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含胸拔背的机能解剖学原理 >

第1章

含胸拔背的机能解剖学原理-第1章

小说: 含胸拔背的机能解剖学原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极拳是一项独特的人体运动。关于躯干、上肢和下肢的操练有着特定的要领和法则,这就是身法、手法和步法,有时也统称为身法。身法是历代太极拳家根据实践经验和集中群众智慧而提炼出的某些外形合内动的要旨。在世世代代的太极拳传授过程中,名家们都非常重视身法的教学和习练。郝少如说:“太极拳艺是在身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身法’是组织内形、产生内劲的关键环节,所以身、手、步必须按照太极拳的特定要求进行运动,才能做到相互间的协调配合,达到以内形来支配外形的目的。”又说:习练太极拳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学习拳架;第二阶段,学习身法;第三阶段,学习内劲。此三个阶段也可分别谓之初级、中级、高级。学习太极拳自然由初级开始,而每个有志于太极拳事业者或太极拳爱好者都希望能达到高级阶段。为了能达到太极拳的高级阶段,必须要在身法训练上狠下功夫,这中级阶段是由初级通向高级的阶梯,不可逾越。 

    太极拳的身法很多,值得注意的是:武禹襄在《身法八要》中将“含胸”与“拔背”分别列为第一、二条,而杨澄甫在《太极拳术十要》中则将“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依此逆推杨氏之精辟论述,岂不更易领悟出个中奥妙:要所向无敌,先要力(劲)由脊发,要力(劲)由脊发,先要拔背,而要拔背则须能含胸。由此观之,杨氏之至理名言不仅指出了“含胸”与“拔背”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还道出了太极夫臻至上乘的一个窍门。 

    人体的胸和背即胸廓的前壁 和后壁,是前后对应的两个部位。胸廓是由12个胸椎、12对肋骨和肋软骨,1块胸骨以用关节和韧带装置构成(图一)。成人的胸廓近似前后略扁的圆锥形,上窄下宽,其结构有相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在胸廓中,27肋软骨与胸骨构成胸肋关节(图二)。肋骨的肋结关节面与胸椎横突凹构成肋横突关节,其肋头与相邻椎体旁上下肋凹构成肋头关节(图三、四)。胸椎相邻椎体之间由椎间盘连结(图五)。每个胸椎的1对上关节突与上位胸椎的下关节突相关节,还有1 对下关节突与下位胸椎的上关节突相关节(图六)。整个胸廓除了12个椎体间的椎间盘连结之外,其关节多达80余个。众多关节多属微动关节,联合关节;某一环节的运动通常会引起另一关节的运动;各个环节的运动都有着力学上的相互关系,正是”一动无有不动“。因此,杨澄甫将“含胸”与“拔背”合二为一,提出了“含胸拔背”之说,这完全符
合机能解剖学原理。然而,因胸廓结构的牢固和稳定,故含胸并不简单易行,拔背也非轻而易举。为了寻觅太极拳的真谛,必须从人体内部去找那些“极精微巧妙”之处。因此,把太极拳身法和人体机能解剖学结合起来研究和习练,就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含胸拔背”是重要而难学的身法,现在就以此为例作一研讨。 

一、关于“含胸”    欲要含胸,首先要松开胸锁关节能(图二),随即肩锁关节(图一)也须放松。此刻胸骨已寓下沉预动之势,于是胸肋关节(图二)有舒松之意。接着,使胸骨往下松沉,并使之在垂直状态下向后略移。顺遂胸骨向下并往后微动之势,以意将肋骨下缘略微内翻(与胸式呼吸时相反),“两肋微敛”,内含“护肫”之意。在完成上述操作之后,胸笼肋骨便有一种舒适而略被紧束之感,此时横膈下降,胸腔上下径增长,渐臻“气沉丹田”,同时在“尾闾正中”的前提下,裆也易撑开。《太极拳经歌诀》中的“束肋下气把裆撑”一句即含此意。操作至此,还只完成了“含胸”的第一步。下一步是要将肋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两者属联合关节,合称肋椎关节)(图三、四)都松开。如前所述,胸廓的形状为圆锥
形,上窄下宽,而它的横切面呈肾形,因为肋骨在转而向前走行之前,是从胸椎出发而绕向后方走的(图三)。根据这一解剖学特点,要用胸骨后移之势,催动两侧肋骨(尤须注意肋劲)各向侧后方作柔活运动,以达到充分松开肋椎关节之要求。肋椎关节之松开是为“拔背”创造“氛围”,而肋下缘之内翻可助拔背之势。值此时刻,若能神舒体静,行腹式呼吸,“胸要虚含如罄”,气自然会沉于丹田,所谓“含胸者,……使气沉于丹田也。”整个含胸过程,纯系胸肋关节与肋椎关节之精微有序的联合活动,而在外形上却没有一处呈凹陷之迹象。 

二、关于“拔背”    “拔背”是直接关系到由脊所发之内劲威力大小的紧要环节。“太极拳的内劲是一种富有弹性的劲”,而“内劲来源于各关节间骨缝的松开和韧带的伸长。”人体整个脊柱的关节多达百个,而胸段脊柱则占了大部分。脊柱上不但关节众多,而且韧带丰富(图五)。如果练拳练得使脊柱既能“节节松开”,又能“节节贯穿”,那么它所发出的内劲之威力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杨澄甫所谓“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乃深中肯綮之言,并非过甚其词。 

    在依照上述之法完成“含胸”之后,背脊已寓预动之势。趁胸骨催动肋骨向左右侧后方位移之机,使整个脊柱在垂直状态下向前微移。此种肋骨与胸椎的相向逆行位移,可促进肋椎关节充分放松,有利于脊柱的“节节松开”。所以郝少如也曾强调说:“作为弓把的腰脊位置绝不能后移。……相反地,腰脊要有向前移动之意。”旋即用意使胸椎第一节往上拔;第二节胸椎随之也往上拔,以后每个下位胸椎随之也往上拔,直到第十二胸椎。(如以劲整来讲,应拔至第三腰椎;第三腰椎以下部分则须向下沉)。随着,颈项竖直,以顶劲虚领整条脊柱,使百会穴与长强穴(尾骨尖前)在一条垂直线上。各椎弓的上、下关节突关节(图六)和椎间盘以及多种韧带(图五)都尽量往上拔伸,犹如雨后春笋之拔节——每个节间都在伸长,
内中感觉富于弹性,恰似张弓之势。脊椎的拔长,椎管容积的增加,便会产生一种气贴于脊背的感觉,所谓“拔背者,气贴于背也。” 

    杨澄甫生前“推手技巧精妙,善化善发,独步一时,出手绵软而内似钢条,动之至微,引之至长,发之至骤,凡身受之者,未觉其动而已腾空跌出”(顾留馨语)。这些都是与他熟练地运用各种身法尤其是含胸拔背分不开的。在技击上,“含胸”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蓄劲和化劲,所谓“运化在胸”是也;而“拔背”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卷劲和发劲,所谓“劲由脊发”是也。所以“含胸”和“拔背”的技击上是蓄发相变的关系。“含胸”和“拔背”相辅相成,混然一气,故谓“含胸拔背”;含胸拔背与虚领顶劲、松腰、尾闾正中等其它身法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如若“尾闾 正中”作不正确,“含胸拔背”也就不可能到位。 

    关于“含胸拔背”,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例如:化劲时的“拔背”和发劲时的“拔背”似应有所不同。化劲之拔背是从上往下地节节松开,意要放在椎体及椎间盘上;而发劲之拔背则是由下而上节节贯穿地放松,意要集中在椎弓之上,相应之下,“含胸”亦似乎应有两种:一、发动时的含胸,胸肋关节由上往下地松开,而肋椎关节却由下往上地松开。如此,含胸之势恰好与脊背的发劲之势相合。二、化劲时的含胸,肋椎关节由上往下地松开,而胸肋关节则由下往上地松开,如此含胸则两臂的棚劲更富弹性。 

    “含胸拔背”之法,皆是用意,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切不可用拙力。人体既成含胸拔背之势,内中就会蕴涵着几对矛盾劲:拔背之向上而略带前倾的松弹劲与含胸的下沉卷劲既对立又互补;含胸时肋骨后移之势与拔背时脊柱的前移之势使肋椎关节前后对拉,形成松柔之矛盾劲;即可综合成六面整体浑圆劲,能使机体进入浑圆状态。此时,背部感觉舒展,胸部觉得通畅。因而,也曾有人提出要将“含胸拔背”提为“开胸阔背”。实际上,“含胸拔背”已包含了“开胸阔背”,但若只作“开胸阔背”却未必能获得“含胸拔背”之功效。用其它一些说法来对“含胸拔背”作辅助性的说明是可以的,但不能以此来取代之。 

    人类的骨骼属于内骨骼,配布于机体的软组织中,是一种能动的有生命结构。它是个复杂的杠杆系统,乃太极运动之基础。骨骼包括由颅、脊柱和胸廓组成的中轴骨骼以及附肢(即上、下肢)骨骼。太极拳特别重视中轴骨骼之运动修炼。清代杨氏老谱中就有《身形腰顶》一首,曰:

“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工夫!
  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
  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 

    “所以太极拳名家们常常说:‘练太极拳要练在身上,不要练在手上’。就腕关节来说,必须将腕关节的动度减小,迫使一举一动不得不运用身法,从腰脊上运出来,”“含胸拔背”就是修炼脊柱和胸廓的极为重要之法则。运用“含胸拔背”就可进行胸廓与脊柱之内在运动,由是可渐臻“劲由内换”之境界。“含胸拔背”是关于躯干运动的大身法,此乃须臾不可离的太极拳特征性的身法。“含胸拔背”之内涵何其丰富,真可谓“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