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曹禺全集(卷七) >

第42章

曹禺全集(卷七)-第42章

小说: 曹禺全集(卷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得很费事,所用的精神仅次另写一个剧本。”但他认为,这次修改,虽
然“露出一些补缀的痕迹,但比原来接近于真实。”

11 月24 日参加北京文艺界整风学习动员大会和整风学习。

12 月5 日出席剧协召开的在京常委扩大会议,讨论1952 年工作要点,
决定创办《剧本》月刊,选举曹禺为该刊编委、副主编。

本年《人民文学》创刊,曹禺任编委。

1952 年

年初和周恩来同志谈话以后,便产生了创作以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为主题
的剧本的愿望。不久,随北京市委工作组参加领导北京高校教师思想改造运
动的工作。深入到协和医院采访、座谈、实地观察,约三个月时间,做了二
十多本笔记,为创作话剧《明朗的天》搜集了大量的素材。

春与焦菊隐、欧阳山尊、赵起扬一起,讨论如何在首都创办一个专演话
剧的国家剧院的问题。

3 月6 日参加全国文联组织的深入生活的活动,与艾芜等一起下厂。

4 月初与丁玲等去莫斯科,参加果戈理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活动。途经乌
兰巴托时,在机场与蒙古作家丹金色隆相遇,并进行交谈,交换了果戈理著
作译本。到达莫斯科时,他们受到了苏联作家卡达耶夫的欢迎。

4 月4 日参加在莫斯科大戏院举行的果戈理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和果
戈理铜像揭幕典礼。观看了普希金、契诃夫、高尔基、维希涅夫斯基、莎士
比亚、雪尔顿、莫里哀、博马舍等作家的剧作演出。还访问了梯比里斯城外
的萨姆哥尔川地、斯大林格勒等地。

4 月25 日作《参加果戈理纪念会归来》,载《文艺报》第8 期。

5 月24 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永远向前——一个改造中的文艺工作者
的话》。说自己是“一个出身于小资产阶级,没有经过彻底改造的知识分子”,
希望自己能够深入工农兵群众,到火热的斗争中去。

6 月12 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宣告成立,曹禺任院长。

8 月女儿万方出生。

12 月9 日参加北京文艺界座谈会,讨论苏联名剧《曙光照耀着莫斯科》。


1953 年

1 月译作《柔密欧与幽丽叶》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第四版。

3 月15 日为悼念斯大林,作《永远存在的力量——为苏联 (真理报》作》,
载《文艺报》第5 期。

3 月24 日在全国文协常委会第六次扩大会议上,曹禺当选为创作委员会
委员。

4 月5 日影山三郎很据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51 年发行的《雷雨》第25
版版本,再次译成日文,由未来社出版。他在后记中说:1936 年与邢振择合
译《雷雨》后,经过“二·二六”事件和战争摧残,为数不多的印本已经很
难找到了,自己手头也仅存了一部。

但“这二三年间,若干自立剧团、学生小组等,把我手头仅剩一册的译
本到处上演,直到弄得破烂不堪为止。”因此,决定重译。

4 月下旬至6 月20 日参加全国文协创作委员会组织的北京部分作家、批
评家,进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学习。

9 月24 日至10 月6 日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
决定将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更名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华全国文学工作
者协会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曹禺当选为剧协理事、《剧本》月刊编委、作
协理事。他在会上作了题为《要深入生活》的发言,惭愧自己建国后没有写
出作品,认为关键还在于没有“真正深入”下去。

1954 年

2 月19 日《雷雨》由上海演员剧团在大众剧社上演,这是解放后首次上
演曹禹剧作。导演赵丹,主要演员有:崔超明、舒适、茂路 (饰周朴园),
张挣、莫愁、李明 (饰繁漪),王丹凤、汪漪、朱莎 (饰四凤),金川、凌
之浩、季虹 (饰周萍),夏天、李季 (饰鲁贵),蒋天流、路明 (饰侍萍)
等。

3 月《曹禺剧本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他在《前言》中写道:这
次重新修订的《雷雨》、《日出》、《北京人》三个剧本,和解放前的旧版
本相比较,“除了一些文字的整理外,没有什么大的改动。

现在看,还是保存原来的面貌好一些。”

4 月初到7 月中旬经过一年时间酝酿构思,开始写作《明朗的天》,采
取由他口授,秘书吴世良记录的写作方法。边写,北京人艺边排练,用了三
个半月时完成。他说,此次创作打破了过去“我怀疑自己不能写出东西,甚
至想到改行”的思想。还说:“现在,我敢于这样说,以后我能继续写出作
品!”

5 月3 日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在京成立,曹禺任理事。

6 月北京人艺排演《雷雨》,曹禺在6 月28 日观看彩排后,提出修改意
见。

6 月30 日《雷雨》在京公演。

7 月16 日出席中国作协、剧协为纪念契诃夫逝世五十周年联合举行契诃
夫创作座谈会,并作专题发言。


7 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用文艺宣传的实际行动来拥护宪法草案》。

7 月30 日在《文艺报》第14 期发表《我们欢呼迎接宪法草案》。

7 月30 日北京人艺演出《雷雨》,招待军委和驻京部队指战员,庆祝“八
一”建军节。演出结束后,军委向剧组赠送花篮一只。翌日,《雷雨》剧组
公推李乃忱为代表,将花篮转送给曹禺,并附剧组全体同志给曹禺的信。曹
禺即日复信,对他们在排演《雷雨》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8 月12 日剧协就《雷雨》的演出举行座谈,会议由孙维世主持,欧阳山
尊、凤子、夏淳、吴祖光、葛一虹等出席。

8 月29 日与周立波、杨朔等出席作协创作委员会召开的工人与作家座谈
会。

9 月4 日参加中国文联召开的在京作家、艺术家学习讨论《中华人民共
和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为解放台湾联合宣言》座谈会。

9 月15 日至28 日作为湖北省代表,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次会议。

9 月20 日作《坚决实现人民的意志》,载《戏剧报》第9 期。

9 月四幕剧《明朗的天》在《剧本》和《人民文学》开始连载。预告为
四幕八场。因感到第四幕缺点较多,也太长,后经删改将原来的两场戏并为
一场戏。故全剧载完后,实为四幕七场。

9 月《家》在上海公演。

10 月5 日至7 日出席中国文联第二届全体委员会会议。

10 月25 日至28 日在北京市文联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

12 月14 日晚陪同胡乔木、钱俊瑞、田汉、贺诚、苏井观等,观看北京
人艺彩排《明朗的天》,并进行了座谈。

12 月18 日《明朗的天》由北京人艺公演。

12 月继母薛咏南去世,与方瑞同志去天津参加葬礼。

1955 年

1 月3 日剧协组织的表演干部训练班开学,曹禺应邀前去讲课。

1 月11 日《文汇报》记者蔚明来访。后写成访问记《从〈雷雨〉到〈明
朗的天〉》,载《文汇报》。

春节前夕陪同周恩来同志观看北京人艺演出的《明朗的天》,并与剧组
人员座谈。周恩来肯定编演是成功的,并同剧组谈了知识分子改造问题。

2 月9 日写信给《明朗的天》剧组全体同志,对他们在五十多场演出中
取得的成绩表示赞扬,感谢他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并希望他们继续努力。

2 月21 日在《人民日报》发表《胡风先生在说谎》。

2 月21 日投入全国掀起的保障世界和平、反动核武器签名活动,并写《我
签了名》。

3 月2日在北京人艺剧院接待苏联剧作家亚叶·考涅楚克和夫人万·勒·华
西列莫斯卡姬来访,并与北京人艺部分同志座

3 月7 日,与茅盾、老舍、曹靖华等在作协同考涅楚克座谈。

3 月17 日陪同考涅楚克及其夫人观看北京人艺演出的《雷雨》。之后,
同导演、演职员会见并座谈。

3 月20 日陪同苏联戏剧家普·列斯里夫妇观看北京人艺演出的《雷雨》。


列斯里说:让鲁妈答应四凤跟周萍走,是违背伦理的。其结果势必使观众不
再同情鲁妈,这样的处理应作些修改。

3 月文化部、全国文联和剧协联合发起组织“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
五十周年纪念会”,曹禺应邀担任筹委会委员。

4 月11 日出席在天桥剧场举行的“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五十周年纪
念大会”。

4 月13 日出席中苏友协、作协举办的马雅可夫斯基逝世二十五周年纪念
会。

5 月25 日在《文艺报》发表《凡是敌人最害怕的,我们就要做》。

6 月至7 月以全国人民代表的身份,视察了北京清河农场、中国人民大
学等处,并先后发表了散文《朽木生出了绿芽》、《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摇篮》
等。

7 月5 日至30 日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言。发
言摘要发表在《人民日报》 (7 月29 日)上。

8 月作《极其巨大的胜利》,载《戏剧报》。

8 月四幕剧《家》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

8 月29 日与郭沫若、茅盾等四十余人组成洪深同志治丧委员会。

9 月初法国著名作家保罗·萨特来中国访问,曹禺和老舍、周立波、艾
青等同他会见并交谈。萨特对中国戏剧剧种的多样性和表现方法的新奇颇感
兴趣。

9 月接受《文艺报》记者三次采访,并整理写成《曹禺谈 (明朗的天)
的创作》,载《文艺报》第17 期。

9 月作散文《美妙的声音》,赞美人民广播事业。载《迎春集》。

10 月出席中国剧协为欢迎苏联作家协会书记处第一书记苏尔克夫一行
组织的座谈会。

10 月女儿万欢出生。

10 月作散文《在幸福的祖国的天空下》,庆祝建国六周年。

载《迎春集》。

10 月接待由市川猿之助率领的日本歌舞伎访华团,并观看了歌舞伎《劝
君帐》。就其访问成功对日本听众发表了广播谈话,表示祝贺。

11 月作《必须认真考虑创作问题》,载《北京文艺》第10 期。

指出:戏剧家必须考虑创作问题,满足人民需要,反映迅速发展的社会
主义建设面貌。

12 月为日本新协剧团演出《明朗的天》作《 (明朗的天)在日本演出的
祝词》。

1956 年

1 月与陈白尘、赵寻、贺敬之一起,为作协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独
幕剧集》 (1954—1955)撰写序言。指出:独幕剧在反映现实斗争,批评落
后现象等方面均有所发展,但也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

2 月参观北京体育馆、龙须沟、百货大楼等场所,作散文《半日的“旅
行”》,抒发对首都建设成就的欣喜之情。

2 月为迎接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召开,作《不断努力,写更好的作


品》。载《文艺报》第3 期。

2 月27 日至3 月6 已出席作协第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作了以反对公式化
为中心的发言。

3 月30 日出席《剧本》月刊举行的1954、1955 年独幕剧获奖剧本授奖
大会,并讲话。指出:独幕剧写作是条好路子,它可锻炼我们集中、精炼的
能力。希望大家更多地练习,更好地掌握这一艺术形式。

4 月5 日《明朗的天》获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剧本创作一等奖。

4 月9 日至15 日与老舍、陈白尘等参加话剧观摩演出会的在京剧作者的
剧本座谈会,并发表了意见。

5 月17 日与茅盾等二十四人组成来之的同志治丧委员会,并于19 日参
加了追悼会。

4 月18 日、19 日在中国剧协第四次常委理事会扩大会议上,被选为创作
委员会委员。

4 月23 日至27 日与老舍等人出席在京举行的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会
议。24 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会见了全体代表,并合影留念。

4 月28 日至5 月1 日《雷雨》于印度尼西亚万隆由健华学习社在华侨中
学礼堂演出。

4 月29 日至5 月10 日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

夏陪同刘少奇观看北京人艺在怀仁堂演出的《雷雨》,刘少奇赞扬说:
“深刻,深刻,很深刻!”

7 月6 日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家》剧组作关于此剧创作的报告。

7 月24 日与杨朔一起前往印度新德里,参加亚洲作家会议筹备会。

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8 月9 日由新德里飞往东京。参加禁止原子弹、氢弹大会,在羽田机场
受到了日本戏剧界朋友千田是也、杉村春子、泷泽修、木下顺二、山本安英
等的欢迎。并同当地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座谈,加深了解日本人民对遭
受原子弹轰炸的沉痛感情,对军国主义罪恶的痛恨心理,以及渴望和平反对
战争的信念。在九州岛更目睹了美国占领军残害日本人民的暴行。

8 月24 日在东京都拜访了日本剧作家久保荣。于东京特意拜访了秋田雨
雀先生。二十多年前,正是在他的推荐下,使《雷雨》日译本得以在日出版。
曹禺说:“我终于能够当面向他表达我深情的感谢了。”秋田雨雀先生热情
地接待了曹禺,并为之题字留念。在赤坂普林斯旅馆,还接待了《雷雨》日
译者影山三郎,并与之合影留念。

8 月31 日应影山三郎的要求为之题字:“我很荣幸。”

9 月10 日作《难忘的印度》,载《人民日报》。

9 月13 日回到北京。离日前夕,两个老年战犯冒着大雨赶来送信,托曹
禺等带给在中国照顾过他们的朋友。其中一个将近六十岁的战犯,对曹禺说:
“我是一个被救活的人,我得了重病,你们找了最好的大夫给治好了。这个,
你们觉得不算什么,但从此我才懂得我该做一个有人道心肠的人,有正义感
的人。这是我在中国当战犯的时候学来的。”此外,还接待了日本十二个市
长。他们表达了渴望到中国观光的心愿。

9 月18 日为苏联《文学报》作《我们撒下了和平的种子》,并载《人民
日报》。

9 月为抗议美军在日本的罪行,作《征服不了的》,载《迎春集》。


10 月为外文出版社《雷雨》英译本作序,序中说:“《雷雨》是一个描
写当时现实的剧本。如今,苦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部戏仅存留下它的历
史的现实的意义。每想到这一点,我的心上便不由得浮起一种快乐、兴奋的
感情。因为我写《雷雨》的时候,我最深切的愿望,已经实现了。”

10 月作《汗和眼泪》,对美国占领军残害日本人民的不幸表示同情。此
文载《人民文学》第12 期。

10 月经修改的《明朗的天》 (三幕六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0 月深感社会活动频繁,据报道:“一个星期只有四个半天才较轻闲,
是他的写作时间。在他脑子里,孕育已久的一个剧本——反映私营工商业社
会主义改造的——至今没有动笔。其中一些材料也需深入生活再作补充。”
曹禺说:“一个作家抛开了笔,是最痛苦的,无论如何,总要写一些。”

11 月作《不可磨灭的印象》,载《迎春集》。

11 月为抗议英法入侵埃及,作《埃及,你一定胜利》,载《剧本》第12
期。同时,参加了抗议游行,向英国大使馆递交了“抗议书”。

12 月5 日作《致一个日本姑娘的信》,载《文汇报》。此信写给寿美子,
向她讲述了中国和平美好的生活,希望她到中国来。

12 月在作协主席团会议上,和茅盾、老舍、邵荃麟、刘白羽等被选为书
记处书记。

1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