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物理学-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了。原来,这个奇怪现象的解答正在水面高起这一点。玻璃只要略沾
些油污,便很难沾水;在我们杯口的边上,也跟一切常用的器具一样,难
免由于人手的接触留下一些油脂的痕迹。杯口的边上既然不会沾水,那
么,给杯里的大头针所排出的水就只好形成一个高起的凸面。这个凸面的
高出程度很不显著,这只要花一点时间算出一枚大头针的体积来,拿它跟
这个高起部分的体积比较一下,就知道大头针的体积只有高起部分的体积
的几百分之一,因此在这个装满水的杯子里才能找出容纳几百枚大头针的
地方。用的杯子杯口越大,可以容纳的大头针也越多,因为杯口越大,高
起部分的体积也越大。
要更清楚地了解这个问题,让我们做一个计算。一枚大头针大约25
毫米长,0。5 毫米粗。这样一个圆柱体的体积不难依照几何学
2
上的公式(
pd h)算出,等于立方毫米。再加上大头针的头,总体积大
5
4
大约不超过5。5 立方毫米。
现在来算一算杯口上高起部分的体积,假定杯口直径是9 厘米=90 毫
米。这样的圆面积大约等于6400 平方毫米。如果我们把高起的水层的厚
度算做1 毫米,那么它的体积就是6400 立方毫米,这就有大头针体积的
苯加到盐水里去。
1200 倍。换句话说:一只装“满”水的杯子,竟可以容纳一千多枚大头
针!而事实上,只要仔细地把针一枚一枚投进去,你的确能够把整千枚大
头针投进杯里去,甚至这些大头针看起来已经满杯都是或者已经突出到杯
口以外了,水却仍旧一点没有溢出来。
煤油的奇异特性
凡是用过煤油灯的人,大概都会有过这样一种经验:你把煤油灯装满
煤油,然后把它的外壁擦得干干净净,但是过了一小时,你发现它的外壁
又有煤油。
这个现象说明煤油的一种特性。原来你没有把煤油灯加油口的盖子旋
紧,因此,很想沿着玻璃表面流开去的煤油,就爬到了容器的外壁上。如
果你想避免煤油的这一种麻烦,那么就得把盖子尽可能旋紧②。
煤油这个“爬行”的特性,使得用煤油(或石油)做燃料的轮船感到
非常头痛。在这种轮船上,假如不采取适当的措施,会完全不可能运载货
物,除非是运煤油或石油;因为这种液体透过看不见的间隙“爬”出来以
后,不但流遍了油箱的外面,并且会到处渗开去,甚至渗到乘客的衣服上。
而对这种恶作剧斗争的许多尝试,却常常是没有效果的。
英国幽默作家詹罗姆在一篇开玩笑的中篇小说《三人同舟》里讲到煤
油的一段描写,并没有过分夸大,他写道:
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会比煤油更会向各方渗开的。我们是把它装在
船头上的,它却从那儿偷偷地窜到船艄,一路上把所有的东西都染上它的
气息。它渗透了船身接合的缝子,落进了水里,发散到空中,毒害了生命。
有时候刮起了北面来的煤油风——这真是一种新奇的风;有时候是南面吹
来的,有时候是东面或西面吹来的,但是不管它从哪一面吹到我们这儿来
的,总是充满着煤油的气息。在黄昏的时候,这个气息减低了落日的奇观,
而月光呢,也沉浸在煤油的气息里。。我们把船系留在桥边,上岸到城里
去走走——但是一阵可厌的气味始终追随着我们。仿佛整个城市都给这种
气息渗透到了①。
煤油这种会布满容器外壁的特性,常常使一些人认为煤油会透过金属
和玻璃,这种想法自然是不正确的。
不沉的铜圆
铜圆在水里不沉,不但童话里有这种事情,就在实际上也有。你只要
做几个简单的实验,就会相信这句话了。让我们从最细小的物件——缝衣
② 雨滴落下的情形,只在落下的最初瞬间跟自由落下的物体相象,在落下开始以后第一秒的后半秒,它的
落下已经变成匀速运动了,雨滴的重量和空气阻力相平衡,空气阻力随雨滴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①
旋紧盖子之前,不要忘记看看容器里的煤油会不会装得太满了:因为煤油在受热的时候膨胀得很厉害(温
度增加100 度时,体积要增加原体积的十分之一),为了避免容器胀破,一定要预先留出一些给煤油膨胀
的空隙。
针——开始。要使一枚针浮在水面,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实际上这
件事情做起来并不怎么困难。把一张薄纸放到水面上,上面放一枚完全干
燥的针。另外用一枚针或大头针把薄纸慢慢压到水里去,从纸边开始一步
一步压到纸的中心;等到全张纸都湿透了,它就会自己沉没下去,而针却
仍旧留在水面上。假如你有一块磁石,那么你甚至可以把磁石放在杯子外
面水面的旁边来控制针在水面上浮动。
在相当的练习以后,你竟可以不用薄纸就把针放在水面上:只要用两
只手指抓着针的中部,在离水面不远的地方水平地放下就可以了。
你还可以用一枚大头针(不要比2 毫米粗)、钮扣或者小巧的平面形
的金属物件来代替缝衣针。等你这一些都已经会做而且熟练了之后,可以
拿一枚铜圆去试试看。
这些金属物品所以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是这些东西在我们手里蒙上
了一层极薄的油,使得它们不容易沾水。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漂浮着针的
水面四周,形成了一个凹下去的表面,这种表面凹下去的情形我们甚至能
够看得出。液体(水)的表面薄膜一直在想恢复原有的平面,因此对针发
生从下向上的压力,支持了针不会沉下去。此外,针所以没有沉下去,还
受到液体排斥力的作用,因为,根据浮体定律:针所受到的从下向上的排
斥力量(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水的重量。
使缝衣针漂浮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事先把它涂上一层油;这种针可以
直接放到水面去也不会沉下。
筛子盛水
连用筛子盛水这样的事情也不只是在童话上才有。物理学的知识帮助
了我们做到这件一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拿一个金属丝编成的直径15 厘
米大小的筛子,筛孔不必太小(大约在1 毫米上下),把筛网浸到熔化的
石蜡里。然后把筛子拿起,金属丝上就复上一薄层人的眼睛几乎看不见的
石蜡。
现在,筛子仍旧是筛子,——那儿有可以透过大头针的孔,——但是
现在你已经能够用它来盛水了。在这种筛子里,可以盛相当高的水层,不
会让水透过筛孔漏下来,只要你盛水的时候小心些,并且不要让筛子受到
震动就可以了。
为什么水不会漏下去呢?因为水是不会把石蜡沾湿的。因此,在各筛
孔里造成了向下凹的薄膜,正是这个薄膜支持了水层不漏下去。
假如把这浸过石蜡的筛子放到水上去,那么它就会留在水面上。可见
这筛子不但可以用来盛水,而且还能够在水面上浮起。
这个看来好象奇怪的实验,解释了我们平日看惯了的却没有好好想过
的许多最普通的现象。木桶和小艇上涂松脂,塞子和套管上抹油,以及所
有我们想要做成不透水的物体上都涂上油漆之类,还有在织物上涂敷橡
胶,——这一切,目的无非跟方才筛子浸石蜡一样。总的目的是一样的,
不过在筛子的情形更显得特别罢了。
泡沫替技术服务
钢针和铜圆浮在水面的那个实验,跟矿冶工业上用来选出矿石里的有
用矿物的方法很相象。选矿的方法有许多种,我们这儿讲的“浮沫选矿法”
是最有效的一种。在别种方法不能够完成任务的时候,这个方法仍旧可以
应用得相当成功。
浮沫选矿法的实际情形是这样的:把轧得很碎的矿石装到一只槽里,
槽里盛水和油,这油有一种特性,能够在有用矿物的粒子外面包起一层薄
膜,使粒子不沾水。通空气把这混合物强烈搅动,就产生许多极小的气泡
——泡沫。包有薄油膜的有用矿物的粒子一跟空气泡的膜接触,就会连在
气泡上,随着气泡升起,跟大气里的气球把吊篮升起一样。至于没有油膜
的别种粒子,却不会附到气泡上,就仍旧留在液体里。应该注意,空气泡
的总体积要比那些有用矿物的粒子的总体积多许多,因此气泡是能够把这
些固态的矿屑带到上面去的。结果,有用矿物的粒子几乎全部附着到泡沫
上,浮到液体的表面来。把这层泡沫刮下来去继续处理,这里所含的有用
矿物就比原始矿石所含的丰富几十倍。
在今天,浮沫选矿法在技术上已经研究进步到很高的水平,只要选择
适当的液体,可以从随便什么成分的矿石里把每一种有用的矿物都提出
来。
浮沫选矿法虽然在工业上已经有了广大的应用,但是这个方法的物理
作用方面,却还没有透彻明白。在这件事情上,实践走在理论的前面。浮
沫选矿法不是从理论上产生的,而是从一件事实的仔细观察上产生的。在
前世纪末期,有人在洗濯装过黄铜矿的染满油污的麻袋的时候,发现黄铜
矿的细屑跟着肥皂泡浮了起来。这件事情推动了浮沫选矿法的发展。
想象的“永动机”
许多书上谈到“永动机”的时候,时常把下面一种当做真正的“永动
机”来描写:盛在一个容器里的油(或水),给灯芯吸到上面的一个容器
里,然后经过另一批灯芯的作用,吸到更高的容器里;最上面这个容器有
一个流出口,让油从这里流下去,冲在下面一个轮子的叶片上,使轮子转
动。以后,流到底下一个容器里的油又给灯芯吸到最上面的容器里。于是,
上面那个流出口就会不断有油流下来,不断地冲在轮子上,轮子也就会永
远不停地旋转下去。。。
但是,假如描写这种转轮的作者们肯花一些工夫去把它制造出来,那
么一定就会发现,不但这个轮子不会转动,甚至连一滴油都不可能升到最
上面的那个容器里!
这样简单的道理,其实根本不必把轮子造出就可以明白。真的,为什
么发明人认为液体吸到灯芯的曲折的地方以后要从上面向下流呢?既然
毛细作用胜过了重力,使液体沿着灯芯上升,那么同样的原因就会支持这
个液体,不让它从灯芯上流下来。退一步说,即使我们假定毛细作用果然
能够把液体吸到上面的那个容器里,那么,方才那个把液体吸上来的灯
芯,就又会把这液体送回到下面的容器里去。
这架想象的永动机使我想起了另一架“永恒运动”的水力机来:这是
四百年前(1575 年)一位意大利机械师斯脱拉达·斯泰尔许发明的。他
的设计见图59。一只螺旋排水机在旋转的时候把水升到上面的槽里,然
后从一个流出口流下来,冲在一只水轮上。这个水轮带动了磨刀石,同时
通过一组齿轮带动了方才说的那只螺旋排水机,把水提升到上面的槽里。
这样,螺旋排水机转动水轮,而水轮转动螺旋排水机!。。假如这一类机
械是可能的话,那么,照下面的方法做就更加简单:把一条绳子绕过一个
滑车,绳子两端各系一个一样重的砝码,那么,每一个砝码落下来的时候,
它就把另外一个拖了上去,当这个砝码从上面落下来的时候,又把第一个
带上去了。它们不也就成了“永动机”吗?
肥皂泡
你会吹肥皂泡吗?这件事情并不象想象的那么简单。我本来也认为吹
个肥皂泡不需要什么技巧,但是,事实却告诉我,要想吹出又大又漂亮的
肥皂泡,也的确是一种艺术,是需要好好练习的。那么,象吹肥皂泡这样
简单平常的事,也值得去干吗?
是的,这玩意儿在日常生活里是并不受到特别欢迎的,至少在谈话里
我们对它不太感觉兴趣;但是,物理学家对它却有不同的看法。“试去吹
出一个小小的肥皂泡来,”物理学家说,“仔细去看它:你简直可以终身
研究它,不断地从这儿学到许多物理学上的知识。”
事实上,肥皂泡薄膜面上诱人的色彩,使物理学家可以量出光波的波
长,而研究娇嫩的薄膜的张力,又帮助了关于分子力作用定律的研究,这
种分子力就是内聚力,如果没有内聚力,世界上就会除了最微细的微尘之
外什么也没有了。
当然,我写出下面这几个实验的目的,并不是要来探讨这些重大的问
题。我这里写的只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消遣,只是用来使你对吹肥皂泡的艺
术有一个认识。在波依斯著的《肥皂泡》那本书里,有很多关于各种肥皂
泡实验的详尽说明。我这里只谈几个最简单的实验。
肥皂泡可以用普通洗衣服的黄肥皂的溶液①吹出,但是对于这件事情
真有兴趣的人,我介绍他采用橄榄油或杏仁油肥皂,因为这两种肥皂最适
宜吹制又大又漂亮的肥皂泡。把一小块这种肥皂小心放在清洁的冷水里溶
化,最好用洁净的雨水或雪水,如果没有的话,至少也得用冷却了的开水。
如果想使吹出
的泡能够耐久,还得在肥皂液里加上13
的(依容积计)甘油。现在,用
一只小茶匙把溶液上层的泡沫去掉,然后把细瓷管或细笔管的一端里外两
面擦过肥皂,放到溶液里去。用10 厘米左右长的细麦秆也可以得到很好
的成绩。
肥皂泡可以这样吹:把管口竖直的放到溶液里,使得管口上蘸上一层
溶液膜,拿起来小心地吹。由于肥皂泡里装进了从我们肺部出来的暖气,
这气体比房里的空气一般要轻些,因此吹出的泡就会向上升起。
假如一下子就能够吹出10 厘米直径大小的泡来,那么所配成的溶液
就可以用了;否则就要在溶液里加些肥皂,一直到能够吹出这样大小的泡
为止。但这还不够。把肥皂泡吹出以后,用手指蘸些肥皂液,试去插进肥
① 当然,实际上只是这几位旅客的衣服给渗透了煤油罢了。
皂泡里去,假如肥皂泡不破裂,那就可以做下面的实验了;如果肥皂泡破
裂了,那么还得加些肥皂到溶液里去。
各个实验一定要仔细耐心地去做。房里的光线一定要尽可能充足,否
则,吹出的泡上看不到美丽的虹彩。
下面是几个吹肥皂泡的有趣的实验。
花朵四周的肥皂泡:拿一些肥皂液倒在一只大盘里或者茶具托盘里,
倒到大约2…3 毫米厚的一层;在盘子中心放一朵花或者一只小花瓶,用
一只玻璃漏斗把它盖起。然后缓缓把漏斗揭开,用一根细管向里面吹去,
——于是就吹出一个肥皂泡来;等到这个肥皂泡达到相当大小以后,把漏
斗倾斜,让肥皂泡从漏斗底下露出来。于是,那朵花或者那只小花瓶就给
罩在一个由肥皂薄膜做成的、闪耀着各种虹彩的透明半圆罩子底下了。
如果手头有一个小型的石膏人象,也可以用来代替方才的花或者花
瓶。这应该先在石膏人像头上滴一点肥皂液,等到大肥皂泡吹成以后,把
管子透过大肥皂泡膜伸进去,把人象头上的小肥皂泡也吹起来。一个套一
个的肥皂泡:用方才那个漏斗先吹出一个大肥皂泡来,然后把细长的管子
整个浸到肥皂液里,使它除了含在嘴里的一部分之外,全段都蘸上了肥皂
液,然后小心地把这根管子插进大肥皂泡的膜里,一直伸到中心,再慢慢
地抽回来,到离大肥皂泡的膜不远的地方,吹出第二个泡来,然后在这个
泡里吹出第三个,第四个,等等。
肥皂膜造成的圆柱体:先准备两个铁丝圆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