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西方哲学的故事 >

第21章

西方哲学的故事-第21章

小说: 西方哲学的故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作为基督徒的十字军们不但不去打异教徒,反而向自己的同教兄弟发动了进攻。
这些十字军打异教徒不怎么样,打起同教兄弟来可厉害得很,措手不及的东罗马人被打败了,拜占庭被占领了。那些西方的基督徒向东方的基督徒展开了残酷屠杀,他们疯狂的掠夺令拜占庭这座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变得空空荡荡。如果讲收获,这次东征算是成功了,十字军战士们不但赚得盘尖钵满,还将拜占庭和整个东罗马帝国收入了囊中。但穆斯林却没有因他们的打击而蒙受半点损失,受损的只是东罗马的基督教徒而已。
这就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也是基督徒最为耻辱的一次,使今夭的基督徒仍为之汗颜。
这次十字军东征之后,大约1212 年,出现了一支特殊的十字军,它令我们对十字军所谓以仁慈的基督之名进行征讨的本质看得清清楚楚。
这支特殊的十字军就是“儿童十字军”。所谓“儿童十字军”; 顾名思义,就是由儿童组成的十字军。
儿童们怎么来当十字军了呢?
原来,在1212 年前后,传出一条谣言,说只有儿童的纯洁才192 
能蒙上帝的恩,征服异教徒。这些传说像风一样吹遍了整个欧洲,那些愚信的父母纷纷将自己的孩子交了出来。于是在欧洲的原野上到处出现了一群群儿童,从五六岁到十来岁,衣衫槛褛,吃力地走着,许多孩子累死、饿死、冻死在路上。有一些活下来的一直走到了法国南部的马赛港。在那里他们被送上了一艘艘大船,往茫茫大海航去,准备“用他们童贞的爱而不是用武力”去夺回圣地。
他们最后怎样了呢?他们根本没有被送去打仗,用他们的纯洁征服异教徒,而是径直被送到埃及,卖给奴隶贩子们了。这就是可怜的儿童十字军的下场。
这些纯洁的儿童们,为教皇而失去了他们的自由与生命。可教皇知道他们可悲的下场之后有什么反应呢?他只恨恨地说了句:
这些儿童真给我们丢脸!
大家相信一个有起码人性的人会说这样的话吗?难道教皇因为他的半神性,因他自称是耶稣基督在人间的代表就失去了人性?这就是基督的神性吗?我相信不是。
这,联系前面成人十字军对拜占庭的攻掠,我们不难看出来,所谓神圣的、以基督名义进行、由罗马教皇和各国君主联手领导的十字军东征,实际上只是赤裸裸的掠夺,不过手段比正正经经的侵略战争更加卑鄙无耻,更加狠琐肮脏而已!
以后的第五、六、七、八次十字军东征我就不细说了,不值得为这样污秽的行为费太多的笔墨,总之他们每一次都是怀着贪婪之心而去,背着耻辱之败而归。
193 
127 。年是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东征,这次的领袖是法王路易九世。他也参加了前一次十字军东征,不过可耻地当了穆斯林的俘虏。
这时距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近二百年了!
也许,十字军多年来的倒行逆施终于触怒了上帝或者安拉,十字军营中发生了大瘟疫,十字军像苍蝇一样成批地死去了,其中包括路易九世本人。
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就这样完蛋了。
他们在东方占领的所有土地一片片被穆斯林夺回去了,到1291 年,十字军在东方的最后一个据点阿克城落到了穆斯林手中。
这就是十字军东征的大结局。
值得补充的一点是,事隔七百余年之后,现在的教皇保罗二世终于在一次讲话中正式为十字军的倒行逆施表示了道歉。我们不是十字军的受害者,不必接受教皇的致歉,只希望这样的事件永远不要再发生。
讲完了十字军东征,此后呢,还有两件
事我得简单扼要地说说。这两件事是基督教的两次大分裂:第一次是基督教分裂成罗马天主教和希腊正教;第二次是天主教再分裂出基督教新教。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次大分裂是怎么回事。
一劈两半我们上卷讲过,为了便于治理,戴克里先曾将罗马帝国分成东西两部分,分别以意大利和希腊为中心,后来狄奥多西在395 年把帝国分给了两个儿子,建成了分别以罗马为194 
首都的西罗马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
其实进行这样的划分并不是出于主观随意,而是有深刻理由的。
首先,这是罗马帝国自然的地理分区。我们知道,西方文明以希腊文明为始,后来发展成为了两大支:一支是罗马建立后发展而成的罗马文明,以罗马城为中心,以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拉丁语为主要用语;另一支仍是以希腊为中心的希腊文明,不过这时的中心已经不是希腊的雅典了,而是拜占庭。自从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希腊文明已经被传播到了东方,从希腊往东,直到印度北部的原亚历山大帝国领土都成了希腊文明的地盘,这个新的希腊文明世界的中心便是拜占庭,它的主要语言是希腊语。罗马人在政治上征服希腊文明世界之后,在文明上并没有征服之,它仍保持着自己文化、语言方面的特色。
这样,政治上统一的罗马帝国实际上在文化、地理上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包括意大利半岛往北,包括今天的法国、德国和英国等在内的地区;东罗马则包括希腊及其北面的巴尔干半岛地区,再往东的小亚细亚半岛,直到帝国东方领土的尽头。不过到这时,中世纪,东罗马已经只有小亚细亚半岛一小部分了,其它地方,包括耶路撒冷在内,已经成了新崛起的大宗教伊斯兰教的地盘了。
这个区分其实主要是语言导致的,因为西方罗马的基督徒说拉丁语,自然也用拉丁语来做祷告、发表他们的神学见解,而东方罗马的人则用希腊语做这些事。这样,两种语言的区分就引起了其它许多区分,例如对耶稣、保罗同一段教义的理解,便由于语言不同而产生了分歧。这样最终导致了两类不同的教会:一类教会以拉丁语宣讲传道,进行神学研究;而另一类教会则用希19 。 5 
腊语。
由于语言不通,地域不同,平日来往自然少了,两类教会也就慢慢各行其是了。不过,毕竟两类教会信奉的还是同一个宗教,就像毕竟还是一母所生的兄弟俩一样,大体上仍相安无事,没闹分家。
直到有一天,大哥突然宣布弟弟必须一切听他的,家里财产也要归他一个人支配。
对于弟弟这不是明摆着吃亏的事吗?他如何会答应呢?他现在又不是3 岁小孩,己经有了自己的家,能够独立谋生了,怎会事事听从哥哥的摆布?
于是弟弟反抗了,两兄弟闹了一阵子,甚至大打出手。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自然是分家,各过各的日子了。
这正是基督教东、西教会的情形。因为有一天,大约是445 年,西部教会的罗马主教,叫利奥一世,宣布自己是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无上至尊― 教皇。
这当然意味着东部教会应当听罗马教皇的指挥,东部教会如何会答应?他们决定联合起来反击,在一个叫查尔斯顿的地方举行了主教大会,宣布君士坦丁堡,也就是拜占庭的主教与罗马主教有同样大的权力。
得到这个消息,罗马教皇立即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下令革除拜占庭主教教籍。拜占庭主教也做了差不多的回应。结果当然是没什么结果,因为一则他们力量大小差不多,谁也吃不掉谁;二则他们毕竟只是教会,没有,也不能名正言顺地率军杀向对方。结果就是不断地吵嘴而已。
这样的明争暗吵竟持续了整整六百年!他们的口水真是丰富。
196 
到n 世纪,双方的争吵终于因一件事而达到了顶峰。这件事的起因是这样的:罗马教皇派了一个红衣主教,在罗马教会里这是仅次于教皇的大官,到拜占庭去见它的主教,也就是东部教会的教皇,对他说,如果他再闹下去,就要开除他的教籍。这东部的教皇,名叫色路拉里乌,哪会吃这一套?他开了个东部主教大会,会上公开骂红衣主教“像野猪一样”,并宣布把罗马教皇革除教籍。那个气不过的红衣主教这时以一个更具侮辱性的行动做了回应:他竟然把罗马教皇革除色路拉里乌的通谕放在东部教会最崇高的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祭坛上,然后像斗赢了的公鸡,昂首阔步地回罗马去了。
这是导致基督教第一次大分裂的最后一步。从此基督教决裂成了东、西两部:西部自称为“公教”,意思是它是全世界公有的,它也要拯救整个世界;东部则自称为“正教”,强调惟有它才是耶稣基督的嫡系,才是正统的基督教。
这大体是1054 年的事,这一年就是基督教会的第一次大分裂之年。
我们现在来讲第二次大分裂。
三度分离我们在讲十字军东征时已经讲到了罗马教皇。我们在《 西方历史的故事》 里的《 法兰西的诞生》 中讲过法王“漂亮的滕力”曾经同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斗法的事。他们俩先是为了钱,接着为了权― 教皇公开宣布说他乃是整个西方世界的领导者― 打了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我们也讲过英国的“无地王”想与教皇争权斗法,却落得个屈膝投降,每年赔款100 。金镑的下场;还有更可怜的德皇亨利四世,想同教皇争权,结果为了获得教皇的宽肴,光着头,赤着脚,在冰天雪地里站了整整三夭!我们还说起过一个教皇甚至为他那公开的私生子封197 
爵,而按照教规天主教教士们应当是禁绝情欲的,教皇更应如此。可在中世纪,教皇有一个或几个私生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甚至还不知有多少个哩!不但教皇如此,教会的上上下下,从红衣主教到普通修士,无不如此!例子这里就不说了,大家可以去读读薄伽丘的《 十日谈》 ,那里有的是。
上述种种事实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中世纪的教皇和教会已经堕落了,这些原本应是社会精英的人物堕落得不但不是有德的样板,而且是无德的典型。
如此的教皇和教会必然会遭到社会有识有德之士的反对,这反对的结果就是基督教会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变革。这次对基督教会进行大改革有两个主要领导者,一个是马丁? 路德,另一个是加尔文。
我们先来简短地讲讲这两个人的生平,再讲讲他们所创立的“基督教新教”。
马丁? 路德生于1 483 年,是德国人。他曾上过大学,毕业后又进入修道院系统地研究神学。由于他一贯勤奋学习,而且德行高洁,博得了时人的尊敬。29 岁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后,他先是出任一所修道院院长,三年后,即1 515 年,被聘为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
他对当时教会和教皇的腐败深恶痛绝,潜心研究基督教的两大经典,即《 圣经》 和保罗的书信,从而得出了新的思想,这个新思想的中心就是“唯信称义”。就是说人们只要真正地信仰基督,就能够成为义人,他的灵魂就能够蒙神的恩,上达天堂。如何真正地信奉基督呢?一要凭个人的信心,二要认真地阅读《 圣经》 ,通过《 圣经》 就能与上帝进行直接的对话。
他这个观点必然地导出了另一个观点:基督教会与个人之198 
信仰以及他能否得救无关!这也就是等于说传统的基督教会根本没有必要存在。
马丁? 路德这个思想本来还只存在于他的头脑里,没有公开发表出来,因为他毕竟还是个神甫,是教会的一分子,只要教会不做得太过分,他也许只会把他的新思想藏在心里,或者顶多只会像哥白尼一样写本书理论一番,直到要死了才给人看。但一样东西使他不能不站出来,勇敢地与教皇展开了公开斗争。
这样东西就是所谓的“赎罪券”。
什么是赎罪券呢?从它上面的这个“券”字可以看出来它是一种证券或票据之类的东西,而“赎罪”则说明这种票据是用来赎罪的。至于赎罪的含义大家都知道,就是愿为所犯的罪过付出代价。因此,所谓赎罪券的含义就是表示犯罪者愿为所犯的罪付出多少代价的票据了。
我们也知道,在古代社会都有过一种对犯罪的惩罚,例如中世纪早期的法兰克王克洛维在其《 萨利克法典》 中规定杀一个主教要用900 个金币来赎罪,偷东西则只要付63 个。
这个什么赎罪券的用意也差不多。罗马教皇印制了一些票据一样的东西,声称谁买了这东西谁的罪就可以得到赦免。不过不是说他现在犯了罪不用坐牢杀头了,而是说,他死后用不着因所犯的罪下地狱了,因为他购买了赎罪券,他的罪便被神赦免了,他可以直升天国了。那些推销赎罪券的教士们眉飞色舞地对可怜的信徒说:当他们买赎罪券的金币丁丁当当地掉进教士们的钱袋时,他们的灵魂已经飞上天堂了!
不用说,成千上万愚昧的信徒就这样花掉了成千上万的辛苦钱,而教皇也因此大发特发,成了西方世界最阔气的人。199 
马丁? 路德对这种敲诈信徒钱财的做法极为反感,所以,1517 年,当教皇又一次以要修缮圣保罗大教堂为名派人来德国销售赎罪券时,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
这年10 月底一个漆黑的夜晚,马丁? 路德在他执教的维登堡大学的教堂门前贴出了一张“大字报”,名字叫《 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 ,里面用多达95 条的论据证明赎罪券根本没用,只是教皇用来搜刮民脂民膏的伪钞假币。
不用说,马丁? 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得到了被教会压榨得快成了木乃伊的广大信众的热烈支持,甚至成了后来一场席卷德国的农民战争的导火线之一。
虽然后来马丁? 路德退出了政治舞台,一心一意研究神学去了,但他已经点燃了一次宗教大改革的星星之火,它不久就成了燎原之势,把已经经历过一次瓜分豆剖之苦的基督教再划上一刀。
划出来的这块大名叫“基督教新教”,马丁? 路德就是基督教新教的开山鼻祖。
不过马丁? 路德所创立的并不是基督教新教的全体,而是它的一个分支,被称为路德宗,它在德国和挪威、瑞典、芬兰、丹麦等北欧诸国得到广泛传播,成为那些地方人民的主要信仰。当然,它也是整个西方基督教新教的肇始。
继马丁? 路德之后,基督教的另一个大改革者是加尔文。加尔文的全名是约翰? 加尔文,1509 年生于法国,比马丁? 路德小26 岁。他12 岁就进修道院做了修士,那日子可相当的苦,成天吃着粗茶淡饭,苦思上帝,连谈谈爱都不行。后来加尔文又在法国多所著名大学进修神学、法律和文学。在巴黎期间,按他自己的说法,他有一夭受到“突如其来的、神的200 
启示”,从而觉悟到如今罗马教会之非,决心像马丁。路德一样起来改革之。儿年后,加尔文发表了他的名著《 基督教原理》 ,它被称为基督教新教的第一本系统的神学著作。
在这本书里,加尔文指出了人认识上帝的两条途径:一是通过个人自我内在的顿悟;二是通过《 圣经》 中上帝的启示。他还有一个令人绝望的观点,就是“预定论”。用加尔文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不是在同一状况下被创造出来的,有些人注定得到永生,另一些人却要永罚入地狱。”这就是说:人的一切都是在他生前就预先注定了的,他一生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改变这一点― 您说这是不是一个令人绝望的理论呢?
从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加尔文的理论中没有罗马教皇和教会的份儿,无论是认识上帝也罢,上天堂下地狱也罢,都是如此。
他的思想不用说遭到了教皇和教会的嫉恨,他们拼命想迫害加尔文和他的信徒们。但像马丁? 路德一样,加尔文也赢得了大批追随者。尤其是当他一次偶尔途经瑞士的日内瓦,在这里竟然发现了一片他的新教的沃壤。因为这个美丽的山城,从执政者到普通市民都憎恨罗马教廷,把罗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