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神学大全 >

第67章

神学大全-第67章

小说: 神学大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之  奥斯定在「山中圣训诠释」(卷一第四章)里说:「智能为缔造和平者最为适宜;因为他们没有反叛的行动,祇知顺从理性。」
正解  我解答如下:把第七端真福归于智慧之恩赐,不管是以功绩来说,或者是以酬报来说,都是很合适的。关于功绩,是用这样的话来说明的:「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缔造和平者,就是一个或在自己身上,或在他人身上,制造和平的人。无论是在那一种情形下,这都是把那些能确立和平的事,纳入正当的秩序的结果;因为「和平是安宁有序」,如同奥斯定在「天主之域」卷十九(第十三章)里所说的。可是,按照「哲学家」在「形上学」开始(卷一第二章)里所说的,把事情治理得秩然有序,这是属于智慧之事。为此,把缔造和平归于智能,是很合适的。
    至于酬报是用这样的话来说明的:「他们要称为天主的子女。」可是,人之被称为天主的子女,祇因为他们与天主之亲生的、唯一独生之子有相似之处,如同罗马书第八章二十九节所说的:「祂所预选的人,也预定他们与自己的儿子的肖像相同。」祂的儿子,即由祂所生的智慧。因此,人因获得智慧之恩赐,而达致天主子女的名分。
释疑  一、和平相处固然是属于爱德的事,可是,缔造和平,这却是创立秩序者的智慧。同样的,圣神之称为「使人成为义子之神」,这是因为我们因着圣神,而能与天主之亲生的圣子有相似之处,由圣子即由天主所生的智慧。
    二、那些话是指非受造的智慧而说的。这非受造的智慧,光用爱德之恩惠,与我们结合,从而把奥秘启示给我们,认识这样的奥秘,就是灌输的智慧。为此,灌输的智慧是一种恩惠,它不是爱德的原因,而是爱德的效果。
    三、如同前面所已经讲过的(第三节),这是属于智慧之恩赐的事,不仅静观天主之事物,而且也规范人的行动。在规范或指导人的行动方面,第一件所做的事,就是排除那相反智慧的恶事。为此,敬畏被称为「智慧的开始」(圣咏第一一0篇十节),因为它使人远避恶事。至于最后一件事,却有如一个目的,即把一切的事,都纳入正当的秩序,这就是缔造和平。所以,雅各布伯说得很有道理:「从上面而来的智慧」,这是圣神的恩赐,「首先是纯洁的」,有如远避腐败的罪恶;「其次是和平的」,这就是智慧最后的效果。为此,和平被列在真福之间。
    至于其后的各点,它们都依着适当的次序,一一说明智慧导致和平所用的方法。因为,如果一个人,因着纯洁而远避腐败的罪恶,第一件应该做的事,就是尽其所能,在一切的事上,要有节制;关于这一点,说智慧是「有节的」。第二,在那些他觉得自己有所不足的事上,就应该接受别人的劝导;关于这一点,再加上一句说,智慧是「柔顺的」。这两点,都是一个人为使自己和平,所应该有的。
    可是进一步,为使一个人能与他人和平相处:第一、他不应该相反别人的善,这就是「从善的」那句话的意思。第二、对于近人的缺点,他就应该存在心里怀有同情,在行动上与人以援助;这就是「满有仁慈和善果的」那句话所说的。第三、他必须满怀爱德,设法规劝别人;这就是「判断而无伪善」那句话的意思,以免他假装规劝,而意图泄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论爱德
第四十六题 论愚笨 

                        |分为三节|
然后要讨论的,是那相反智慧的愚笨(stultitia,参看第四十五题引言)。
    关于这一点,可以提出三个问题:
    一、愚笨是不是相反智慧。
    二、愚笨是不是罪。
    三、愚笨属于哪一种罪宗。
        第一节  愚笨是不是相反智慧
    有关第一节,我们讨论如下:
质疑  愚笨似乎并不相反智慧。因为:
    一、直接与智慧相反的,似乎是不智(insipientia)。可是,愚笨似乎与不智不同;因为不智,一如智慧,祇是关于天主之事物;至于愚笨,则又是关于天主之事物,又是关于世人之事物。所以,愚笨并不相反智慧。
    二、此外,相反者之一方,并不是通往对方的道路。可是,愚笨是通往智慧的道路;因为格林多前书第三章十八节说:﹁你们中若有人在今世自以为是有智慧的人,该变为一个愚妄的人,为成一个有智慧的人。﹂所以,愚笨并不相反智慧。
    三、此外,相反者之一方,并不是对方的原因。可是,智慧是愚笨的原因;因为耶肋米亚第十章十四节说:﹁人人都因自己的知识而变成了愚者。﹂可是,智能是一种知识。再者,依撒意亚第四十七章十节说:﹁你的智能和知识迷惑了你。﹂被迷惑是愚笨的事。所以,愚笨并不相反智慧。
    四、此外,依希道在﹁语源学﹂(卷十)里说:﹁愚人是一个不以羞耻为忧,不为侮辱所动的人。﹂可是,这与神性的智慧有关,如同(大)额我略在﹁伦理丛谈﹂卷二(第二十九章)里所说的。所以,愚笨并不相反智慧。
反之  (大)额我略在﹁伦理丛谈﹂卷二(第四十九章)里说:﹁智慧之恩赐是为纠正愚笨而赐与的。﹂
正解  我解答如下:愚笨(stultitia)这个名词,似乎来自迟钝(stupor)。为此,依希道在﹁语源学﹂(卷十)里说:﹁愚人是一个由于知觉迟钝,而无动于衷的人。﹂按照同处所说的,愚笨与白痴不同;因为愚笨表示心情冷漠,感觉迟钝;而白痴则表示完全缺乏精神的知觉。所以,说愚笨与智慧相反,是很恰当的。的确,如同依希道在同处所说的:﹁智者这个名词来自滋味(sapor) ;因为,正如味觉适宜于区别食物的味道,同样一个智者适宜于认出事物与原因。﹂为此,愚笨显然是与智慧对立,而为它的相反者;至于白痴之与智慧对立,则是有如纯然的否定。因为,白痴根本就没有判断的能力,愚人虽有而迟钝;智者则有灵敏而深刻的判断力。
释疑  一、按照依希道在同处所说的:﹁不智之与智慧相反,因为它缺乏区别和感觉的滋味。﹂所以,不智似乎与愚笨相同。可是,一个人看来像是一个愚笨的人,主要是因为他在根据最高原因作成判断时,显有欠缺不足的地方。因为,如果一个人在一些微小的事情上,判断错了,不会因此就被称为愚笨的。
    二、正如有一种恶的智慧,如同前面所已经讲过的︵第四十五题第一节释疑一︶,叫做﹁今世的智慧﹂︵格林多前书第二章六节︶,因为它以某种属于今世的善,作为最高的原因和最后的目的;同样也有一种善的愚笨,与这恶的智慧相反,这样的愚笨使人轻视今世的事物。︵保禄︶宗徒所讲的,就是这种愚笨。
    三、是今世的智慧,欺骗人,使人在天主眼中,成为愚笨的。看了︵保禄︶宗徒在格林多前书第三章十九节里的话,就可以明白了。
    四、一个人受到侮辱,而毫不介意,有时是由于他对今世的事物不感兴趣,却祇追求天上的事物。所以,这属于今世的愚笨,却是属于天主的智慧,如同(大)额我略在同处所说的。不过,有时这纯然是由于一个人对一切事物都昏瞶,如同白痴显然就是这样的人,他分不清什么对他是侮辱。这是属于纯然愚笨的事。
        第二节  愚笨是不是罪
    有关第二节,我们讨论如下:
质疑  愚笨似乎不是罪。因为︰
    一、没有一个罪是来自我们自己本性的。可是,有些人却生来就是愚笨的。所以,愚笨不是罪。
    二、此外,每一个罪都是自愿的,如同奥斯定所说的︵论真宗教,第十四章︶。可是,愚笨不是自愿的。所以,愚笨不是罪。
    三、此外、每一个罪都相反天主的某种诫命。可是,愚笨并不相反什么诫命。所以,愚笨不是罪。
反之箴言第一章三十二节却说︰﹁愚笨者的称心如意,使他们丧亡。﹂可是,没有一人丧亡,除非是为了罪恶。所以,愚笨是罪。
正解  我解答如下︰如同前面所已经讲过的︵第一节︶愚笨是指判断力的迟钝,主要是关于最高的原因,也就是最后的目的和至上之善。一个人关于这方面的事物判断迟钝,可能有两种情形。第一、是由于自然天生的气质,例如白痴。这样的愚笨是没有罪的。第二、是因为一个人把自己的感觉完全沈溺在今世的事物之中,因而他的知觉已不能感受天主之事物,如同格林多前书第二章十四节所说的,﹁属血气的人,不能领受天主圣神的事﹂;正如甜的食物,对一个味觉已受不良液体侵害的人来说,毫无味道一样。这样的愚笨是有罪的。
释疑  一、以上的话已足以解答质疑一了。
    二、虽然没有一个人愿意愚笨,可是有人却愿意那些能导致愚笨的东西;就是说,有人使自己的感觉放弃那些属于神性的事物,而沈溺在今世的事物里。关于其它的罪,也有同样的情形。因为纵欲的人,想得到有罪的快乐,虽然他并不是直接愿意犯罪;因为他宁愿享受快乐而没有罪。
    三、愚笨相反那些有关静观真理的诫命。关于这样的诫命,我们在讨论明达和聪敏时,已经讲过了︵第十六题︶。
        第三节  愚笨是不是迷色的女儿
    有关第三节,我们讨论如下:
质疑  愚笨似乎不是迷色︵luxuria七罪宗之一︶的女儿。因为:
    一、(大)额我略在「伦理丛谈」卷三十一︵第四十五章︶里列举迷色之女儿时,其中没有提到愚笨。所以,愚笨不是从迷色来的。
    二、 此外︵保禄︶宗徒在格林多前书第三章十九节说:﹁这世界的智慧,在天主前原是愚妄。﹂可是,如同(大)额我略在﹁伦理丛谈﹂卷十︵第二十九章︶里所说的,﹁这世界的智慧在于用阴谋来遮掩自己的内心﹂,而这就是表里不一。所以,愚笨更好说是表里不一的女儿,而不是迷色的女儿。
    三、此外,对有些人来说,尤其是忿怒,是他们暴怒和疯狂的原因,而这是属于愚笨的事。所以,愚笨更是从忿怒来的,而不是从迷色来的。
反之  箴言第七章二十二节说:﹁少年遂跟她去了,﹂就是跟妓女去了,﹁不知道自己像愚人一样被拉入罗网。﹂
正解  我解答如下:如同前面所已经讲过的︵第二节︶,愚笨之为罪,是由于神性的感觉迟钝,因而不适宜于判断神性的事物。可是,人的感觉,主要是为了那与最大的快乐有关的迷色,而被陷溺在今世的事物里的,因为迷色的快乐最能网罗人的灵魂。所以,有罪的愚笨,主要来自迷色。
释疑  一、一个人对天主及其恩赐感到无味,这属于愚笨。为此(大)额我略提及了两个与愚笨有关的迷色的女儿,即恨天主,以及对来生的失望,好像把愚笨分为两部份了。
    二、︵保禄︶宗徒的这些话,不应该解作是在说原因,而应该解作是在说本质;就是说,这个世界的智慧本身,就是天主前的愚妄。为此不能因此就说,凡是属于这世界的智慧的,是这愚笨的原因。
    三、如同前面所已经讲过的︵第二集第一部第四十八题第二节︶,忿怒由于它的烈性,在人体方面,引起很大的变化,因而它很可能造成那种由于肉体上的阻碍而来的愚笨。在另一方面,那由于神性的阻碍,即由于心灵的沈溺在今世的事物中,而形成的那种愚笨,却主要是从迷色来的,如同前面所已经讲过的︵正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首页》》神学大全》》神学大全目录
神学大全



  作者:圣多玛斯
打包下载

论信德   ' 分卷阅读 '

 前言

 第二集 第二部 简介

 第一题 论信德

 第二题 论信德内心行为

 第三题 论信德的外表行为

 第四题 论信德的德性

 第五题 论有信德者

 第六题 论信德的原因

 第七题 论信德的效果

 第八题 论聪敏之恩赐

 第九题 论明达之恩赐

 第十题 总论不信

 第十一题 论异端

 第十二题 论背弃信德

 第十三题 总论亵渎之罪

 第十四题 论亵渎圣神

 第十五题 论心智的盲瞽与感觉的迟钝

 第十六题 论有关信德、明达和聪敏的诫命


论望德   ' 分卷阅读 '

 第十七题 论望德

 第十八题 论望德的主体

 第十九题 论敬畏之恩赐

 第二十题 论失望

 第二十一题 论妄望

 第二十二题 论关于望德和敬畏的诫命


论爱德   ' 分卷阅读 '

 第二十三题 论爱德

 第二十四题 论爱德的主体

 第二十五题 论爱德的对象

 第二十六题 论爱德的次序

 第二十七题 论爱德的主要行为:爱

 第二十八题 论喜乐

 第二十九题 论平安

 第三十题 论怜悯

 第三十一题 论施惠

 第三十二题 论施舍

 第三十三题 论兄弟规劝

 第三十四题 论恨

 第三十五题 论沮丧

 第三十六题 论嫉妒

 第三十七题 论相反平安的不睦

 第三十八题 论争论

 第三十九题 论分裂

 第四十题 论战争

 第四十一题 论争斗

 第四十二题 论叛乱

 第四十三题 论恶表

 第四十四题 论爱德的诫命

 第四十五题 论智慧之恩赐

 第四十六题 论愚笨









Copyright?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