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苏州民俗概说 - 杨永法 >

第33章

苏州民俗概说 - 杨永法-第33章

小说: 苏州民俗概说 - 杨永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所谓“花船尽泊虎丘山”。蒋宝龄《吴门竹枝词》也说:“苹末风微六月凉,画船衔尾泊山塘。广南花到江南卖,帘内珠兰茉莉香。”
  这样繁忙的局面,到清代中后期依然没有太多的改变,珠兰、茉莉等热带花卉来自闽、粤南方,它的市场需求很快便为苏州人所了解,因而也迅速移栽成功,珠兰、茉莉、白兰、玳玳成为苏州著名的地方土特产。长于顾禄的石韫玉的《山塘种花人歌》描绘了这种生涯活计:“江南三月花如烟,艺花人家花里眠,翠竹织篱门一扇,红裙入市花双鬓。山家筑舍环山市,一角青山藏市里……花田种花号花农,春兰秋菊罗千丛……司花有女卖花郎,千钱一花花价昂……双双夫妇花房宿,修成花史花荫读……青衫白袷少年郎,看花不是种花者!”
  苏州私家园林之多,明清之际有100多座,与其毗邻的长兴、杭嘉湖平原一带还有不可胜数的闻名全国的各种各样的园林。它们的艺术格局和风格特点,离不开树木花卉和盆景山石,对花木数量、品种以及园圃技艺的要求是不言而喻的,这是苏州花卉市场几百年长盛不衰赖以存在的社会背景。另一方面市民实际生活的需要,特别是闺阁以花为妆饰,还有窨制花茶的需要,都给苏州花卉业的发展注入了永不衰竭的动力。
  吴城大家小户妇女,多喜簪花,形成一种风俗就是“戴花”,也叫鬓边香,歌妓船娘尤一日不可缺少,“晓起买花簪满鬓,粉妆玉琢坐船头。”能够簪花的品种,据记载春天有红绿白梅等13种,夏天有珠兰、石榴等14种,秋天有凤仙、菊花等5种,冬天有山茶、蜡梅等四种,都是以朵来算钱的。除了戴花,还有插胆、瓶、盂钵的家庭供花,以及制作用于销售的花篮。扦插花篮的花,有木香、山茶、玫瑰、蜡梅、梅花、桃花,更多的则是茉莉花。南宋大诗人陆游有两句著名的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他描写的是临安的生活场景,吴越习俗相似,吴中小贩买卖花卉的情况也相似。
  茉莉花的大量消费,除了妇女的簪戴和人家的清供,这是少量的,多数为窨制花茶(配茶)的需要。苏州盛产茶叶,东山、西山、虎丘均有大片茶园,它的附近地区,如金坛、宜兴,邻省的安徽、浙江、江西也有大量茶叶输入,市民对茶叶的消费非常惊人,“上午孵茶馆,下午孵混堂(浴室)”。花茶,“茶引花香,以益茶味”,就是窨花茶,又称香片、熏花茶,主要销售到关东、西北、华北地区。其中以茉莉花茶为冠,其次玳玳花茶、珠兰花茶、白兰花茶,还有木樨花茶、栀子花茶、蜡梅花茶等,可以想见它们对花卉的需求量之大,当然也促进了花卉种植业的繁荣昌盛。
  如今,当我们乘火车从北往南驶近苏州,远远地便望见虎丘塔时,低下眼帘可以见到铁路两边连绵不断的花房和无数盆栽茉莉、白兰花,匆忽之间就有了一种芬芳四溢的感觉,下意识里就知道人间天堂不遥远了。花卉给了苏州以色彩和芳香,也给久远的历史以青春美丽的气息。
  姑苏何处赏“串月”
  农历八月十八日,苏州素有赏“串月”的习俗,是每年一度的盛举。但是,对于“串月”观赏的地点、时间和谁人见到等,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一、何处赏“串月”?一说是在石湖畔的行春桥。明代卢熊在《苏州府志》中记载:“十八日昏时,登楞伽山(即上方山)遥望湖亭,士女有看串月之游”。《清嘉录》亦曰:“八月十八日,月光初起,入桥洞中,其影如串”;二说是在澹台湖畔的宝带桥。据《钱牧斋轶事》记有“石湖东数里宝带桥,十八日夜,月光出土,正对桥环洞……桥西(澹台湖)湖面上,一环一月……吴梅村屡欲观之,而终不果。唯钱牧斋和徐元叹见之”。古诗云:“瑶台失落凤头钗,玉带卧水映碧苔,待到中秋明月夜,五十三孔照影来”。三说从上方山山顶的望湖亭远眺,能见到石湖行春桥和澹台湖宝带桥下,月光流泻,连成一串,可见62个圆月(行春桥9孔,宝带桥53孔)。清代诗人徐菘在《八月十八日楞伽山看串月》诗中云:“昔人所见更奇绝,宝带桥横作天阔,玉轮初出无纤云,六十二拱各一月”。
  二、何时看“串月”?一般都说在八月十八日看“串月”,但也有说在八月十六或十九日的前后各一天也能见到串月。而当地的农民说在二月十八日也可见到串月。赏串月的具体时间,亦有黄昏、月光初起和半夜等几种说法。
  三、有谁见到“串月”?在前人的记载和诗文中,仅有钱牧斋和徐元叹见到,别无他人,其余只是对串月奇观的描述。相反,有人认为“串月”乃是虚名,并无实景。徐士宏在《吴中竹枝词》中云:“秋风十里绿蒲生,串月看来虚有名”。徐菘在诗中亦说“试问游船都不知”,串月之景,无人见到。
  综上所述,踏遍姑苏,八月十八日月夜,何处现“串月”?至今有谁见过此奇观?可能尚是个谜!
  甏头谷、讲张及其他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前,苏州人家烧菜做饭,大多数用的是烧稻草的灶头。砌有灶头的厨房都是低矮的附房,俗称“灶屋间”或“灶披间”。灶头的正面是灶台,后面有灶门,以便向灶膛里添柴。
  那时,不管是哪一家,灶门口都放有一只甏,用于收集稻草上残存的谷穗。苏州人把甏里的谷穗叫做“甏头谷”。甏头谷常用于喂鸡,这多少反映出苏州人勤俭持家、爱惜粮食的优良传统。
  说起“甏头谷”这里面还有故事呢!距今650年前左右,正是元末至正年间,爆发了红巾军起义。当时,苏州一带由盐贩出身的张士诚割据,自称“姑苏王”。而要削平群雄、一统天下的朱元璋自然对他是不会容忍的。于是就派徐达、常遇春率20万大军,攻打张士诚,用“锁城法”围困苏州。传说张士诚为了筹粮救急,令百姓拿出“甏头谷”,在北园和南园一带种植,以充军粮。至今苏州仍有北园和南园两块地方,上世纪末还在种地,其来历可能源于此。
  再说张士诚当然打不过朱元璋。至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七月,苏州城告破,张士诚被俘押至金陵(南京),当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日自缢而死。入明以后,百姓对新王朝抱有期待。谁知,明军攻破苏州后,将苏、杭等地二十余万人押解南京。江南农村,也并非一片升平,由于赋税更加沉重,农民纷纷逃离家乡。面对这样的状况,百姓又怀念起张士诚的时候。于是,街头巷尾,三三两两地议论“张士诚”那时,如何、如何……官府当然不允许这样议论,要捉拿“讲张士诚”的人,也不许大家“讲张”。越是不许“讲张”,人们越想要讲,久而久之苏州人便把扎堆聊天叫做“讲张”,这就是“讲张”的出典。
  吃蟹第一人
  金秋十月,正是菊黄蟹肥之时。阳澄湖大闸蟹的肥大鲜美享誉海内外,其时,前往阳澄湖品大闸蟹、游沙家浜的人蜂拥而至,络绎不绝。然而,在历史上第一个吃蟹的人是谁呢?
  相传在公元前2283年,尧帝委派大禹治水期间,有一位叫巴解的官吏在阳澄湖一带负责治水,他遵循大禹的主张,疏通河道,开渠排水,依靠民众,辛劳十余载,把洪水引入了东洋大海。于是露出了大片耕地,农民种上了庄稼,随着水域的缩小,陆地的扩大,原来生活在水中的大批“八脚大虫”纷纷爬上陆地捕食,尤其到了九十月间庄稼成熟之时,这些“大虫”像蝗虫一般在农田里肆意横行,糟蹋庄稼,为祸田间。农民们试图捉住它们或是赶走它们,可是,反被这些壮实的大虫所伤,它们的脚尖刺破了人们的皮肤,两只大螯咬着死不放松,有些人被咬得全身多处出血溃烂而丧生。人们对这些横行无忌的家伙望而生畏,却无可奈何。
  那时,巴解看到人们刚刚经历了水灾,又有虫灾袭来,忧心忡忡。为了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他日思夜想,终于想出了一个“捕食大虫,以济灾民”的办法。他敢为天下先,亲手捕捉,亲口品尝,意外地发现此虫“不仅肉质丰肥,而且口味鲜美”。当地的老百姓看到当官的第一个捕食,还吃得有滋有味,便纷纷效仿。果然,那大虫不仅好吃,还可以充饥。不出几年,那些“八脚横行”的害虫,都成了“八脚无逃”的美餐。
  公元前2261年,大禹巡视十二州,来到江南阳澄湖地区,看到巴解将白茫茫的湖泽水乡治理成为片片绿洲,并且将“八脚大虫”变害为宝,使之成为人见人爱的美味佳肴,大为赞赏。于是,大禹封巴解为王,食邑于此,继续治理江南水乡。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治水有功、敢食大虫的英雄,就在阳澄湖东北角巴解第一次吃蟹的地方筑城,取名巴城,同时用其名“解”字,让原来无名的“八脚大虫”的“虫”字镇伏在下面,取名为蟹。
  沙家浜和巴城,同在阳澄湖东北角上,现在,两地均为正宗阳澄湖大闸蟹的集散地。
  (完)
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