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古代笑话五 >

第2章

古代笑话五-第2章

小说: 古代笑话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呢?” 这位来客指教说:“你们大人既然是外出访客没有回来,只需说‘我们大人出去了’就 可以了。” 守门人一听,不由得皱紧眉头,满脸愁苦地说:“大人您难道不知道我们大人的忌讳 吗?我们大人宁愿死,也不愿听到‘出去’二字啊!” ——宋·岳珂《桯史》 
巧治悍妇
京城有个读书人的老婆,非常妒恨丈夫,小则恶语相加,大则以棰击打,还经常用根长 绳一头系着丈夫的脚,一头用手牵着,以便于随时召唤。书生不堪忍受,就私下里找巫婆帮 他出主意,巫婆就对他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地交待了一遍。 书生回到家里,晚上睡下,待妻子睡熟,这人才蹑手蹑脚地下床入厕,解开脚上的绳 子,系在预先牵来的一只羊身上,然后翻墙逃走。那悍妇一觉醒来,不见丈夫,就用力拉 绳,结果竟拉来一只羊,非常害怕,就找来巫婆商议。巫婆乘机说:“你平日积恶甚多,祖 先们显灵怪罪下来,就罚你丈夫变成羊。你如果能从此努力改悔,我还可以替你祈祷一 番。”悍妇闻听,抱羊大哭,后悔莫及,当即发誓永不妒夫。巫婆故弄玄虚地要妇人斋戒七 日,要全家老少都躲在屋内,不准窥视。巫婆设置了香案,祭祀鬼神,假装发咒语让那只羊 还原为人形。 那书生早就藏在暗处,得到巫婆指令,就悄悄地把羊放走,自己慢慢站起来。那妇人终 于见到丈夫,一时激动不已,再三询问:“您变成羊这么多天,一定够辛苦的了?”男人心 中忍不住笑,故意装作愁苦的样子,十分委屈地说:“直到如今想起我作羊时吃的杂草,肚 子里还隐隐作痛呢。”那妇人听了,更觉伤心,从此对丈夫百般关怀,再也不妒恨丈夫了。 ——宋·周文玘《开颜录》 
丈夫生子
以前有一家,弟兄三人脾气很不顺和,说话就抬扛。这天弟兄仨喝酒聚谈,约好说: “咱们弟兄只有三个人,成天犟来犟去的,让人家外人听见,多难为情!咱今天说好,以后 一定和和顺顺,谁也不准再抬扛。谁要是违反了,就罚他三贯作酒钱。现在就开始算了。” 没多大会儿,老大就发话了,他说:“昨天晚上街头的水井被街尾的人偷走了。”老二 眼珠一转,装模作样地附和说:“怪不得昨天半夜里后街上水流得满地都是,人闹得乱哄哄 的呢。”老三不知是计,老毛病又上来了,他责怪说:“真是瞎说一气,水井怎么能被偷走 呢?”老大马上说:“你看你看,刚才说好了咱兄弟仨说话不再抬扛,你就违反了不是?罚 三贯钱,罚三贯钱!”老三无奈,只得耷拉着头回家去取钱,他妻子追问他拿钱何用,他只 好如实说了。 老三拿了钱,正准备往外走,他妻子一把抢过钱,一把把他按在床上,口中说:“你老 实地在床上趴着吧,我替你去还大哥的钱。”说着一溜小跑出了门。她把三贯钱交到老大手 里,说:“你三弟回家去就腹痛,五更时分生下一个男孩。他在月子中不能来,就叫我把钱 还给大哥。”老大听得稀奇,就说:“你真是瞎说,丈夫怎么会生孩子?”老三的妻子“扑 哧”一笑说:“大哥,你说话也抬扛,这钱我还是拿回去吧。” ——旧题宋·陈元靓《事林广记》 
疥疮有五德
陈大卿的手指节骨间长了疥疮,既奇痒难忍又影响美观。有人为此取笑陈大卿,陈大卿 就非常神秘地告诉他:“您别笑,这疥疮倒有五种德行呢,理应排在众疾之上。”那人忙问 是哪五种德行。陈大卿故意卖关子说:“这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完的。”那人好奇,再三 请求陈大卿说出来,陈大卿这才慢条斯理地掰着手指头说起来: “不长在人脸上,算得上仁慈;喜爱传给别人,算得上义气;总是让人交叉着手揩擦, 算得上合礼;长在手指节骨间,算得上聪明;痒痛按时发作,算得上守信。仁、义、礼、 智、信,五德皆备,可不能小看了它埃” 那人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旧题宋·陈元靓《事林广记》 
秦士好古
有个姓秦的士人好古物成瘾,即使价格再高他也要千方百计地买回家来。有人也就投其 所好,专门钻他这个空子,让他吃亏不少。 一天,一个人扯着一块烂席片来见他,说是以前鲁哀公向孔子问政时赐孔子的座席。秦 士心中大喜,认为这是难得的古物,就以诸多良田作价买了下来。 过了些时候,又有一个人手持一把古杖找上门来,说:“这是以前太王为避夷狄之乱杖 策离开豳地时所持的杖棰,比孔子所坐的席子还要早几百年呢!如此古物,您该出什么价 钱?”秦士就倾尽家中资财买了下来。 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手捧一只朽烂的木碗来兜售,对秦士说:“您买的席和杖,都算 不上古物。我的这只木碗是夏桀所造,比周朝古远多啦。”秦士没想到竟能遇到如此古物, 就把正住着的宅院作价买下了这只木碗。 秦士三件古物到手,却落得田资用尽,无衣无食,然而好古之心却使他始终不忍丢弃古 物。于是,秦士就披上“哀公之席”,拿着“太王之杖”,捧着“夏桀之碗”,沿街乞讨, 糊口度日,口中还不时地喊着: “衣食父母们啊,您若有太公时的九府钱,就行行好,给我一文吧。” ——旧题宋·陈元靓《事林广记》 
僧戴帽
华阳主簿张唐辅一向喜爱与人开玩笑。有一天,他去拜访成都知府张逸,正好张逸的另 一位老朋友、和尚文鉴大师也来张逸府第。二人都在大门口等着召见。 张唐辅一时头皮发痒想搔搔头,刚脱下乌巾帕头,正不知往何处放。他一斜眼,瞥见文 鉴和尚头脑光光,就顺手把帕头罩在了上面。文鉴和尚非常恼火,呶呶唧唧,说个没完。正 巧,这时张知府从里面召见,张唐辅与文鉴和尚就进了客厅。 刚一落座,文鉴和尚就告白说:“我与这位官人素不相识,刚才我俩在门外时,他连问 也不问就把帕头罩在我头上了。” 显然他还怒气未消。 张知府不知所以然,就问张唐辅是怎么回事。张唐辅不好意思地说:“刚才我一时头 痒,就脱下帕头,却无处可放,忽见这位大师头上亮光光正闲着,就想把帕头暂时一放,不 想大师却生气了。”张知府听了,大笑不已,连一向不苟言笑的文鉴和尚也逗乐了。 ——旧题宋·陈元靓《事林广记》 
“爹爹”与“民贼”
宋代名相钱良臣,特别忌讳别人提到他的名字。他有个小儿子,也还算机灵,每次读经 史子集看到有“良臣”二字,就特意改为别的字,以便为爹爹避讳。儿子小小年纪能这么有 心计,钱良臣自然称心。 有一天,小儿子读《孟子》一书,正好有“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一句。这 还了得!他不假思索,马上把“良臣”二字改读为“爹爹”。当钱良臣在一旁听到儿子读到 “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这句时,鼻子都气歪了! ——元·仇远《稗史》 
点灯与放火
田登作郡守时,非常忌讳别人冒犯他的名字,甚至连“灯”字也不让别人说。为此,他 先后惩治了包括吏卒在内的许多人。于是,整个州郡内,人们都戏称“灯”为“火”,把 “点灯”称为“放火”。 元宵节晚上放灯,田登允许人们前来游观,就让手下人写了一张公告榜贴出去,榜上写 着:“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州郡中人人见了都暗自发笑,有人还编出歌谣讽刺道:“只许 州官放火,不话百姓点灯。” ——明·谢肇淛《五杂俎》 
汉兵士
有个名叫刘宗汉的人,是本朝皇室宗亲,他最忌讳别人说起他的名字。他命令把“汉” 字改称为“兵士”,整个皇宫里的人都要这样念才行。他妻子供奉罗汉像,他儿子学习《汉 书》,宫中人对此都不敢直说,只得说:“今日夫人召僧供十八罗兵士(汉),太保请官教 点兵士(汉)书。”此话一出,闻者无不哄笑,很快被传为笑谈。 ——明·谢肇淛《五杂俎》 
“相公”与“相婆”
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隐居在金陵附近的半山。这时王和甫任金陵太守,王安石很不愿 意见他。 一天,王安石在山中采药回来,远远地看见了王和甫,就急忙进了一户农家避开他。这 家的一位老婆婆见来人肩背药笼,就把自己的病情说了一遍。王安石便从药笼里拿出一些草 药送给老婆婆,老婆婆千恩万谢地收下了。临走时,老婆婆拿了一缕麻线硬塞给王安石作为 酬谢,并说:“相公您回家后,可把这麻线交给相婆。” 一听“相婆”这个新鲜的说法,王安石大笑起来,很高兴地把麻线收下了。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枕上之言
明代永新人刘髦的两个儿子都在京城中了进士。大儿媳将去京城与大儿子团聚时,刘髦 送她到河边,并拉着她的手上船。别人见此情景,都笑着与刘髦开玩笑。刘髦说:“你们干 嘛笑我?如果不拉着她,万一掉下水去,不就更可笑了吗?” 不久,二儿媳也要去京城。当时刘髦正卧病在床,不能出门,就把二儿媳叫到床前,用 手拍着枕头说:“我年纪大了,最怕风寒头痛,你到京城后可赶快买块头巾寄来。” 第二天早上,二儿媳将要上路时,各家亲戚都来相送,刘髦忽然又叫来二儿媳,嘱咐她 说:“别忘了昨夜我在枕上说的话!”二儿媳的脸羞得“唰”一下子全红了,众亲友听了都 很惊讶,因为枕上之言是指夫妻间的私房话啊!怎么老公公与和儿媳妇说起这样的话呢?后 来问明了事情的原委,才知虚惊一场,都拍掌大笑起来。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不怕鬼
明朝嘉靖年间,无锡人王富、张祥,都是极有胆量的人物,从来不害怕什么鬼怪,在当 地很有名。 夏天的一个傍晚,王富、张祥在河边对饮,直饮到酣畅时分。王富说:“河对岸的坟墓 丛中,昨天刚埋了一个死人,你敢游过河去把死尸从棺材里弄出来吗?”张祥丝毫不示弱地 说:“现在天还有些亮,等一会儿,我敢在黑夜里把它弄出来。”王富就说:“如果真是这 样的话,我愿输给你一瓮腊酿,我先回去把酒拿来在这里等你。”说完就走开了。 过了一会儿,太阳落山了,天渐渐黑下来了。张祥一口气游过河去,来到坟墓丛中,却 见棺材盖已被挪开。正当他对此疑惑不解时,忽然从棺材中伸出两只大手死死地抱住了他的 脖子。张祥一时有些紧张,但还是私下请求道:“你先出来一会儿,等我赌胜了,明天一定 好好奠埋你。”刚一说完,那双手把他的脖子抱得更紧了。张祥迫不得已,大喊大叫起来。 过了些时候,喊声也渐渐微弱下去。河边住着的人家听到叫喊声,成群结队地手持火把跑过 来了,火光一照,才认出抱张祥脖子的正是王富。 原来王富假装回家拿酒,却从别处先游过河去,把棺中尸体扔出来,自己卧在棺中,单 等张祥来时吓他一吓。当时,正是瘟疫盛行之时,王富、张祥二人竟安然无恙,都是因为胆 气豪壮的缘故。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老相识
唐寅是明朝的一位风流才子。有一次他乘船途经无锡,傍晚时分泊船停岸,独自一人登 岸散步。只见一顶彩轿从东面抬了过来,轿子旁边簇拥着许多娇好女子,其中有个丫鬟长得 特别明艳俏丽。唐寅对这个女子一见钟情,就在后面紧跟着轿子走。后来,轿子停在了一家 府第,主人和婢女都进去了。唐寅一打听,才知这是华学士家。于是,唐寅就特意逗留下 来,扮作给人抄书的书童,来到华学士府第请求留了下来,并改名华安。 由于唐寅做事出色,因而深得华学士的宠信。华学士得知他尚未娶亲,便主动让他从婢 女中挑选一人,这下正中唐寅下怀。唐寅就趁机选中了那天他一见钟情的女子桂花。过了几 天,华安与桂花两人就莫名其妙地失踪了。华学士派家人四处寻找,终未找到。 事后好长时间,华学士偶然在苏州阊门的一家书店里发现正坐着翻阅文章的那个人很像 华安。靠上去仔细察看,越看越觉得像。私下里一打听,人家说:“这是唐解元。”华学士 觉得蹊跷,第二天就写了名帖,去拜访唐解元。 一见面,华学士就觉得眼前这位唐解元简直就是昔日的书童华安。等到端上茶来,正好 看到对方一只手的大拇指旁边枝生的小指,华学士就更加相信此人就是华安,但还是不便明 言。接着,那位唐解元又命人摆酒与华学士对饮。 席间,华学士实在憋不住了,就故意把华安在华府的事稍微提了几句,借以察看唐解元 的神色。唐解元只是恭敬顺从地答应着。华学士又追问说:“华安长得非常像您,不知为什 么?”唐解元还是支支吾吾地应付着。 酒过数巡之后,唐解元就带华学士到后堂,招呼众婢女簇拥着新娘子出来拜见华学士。 华学士一见这位新娘子更觉愕然了。直到这时,唐解元才拉着新娘子的手,来到华学士跟前 说:“学士大人,您刚才说我长得像华安,难道您没看出来我的新娘子也像您家的丫鬟桂 花?”华学士这才恍然大悟,与唐寅大笑了一阵,相别而去。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朱搭户
朱达悟这个人好闯人家的酒席,又好讲笑话,邻里因此给他起了个“朱搭户”的绰号。 有一天,一伙年轻人相约同游石湖,特意避开朱搭户。等他们上船解开缆绳将要行船 时,都感到庆幸,认为这一次朱搭户一定不会知道了。谁料朱搭户竟突然从舵楼里蹿了出 来,大声说:“我早来这里了!”原来他事先就知道了他们要避开他,所以就早早地藏在船 上等他们来了。大家很是惊奇,大笑着让他入席。席间,朱搭户提议说:“湖中间有座宝积 寺,十分幽静清洁,咱们何不一登?”大家都赞同,就一起游了宝积寺。游完以后,自然又 是宴饮一番。酒过数巡,朱搭户就假装喝醉了酒,卧在僧榻上,直到天黑时分也不醒。大伙 喊他、挠他,他都不起来,口中还含含糊糊地说:“头晕得厉害,起不来了。”大家就商议 好先坐船回去了。 朱搭户见众人已走,就一骨碌爬起来,绕小道飞快地跑回家,还故意把衣服鞋袜弄湿, 把头发披散开,一一敲开游石湖同伴们的家门,心急如焚地向他们的家属报告说:“我们几 人乘坐的船不幸触到了石礁,沉在了湖里,我是遇到了一个打鱼人的援救才得以回来报信 的。” 家属们听了,无不惊得大哭,连忙往石湖方向去寻人。结果在枫桥边正好遇见了游石湖 的那帮人,个个都平安无事,彼此一说才知道又是朱搭户搞的鬼。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迂公修屋
迂公家里住着几间破屋。有一年夏天,接连下了几天大雨,屋顶多处漏雨,一夜之间要 把床搬来挪去好多次,最终满屋连一处干地方都没有了,惹得妻儿们都责怪他。迂公赶忙出 去叫了泥瓦匠过来抢修,花了很多功夫,也费了很多钱。 刚一完工,天也云开雾散,晴朗无比。迂公仰头看着刚刚修好的房屋,无奈地叹道: “运气不佳的人就是运气不佳,真没办法。刚刚修完屋,老天也停了雨,这不白白赔上 了许多工钱吗?”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买螺蛳
有个人以前没见过海螺蛳,一次,见有卖海螺蛳的,就喊住问道:“多少钱一斤?”卖 主笑他不懂,说:“我们卖海螺蛳从来都是量着卖的。”那人抢白道:“你连我这话都不 懂,我问的是多少钱一尺。”周围的人无不大笑。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小人这里有熨斗
有位官员读《论语》时,有些语句不大理解,想请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