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电子版 2010年第6期-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近凤凰网在海量招聘,以扩展科技、娱乐、体育、星座等门户网站不能少的频道。凤凰卫视在三网融合中走在了各大广电势力的前面。很少有人上央视网找央视的新闻看,但很多人上凤凰网找凤凰卫视的新闻,感受一种“异域风情”。挟凤凰卫视之声势,凤凰网已经偷偷跻身第五大互联网门户。
“我们从来不认为央视网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大家的角色和定位都是不一样的。”李亚说。言下之意,央视和凤凰卫视在新闻方面的竞争,并不能延续到互联网上。
自从去年12月28日,国家网络电视台开办以来,的确没有听说过央视网要做成一个互联网门户,他们要做的还是一个电视台,只是换了一个地方。
与央视相比,湖南广电是要换一个地方娱乐。去年年底与盛大的合资,以及金鹰推出网络游戏,都是湖南广电希望通过资本层面运作寻求“制播分离”。制播分离是广电改革的核心,也是三网融合的基础。央视、凤凰、湖南三巨头,在这一点上都没有另一巨头上海文广走得远。去年10月,上海文广拆分成上海广播电视台和E海东方传媒,后者囊括上海文广除新闻以外的全部制作资源,并按市场化运营。这是内地首家获准实施制播分离的传媒集团。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触及三网融合的核心——我们看到的全是广电系进入互联网或者电信网,但从来没有看到电信系资本进入广电领域。
电视内容,始终是香饽饽
传说中,广电总局要成立国家有线网络公司。国家有线网络公司之于广电总局,有点像中国电信之于工信部。现在我们只见央视在中国电信上开网络电视台,不见中国电信在地方台开IPTV。
开过,但“进入2月份以来,广西电信公司未经广电部门审批擅自在全区范围内开展IP电视业务”的行为,还是被叫停了。就在一个月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还说要加快三网融合。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说,三网融合在技术和设备上已经不存在障碍了。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说,根本不存在三网,因为只有电信网和广电网两个网,分别控制在工信部和广电总局之下。互联网只不过是电信网的一个延伸业务。
既然不存在三网,当然也不存在三网融合。那是两网融合?阚凯力说了,融合也不对,应该是电信、广电业务的双向进入,即电信网络可传送广播电视节目,广电网络可从事传统电信业务。
事实上,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上海文广、湖南卫视,甚至连电视剧制作企业,都已经成为电信网络上的重要力量了。传说中的三网融合就是让广电网给电信网开门放行。阚凯力说,广电系要进行彻底的“网台分离”,把传输和内容制作分开。这对于电视台而言,就是“制播分离”。
李亚看好制播分离以后电视内容的品质。
“三网融合可以让互联网去影响传统的电视媒体生产的流程和机制。在内容生产和经营领域都应该国退民进,才能提高品质。”李亚说,“三网融合最后带来的,是渠道的进一步泛滥。当渠道变得泛滥以后,高品质内容就变得更有价值。这就是去年以来热播电视剧的价格节节上升的原因。”
由此李亚推论,与上一轮资讯传播的互联网化使平面媒体的价值被转移到门户网站中去不一样,“电视机构在这个过程中的竞争力是可以保有的,在中国,好的视频内容不是个草根能做出来的。必须要有专业化策划和大量的投入才能做出来”。
与这种观点相反的是,有人担心三网融合之后互联网的开放精神都会被广电网吞没。甚至有北京的电信业分析师推测,谷歌退出中国的闹剧点燃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三网融合的态度,并希望三网融合以后互联网和电信网的内容都能有效地得到监管。
从资金实力上,各地的广电企业无法跟各大互联网上市公司比,更不用说中移动等三大运营商了。三年缓冲期就是给广电网的时间(在文章开头,李毅说到2012年前是试点阶段)。不过,三网融合以后所有视听内容的监管都会统一在广电总局这一个“老爸”之下,这可能会使广电成为最后的大腕。
黄晓燕的观点是:“网站现在的审批和电视台的审批是一样的,网络上的审核标准并没有比电视宽。”
fctxw/ 方寸天下网 方便您阅读(天涯易读 TXT电子书 免费期刊杂志)
[事件]
户口的罪与最
一本50多岁的户口本,深刻地改变过中国人的生活。对于普通的中国人而言,它承载过希望,也禁锢过理想——白口本在决定凡人命运的同时,也承担了妨碍幸福的罪名。
整个三月,户口成为了属于所有中国人的话题——3月1日,13家报纸发表的“共同社论”《提请两会代表委员敦促加速户籍制度改革》,让中国的户口本再度成为焦点;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表示,2010年中国将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
全球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中国至今属于其中之一。在中国,人人都有一个关于户口的故事——《新周刊》通过新浪微博向网民征集“中国人的户口故事”,反响前所未有地强烈。
一位中关村软件公司的老板老顾,有一台车,有两套房,手下管着六七十号人,正为自己8岁大的孩子上学问题犯难。他是江苏农村户口,他爱人虽然有北京市蓝印户口(工作居住证),但已过期。老顾准备了四五万块赞助费,准备把孩子送进中关村旁一所小学,结果因“要先紧北京户口的”被拒之门外。同时,老顾的公司又不太欢迎北京人:“北京人没生存压力,没竞争力,说不好听的,我公司就不招北京人,不好管。他们不像外地人,工作对他们来说就是糊口,没干劲。”
一位2008年毕业于北京某大学法学系外地户口的本科生,在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他说的事儿是,2010年伊始,北京市律协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在京注册律师申请的政策,人事档案不在北京市所属人才机构存放的人员,将无法获得在北京市律师事务所申请实习的资格。“表面说是档案问题,实质是拿户口说事。若无北京市户口则无法进入北京市律所执业,这是赤裸裸的户籍歧视。”
一位广州的“蚁族”,说的是他大学同学的故事,同学因家境不好拖欠学校4万多元学费,毕业快两年了,毕业证和户口都还被压在学校,成了“黑户”:一位上海女白领讲述了一个征婚奇遇,她的一位闺蜜与人相亲,“某男见面两次,言迫切娶之。问其原因,曰:你有上海户口且没工作(闺蜜开网店,月入5000元左右),可申请经济适用房……”
网民Sophie称,她于1978年出生在湖北某县城,因父母想“超生”个儿子,便没给她报户口。1985年,Sophie小学入学注册,出生年份糊里糊涂被写成1985年,这个错误一直持续到她报考大学。“上大学要转户口,我发现这个问题挺大的,总不能12岁读大学吧。”于是七弯八拐,托熟人找关系找到管户籍的一位公安局副局长,副局长当场拿过户籍卡,大笔一挥,批示:同意徐××同志1978年出生!Sophie回忆:“特大气、特流畅的字儿!我脑袋登时乱码!敢情俺都青天白日活了18年头了,还需要领导亲自批准我于1978出生!岁月如斯,唯有那句‘同意徐××同志1978年出生’还批示在我户籍卡上,熠熠生辉。”
“共同社论”发表后不久,即引起广泛关注,有网发称其为今年两会“民间一号提案”。关于中国的户口问题,社论结尾的话足够激动人心:“我们希望,我亿万国民,地无分南北,人不分城乡,都拥有同样的就业、医疗、养老、受教育、自由迁徙的权利。我们希望,一项为患数十年的弊政,能终止于我们这一代人,让下一代人真正享有自由、民主、平等的宪法赋予的神圣权利!”
1998年,《新周刊》推出专题《户口里的中国人》;2001年,《新周刊》推出专题《狗日的户口》。当年《狗日的户口》里的话,用来描述9年后的现在,似乎仍来过时:“在网络已颠覆性地改写当今社会的几乎所有游戏规则之后,这种封闭的、僵死的、叫人无能为力的旧户籍制度,也该彻底歇着了。”
中国户籍改革大事记
第一阶段:1949~1958年 自由迁徙期
外地人进城很容易,3天内到有关部门登记暂住户口,居住期超3个月,就可申报常住户口。
1954年,中国颁布实施第一部宪法,其中规定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
1955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规定全国城市、集镇、乡村都要建立户口登记制度,开始统一全国城乡的户口登记工作。
第二阶段;1958~1978年 严格控制期
中国不仅确立了专门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人口流动进行严格控制,还在新颁布的宪法里取消了有关迁徒自由的规定,户籍制度开始成为限制人口流动的一大枷锁。
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户籍管理制度确立,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
1963年,依据是否拥有计划供应商品粮,中国将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标志着二元化社会经济体制影响下的户籍管理二元制的正式确立。
1975年,宪法正式取消了有关迁徙自由的规定,此后一直未恢复。
1977年11月,规定每年从农村迁入市镇的“农转非”人数不得超过现有非农业人口的1。5‰。
第三阶段:1978年后 半开放期
一些地区宣布取消“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的“二元制”户籍登记管理模式,实行“一元制”模式,统称为居民户。户籍改革也开始由最初试点的小城镇向全国范围扩展。
1985年7月,《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颁布,允许暂住人口在城镇长期居留。
1992年8月,小城镇、经济特区、开发区实行“当地有效城镇户口”制度。
1993年12月,上海市施行“蓝印户口制”。
1994年,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寄住户口三种管理形式为基础的登记制度,并逐步实现证件化管理。
2001年3月30日,国务院批准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各地纷纷宣布进行“取消指标限制、实行准入制度”、“打破城乡界限,实行城乡户口登记一体化”等户籍改革。
200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中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到2020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将基本建立。
2009年2月上海颁布“户籍新政”,规定持上海市居住证满七年,参加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满七年,依法纳税,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无违法记录者,可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2010年1月1日起,广州、东莞等4城市取消暂住证,全面推行居住证。
中国户口之最
最具标志性的暂住证
2003年3月17日晚,27岁的孙志刚(广州某公司美术平面设计师)外出上网,因无暂住证被非法收容。3月20日死亡,经法医鉴定其系遭毒打致死。6月20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公布。8月1日 1982年制定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
最具“奉献精神”的户口买家
张某,20多岁,央视女记者,为落户北京,
1
fctxw/ 方寸天下网 方便您阅读(天涯易读 TXT电子书 免费期刊杂志)
2
2007年至2008年间,被假冒“国情局长”程朝俊骗取2万多元,并被骗至宾馆“为国家利益奉献肉体”。2009年5月,程朝俊因犯诈骗罪,被北京海淀法院一审判刑10年半。
最具戏剧性的“黑户”
2003年至2006年问,张某、付某、富某、胡某钻空子,合谋使用过期的人事局介绍信、虚假的高校派遣证、无效的某公司户籍申报材料,骗过警方户籍管理人员,在3年中为91人成功办理了北京市户口,非法获利107万元。办假户口的人中包括知名导演王小帅。这是北京最大的一起倒卖进京户口案,北京海淀法院以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4人有期徒刑5年到3年。
最具“艺术气质”的户口骗子
石山石,知名画家,以画牛知名,号称“当代牛王”,2007年6月至9月间,他以为山西煤老板张某之子办进京户口为名,先后3次骗得40万元。今年2月被北京顺义法院以诈骗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1年。
最具尴尬性的“集体户口”
一个外地大学毕业生进入一个新城市工作,一般只能以“集体户口”的方式挂靠在人才市场。这类“集体户”的奇特之处是,它和民政部门的规定、计生政策相互作用后,只要集体户口者没有在这个城市拥有房产或直系亲属,他就结不了婚。
这种户籍怪状普遍存在于广州、苏州、沈阳等地。
最具悲情色彩的“黑户”
刘瑞良是北京人,他在北京有集体户口。他的妻子有外地户口。2006年,他们生了一个孩子。为了给孩子上户口,他奔波了43天。北京规定,孩子跟父亲落户,父亲在北京必须有房产,刘瑞良生活拮据,没有房产。于是,孩子未被北京接纳。刘瑞良因重度抑郁,摔死了只生下43天没有户口的儿子,获刑10年。
最体现生命价值差异的户口
2005年10月23日,北京市朝阳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同坐一辆夏利车的两名乘客死亡。男乘客金文植,吉林省延吉市人,城市户口;女乘客赵小英,陕西省大荔县人,农村户口。2005年4月13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对这起交通事故作出一审判决,肇事方赔偿金文植家属41万元、赵小英家属17万元。在同一起车祸中,由于户籍不同,家属得到的赔偿金额相差24万元。
中国最多户口的人
2002年,黄先生给《中国青年报》写了一封信《怎么办?我的五个户口》:黄先生户口在北京,2000年春节前到深圳出差,因为没有暂住证,被几个身着“迷彩服”的人当做“盲流”关了一夜。因他要在深圳长期做生意,于是找人花4万元办了个深圳户口,有了深圳身份证。此后,他在武汉、海口、郑州注册了分公司,第一件事不是开展业务而是先给自己弄个当地户口和身份证。每次出差,他都带着“5张同名同姓却不同地方不同号码的合法身份证”。
被盗用最久的户口
2008年11月,大学毕业七年陈丽荣去银行办理业务时,偶然发现自己是一名“黑户”,她不能到银行开户存钱,也不能办理结婚。原来,陈丽荣早年在重庆江北区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读书时,户口被女老师克隆给亲戚用,盗用时间长达7年之久。
最值钱的城市户口
一位河南籍来京农民工刘永全算过一笔“户籍账”,算出一个北京户口价值100万元:孩子在北京上学,按目前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