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禅宗正脉 >

第12章

禅宗正脉-第12章

小说: 禅宗正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标07】僧问。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理如何。师曰。听老僧偈。碍处非墙壁。通处没虚空。若人如是解。心色本来同。又云。佛性堂堂显现。住性有情难见。若悟众生无我。我面何如佛面。
  ○问蚯蚓断为两段。两头俱动。未审佛性在阿那头。师曰。妄想作么。曰其如动何。师曰。汝岂不知火风未散。
  【颂】【标08】问如何转得山河国土归自己去。师曰。如何转得自己成山河国土去。曰不会。师曰。湖南城下好养民。米贱柴多足四邻。僧无语。师示偈曰。谁问山河转。山河转向谁。圆通无两畔。法性本无归。
  ○【标09】华严座主问。虚空为是定有。为是定无。师曰。言有亦得。言无亦得。虚空有时。但有假有。虚空无时。但无假无。曰如和尚所说。有何教文。【标10】师曰。大德岂不闻首楞严云。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岂不是虚空生时。但生假名。又云。汝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岂不是虚空灭时。但灭假名。老僧所以道。有是假有。无是假无。又问。经云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此意如何。师曰。以净琉璃为法界体。以真金像为无漏智。体能生智。智能达体。故云。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
  ○【标11】久依南泉。有投机偈曰。今日还乡入大门。南泉亲道遍乾坤。法法分明皆祖父。回头惭愧好儿孙。泉答曰。今日投机事莫论。南泉不道遍乾坤。还乡尽是儿孙事。祖父从来不出门。
  【颂】僧问。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只如二祖。是了不了。师曰空。又问云门。门曰确(大沩秀云。长沙空。云门确。信手拈。非造作。离心意识参。出圣凡路学。才有丝毫。腾蛇绕脚)【增收】。

  【标12】茱萸和尚

  【颂】赵州到云居。居曰。老老大大。何不觅个住处。曰甚么处住得。居曰。山前有个古寺基。州曰。和尚自住取。后到师处。师曰。老老大大。何不觅个住处。州曰。向甚处住。师曰。老老大大。住处也不知。州曰。三十年弄马骑。今日却被驴扑(颂见赵州章内)。

  【标13】子湖利纵禅师

  【颂】因邑人翁迁贵。施山下子湖创院。师于门下立碑曰。子湖有一只狗。上取人头。中取人心。下取人足。拟议即丧身失命。临济会下二僧参。方揭帘。师喝曰看狗。僧回顾。师便归方丈。
  ○尼到参。师曰。汝莫是刘铁磨否。曰不敢。师曰。左转右转。曰和尚莫颠倒。师便打。

  【标14】白马昙照禅师

  【颂】常曰。快活快活。及临终时叫苦苦。又曰。阎罗王来取我也。院主问曰。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师举枕子曰。汝道当时是。如今是。院主无对(法眼代云。此时但掩耳出去)。

  【标01】云际师祖禅师

  【颂】初参南泉。问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如何是藏。泉曰。与汝往来者是。师曰。不往来者如何。泉曰亦是。曰如何是珠。泉召师祖。师应诺。泉曰。去。汝不会我语。师从此信入。

  【标02】香严端禅师

  【标03】上堂。兄弟。彼此未了。有甚么事相共商量。我三五日即发去也。如今学者。须了却今时。莫爱他向上人无事。兄弟总学得种种差别义路。终不代得自己见解。毕竟著力始得。空记持他巧妙章句。即转加烦乱去。汝若欲相应。但恭恭地。尽莫停留纤毫。直似虚空。方有少分。以虚空无锁闭。无壁落。无形段。无心眼。时有僧问。古人相见时如何。师曰。老僧不曾见古人。曰今时血脉不断处。如何仰羡。师曰。有甚么仰羡处。
  ○【标04】问某不问闲事。请和尚答话。师曰。更从我觅甚么。曰不为闲事。师曰。汝教我道。乃曰。兄弟。佛是尘。法是尘。终日驰求。有甚么休歇。但时中不用挂情。情不挂物。无善可取。无恶可弃。莫教他笼罩著。始是学处也。
  ○问某甲曾辞一老宿。宿曰。去则亲良朋。附善友。某今辞和尚。未审有何指示。师曰。礼拜著。僧礼拜。师曰。礼拜一任礼拜。不得认奴作郎。

  【标05】灵鹫闲禅师

  上堂。是汝诸人本分事。若教老僧道。即是与蛇画足。时有僧问。与蛇画足即不问。如何是本分事。师曰。阇黎试道看。僧拟再问。师曰。画足作么。

  【标06】苏州西禅和尚

  【标07】僧问。三乘十二分教则不问。如何是祖师西来的的意。师举拂子示之。其僧不礼拜。竟参雪峰。峰问。甚么处来。曰浙中来。峰曰。今夏甚么处。曰西禅。峰曰。和尚安否。曰来时万福。峰曰。何不且在彼从容。曰佛法不明。峰曰。有甚么事。僧举前话。峰曰。汝作么生不肯伊。曰是境。峰曰。汝见苏州城里人家男女否。曰见。峰曰。汝见路上林木池沼否。曰见。峰曰。凡睹人家男女大池林沼。总是境。汝还肯否。曰肯。峰曰。只如举起拂子。汝作么生不肯。僧乃礼拜。曰学人取次发言。乞师慈悲。峰曰。尽乾坤是个眼。汝向甚么处蹲坐。僧无语。

  【标08】陆亘大夫

  【评】【颂】问南泉曰。肇法师也甚奇怪。解道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泉指庭前牡丹曰。大夫。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此机缘按会元。见南泉章)。

  【标09】甘贽行者

  【颂】一日入南泉设斋。黄檗为首座。行者请施财。座曰。财法二施。等无差别。甘曰。恁么道。争消得某甲嚫。便将出去。须臾复入。曰请施财。座曰。财法二施。等无差别。甘乃行嚫。
  【颂】又一日入寺设粥。仍请南泉念诵。泉乃白椎曰。请大众为狸奴白牯。念摩诃般若波罗蜜。甘拂袖便出。泉粥后问典座。行者在甚处。座曰。当时便去也。泉便打破锅子。

  【标10】关南道常禅师

  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举拄杖曰会么。曰不会。师便打。师每见僧来参礼。多以拄杖打趁。或曰。迟一刻。或曰。打动关南鼓。而时辈鲜有唱和者。

  【标11】双岭玄真禅师

  初问道吾。无神通菩萨。为甚么足迹难寻。吾曰。同道者方知。师曰。和尚还知否。吾曰不知。师曰。何故不知。吾曰。去。你不识我语。师后于盐官处悟旨焉。

  【标12】径山鉴宗禅师

  有小师洪諲。以讲论自矜。师谓之曰。佛祖正法。直截忘诠。汝算海沙。于理何益。但能莫存知见。泯绝外缘。离一切心。即汝真性。諲茫然。遂礼辞游方。至沩山方悟玄旨。乃嗣沩山。

  【标13】芙蓉灵训禅师

  【颂】师辞归宗。宗问。甚么处去。师曰。归岭中去。宗曰。子在此多年。装束了。却来为子说一上佛法。师结束了上去。宗曰。近前来。师乃近前。宗曰。时寒。途中善为。师领此言。顿忘前解。

  【标14】新罗大茅和尚

  上堂。欲识诸佛师。向无明心内识取欲识常住不凋性。向万物迁变处识取。

  五台智通禅师(自称大[神]佛)

  【颂】初在归宗会下。忽一夜连叫曰。我大悟也。众骇之。明日上堂。众集。宗曰。昨夜大悟底僧出来。师出曰某甲。宗曰。汝见甚么道理。便言大悟。试说看。师曰。师姑元是女人作。宗异之。师便辞去。宗门送。与提笠子。师接得笠子。戴头上便行。更不回顾。临终有偈曰。举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出头天外看。谁是我般人。

  【标15】杭州天龙和尚

  上堂。大众莫待老僧来上便上来。下去便下去。各有华藏性海。具足功德无碍光明。各各参取。

  【标16】杭州刺史白居易

  久参佛光。得心法。兼禀大乘金刚宝戒。(云云)凡守任处。多访祖道。学无常师。

  【标01】镇州普化和尚

  【颂】【标02】师事盘山。密授真诀。而徉狂出言无度。暨盘山顺世。乃于北地行化。或城市。或冢间。振一铎曰。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方八面来。旋风打。虚空来连架打。一日临济令僧捉住曰。总不恁么来时如何。师拓开曰。来日大悲院里有斋。僧回举似济。济曰。我从来疑著这汉。凡见人无高下。皆振铎一声。
  【颂】临济一日与河阳木塔长老。同在僧堂内坐。正说师每日在街市掣风掣颠。知他是凡是圣。师忽入来。济便问。汝是凡是圣。师曰。汝且道。我是凡是圣。济便喝。师以手指曰。河阳新妇子。木塔老婆禅。临济小厮儿。却具一只眼。济曰这贼。师曰贼贼。便出去。

  【标03】寿州良遂禅师

  【颂】参麻谷。谷见来。便将锄头去锄草。师到锄草处。谷殊不顾。便归方丈闭却门。师次日复去。谷又闭门。师乃敲门。谷问阿谁。师曰良遂。才称名。忽然契悟。曰和尚莫谩良遂。良遂若不来礼拜和尚。洎被经论赚过一生。谷便开门相见。及归讲肆。谓众曰。诸人知处。良遂总知。良遂知处。诸人不知。

  【标04】薯山慧超禅师

  洞山来礼拜次。师曰。汝已住一方。又来这里作么。曰良价无奈疑何。特来见和尚。师召良价。价应诺。师曰。是甚么。价无语。师曰。好个佛。只是无光焰。

  【标05】虔州处微禅师

  僧问。三乘十二分教。体理得妙。与祖意是同是别。师曰。须向六句外鉴。不得随声色转。曰如何是六句。师曰。语底。默底。不语。不默。总是。总不是。汝合作么生。僧无对。

  【标06】荐福弘辩禅师

  【标07】唐宣宗问。云何名戒。对曰。防非止恶谓之戒。帝曰。云何为定。对曰。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帝曰。云何为慧。对曰。心境俱空。照觉无惑名慧。【标08】帝曰。何为方便。对曰。方便者。隐实覆相。权巧之门也。被接中下。曲施诱迪。谓之方便。设为上根。言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者。斯亦方便之谈。乃至祖师玄言。忘功绝谓。亦无出方便之迹。【标09】帝曰。何为佛心。对曰。佛者西天之语。唐言觉。谓人有智慧觉照为佛心。心者佛之别名。有百千异号。体唯其一。无形状。非青黄赤白。男女等相。在天非天。在人非人。而现天现人。能男能女。非始非终。无生无灭。故号灵觉之性。如陛下日应万机。即是陛下佛心。假使千佛共传。而不念别有所得也。【标10】帝曰。如今有人念佛如何。对曰。如来出世。为天人师。善知识。随根器而说法。为上根者开最上乘。顿悟至理。中下者。未能顿晓。是以佛为韦提希。权开十六观门。令念佛生于极乐。故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标11】帝曰。有人持经念佛。持咒求佛如何。对曰。如来种种开赞。皆为最上一乘。如百川众流。莫不朝宗于海。如是差别诸数。皆归萨婆若海。帝曰。祖师既契会心印。金刚经云。无所得法如何。对曰。佛之一化。实无一法与人。但示众人。各各自性。同一法藏。当时然灯如来。但印释迦本法而无所得。方契然灯本意。故经云。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是法平等。修一切善法。不住于相。【标12】帝曰。禅师既会祖意。还礼佛转经否。对曰。沙门释子。礼佛转经。盖是住持常法。有四报焉。然依佛戒修身。参寻知识。渐修万行。履践如来所行之迹。帝曰。何为顿见。何为渐修。对曰。顿明自性。与佛同俦。然有无始染习。故假渐修对治。令顺性起用。如人吃饭。不一口便饱。师是日辩对七刻。赐紫方袍。号圆智禅师。

  【标13】朗州古堤和尚

  仰山到参。师曰。去。汝无佛性。山叉手近前三步。应喏。师笑曰。子甚么处得此三昧来。山曰。我从耽源处得名。沩山处得地。师曰。莫是沩山的子么。山曰。世谛即不无。佛法即不敢。山却问。和尚从甚处得此三昧。师曰。我从章敬处得此三昧。山叹曰。不可思议。来者难为凑泊。

  【标14】河中府公畿和尚

  【颂】因往罗汉路。路逢一骑牛翁。师曰。罗汉路向什么处去。翁拍牛云。道道。师喝曰。这畜生。翁曰。罗汉路向什么处去。师却拍牛曰。道道。翁曰。直饶与么。犹少蹄角在。师便打。翁便拍牛走【增收】。

  【标15】秘魔岩和尚

  【颂】常持一木叉。每见僧来礼拜。即叉却颈曰。那个魔魅。教汝出家。那个魔魅。教汝行脚。道得也叉下死。道不得也叉下死。速道速道。学徒鲜有对者。霍山通和尚访师。才见不礼拜。便撺入怀里。师拊通三下。通起拍手曰。师兄三千里外赚我来。三千里外赚我来。便回。

  【标16】湖南祇林和尚

  【颂】每叱文殊普贤。皆为精魅。手持木剑。自谓降魔。才见僧来参。便曰。魔来也。魔来也。以剑乱挥归方丈。如是十二年后。置剑无言。僧问。十二年前。为甚么降魔。师曰。贼不打贫儿家。曰十二年后。为甚么不降魔。师曰。贼不打贫儿家。

  【标01】黄州齐安禅师

  僧问如何识得自己佛。师曰。一叶明时消不尽。松风韵罢怨无人。曰如何是自己佛。师曰。草前骏马实难穷。妙尽还须畜生行。

  【标02】睦州陈尊宿

  持戒精严。学通三藏。游方契旨于黄檗。后为四众请住观音院。常百余众。经数十载。
  【颂】【标03】学者叩激。随问遽答。词语峻险。既非循辙。故浅机之流。往往嗤之。唯玄学性敏者钦伏。由是诸方归慕。咸以尊宿称。后归开元。居房织蒲鞋以养母。故有陈蒲鞋之号。或见讲僧。乃召曰座主。主应诺。师曰。担板汉。
  【颂】【标04】一日晚参。谓众曰。汝等诸人。还得个入头处也未。若未得个入头处。须觅个入头处。若得个入头处。已后不得孤负老僧。时有僧出礼拜曰。某甲终不敢孤负和尚。师曰。早是孤负我了也。又曰。明明向你道。尚自不会。何况盖覆将来。
  【颂】师见僧。乃曰。现成公案。放汝三十棒。曰某甲如是。师曰。三门头金刚。为甚么举拳。曰金刚尚乃如是。师便打。
  ○问如何是向上一路。师曰。要道有甚么难。曰请师道。师曰。初三十一。中九下七。
  【颂】问以一重去一重即不问。不以一重去一重时如何。师曰。昨朝栽茄子。今日种冬瓜。
  ○【标05】问。某甲讲兼行脚。不会教意时如何。师曰。灼然实语当忏悔。曰乞师指示。师曰。汝若不问老僧。即缄口无言。汝既问老僧。不可缄口去也。曰请师便道。师曰。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颂】问高揖释迦。不拜弥勒时如何。师曰。昨日有人问。趁出了也。曰和尚恐某甲不实那。师曰。拄杖不在。苕帚柄聊与三十。
  【评】【颂】问僧。近离甚处。僧便喝。师曰。老僧被你一喝。僧又喝。师曰。三喝四喝后作么生。僧无语。师便打曰。这掠虚汉。
  【颂】秀才访师。称会二十四家书。师以拄杖空中点一点曰。会么。秀才罔措。师曰。又道会。二十四家书。永字八法也不识。
  【颂】上堂。裂开也在我。捏聚也在我。时有僧问。如何是裂开。师曰。三九二十七。菩提涅槃。真如解脱。即心即佛。我且与么道。你又作么生。曰某甲不与么道。师曰。盏子扑落地。碟子成七片。曰如何捏聚。师乃敛手而坐。
  【颂】【标06】师看经次。陈操尚书问。和尚看甚么经。师曰。金刚经。书曰。六朝翻译。此当第几。师举起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