注于性欲作用的基础之上,很显然,这种“旁观角色”可能使精力分散,妨碍适度的性反应的建立和性高潮的达到。
2.过去性经历的内心矛盾性。专家认为,主要与过去经历有关的内在矛盾是性功能障碍的一个根深蒂固的原因。如果这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人的性生活,并使性功能发生障碍,我们将其称之为个人内心因素;而如果这种性功能障碍只是两个人之间较大的矛盾方式的一部分,我们则将其称之为人际因素。这种区分对心理治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个人内心因素”必须针对其自身进行处理。一个离婚的人尽管配偶换了,同样的矛盾可能依然存在,但这是有限的,并不要求任何特殊处理。因此,人际因素的处理重点在于双方关系,而不单独某方个人。
心理分析学派以婴儿期无知的矛盾为基础对性功能障碍进行解释,例如,由于未决断的“恋母情结愿望”,引起的矛盾可能是导致男女性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阉割忧虑”也被普遍认为是男性阳萎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恋母情结时期的退行行为和未决断的“乱伦愿望”,可能使其在交媾时无意识地回想起这些强制和威胁性的欲望。在这样的情况下,男性不可能进行性交。人际矛盾是个人内心问题的推广,但有时它仅仅以某种特殊形式的关系出现。很明显,一方强烈的失望、缄默的敌意或公开的愤怒对于“性欲作用”是有害的。例如,女性对于“被利用”就非常敏感。假如丈夫似乎主要只对妻子的肉体感兴趣而忽略其人,那么她将认为自己被当成了“植物人”,由此性欲水平极低下。有些妻子由于不能作出性反应而把性交看成是对她的利用、征服和贬低,从而对性交感到厌恶。
3.猜疑和嫉妒心理。猜疑和嫉妒心理往往是一对挛生姐妹,是诱发性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嫉妒者往往猜疑,猜疑的发展必然是嫉妒。性爱双方产生猜疑不信任心理,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了解不够而产生的不信任和不放心感。这种情况常常在性爱初期、不自主婚姻和性格内向的人身上产生。二是封闭性遐想。即不了解事物的根由,也不交谈,总按着自己的思维逻辑去判断事物。消除猜疑心理并不难,一是性爱双方要相互信赖,要交心,只有相信别人,也才能赢得别人的信赖;二是要对所听到的话,要有清醒的头脑,要分析,不要头脑发热,不要盲目轻信;三是对看到的事要全面了解它的来龙去脉,透过现象看本质。总之。要豁达大度,不要心胸狭窄。
二、心理治疗原则
针对性功能失调的主导状况,心理治疗一般均有较满意的疗效。在对其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其原则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理上的相容。心理相容是指夫妻之间协调一致,相互吸引、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心理相容是夫妻互爱的基础。恩格斯曾经指出:“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应当高于其它一切而成为婚姻的基础。”马克思在谈到爱情时也指出:“……爱情,不是费尔巴哈‘人’的爱,不是对摩莱肖特的‘物质的交谈’的爱,不是对无产阶级的爱,而是对亲爱的你的爱。”
从婚姻的现状分析也可以看到,作为爱情牢固的基石,不是双方是否可爱,而是取决于双方是否彼此相爱。周总理和邓大姐伉俪提出了夫妻应做到“八互”,即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帮、互认、互谅、互慰,这不仅是巩固性爱成果的保证,又是性爱心理相容程度的标志。互敬互爱,就是平等相待,谁也不能把谁当成私有,谁也不能把自己放在支配地位上;互信互勉,就是要彼此信任,不胡乱猜疑,要“长相知、不相疑”,不要庸人自扰;列宁夫妇就做到:互不盘问,能告诉的决不隐瞒。互帮互让,就是互相帮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