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医学圣书伤寒论 解迷 >

第8章

医学圣书伤寒论 解迷-第8章

小说: 医学圣书伤寒论 解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68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对头24小时)脉迟,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369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邪气盛,真脏脉见)者,死。
363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阳复太过,阳热下伤阴络)。
367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365 下利,脉沉(沉主病在里)弦(主气郁)者,下重(阻滞气机)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邪退)数(阳气恢复)者,为欲自止,虽发热(阳气恢复的发热)不死。
327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348 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375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382 问曰:病有霍(霍,怱也。《一切经音义》:“怱转为霍,急疾之貌也。”)乱(升降逆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383 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又利止(里气和),复更发热也(表邪未解)。
384 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难,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中阳不足),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385 恶寒(外有表证),脉微(里阳虚衰)而复利,利止(阴津大伤,利无可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386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者(表明内有水结,津液不化,水液浸渍胃肠而致下利,治用“利小便实大便”的方法),五苓散主之。寒多(表不重,里阳虚主重)不用水者(中阳不足,运化失司,升降紊乱,寒温下注),理中丸主之(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各15克)。(药食并用的4方:桂枝汤啜热粥助药力以外散,理中汤啜热粥助药力以内温。三物白散啜热粥助药物辛热之力,啜冷粥来制约药物的毒性。十枣汤用粥自养胃气。)
387 吐利止(里气调和)而身痛不休(表邪外解)者,当消息(斟酌)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治身疼痛的方:麻黄汤新加汤 附子汤 桂枝汤)
388 吐利(肾阳虚衰火不暖土),汗出(阳不摄阴),发热(阴盛格阳),恶寒(肾阳虚衰,表阳不足,四肢拘急(阳虚四末失温,寒凝,经脉拘挛),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阳衰所造成的吐利)
389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阳不摄阴),下利清谷(肾阳虚衰,火不暖土),内寒外热(阴盛格阳),脉微欲绝(真阳衰微)者,四逆汤主之。
390 吐已下断,汗出(阳不摄阴)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阳虚)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滋阴和阳)主之。
391 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保胃气的体现)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大病初愈,阴阳气血没有完全恢复而脏腑的余热也没有完全消尽,在护理上应注意“慎起居,节饮食”
392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正气衰),少气(精气大伤,经气虚衰的表现),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少腹经脉拘挛的表现,是阴精被耗,经脉失养所致),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毒热内盛,毒热上攻所致),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393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行气宽中)栀子豉(清宣郁热)汤主之。(清热除烦,行气宽中)
394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桂枝汤)解之,脉沉实者,以下(大柴胡、大承气汤)解之。
395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逐水清热,软坚散结)主之。
396 大病差后,喜唾(吐涎――两太阴虚寒,即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痰),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397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形气两伤的表现),气逆欲吐(余热+在胃,胃气失和,胃气上逆),竹叶石膏汤主之。(余热未尽,形气两伤)(竹叶 石膏 半夏 麦冬 人参 甘草 粳米)
398 病从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强调了病后节饮食的重要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