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理教育-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美国的小学生的成绩单不注意记分数,只写评语,像写文章一样,好几页,具体地评价儿童的行为进步与否,能做些什么,而不是只记分数。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高度评价筷子的作用时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精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杠杆原理,它是人类手指的延长,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筷子的妙用不仅仅在于延长了人的手,更重要地是锻炼了人的手,促进了大脑的发达。筷子使手的动作变得更精细、更熟练,从而使人变得更聪明。
有杂志介绍说,日本将筷子视为“国粹”,并把他们的机灵胜过西方人归功于使用了筷子,更为有趣的是在日本居然出现了使用筷子的培训班。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聪明的工具和镜子。”又说广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本文开头两则事例,不正好证明了苏氏的结论吗?
顺应与正确诱导
南京市一个9岁的女孩,左手书法,大胆泼辣、苍劲有力,令人惊喜。
这个名叫小群的学生,其阿姨是小学书法老师。阿姨练字时,小群总喜欢偎依在旁边磨墨、润笔帮忙,而且时常要几张纸涂千笔。做父母的想,与其让孩子乱跑,不如让孩子练练字,说不准将来有一手好书法。于是买来纸墨笔砚教她写字,先从基本笔划开始,写得好就“戴高帽子”表扬几句,她写得更开心了。
有一天,家长偶然发现小群在用左手写字,就奇怪道;“你怎么用左手写字呢?”小群得意地回答:“右手写累了,换换手写有啥不好?人家打算盘、打乒乓球不也有的用左手嘛!”女儿的话有道理,家长想,让孩子按兴趣去发展吧,何必千篇一律限制她呢?
后来,小群将左右手交替写字的习惯带到学校。有的同学见了,好像发现新大陆,奇怪道:“咦,她竟用左手写起字来!”老师见了批评她的写字习惯不好。于是,小群把困惑带回家里,家长想:怎么办呢?老师的话不能不听;孩子的志趣又不能扼杀。于是采取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在校就遵令用右手写,而在家随其意,左右手写都可以。
此后,小群左手妙笔生花的形象频频出现于报刊和屏幕上,还引起了左笔大师费老的称赞。
表面看,小群左笔之功,似乎是开通的家长无意培养出来的,其实质可以说是懂得教育心理的家长培养孩子结硕果的范例,是家长顺应孩子心理和个性特点启发和诱导的结果。
小群的左手写字,从其发端来看,是自发的自然调节,出于减少写字的疲劳的尝试;是她观察客观、借鉴于其它劳动和运动现象(打算盘和打乒乓球),从而提高写字效率,可以说是她发挥积极能动作用的创造性活动。
作为家长,发现小群左手写字的习惯后,没有责怪,也在于小群合情合理地道出了左手写字的“理由”,并希望父母理解自己的探索;甚至极力求得家长的赞许。可贵的是,家长并未循同习惯和传统对孩子进行同化,导致负迁移性的抑制,而是鼓励孩子的发展,并且采用灵活性的处理方法,针对在校在家的情况,从而体现了家长的处事的魅力和果断。
顺应不等于顺从,不是一味满足和迁就孩子任意的需要,而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特长,创造条件进行鼓励和促进孩子的发展。可以说,顺应孩子心理,进行启发诱导的综合性的教育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有些家庭教育成果所以不显著,主要在孩子闪光的起点上,家长丧失了教育的大好机会。
画儿美与心灵美
十年之前,上海卢湾区二中心小学有个叫吴叠峰的学生,连续几年获得上海市儿童画展一等奖以及日本和南斯拉夫的画展金质奖章与银质奖章。著名老画家刘海粟、关良都给他的画题过字。
有谁曾想到,吴叠峰5岁时,幼儿园老师拿了一张画对他爸爸吴国明说:“叠峰的画在班里最差。”这倒让做父亲的开始有点惊奇,儿子画的树竟是一个三角形,有点像火箭发射台,更像巴黎的爱菲尔铁塔。后来一想,这并不奇怪,绘画的才能不可能纯属天生的,儿童有一双眼睛,但缺乏观察能力。于是,耐心的父亲每天利用送叠峰上幼儿园的机会,引导他有意识地观察不同的树、树干、树枝、树叶的形状与色彩,看一年四季中树的变化,一边看一边讲,教他如何区别漂亮与不漂亮的树。整整一年,小叠峰开始懂得如何进行观察,也发展了他的视觉表象能力。
后来,小叠峰的拿手杰作是画狗熊。有个动画片中的狗熊叫伟伟,它善良、憨厚、肯帮助人,它跟叠峰的个性品质十分相像。叠峰自言自语地说:“这只大狗熊多好,我要是伟伟就好了!”做父亲的完全理解孩子的心理,立刻抱了个棕色绒的大狗熊往他怀里一塞:“把这个大狗熊送给你!”小叠峰每天把它搂在怀里跟它谈话,和它一起睡觉。大狗熊既是他的好朋友,也成了他作画的模特儿。
兴趣是十分强大的推动力。吴国明懂得,画儿美来自心灵美。为了让儿子有一颗美好的心灵,父亲经常带儿子去大自然,去接触社会,接触人,也接触动物。有一次去动物园玩,小叠峰被欢腾跳跃的群猴所吸引,回家后画了一幅题为“相互帮助”的三只玩猴的图画,充满了儿童的那种天真烂漫的情趣。
儿童的才能从哪里来?是天上的神赐予的吗?不是。小叠峰从一个“画得最差”的孩子到金质奖章的获得者,完全是教育的结果。“玉不琢,不成器”。
绘画需要意志,在绘画中也能培养意志力。吴国明通过生活中点滴事例,一步步训练儿子的意志性格。他爱孩子,但从不迁就孩子的脾气和不合理的要求。他培养儿子作画,更注重提高孩子的认识能力和意志能力。
小叠峰的画儿美正来自其心灵美。
宠坏儿子的母教
里德太太,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中女主人翁简·爱的亲舅妈,盖兹海德府的富有的女主人。她的丈夫里德先生临终时要求她把死了双亲的外甥女简·爱当作亲生女儿一样养大,她答应了。实际上,她成了有四个孩子的母亲。她对孩子的爱是等次分明、内外有别的。其中,简·爱的表兄约翰·里德少爷才是她一等宠爱的孩子。
里德太太对约翰·里德的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吃食上无节制地满足儿子的食欲,二是以言传身教为儿子如何做人现身说法,并怂恿儿子在“实践”中心领神会。达到人格强化的目的。
由于吃食的无节制,14岁的里德少爷长得又大又胖,皮肤黑黝,“眼睛朦胧模糊,脸颊松弛”,“头脑又不灵敏”。
里德太太让儿子从小就明白母亲为他造就的小主人的优越地位,并怂恿儿子在直接对穷表妹简·爱横施暴虐中感受她的母爱。果然,被饮食过度弄得脑子不灵便的约翰·里德接过了母亲交给的这把无形的尚方宝剑,他虐待简·爱,常常一星期两三次,而且每次施暴前的口头禅是:“妈妈说你……”里德太太呢?在儿子对简·爱又打又骂时,她总是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当简·爱在忍无可忍的地步采取正当防守性质的反抗时,里德太太总是不问青红皂白地只对简·爱进行惩罚。
其实,里德太太的母爱把儿子教唆成一个虐待狂。因为儿子不仅对表妹如此,而且母亲稍不如其意,开口便骂“老姑娘”,还常常撕破和毁坏母亲的衣服……
长大后的约翰·里德,整天和社会上的坏男人坏女人混在一起。又因饮食过度而造成的脑子不灵敏,使他被与他一起的流氓把钱财骗得精光,欠下一屁股债,两度进班房,最后以自杀了结其生命。
像里德太太对儿子所表现的母爱,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不乏其人。从源源不断地供应糕饼糖果致使一个孩子呆笨、堕落、直到毁灭。也许有人以为这是危言耸听。然而,当你冷静下来,咀嚼约翰那副尊容和他的心理障碍,想想约翰所在学校教授的话:“只要家里少给他捎些糕饼和糖食去,他准能过得很好。”现代家庭中因营养过剩而早早趋向肥胖的孩子还少吗?
诚然,在现代社会里,像里德太太这样刻毒地对付穷亲戚的现象不多见了,但做母亲的平时教唆孩子与同伴相处时怎么样才能占便宜、逢人有危难时又该怎么样袖手旁观的情况却时有所闻,甚至有的父母把子女奉若小皇帝(后),同时在子女面前又虐待老一辈。这是何等的人类悲剧啊!优生需优教优育。真挚宽厚仁爱,是人际间最可宝贵的感情。高尚的母爱,首先应该向孩子展示你的真挚宽厚仁爱的情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孩子尊重你,才有可能使望子成龙的理想得以实现。否则,你的孩子也必然如同约翰·里德一样,刻薄得叫人无法忍受、乏味得叫人瞧不起、恶毒得让人憎恨……
东西的心理定势
一位汉语老师教外国学生学习“东西”这个词。老师说:“东西”泛指事物,凡物质和精神各因素均可称“东西”,有时可特指人。但外国学生初学汉语,弄不清“东西”的指代范围和用语状况,更不清楚修辞和感情色彩。
老师问学生:“什么是‘东西’?”学生回答“桌子是东西,椅子是东西,我是东西,你是东西。”老师提醒道:“不对,不对。”学生连忙更正:“啊!对不起,你不是东西。”老师又好气又好笑,再次提醒:“更不对了,不能说‘你不是东西’,这是骂人的话。”
这时,学生愕然,问道:“那么你到底是不是东西?如果是东西的话,你是个什么东西?”老师连忙说:“不行,不行。‘你是什么东西?’也是骂人的话。”
学生听了老师的解释更是茫然不解。看着学生疑惑的表情,老师又耐心地向学生解释:“东西”这个词一般指非人的事物,指人时有否定句和疑问句则带有贬斥、责骂的意味。如:“张三不是东西”,“李四是个什么东西?!”如果再加上感情修辞的词语,则修辞色彩更为丰富。加强贬斥意味时,如:“你这狗东西!”表示厌恶色彩时,如:“这老东西活得不耐烦了。”表示诙谐和笑谑意味时,如:“你这鬼东西,尽跟我捣蛋。”表示喜爱色彩时,如:“这小东西真讨人喜爱。”等等。
听完老师的讲解,学生无不惊叹道:“啊!‘东西’太复杂了!真像个魔鬼。”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所以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得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学生更加惊奇:“语言也是东西?”老师回答道:“语言也可称为‘东西’,前面需要加一个‘这’,表示强调。”学生恍然大悟,感叹道:“东西’这东西真是个怪东西。”
由于老师对“东西”一词的含义的解释最初比较抽象,自然学生将“东西”一词运用于具体语言环境时,套用了“东西”涵盖的范围,形成了心理定势。什么是定势呢?定势是指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使后继的心理活动产生一定的倾向性。定势现象是人人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它对新知识的掌握、新技能的形成、新问题的解决以及学习的迁移,都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可能是有益的,有的可能是有害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尽量不让定势的负效应形成和发挥影响,倘若已形成负效应,应该想法克服它。
善教者动之以情
在教育心理中,语言的魅力是巨大的。这里有一件小事:一天,在繁华的巴黎大街旁站着一个头发斑白,衣衫褴褛的老人,他伸出枯瘦而颤抖的手,发出凄惨的声音,向过路人行乞,而且在身旁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一行字。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走过他面前,看看那块牌子上的字,都无动于衷,姗姗而去……
这天中午,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也路过这里。他看看木牌上写的字之后便问老年的盲人:“老人家,今天上午你的收入如何?”唉”,老盲人叹息着回答说:“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脸上显出非常悲伤的神情。让·彼浩勒听了,拿出自己的笔悄悄地在那行字前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这几个字,就匆匆离去了。等到晚上,他又路过这里,问老盲人下午的收入情况如何,那老盲人笑着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让·彼浩勒听了,摸着胡子满意地笑着离去……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之所以产生了这么大的魅力,就在于它富有感情色彩。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桃红柳绿,那莺歌燕舞,那小桥流水,令人陶醉。但这一切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都是虚设的,在他眼前有的只是一片漆黑!当人们想到这个生命行将就木的老人,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过,自己的情感就情不自禁地受到感染,从而油然而生出怜悯之情。
在教学中,语言也具有同样的魅力。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说过:“动人心情者莫过于情。”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做教师的决不能够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要真正打动学生,教师本身必须在内心深处充满激情,在教学进程中,教师的语言声情并茂,才能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发挥语言魅力的本领,教会学生在写作中,善于运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刻意求新、反复推敲,来表达意境,创造佳作,感染读者。杜甫赞美李白的诗是“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表明了语言的巨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