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与刑罚 [意]切萨雷·贝卡里亚[网罗论坛]寒寒-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非处死他是预防他人犯罪的根本的和惟一的防范手段。这
是死刑据以被视为正义和必要刑罚的第二个理由。
历史上任何最新的酷刑都从未使决心侵犯社会的人们回
心转意。莫斯科的伊丽莎白女皇①统治的20 年,为人民的父
母官们树立了杰出的典范,同祖国的儿子们用鲜血换来的无
数成果相比,这一典范毫不逊色。如果几百年的历史、这20
年的统治和罗马公民的范例②都说服不了那些怀疑理性语
言、倾服权威语言的人,那么,考察一下人的本性,就足以
听到我的主张的真谛。
①伊丽莎白(1709…1761);彼得大帝的女儿,1741 年11 月通过政变取得王位,成为
俄国女皇。她曾于1753 年6 月18 日和1754 年9 月30 日发布命今废除死刑。—
译者注
②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除指挥军事作战的百人团会议(itia Centuriata)有权对违
犯军纪者处以死刑外,库里亚会议和部落会议均无权对犯罪公民适用死刑。—译
… 33 – 网罗论坛'txtnovel。bbs。topzj'制作:寒寒
… 页面 35…
论犯罪与刑罚 '意' 切萨雷·贝卡里亚
者注
对人类心灵发生较大影响的,不是刑罚的强烈性,而是
刑罚的延续性。因为,最容易和最持久地触动我们感觉的,
与其说是一种强烈而暂时的运动,不如说是一些细小而反复
的印象。习惯是一种主宰着一切感知物的王权,一个人说话、
走路、寻求生活需要,都离不开习惯的帮助;同样,道德观念
只有通过持续和反复影响才会印人人的脑海。处死罪犯的场
面尽管可怕,但只是暂时的,如果把罪犯变成劳役犯,让他
用自己的劳苦来补偿他所侵犯的社会,那么,这种丧失自由
的鉴戒则是长久的和痛苦的,这乃是制止犯罪的最强有力的
手段。这种行之有效的约束经常提醒我们:如果我犯了这样的
罪恶,也将陷入这漫长的苦难之中。因而,同人们总感到扑
朔迷离的死亡观念相比,它更具有力量。
欲望促成人健忘,即使对于一些最紧要的事物,这种健
忘也是自然而然的,死刑所给予的印象是取代不了它的。一
般规律是:狂暴的欲望只能暂时地攫取人心,而不能持续下去,
它适合于像波斯人或古代斯巴达人那样去搞革命;然而,在一
个自由而安宁的政府领导下,印象与其说应该是强烈的,不
如说应该是经常的。
在大部分人眼里,死刑已变成了一场表演,而且,某些
人对它怀有一种忿忿不平的怜悯感。占据观众思想的,主要
是这两种感情,而不是法律所希望唤起的那种健康的畏惧感。
然面,有节制的和持续的刑罚则使这种畏惧感占据着统治地
位,因为这种感情是惟一的。刑场与其说是为罪犯开设的,
不如说是为观众开设,当怜悯感开始在观众心中超越了其他
情感时,立法者似乎就应当对刑罚的强度做出限制。
一种正确的刑罚,它的强度只要足以阻止人们犯罪就够
了。没有哪个人经过权衡之后还会选择那条使自己彻底地、
永久地丧失自由的道路,不管犯罪能给他带来多少好处。因
而,取代死刑的终身苦役的强度足以改变任何决意的心灵。
另外,很多人以一种安详而坚定的表情对待死刑。其中,
… 34 – 网罗论坛'txtnovel。bbs。topzj'制作:寒寒
… 页面 36…
论犯罪与刑罚 '意' 切萨雷·贝卡里亚
一些人是出于狂热,一些人是出于几乎一直伴随他走人坟墓
的空虚,另一些人则是出于一种最后的绝望的试图:或者生存
下去,或者忍受不幸。但是,在侄桔的束缚中,在棍棒的奴
役下,既没有狂热,也没有空虚,绝望也结束不了他所吞食
的恶果,而是使他开始尝受这些恶果。
我们的精神往往更能抵御暴力和极端的但短暂的痛苦,
却经受不住时间的消磨,忍耐不住缠绵的烦恼,因为,它可
以暂时地自我收缩以抗拒暴力和短暂的痛苦。然而,这种强
烈的伸缩性却不足以抗拒时间与烦恼的长期和反复的影响。
每次以死刑为国家树立鉴戒都需要一次犯罪,可是,有
了终身苦役刑,只一次犯罪就为国家提供无数常存的鉴戒。
如果说重要的是经常向人们显示法律的力量的话,死刑的适
用就不应是间隔很长的,因而,就要求犯罪经常发生。这样,
为了变得有用,死刑就必然要改变本来应该给予人们的那种
印象,这就意味着它要想是有用的,就应当同时是无用的。
有人说,终身苦役同死刑一样也是痛苦的,所以,它也
同样是残酷的。我认为:如果把苦役的受苦时间加在一起,甚
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这些苦难是平均分配于人的整
个生活,而死刑却把它的力量集中于一时。苦役这种刑罚有
一个好处,它使旁观者比受刑者更感到畏惧,因为,前者考
虑的是受苦时间的总和,后者则分心于眼前的不幸而看不到
将来。在前者的想象中,刑罚的恶果变得昭彰了;而后者却从
他那麻木不仁的心灵中汲取旁观者所无法体验和理解的安
慰。
我知道,发展自己的内心情感是一门依靠教育才能学到
的艺术。然而,不能因为盗贼不能很好地解释自己的行为原
则,就说这些原则不怎么起作用。瞧,很快我们就会看到那
些只有绞刑或轮刑才能阻止其犯罪的盗贼和杀人犯所进行的
推论了:
“我应该遵守的算是些什么法律呀!它在我和富人之间
… 35 – 网罗论坛'txtnovel。bbs。topzj'制作:寒寒
… 页面 37…
论犯罪与刑罚 '意' 切萨雷·贝卡里亚
设置了一道鸿沟。富人对我一毛不拔,反倒找借口让我尝受
他所没尝受过的痛苦。这是谁定的法律?是富人和权势者。他
们对于穷人阴陋的茅舍从来不屑一顾,他们眼看着儿童们在
饥饿中哭嚎,妇女们在伤心落泪,却连一块发了霉的面包也
不肯拿出来。我们要斩断这些给多数人造成灾难并为少数懒
惰的暴君服务的绳索!我们要向这不平等的根源开战!我将重
新恢复自然的独立状态,我将以自己的勇敢和辛勤来获取一
定时间的自由愉快的生活。也许痛苦和忏悔的一天会来临,
但那是短暂的,在度过多年自由和享乐的生活之后,我会有
那么一个烦恼之日的。作为少数人之王,我将纠正命运的荒
谬,将让那些暴君在被他们的奢侈侮辱得还不如他们的马和
狗的人面前,面如土色,失魂落魄。”
就这样,一种信念充斥于那些忘乎所以的罪犯的头脑,
它教给他去做一种简单的忏悔,并告诉他长时间的幸福是完
全可能的。因而,大大减少了他对悲惨结局的恐惧。
但是,一个人如果发现他将在生活于自由之中的本国公
民的眼下,在苦役和痛苦之中,度过许多岁月甚至是整整一
生,成为曾保护过他的法律的奴隶,那么,他将把这种结局
同成败未卜的犯罪、同他可能享受到的暂时成果进行有益的
比较。那些现在看来是因鼠目寸光而葬送了自己的教训所给
予他的印象,比一种酷刑的场面要强烈得多。酷刑的场面给
予人们的常常是一付铁石心肠,而不是教人悔过。
用死刑来向人们证明法律的严峻是没有益处的。如果说,
欲望和战争的要求纵容人类流血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人们
行为的约束者,看来不应该去扩大这种残暴的事例。随着人
们用专门的研究和手续使越来越多的死亡合法化,这种事例
就更加有害了。体现公共意志的法律僧恶并惩罚谋杀行为,
而自己却在做这种事情;它阻止公民去做杀人犯,却安排一个
公共的杀人犯。我认为这是一种荒谬的现象。
真正的和最有益的法律是怎样的呢?那就是当一向到处
… 36 – 网罗论坛'txtnovel。bbs。topzj'制作:寒寒
… 页面 38…
论犯罪与刑罚 '意' 切萨雷·贝卡里亚
声张的私人利益不再喧嚣或者同公共利益结合在一起时,所
有人都情愿遵守和提出的契约和条件。每个人对死刑怀有何
种感情呢?我们在每个人对刽子手所采取的仇视和鄙夷的态
度中看到了这种感情。然而,这位刽子手也是公共意志的无
辜执行者,是一位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善良公民,同那些对外
作战的无畏战士一样,他也是对内治安的必要工具。那么,
这一矛盾的根源何在呢?为什么人们的这种感情如此强烈,以
致压倒了理性呢?因为,人们在心灵的最深处,在那个比其他
任何部位都更多地保留着古老自然的原始状态的地方,总认
为:自己的生命不受任何用其铁腕统治世界的人的支配,除非
出现这种必要性。
聪明的司法官员和严厉的执法牧师泰然自苦地用缓慢的
仪式把犯人慢慢带向死亡;不幸者在痛苦的抽搐中等待着最后
的致命一击;而法官却熟视无睹、漠然置之,或许还暗暗地对
自己的权威感到得意,品味着生活的惬意和乐趣。人们看到
这种情景会怎么想呢?他们将叹道: “咳,这些法律只不过是施
加暴力的借口,煞费苦心、残酷横暴的司法手续只不过是为
了更稳妥地把我们当作牺牲品,奉祀给贪得无厌的暴政偶像
而订立的协约用语罢了。”
“杀人被说成是一种可怕的滔天大罪,我们却看到有人
在心安理得地实施它。这一事例使我们受益匪浅。过去,我
们根据一些描述,把暴力致死看作一种可怕的场面,然而,
现在我们却把它看做是一瞬间的事情。对于那些并不等待死
亡,因面几乎尝不到死刑痛苦的人来说,这种事情就更不算
什么了。”
这些就是那些打算犯罪的人清醒地或者恍惚地做出的危
险而有害的推理。正像我们所看到的,对他们更起作用的不
是信仰本身,而是信仰的滥用。
如果有人反驳我说:对某些犯罪施用死刑己成为几乎所有
世纪和国家的惯例,那么,我将答道:在不受时效约束的真理
… 37 – 网罗论坛'txtnovel。bbs。topzj'制作:寒寒
… 页面 39…
论犯罪与刑罚 '意' 切萨雷·贝卡里亚
面前,这种惯例正在消泯。人类历史给我们的印象是:谬误好
似无边的烟海,在这之上,漂浮着稀少的、混杂的、彼此远
离的真理。用人作牺牲品是几乎所有国家的共同习惯,而谁
敢因此而为这个习惯辩解呢?有少数一些社会,仅仅在短暂的
时期内摈弃了死刑,这不是对我的观点的否定而是一种支持,
因为这正符合伟大真理的命运。同笼罩着人类的漫长黑夜相
比,这些真理的出现只不过是一次闪电。幸运的时代目前仍
未到来,一旦这一时代未临,真理将像今天的谬误那样为大
多数人所掌握。至今只有神明所揭示并将其单独分离出来的
那些真理才不受这项普遍规律的支配。
同信守蒙昧习惯的众人发出的喧嚣相比,一个哲学家的
呼声确实太微弱了。然而,那些分散在大地上的少数明智者,
将在内心深处向我发出共鸣。。如果说,真理可以逾越硬把它
同君主隔开的重重障碍而登上王位的话,那么,它懂得,正
是这些明智者的秘密赞助才使它获得成功。它还知道:征服者
的血腥名声将对这座王位不起作用,而公正的后代将让它在
泰塔斯、安东尼和图拉真①的和平战利品中占据首位。
①泰塔斯(Titus); 79…81 年罗马帝国皇帝;安东尼(Antoninus Pius); 138…161 年罗马
帝国皇帝;图拉真(Trajanus),98…117 年罗马帝国皇帝。他们的统治使罗马帝国进人
鼎盛时期,出现了“罗马的和平”;均被史学家誉为“贤明的皇帝”。—译者注
倡导和平的美德,倡导科学和艺术的君主是人民的父亲,
是加冕的公民,他们权力的增加就是臣民的幸福,因为,他
们的权力削弱了那些因不可靠而变得残酷的专制中介。我们
看到这些君主正坐在欧洲的一些王位上,如果他们第一次颁
布法律,人类该多么幸福啊!人民的真诚愿望如能上达君主,
往往是一种吉祥,而那些专制的中介却将它们扼杀。这些君
主之所以让一些古老的法律继续存在,是因为从谬误身上剥
下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受人尊敬的锈衣的确非常困难。而明智
的公民正是因此才主张以更大的热情继续提高这些君主的权
威。
… 38 – 网罗论坛'txtnovel。bbs。topzj'制作:寒寒
… 页面 40…
论犯罪与刑罚 '意' 切萨雷·贝卡里亚
十七、驱逐和没收财产
谁扰乱了公共安宁,谁不遵守法律,即不遵守人们借以
相互忍让和保护的条件,谁就应该受到社会的排斥,也就是
说应该受到驱逐。
对于那些被指控犯有凶残罪行的人,如若只是有重大嫌
疑,但还确定不了他们就是罪犯的话,看来应该将他们驱逐。
但是,这样做需要有一个非武断的、尽量准确的章程,以此
来惩办那些使国家处丁下述灾难性抉择—或者畏惧他或者侵
犯他—之中的人,同时,也给予他证实自己无罪的神圣权利。
因而据以驱逐木国人和首次受控告者的理由,应比据以驱逐
外国人和屡受控告者的理由更加充分。
然而,一个人被驱逐并被从他原来所属的社会永远开除
出去之后,他的财产应该被剥夺吗?这个问题涉及不同的方
而。剥夺财产是一种比驭逐更重的刑罚。应该根据犯罪的程
度,分别给予剥夺全部、剥夺部分、不予剥夺三种不同的处
置。剥夺全部财产应发生在法律所宣告的驱逐消灭了社会与
犯罪公民间一切现存关系的时候,他的公民身份已经丧失,
只剩下一个单纯的人了,对于政治肌体来说,与自然死亡相
同的效果应该产生。既然驱逐在政治上无异于死亡,那么,
从罪犯那里剥夺的财产看来就应该归属于他的合法继承人,
而不应归属于君主。
但是,我之所以胆敢就没收财产提出异议,并不是仅仅
因为这一细故。某些人认为:没收财产是对复仇能力和私人势
力的约束。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尽管这些刑罚带来好处,
但它们并不总是正义的,因为,被称为正义的刑罚应该是必
要的刑罚。伺机以待的暴政以暂时的利益和某些显贵的幸福
为诱饵,却不顾无数不幸者的绝望和眼泪,立法者如果不想
使暴政有机可乘,就不能容忍有利可图的非正义。
没收财产是在软弱者头上定价,它使无辜者也忍受着罪
犯的刑罚,并使他们沦于必然也去犯罪的绝境。法律要求家
… 39 – 网罗论坛'txtnovel。bbs。topzj'制作:寒寒
… 页面 41…
论犯罪与刑罚 '意' 切萨雷·贝卡里亚
庭服从家长,这使得家庭在本来有办法阻止犯罪时却不能这
样做;一个家庭因家长犯罪而蒙受耻辱和苦难,这是多么痛心
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