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祖道影传赞-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鸲U俣猿ど睢N驶献谥肌Jχ傅钋敖鹗ㄗ印K盗嗍褰讨濉T蛱旌鋈涣旖狻V渌怠N鹗ㄗ诱隆nW谑苣陟G胧κ谄腥蠼洹JΨ嘁卖鲜场=不先啾椤@阗っ苎掀鹦怕邸=杂幸迨琛O忍煸辍V沼诖蠹龈K隆T桦颓洹J俏先妗T拊弧
大法界网圣凡罗列 独有一纲惟师能挈
引万派流同归性海 五教齐收终古不改
附录华严五祖
初祖帝心大师(法顺) 二祖云华大师(智俨)
三祖贤首大师(法藏)
四祖清凉大师(澄观 传见后)
五祖圭峰大师(宗密 传见后)
(云栖以西天马鸣大师为初祖。龙树大师为二祖。后祀帝心至圭峰称七祖)。
法照禅师传
法照国师。唐大历间。止衡州云封寺。为时所宗。尝于食钵中。睹五色云。中有梵刹。金书题曰。大圣竹林寺。他日复于钵中。见云中楼。观万菩萨众。杂处其中。师以所见。访问知识。曰据所见形势。乃五台耳。师由是即愿游之。后居郡之湖东寺。开五会念佛。感祥云弥覆。云中楼阁。睹阿弥陀佛。及二菩萨。身满虚空。有数梵师。执锡行道。复有一老人。谓曰。汝先发愿。游金色界。礼觐十大僧。今何辄止。师遂与同志。远诣五台佛光寺。一如钵中所见。至大山涧。有石门。时二青衣童子。引师入门。见金碧楼观。金榜题曰。大圣竹林寺。方约二十里。一百院皆金地宝池。华台玉树。入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踞狮子座。为众说法。菩萨万众。共相围绕。师于二菩萨前作礼。问曰。末代凡夫。未审修何法门。文殊告曰。诸修行者。无如念佛。阿弥陀佛愿力难思。汝当系念。决取往生。时二大士。同舒金臂。以摩其顶。记曰。汝以念佛力故。毕竟证无上觉。文殊复曰。汝可往诣诸菩萨前。作礼承教。师一一巡礼众圣。复诣文殊前。作礼辞退。二青衣送至门外。举头俱失。后代宗诏至宫中。加国师号。是为净土四祖。赞曰。
曼殊大士将期一见 故金色界钵中先现
及至入门如从旧游 直指极乐是所归投
瑜珈不空三藏法师传
不空三藏法师者。西域人。幼随叔父。观光上国。值金刚智上师。从之传瑜珈义。智授梵本声明论。旬日成诵。奇之。引入金刚道场。验以掷花。谓为胜己。师初求法。梦京像皆东行。窹以问智。智曰。汝有受道之资。吾何靳哉。即授五部及苏悉地仪轨。智没奉遗教。西游天竺。至师子国。遇龙智。授十八会金刚灌顶及大悲胎藏建坛之法。传经论五百余部。二十九年。自师子国。归至广州。采访使刘巨济。请建灌顶坛。感文殊现身。天宝元年。西城大石康。居五国。入寇安西。召师入内。上亲秉香炉。师诵仁王护国密语。上忽见。神兵带甲荷戈。立于殿庭。师曰。此毗沙天王第二子。副陛下意。往救安西。请设食以遣之。顷之安西奏。城东北黑云中。见金甲神人丈余。空中鼓角大鸣。声震天地。寇人帐幕间。有金鼠啮断弓弦。五国即时奔溃。须臾城楼上。见天王形。谨图其像以进。验之即诵咒日也。至后每诵咒。有奇验。肃代两朝。尊为灌顶国师。后加开府仪同三司肃国公食邑三千户。故今瑜珈密教实宗之。赞曰。
毗卢灌顶是为心印 正令全提佛魔听命
奔走神龙潜消百怪 是故智者得大自在
附录瑜珈五祖
初祖金刚智灌顶国师
二祖不空灌顶国师 三祖慧朗灌顶法师
四祖龙门无畏法师
五祖大慧一行法师(传见后)
八十八祖传赞卷之二
八十八祖传赞卷之三
匡庐憨山释 德清 述
秀水寓公 高承埏 补
嘉兴上士 钱应金 较
青原思禅师传
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本州安城刘氏子。幼出家。每群居论道。师惟默然。后闻曹溪。往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祖曰。汝曾作甚么来。师曰。圣谛亦不为。祖曰。落何阶级。师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祖深器之。居众首焉。一日祖谓师曰。从上衣法双行。师资递授。衣以表信。法乃印心。吾今得人。何患不信。吾受衣以来。遭此多难。况乎后代争竞必多。衣即留镇山门。汝当分化一方。毋令断绝。师既得法。归住青原。六祖将示灭。有沙弥希迁。问曰。和尚百年后。希迁未审当依附何人。祖曰。寻思去。及祖顺世。迁每于静处端坐。寂若忘生。第一座问曰。汝师已逝。空坐奚为。迁曰。我禀遗命。故寻思耳。座曰。汝有师兄思和尚。今在吉州。汝缘在彼。师言甚直。汝自迷耳。迁即礼辞祖龛。直诣青原参礼。师曰。子何方来。迁曰曹溪。师曰。将得甚么来。曰未到曹溪。亦不失。师曰。若恁么用。到曹溪作甚么。迁曰。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诘勘多端。机辩自在。遂印为法嗣。是为曹溪下一世。赞曰。
天然尊贵不落阶级 一语投机如蜂得蜜
曹溪一脉枝分派衍 从此儿孙雷驱电卷
南岳让禅师传
南岳怀让禅师者。金州人也。姓杜氏。生时白气应于玄象。太史占奏。为国之法器。帝来金州太守。亲慰其家。年十岁有异僧见之。告其父母曰。此儿出家。必获上乘。年十五辞亲。依荆州玉泉寺弘景律师。出家授具。后谒嵩山安和尚。指诣曹溪。参六祖。祖问。甚么处来。曰嵩山来。祖曰。甚么物恁么来。师无语。遂经八载。忽然有省。乃白祖曰。某甲有个会处。祖曰。作么生。师曰。说似一物。即不中。祖曰。还假修证否。师曰。修证则不无。染污即不得。祖曰。只这不染污的。诸佛之所护念。汝善护持。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并在汝心。师执侍一十五年。后往衡岳。有沙门道一。在山常习坐禅。师知是法器。乃取一砖于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甚么师曰作镜。一曰。砖岂得成镜耶。师曰。磨砖不得成镜。坐禅岂得做佛。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大了悟。遂付其法。偈曰。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花无相。何坏复何成。是为曹溪下一世。赞曰。
气概冲天心虚没量 揽曹溪水兴波作浪
睡著马驹一砖打起 蹴踏横行触者皆死
永嘉真觉禅师传
永嘉无相大师者。讳玄觉。永嘉人。姓戴氏。丱岁出家。遍探三藏。精天台止观圆妙法门。于四威仪中。常冥禅观。后因左溪朗禅师激励。与东阳策禅师。同诣曹溪。初到振锡携瓶。绕祖三匝。祖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师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祖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祖曰。如是如是。于时大众。无不愕然。师方具威仪参礼。须臾告辞。祖曰。返太速乎。师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祖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祖曰。汝甚得无生意。师曰。无生岂有意耶。祖曰。无意谁当分别。师曰。分别亦非意。祖叹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矣。策公乃留师。翼日下山。回温江。学者辐辏。号真觉。谥无相大师。著禅宗修悟圆旨。名永嘉证道歌。是为曹溪下一世。赞曰。
金锡孤标生龙活虎 不是老卢几遭轻侮
言前荐得一宿便行 纵然超越犹是儿孙
一行禅师传
一行禅师。钜鹿人。姓张氏。丱岁不群。博洽记诵。读书不再览。初从嵩山普寂禅师。乃悟世幻。遂礼出家。剃染受具。尝传密教于金刚无畏。结集毗卢遮那经疏。登坛灌顶。受瑜珈五部法。又寻究于阴阳谶纬之书。访算法于天台国清寺异僧。尽得其蕴。自此声名借甚。开元三年。诏入见。咨出世道。及安国抚民之法。对称旨。号称天师。以国为问。答曰。銮舆有万里之行。社稷终吉。以金盒进曰。至万里即开视。乃当归少许耳。后禄山作乱。上幸成都。至万里桥。悟当归之谶。洒然忘忧。终吉者。至昭宗而绝。昭宗曾封吉王也。开元九年。朝廷以历不验。诏师改撰新历。师推大衍历书五十二卷。入唐书律历志。先是有邢和璞者。道术人也。谓尹愔曰。一行和尚。真圣人也。汉洛下闳造历时云。八百年差一日。当有圣人定之。大衍历出。闳言验矣。开元十一年。师制水浑天仪成。古未之有也。师嗣北宗普寂。又以学灌顶故。为密宗五祖。赞曰。
显密之宗谶纬之故 大衍一成阴阳合度
世出世法靡不该练 五地之行于师乃见
江西马祖一禅师传
江西道一禅师。汉州什邡县人。姓马氏。本邑罗汉寺出家。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有轮文。幼依资州唐和尚授具。开元中。习禅定于衡山。遇让和尚。密授心印。后开法于江西。四方学者云集。师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以楞伽经文。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自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取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惟心。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菩提妙果。亦复如是。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意。乃可随时著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汝受吾教。听吾偈言。心地随时说。菩提亦秖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是为南岳下一世。座下开悟弟子。一百三十余人。出世者七十六人。禅道东来。自此为最盛。赞曰。
马驹如龙牛行虎视 百三十人一脚踏地
法流西江百川东倒 一滴弥漫润兹枯槁
石头迁禅师传
石头希迁禅师。端州高要陈氏子。母初怀妊。不喜茹荤。师生在孩提。不烦保母。既冠。然诺自许。乡峒獠民。畏鬼神。多淫祀。杀牛酾酒。习以为常。师辄往毁丛祠。夺牛而归。岁盈数十。乡老不能禁。后直造曹溪得度。属祖圆寂。禀遗命谒青原。乃摄衣从之。一日原问曰。有人道岭南有消息。师曰。有人不道岭南有消息。原曰。若恁么大藏小藏。从何而来。师曰。尽从这里去。原然之。师久参。既得心印。即往衡山。南寺之东。有石如台。乃结庵其上。时号石头和尚。师看肇论。至会万物而为己者其惟圣人乎。师乃拊几曰。圣人无己。靡所不己。法身无相。谁云自他。圆鉴灵照于其间。万物体玄而自现。境智非一。孰云去来。至哉斯语也。遂掩卷。不觉寝。梦自身与六祖。乘一龟游泳深池之内。觉而详之。灵龛者智也。池者性海也。吾与祖师。同乘灵智。游性海矣。遂著参同契。发明禅宗之旨。是为青原下一世。赞曰。
獦獠佛性元自有因 一寻师去即得其真
踞坐石头其路甚滑 纵能行者也吃一蹋
清凉澄观国师传
清凉国师。讳澄观。山阴人。姓夏侯氏。出家于应天寺。十四得度。学律于栖霞。受菩萨戒于常照。传涅槃起信论法界观还源记于瓦棺。造东京受杂华于大诜。从荆溪习止观法华维摩等疏。谒牛头忠径山钦。咨决南宗心印。谒慧云明了北宗玄理。此土儒墨老庄诸子。竺干诸部异计。四韦五明。显密仪范。莫不旁通博综。巡礼五台瞻瑞相。居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讲华严大经。造新疏钞。后居京师。德宗召讲内殿。谓以妙法。清凉朕心。赐号清凉法师。为教授和尚。译华严新经。帝亲御译场。元和五年。宪宗问华严法界宗旨。豁然有悟。来有司铸金印。赐号大统清凉国师。师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膝。目夜发光。昼仍不瞬。日记万言。七行俱下。才供二笔。尽形一食。宿不离衣。为七帝门师。去贤首百余年。遥禀其旨。所著疏记。四百余卷。讲华严经五十遍。寿一百二岁。是为华严四祖。赞曰。
秉大智印范围法界 入总持门具四无碍
九尺长躯百年住世 七帝门师事不思议
天皇悟禅师传
天皇道悟禅师。婺州东阳张氏子。神仪挺异。幼而生知。年十四。恳求出家。父母不听。遂损减饮膳。日才一食。形体羸悴。父母不得已而许之。依明州大德。披剃受具。精进梵行。推为勇猛。或风雨昏夜。晏坐丘冢。身心安静。离诸怖畏。首谒径山国一受心法。服勤五载。后参马祖。重印前解。依止二夏。乃谒石头。问曰。离却定慧。以何法示人。头曰。我这里无奴婢离个甚么。曰如何明得。头曰。汝还撮得虚空么。曰恁么则不从今日去也。头曰。未审汝早晚向那边来。曰道悟不是那边人。头曰。我早知汝来处也。曰师何以赃诬于人。头曰。汝身现在。曰虽然如是。毕竟如何。示于后人。头曰。谁是后人。师从此顿悟。罄前二哲匠所传。后住郡之左天皇寺。石头法道大行。是为青原下二世。赞曰。
那边不住从何处来 一见石头八字打开
以此示人只贵知有 颠倒拈来如弄丸手
大珠海禅师传
越州大珠慧海禅师。建州朱氏子。依越州大云寺智和尚受业。初参马祖。祖问。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来。祖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曰阿那个是慧海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小。使用自在。何假外求。师于言下。自识本心。不由知觉。踊跃礼谢。执侍六载。后以受业师老。遽归奉养。乃晦迹藏用。外示痴讷。撰顿悟入道要门一卷。是为南岳下二世。赞曰。
自持宝藏更向他求 一言指出应用自由
越有大珠圆明光透 随方照耀不落窠臼
黄檗运禅师传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闽人也。幼于本州黄檗山出家。额间隆起如珠。音辞朗润。志意冲澹。后游京师。因人启发。乃往参百丈。丈问。巍巍堂堂从何来。师曰。巍巍堂堂。从岭南来。丈曰。巍巍堂堂。当为何事。师曰。巍巍堂堂。不为别事。便礼拜。问曰。从上宗乘。如何指示。丈良久。师曰。不可教后人断绝去也。丈曰。将谓汝是个人。乃起入方丈。师随后入。曰某甲特来。丈曰。若尔则他后不得孤负吾。丈一日问师。甚么处去来。师曰。大雄山下。采菌子来。丈曰。还见大虫么。师便作虎声。丈拈斧作斫势。师即打一掴。丈吟吟而笑。便归上堂曰。大雄山下。有一大虫。汝等诸人。也须好看百丈老汉。今日亲遭一口。裴相国镇宛陵。一日请师至郡。以所解一篇示之。师接置于座。略不披阅。良久曰会么。裴曰未测。师曰。若恁么会得。犹较些子。若也形于纸墨。何有吾宗。裴乃赠以诗。有拟欲事师为弟子之句。自后请益。为说黄檗心要。自尔黄檗门风。盛于江表矣。是为南岳下三世。赞曰。
大雄山下有一大虫 哮吼一声闻者耳聋
疾雷之机掣电之眼 西来门风从此太险
沩山祐禅师传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福州长溪赵氏子。年十五出家。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剃发于杭州龙兴寺。究大小乘教。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