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12月16日 新建高校校长论坛.新建高校创新模式的探索 张妙弟等 >

第2章

12月16日 新建高校校长论坛.新建高校创新模式的探索 张妙弟等-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些新建高校当中,它们在走这个改革创新的道路当中,有哪些共性问题是值得大家拿出来一起来探讨的,我们现在应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请四位嘉宾畅所欲言一下。

    现在新建高校所面临着一个共性问题,实际上主要是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问题。也就是说,你新建高校培养出的人才,适合社会的需求。那么这就是我们要改革,要创新的目的所在。那么从改革的内容来看,还有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新建高校的学科结构的调整问题,要增强适应性,就必然涉及到学科结构的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因为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加入世贸组织也好,无论是对国家也好,对地方也好,这个我们都需要这方面的适用性。刚才张教授说的技术应用层次这些人才,我们不用先来界定它技术层面到底包含哪些?它的内涵和外延到底是什么?我们主要增强这个社会的适应性,要调整学科的专业结构。比如说,根据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发展的要求,比如说根据地方支柱产业。刚才提到汽车,比如说长春,比如说上海,我们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我们在某些:比如说电子,汽车制造,机械制造这个专业,要上哪些专业。还比如说,要改造环境,环境工程,比如说我刚才举的民族院校,它也有,要上旅游管理专业,这个旅游呢!民族地区呢!虽然地大物博,但是旅游资源非常地丰富。上旅游专业,发挥民族地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旅游景点众多,名胜古迹和少数民族风情这种优势,上这种旅游专业,那直接可以为民族地区服务。还比如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所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方面的这些专业,这就是我们不是说要急功近利,而是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既要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按照高等教育内在的规律来把握,更好地把学科和专业设置这个问题搞好,这是我觉得是我们新建高校所面临的一个共性的问题。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创新。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实质是人的精神和能力的创新。那么作为高等学校来说,培养人才的创新模式,我觉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重要一条。那么在于人才的培养的模式上面,作为地方高校来说,我们的定位主要来说是围绕地方经济服务。那么在人才模式的创新当中,我觉得现在也是我们改革创新当中的有一些探索的一些途径。比如说,产、学、研、这种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产学研结合的含义,从它的目的来说,我估计有这么几个,一个是学校企业,科研、研究产品开发相结合,那么这是一个三者合并的一个目的。另外一个,这三者合并也是一个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那么这个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以往我们的毕业生,所注重的可能是知识和能力。那么随着现在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看,它更注重可能人才的实践技能和他的经历,比如说像有一些产业,它的知识更新很快,那么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可能它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到他工作以后,一到两年之间它可能要主动去适应。那么这种产、学、研结合以后,这种模式国内现在有很多,两年在学校里边教学,两年在比较特殊的行业。比如说我们说信息产业,IT产业,那么他们所追求的高新技术是非常快的,可能这些企业它是追踪这些前沿的科技的,那么学生如果有机会,后两年到这种企业去学习的话。那么他可能在既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追踪到学习掌握了一部分现在比较发达的,先进的一些技术。同时,可能的话,还参加这些企业的产品开发,那么这个产品开发,如果说作为创作人员,作为主要的研究人员参与了以后,那么他在就业的时候,可能他有这段经历,那么这段经历,可能是我们以后学生就业当中的附加值的一个增加。这个就比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简单的动作能力,可能要强,所以这种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来看,现在可能是一种发展趋势。

    第二种人才模式,就是按照学科的一级学科,大类来招生。那么这个大类招生,我简单形容一下,就像一个大楼一样。同学们第一年,第二年进学校以后,在大厅里边。一层楼、二层楼还是大厅,那么到了三年、四年、五年,乃至于医学有五年,乃至于后面的三年,可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根据学校以及社会的需要,它可能各上各的楼梯。这个在大厅里边大家是同样的积淀,知识的一样的掌握,那么随着你需要不同,你各上各的楼梯,那么这样培养出来的,可能基础知识非常厚实,那么他的专业的分化,更适合学生的个人。这个个人,那么像这一类的,今年湖北省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比如说医学方面的,临床医学以医学技术类招生进来,那么你可能后期分化,我往临床医学发展,我可能往医学检验这个方面发展,这是第二个人才创新的模式。

    第三个模式就是现在除了企业以外,还跟有关的当地的主管的企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加强联合。还有跟特殊的行业,以及新型发展的一些企业,来加强合作。这里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江汉大学,和武汉女子足球俱乐部加强联系,加强合作办学。现在武汉的女子足球俱乐部,就是在我们和武汉证券公司联手的基础之上,办的这么一批学生。那么她进校以后,在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的学习上面,有所侧重以外,同时加强了足球的训练。那么它也采取俱乐部的管理形式,它也是中国足协的注册会员,那么去年2001年参加了国家的A级的女子足球的联赛,那么她毕业以后,她可能转制,可以转到其他的俱乐部。那么这种培养模式,得到了足协管理层的肯定,那么这一种也是新兴产业,或者是足球,我们把它称为产业,从它的某种意义上这种新型的东西,我们也在尝试,在尝试当中。

    刚才朱所长给我们提供了他们学校包括他自己认为的一些改革创新的一些探索,包括一些方法,我不知道另外三位嘉宾你们觉得方法怎么样,或者说你们有什么意见。

    刚才他们谈的我都很赞成,确实是在通过各种途径,在各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育环节里头采取走创新之路,采取很多的举措。我想因为从高校的功能来说,一共是三个方面,这个是通行的。所有的高校都具有这么三个功能,一个就是培养人才,一个就是科学研究,第三个就是服务社会。这三个职能,实际上在我们咱们这一批学校身上,同样要通过改革创新,能够让它体现出咱们这批学校,做这些工作,应该说更有特色,是跟那些其他的学校是不一样的。我想刚才几位实际上已经一这个意思在里面了,你比如说紧紧围绕着地方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同时,不断地进行教改里面的一些具体环节的改革,让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想这个可能要走创新之路,从成效上来说,培养人是最大的一个成效。

    那么刘教授您觉得改革创新应该主要集中在哪几方面,它和以前资深学校,老学校,改革创新有哪些不同。

    我是想这样,就是说刚才各位老师谈到了,各个层面比如说教学呀,还有为地方服务的这样一个办学目标。我觉得这些理念都是很重要的,比如说,为地方服务这样的一个定位,任何一个学校,可能你都脱离不开你的地方。我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这个学校只要在这里,不论你是部属院校,还是地方院校,可能你要为这个地方服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你的职能或者说你的使命,你要是没有这一点,可能你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你的社会承认,你的社会作用,等等都会受到影响。但是我觉得,同样是为社会服务,可能也会有不同的定位。比如说层次上的定位,你为这个社会的哪一个层次服务。比如说各个不同领域,不同的方面。因为这个社会,任何一个社会,它都有很多不同的领域,每个领域内部也有很复杂的分化,那么就说你在为地方服务的时候,我觉得这些新建学校,在你这样为地方服务的一个大前提之下,你还应该找清楚,我在这样一个地方服务的这样一个基础上,我的主打是什么?或者说我的主要的特色是什么,那么这个可能是你要形成你的发展的目标和发展的战略,这个恐怕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你要在组织层面要有一个建设的规划。前面我们谈到的都是你如何去教学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对吧。还有学校定位,为地方服务,那么你现在学校定位成为地方服务以后,作为一个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部门,那么从我这个组织这个层次上,我应该如何去做。我怎么为地方服务,我为地方做哪些服务?这个恐怕你首先得有一个战略选择,你要确定目标,那么确定目标可能涉及到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你得对这个地方需求有所了解,然后你得对学生的需求,家长对学生发展的目标的这种需求可能也得有所了解。还有就是说你学校现有的这种情况来看,你能为我们地方的哪些方面提供出来比较好的这样一个贡献,那么这作为你的主打,你必须得有成果拿出来,你的目标或者说发展战略确定了以后,你如何实现这些东西,就涉及到你组织建设的第二个层次的东西,你必须拿出一套规则来。也就是你怎么样达到这个目标,你怎么样规范你内部的各个部门,各种各样的教学人员,能够大家都一致地向这个目标努力。跟这个目标有共识,同时从行为上能够协调一致,这可能就需要一些制度建设。我觉得,这制度建设呢,包括我们刚才提到的,教学制度,教师的管理制度等等。就是这样的一些内容,你从这样制度建设上,保证你的学校,能够有一定的能力,来实现你的这样一个发展的定位。那么你如何保证这些作用的实现,除了我们说的你的目标,你的制度以外,还有个很重要的方面,你一个组织要有文化的建设,要有人气,或者说要有一些基本的理念,和基本的价值规则。以前往往说我们学校不太重视这些东西,觉得学校就是搞文化传播,文化研究的。文化本身就包含在学校内部,但实际上我觉得作为一个特定的组织,它有自己特色的组织文化和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你作为社会中一些继承的这样的一个文化传递和新文化知识的这种研发,它是两回事,因为一个组织的这样一个文化的价值理念,主要是去支持你的组织目标和不断地去发掘你组织内部的潜力,为推进你自己组织本身的特色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支持作用。那么现在从人力资源角度管理来说,人们不再认为,用劳动力这样一个概念,去看待我们教工,或者看待某一个企业的工作者,而用人力资源。那么人力资源它就不仅仅包括你工作程序,工作层面,管理条约,实际上也还包括了人们持一种什么样的信念,这个很重要。

    您强调就是说,大学里面它自己要有自己的人文气息,要有自己的文化团队,这样才能够去创新。而且它要遵循大学自身它有一些内在的规律,其实您说的不光光是新建的高校,基本上,大学都应该是有这样一个目标。但是就说老学校,在它发展的历史上,这样一些东西,已经有一些。实际上就是说大学是遗传的产物,它有传统,对吧。越是老的大学,它越有它制定的传统,所谓传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理念方面,也就是我们做的这样一个学校组织文化,当然还有学校里的行为模式,组织文化是很重要的,但是我觉得新建院校可能这方面相对来说要薄弱一些。

    刚才刘教授给我们谈到了新建高校它进行改革创新的很多方面。谈得比较细,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一个新建高校它要改革创新,这里面是不是有两层意思,首先你要找好自己的定位,你要找好自己的特色,你要不同于以前的资深学校,也不从于你周边的兄弟院校,你要找好自己的位置;第二点你的创新必须要求咱们说一个时髦词,叫可持续发展,你必须要发展下去,你不能说在某一段时期内,你是一朝先,但是没有持续地发展,这可能是不是有这么两层意思在里边。那么一个新建的高校它要持续地去发展,那么这个创新,我们说创新,它里面包含了那几层意思,你要持续发展,你应该如何做?

    作为我们这一批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动力,或者说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一个原则,就是服务地方。大家这么想,地方的社会经济是不断地向前发展,比如说包括经济结构不断地调整,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目标,那么我们作为地方经济院校的发展就有了依据。

    为了持续性发展,那么我想有这么几个方面问题我们要注意处理好。第一个,就是我们在追踪高新产业的培养的人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他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的我们要拓展新的增长点,新的企业的合作,这是我们保持这种培养模式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思路。第二个,就是要处理好我们自身学科和专业的调整,比如说你像我们原来江汉大学有一个农学,其中有一个水产养殖专业,那么武汉市的地方经济调整以后,它可能农产品 鱼业产品它以后是处于一种加工业,它不再养殖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像我们这种专业前两年招不到学生,所以我们这两年也通过一些学科改造,把它和生物技术 农学和生物技术 生物学结合在一起,那么逐渐开拓出一个生物技术专业,就是说专业学科的调整,也要跟上社会的需求。第三个,就是在产学研上面的关系处理,我们这一类高校,并不是不需要科研,我们也需要科研。我们老师有很多的课题,能够申报到很高层次的课题,那么成果也非常好,那么我们的重点可能注重应用方面,所以产学研的结合,并不是我们这一类学校不需要,这也是我们保持这个学科。以及这个专业学校发展的科研教学互助的这种情况,这也是我们要注意的。第三类问题,就是要解决这个办学经费的瓶颈问题,这样国家对于教育的投资,原来是政府的行为,一个途径,那么现在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投资的改善,那么各种企业行业它也可以投资到教学。教育,那么这样呢,我们应该更开拓思路,我们也应该争取更多社会的资金来促使我们办学。那么这种吸收企业的投资来办学的这种二级学院,它们所追踪的不像IT产业的先进的技术,它所追踪的可能就是国际化的接轨怎么更快,怎么更快地市场化,怎么更强,就是说这些人培养了以后,就能够马上到这些行业里边工作。

    我觉得创新体现在一所新建高校的各个方面,比如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刚才已经谈到了。还比如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这方方面面都要涉及到。因为我们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但是如果在其他方面要是做得不好的话,它势必要反过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我们改革创新要有前瞻性,要主动地去适应,主动地预测,主动地适应,当地的经济结构的变化,或者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想保持创新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最主要的动力,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