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鉴赏-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的茶叶原料;到武夷山开办茶叶加工企业;便有一部分技术工人从此定居下来;直到今天;武夷岩茶的制茶工人;也还有相当一部分为闽南人;其中有一部分则为祖上迁居江西上饶河口从事制茶的闽南人。
茶的出现最初是作为药;然后作为解渴的饮品;随着对饮茶的提倡和普及;各种文化思想的加入;饮茶追求的不是药用、也不是单纯的解渴;而是一种道;一种文化形式、既然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必然会在茶的属性上加入了新的内容;这就是茶具和饮的程式。虽然有很多的茶具仅仅是一种道具;很多饮茶程式是虚张声势;故弄玄虚;有一部分动作实质上是表演;但都有助于强调这一形式的气氛。
在中国现在的饮茶习俗中;保存于闽南粤东的工夫茶是最具茶道气氛的;而工夫茶最重要的道具就是朱泥小圆壶;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乌龙茶;可见乌龙茶在漳州首先创制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乌龙茶的出现促使了与其相适应的品饮方式─工夫茶饮茶风尚的形成。
根据《清朝野史大观》载:「中国讲究烹茶;以闽南之汀、泉、漳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乾隆31年(1766年)永安知县彭光斗离任时欲到福州;「道龙溪;邂;遑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茗相待;盏绝小;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多矣」。乾隆51年(1786年);袁枚描述了他到武夷山幔亭峰天游寺饮茶的过程:「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口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燥平矜;怡情悦性。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添;且可沦至三次而味犹未尽。」这是对工夫茶品饮方式的较早记载。《龙溪县志》也记载了漳州人茶风之盛:「以五月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必以大壮之炉;必琯溪之扇;盛必以长竹之筐;……有其癖者不能自己;穷乡僻壤亦多耽此者……。」
以上所谓斗茶;为始于北宋的饮茶风尚;而大彬为明万历间人;以制宜兴紫砂壶而海内闻名;而「若琛珍藏」款青茶小茶杯;则为清康熙间的景德镇产品;大壮者为漳州南靖县马坪人;以制炉着;琯溪位于平和;长竹即长支竹;节长枝细;上下匀称;闽南地区专以编织竹器。其俗中含有宋、明万历、康熙的习俗和器物;可见漳州人饮茶习俗由来已久;且历代不断发展;不但讲究茶叶制作工艺;讲究茶壶、茶杯、风炉、蒲扇、茶筐;大有唐宋遗风。
传统的工夫茶极为繁琐;单从茶具上讲;包括风炉、水锅、茶壶、茶缸、茶杯;茶洗等;蒲扇;一般均采用陶制;其中茶壶系用紫砂壶;传统有四大要求;即「小、浅、平;老」。「平」就是造型选择低矮的圆壶;壶的流、执、口三顶点要求平;即所谓「三山平」;容量从二杯、三杯、四杯、六杯、八杯、十杯;其中以三至四为常见;又以三杯为好;或认为三杯正好成「品」;应品茶之意;有茶三酒四之说;附合「小」字;宜小不宜大;又有「宜浅不宜深」之说;浅能酿味;留香;又不蓄水;茶叶不会变涩;而「老」字指的是古壶;以明清为贵。茶盘又称茶船;清初以后漳州地区大部分采用东溪窑产的米黄色釉小开片盘;这种盘内底宽平;斜直壁;有低矮的小圈足;有的茶人甚至讲究到冬夏有别;即冬天宜深;盘中能聚热水以温壶;夏天则不宜水;以利散热;茶杯可用白瓷;以「若琛珍藏」款小杯为佳;但「若琛珍藏」款杯;毕竟是康熙一朝之物;岂能妄求;总之;白瓷小杯即可。
有了这些必要的道具;戏就可以开张了。
煮茶的水古代最有讲究;煮水也多讲究;如蔡襄就有「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难」之说。而工夫茶在冲茶煮水时;风炉最好离茶甑七步左右;使人在将汤水冲入茶壶中;必需提着水锅起七步;使水温略有降低;有利于茶中维生素的分解;此外;风炉离茶甑太近;炭灰可能弄脏茶甑、茶桌。烫壶后;冲水入壶;距离要远;以冲激茶叶;使之均匀;从壶中冲入杯中时;距离则要近;以保持热气和香气。
茶冲出后;冲茶者或主人一般不能先品饮;要请在座的客人先饮;如果座上仅二三人;那么主人就要端最后一杯;如座上多人;需等所有客人饮过后才端茶。端那一杯茶也要大讲究;通常要端靠自己左侧的一杯;中间一杯让最后端的人饮;如先用中间一杯;就是不尊重旁人;即使你地位高;辈份高也应有所谦让。特别是为了调解某件事而喝茶;这些规矩更需先了解;如因打架的事喝茶调解;其中有先端中间一杯的;就说明对调解不满意。再如端起茶杯后;杯底在茶盘沿上擦过;就是表明要再生事端了;特别是过去的武馆里;这一点极为敏感。
有人将工夫茶传统泡法归纳为以下18个程式:
1。备器候用、2。倾茶入则、3。鉴赏佳茗、4。清泉初沸、5。孟臣淋漓、6。乌龙入宫、7。悬壶高冲、8。推泡抽眉、9。重洗仙颜、10。若琛出浴、11。游山玩水、12。关公巡城、13。韩信点兵、14。三龙护鼎、15。鉴赏茶汤、16。喜闻幽香、17。细品佳茗、18。重赏余韵。
而潮州人也有将工夫茶分为8个程式的:治器、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潸罐、烫杯、洒茶。也同出一辙;各具工夫了;其实这些都是文人的总结和整理;
在工夫茶的18个程式上;把孟臣和若琛杯连在一起了;在《龙溪县志》里也把「大彬之罐;若琛之杯」连在一起;「若琛珍藏」款小瓷杯产于清康熙年间;和大彬孟臣的茶壶一样;假款仿照历代不绝。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大彬款壶、孟臣款壶在康熙年间;就成了工夫茶中的一种重要的器具了。
那么;工夫茶为什么会选择这种紫砂(或朱泥)小圆壶呢?首先;从工艺上;朱泥适合于制作小圆壶;而工夫茶叶多水少;汤色浓郁;追求质而不追求量;故杯宜小不宜大;壶大杯也相应要大;岂不成了牛饮。
其二;体量小的茶壶;陶色和器形成了审美的主要对象;表面的装饰常常只会产生画蛇添足的效果。壶既然要小的;只好圆下去了。
其三;泡工夫茶;采用朱泥壶最优;根据黄健亮的研究;认为泡茶「以今日台湾的高山茶、乌龙茶为例;确是朱泥优于紫砂;紫砂壶优于潮汕壶;这是有共识的认知;亦有其科学根据;因其毛细孔结构粗细松实不同;对香分子的吸附有所增减。但潮汕壶则擅于诠释普洱茶及重焙火的铁观音;可增益其陈韵。总之;不同的茶应用不同材质、不同烧结度的壶(杯、碗、盅)来追求最佳茶汤表现。」此说甚切;精于茶道的工夫茶人;必然像重视茶叶的品质一样;重视茶壶选择。
其四;紫砂和茶汤色相相近;协调;这是一种沈郁稳重;不事张扬;但并不寂寞的颜色;小壶的造型通常线条柔和;低矮;简练而不呆板;平稳而不凝重;淳朴庄重;是一种忠实的茶具;这种形式很适合工夫茶区的饮茶习惯和审美情趣;也与当地人的性格特征有直接的关系。闽南人的性格也如同闽南的丘陵地带;山不高峻;河不宽阔;农业条件优越;生存条件良好;只求平平安安过日子;不想冒太大的风险;没有北方人的豪爽;没有江南人的潇洒;民风淳朴;性格内向;追求安定;相信传统;注重形式。
君不见;孟臣、思亭创造的一个壶式;就足以把闽南的茶人打发了几百年。(待续)
闽南茶俗和紫砂壶(上)
文/王文径(福建漳浦县博物馆馆长)
中国人对茶的认识;传说起源于神农;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则发端于汉代;司马相如、扬雄等文人开始倡导饮茶。到了两晋时期;茶文化开始登堂入室;魏晋时期;正逢天下混乱;群雄纷起;文人学子无以匡世;遂产生避世思想;大兴清谈之风;高谈阔论;多兴饮宴;当然;真正可以终日豪酒不醉的毕竟是少数人;更多的人选择了饮茶。同时;一些有见识的政治家不满当时的奢侈之风;最早提出了「以茶养廉」的口号;自此之后;茶已经渗透到每一种文化思想领域之中了。政治家饮茶;以塑造自身的形象;文人饮茶;以引发艺术创作的思维;佛家把茶当作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道家将饮茶作为身心与大自然交溶的手段;饮茶又与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一拍就合;结下永世之好。
历朝历代;似乎没有一个政治家;一个统治者对「茶」存有微词;而总是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不断扶植;推广。唐代开始出现了贡茶;说明了宫廷在大力推广饮茶;也正因为这样;产生了茶圣陆羽;也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理论。宋代更是大力提倡饮茶;当时朝野之间盛行的斗茶之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道风景线。几乎在文化史上知名的文人和政治家;都与茶结下不解之缘;饮茶的普及已经上及天子;下至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了。明洪武24年;朱元璋为了减轻茶农的负担;下诏废止团茶;改贡叶茶;于是延续至今的饮茶方式出现了。
饮茶法从煮茶、点茶到泡茶、茶叶也经历了粉茶、饼茶、团茶、叶茶等过程;一千多年来;茶文化的不断深入;改革、更新;每一次饮茶方式的改变;都是对新茶具的一次呼唤;唐代出土于长沙窑的各种水注;宋代建阳窑的黑釉盏;都与同时期的饮茶方式相适应;明代流行叶茶冲泡法;不久以后;紫砂壶也就出现了。
思亭款〈潮州朱泥壶〉。
饮茶方式和茶制品用了几个朝代的时间共同追求最佳的形式;茶具也花费了几个朝代的时间;三方面的互动;终于找到了紫砂壶。
紫砂泥与茶的邂逅;出现了紫砂壶;但这一特殊魅力的艺术品;充满了生命的躁动;并没有和茶叶从一而终;在短暂的亲密接触以后;人们很快发现泡茶远远不能体现紫砂的全部价值。
开始的紫砂壶是专门为泡茶而制作的;但饮茶习俗是多元的;茶壶不可能迎合各种饮茶方式;也不可能和某种饮茶方式绑得很紧;毕竟没有某种定律要求紫砂壶只能作为茶具。紫砂壶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属于自己的路。
一般认为;紫砂壶泡茶;有1、泡茶不失原味;2、壶体能吸收茶的香气;保存余香;3、传热慢;易保温、不烫手;4、使用的时间越长;器身越光亮;3、冷热急变性好;不会爆裂。这些特征经过历代茶人的体会总结;是可信的;但这绝不是紫砂壶被看好的真正原因。
鉴赏家们对一把壶的评判的依据通常是壶的造型、胎质、制作工艺、款识铭刻。紫砂陶特殊的色泽;质感;可塑性等方面的属性;为匠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造型艺术才华的平台。而艺术才华主要表现在造型的设计及制作工艺上;当然也包括了泥料的采挖、选择、加工和烧造这些可能无须名师们亲自出手的程序。宜兴的工艺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绝非是他们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泥料。
清〈仿时大彬紫沙壶〉。
供春、时大彬等是制壶的好手;但也未必是品茶的高手;所以供春的作品树瘿壶;如果是可信的话;就是目前已知存世最早的紫砂壶了;但这件作品其实并不是一件纯粹的、合理的茶壶;其中如表面凹凸不平;极容易藏污纳垢;使沾在壶面上的茶末;无法完全清洗干净;有时也会发霉;产生异味;既影响茶水的质量;也不卫生。所以这件最早的紫砂壶的本质;应当是具有茶壶特征的紫砂陶艺术品;充其量也是先考虑艺术再考虑泡茶。在茶和紫砂的天平上;热爱艺术、富有创造性的匠人们让茶叶失去了重量。
供春的树瘿壶充分注意到紫砂泥特殊的外在特征;以艺术的手法强调了这一特征。时大彬也不是一个单纯做茶壶的工匠;他的作品目前所见已有多件;有三足;履鼎足;六方壶、圆壶等多种形式;但没有一件是相似的;虽然都是茶壶;但没有一件是老实的、单纯的茶壶。
《阳羡名陶录》记载时大彬「喜作大壶;后游娄东;闻陈继儒、王时敏等品茶试茶之论;乃作小壶」;这一段话也可以写成:时大彬因为听到陈、王关于茶的议论;才发现自己原来所做的大壶并不适合泡茶;于是改作适合于泡茶的小壶。
供春不是作紫砂壶的第一人;前面还有金沙寺僧;所作的壶据吴骞记载是「规而圆之」;应当是一般意义的圆壶;他的壶式不传的原因;有论者称是因为无款识;其实「尝以指罗纹为标识」也是一种款识的。比时大彬稍早的工匠;元畅、时朋、董瀚、赵良的作品或擅提梁、或擅菱花;均「多古拙」;此后只有与时大彬同时代的李茂林做起了小壶;因被称为小壶鼻祖。
紫砂壶的主流作品不应属当然的茶具;而是一种可以作为茶具的陶工艺品;时大彬的早期作品属于侧重于艺术观赏价值的;后期的创作才顾及到适合作为茶具。
陈鸣远把这个问题更加明朗化了;他的作品有二大类;一是像生陶;是与茶根本沾不上边的小摆件。另一种就是今天被称为朱泥壶、极适合用来泡茶的茶壶─如福建漳浦蓝国威出土的「名人仿古」款朱泥圆壶。
陈鸣远仿古;为什么仿古?说明作此类小圆壶本非自己的特长;偶尔为之;只是仿古人的作品;仿谁的古?时大彬、李茂林作过小壶;是有文字记载的;惠孟臣则以小壶为主。
多少年后;陈鸿寿也走进这个圈子;他毕竟是一个造诣很深的大艺术家;而且擅长篆刻;这使他发现了紫砂壶与寿山石之间的共同点;但是陈鸿寿自己没有动手作壶;紫砂壶的制作具有很大的工艺成份。特别是花贷;需要匠人随机应变;临时发挥;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新的思想;新的创意会不断出现。身为宜兴知县的陈鸿寿;没有加入这属于社会底层的匠人之间;因此他只能选择光货;特别是设计的壶式基本上都具有较完整的面;以为书法篆刻或美术创作提供尽可能的空间;毫无疑问;陈鸿寿的作品虽然多为适合于作为茶具;但设计者真正关注的也只是艺术;而不是茶。
比时大彬稍晚的惠孟臣;原来是否也作大壶;作什么样的大壶;不得而知;他的成名全因为他的小圆壶。这类适合于泡工夫茶的小壶在当时的紫砂壶创作中;肯定不是主流产品。他虽然工艺不错;但做出来的是一些不事装饰、线条简单、造型类似的小圆壶;没有迎合时尚;作品多半是流入茶肆民居之中;而不是作为艺术品;摆上官吏文士的书斋;以至同时代的文人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不屑于将惠孟臣的名字事迹用白纸黑字写下来;给紫砂陶史留下一个遗憾;直到乾隆年间;张燕昌在说起他所见的一些紫砂壶时;回忆起小时期曾见过孟臣的作品;对其作品似乎也不以为然;只是顺便提到而已;张燕昌生于乾隆3年;他看到这件东西;大约也是在乾隆20年的事了。同时代吴骞也在庙会上偶见有孟臣款的壶;因感到底款刻得还不错;才注意到有惠孟臣这个工匠;直到乾隆51年;吴骞才把这二件事写进他的《阳羡名陶录》中。
明末清初之际;紫砂壶已经声名远播;江浙一带研究和收藏者大有人在;对惠孟臣视而不见的原因除了上述的不合时人眼外;应当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物有所归;孟臣壶以及类似的小圆壶主要的市场是在闽南粤东一带。惠孟臣的名字流落到这片土地;居然受到闽南人至高的礼遇;这是当时的人们始料不及的。
也正是在明末清初之际;工夫茶与紫砂小圆壶的邂逅;为紫砂壶开拓了另一片广阔的天地。
与鸣远仿古壶共同出土的〈山水人物墨彩茶盘〉
历史出现了这样的巧合;时大彬和他的艺友们正沉湎于紫砂壶的创作时;闽南人开始了乌龙茶的创制。
闽南地处南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丘陵地貌;多为黄壤和红壤;山多雾;草木茂盛;极适合茶树的种植;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民间饮茶习俗源远流长。闽南地区茶叶的品种主要为乌龙茶。乌龙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产于福建的「武夷岩茶」、安溪的「铁观音」最为著名;包括水仙、铁观音、乌龙茶;色种中的黄旦、本山、毛蟹、奇兰、梅占等;还有广东的凤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