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给老爸老妈的100个长寿秘诀 >

第4章

给老爸老妈的100个长寿秘诀-第4章

小说: 给老爸老妈的100个长寿秘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我们每个老年人都生活在这样一个宽松舒适,富有生活情致和乐趣的空间里时,长寿百年对于我们来说必然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生命像河水一样,就这样流淌着。面对岁月的流逝、自己生理与心理的日益变化,老年人都应当有这样一种坦然的态度:每段生命的征程,都可以被自己创造得与众不同、别有洞天。
在古埃及神话中,有一个这样的谜语:
世间有一物,能发出一种声音,它先用四条腿走路,后用两条腿走路,最后用三条腿走路。此为何物?
——这个谜底是人。
人在婴儿时期四肢匍匐爬行,长大了用两脚步行,年老力衰时拄杖行走。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则,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无法抗拒。
是啊,俗话说得好,“青春留不住,岁月不饶人”,无论对谁来说,都要从少年走向青年,再从青年走向中年,最后进入老年。谁也不能永远停留在少年,谁也不能脱离衰老死亡这个人类必然的结局。这,是人生的铁律,任谁也无法改变,任谁也无法躲避。
人在青年时代,为生命流逝所担心的人并不多,但当进入中年、特别是老年后,死神的阴影就可能经常在您的脑海中出现。很多老年人,往往为青春不在而伤感,为来日不多而彷徨,因而叹老、怕老、不敢言老,有如风中残烛,处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这都是人生中的正常现象,这些担忧、这些恐惧,都在无时不刻地提醒我们,要明白以下的一些道理:
◇◇衰老的趋势无法逆转,但衰老的进程却可以减缓;肉体的衰老无法抗拒,但思想、精神和意志则可以青春永驻。
◇◇有生就会有死。生意味着死的来临,死意味着生的结束。人来到这个世界,又要离开这个世界,这是谁也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有担心生命流逝的时间,我们不如多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健康。多一分健康,就多一分幸福的可能。
◇◇心理健康是健康长寿的重中之重。心态的平和与从容,是身体健康的最起码保证。
的确,人到老年,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失落感。毕竟“青春无二次”,而曾经的意气风发、闪光业绩统统都成为了过去。但问题总是需要辩证着来看的,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考的角度,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
其一,我们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一种幸运。在人生的整个征途中,我们领略了美丽的山川风光,也享受了人间的天伦之乐,更创造了无以计数的巨大财富。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历过青年时代的拼搏,也经历过中年时期的奉献,经验与智慧、老练与成熟,都深藏在我们的皱纹与银发中。在这一生中,我们每天都过得很精彩,日日没有虚度,对得起社会、亲人,以及所热爱的事业,人生还有什么遗憾呢?
其二,青年人风华正茂,看似有着用不完的力气,有着更多实现人生理想的可能。但他们难道就没有烦恼吗?可能,他们正在入不敷出,可能他们还在为寻找工作而发愁,他们正在烦恼的,正是我们曾经克服过的。而今,我们生活安逸,无衣食之忧虑,也无奔波之劳苦,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可见,人生就像一场喜剧,越到结尾越是精彩,越是最后越是幸福生活的高潮迭起之时。面对这样一场我们自己创造的精彩绝伦的人间喜剧,我们还有什么可忧虑、可担心的呢?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付出的也都付出了,现在的我们,唯有用心享受这幸福生活的每时每刻,才是最最重要的当务之急。
“人的思想必须朝着未来,朝着还可以有所作为的方面。”这是哲学家罗素老人说过的话。他在79岁时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一生也正是实践了他自己的一个比喻:“一个人的一生应该像一条河——起初很小,被它的两岸紧紧地约束着,随着河水流淌,不断猛烈地冲过岩石和瀑布,逐渐地变宽了,两岸后退了,河水较为安静地流着;到最后,不经过任何可以看得见的间歇,就和大海汇在一起,毫无痛苦地失去单独的存在。”
不断地开始,不间歇地流淌,这就是生命存在的奥秘!一个在老年能这样对待生活的人,将不会感到生命流逝的恐惧,因为无论如何,他所关心的事物都将继续下去。
正视“生命的流逝”有窍门
◆善用精神制胜法。一个人是否已老,老到什么程度,除了看年龄,还一定要看精神。一个人整日浑浑噩噩,即使18岁也与夕阳西下没有两样;反之,如能保持蓬勃的朝气,不言老,不怕老,即使80岁也可成为朝阳。
◆坚信老年自有老年的美。比精力、比力量,老年必是不如青年,但比经验、比技巧,青年却必然要逊色于老年。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会发现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美好的一面,老年尤其如此。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古今中外许多人,到了耄耋之年,仍做出了令常人难以想象的贡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您虽然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扩展生命的宽度,还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并由此提升生命的重量。
人生体悟
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定律,由生到死,任何人都不能回避。其实,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孩子,还是青年人,都是在一天天地接近死亡,这并不是一件沉重的事情。
由盛年到老年,由出生到死亡,我们所有的人都从同一个起点出发,又共同聚集在同一个终点。这其间的路,走得是否潇洒,走得是否快乐,全在您自己掌握!
衰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离退休也是不可避免的。坚定美好的信念,将离退休生活视为另一种绚丽人生的开始,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方是老年人面对退休生活的上上之策。
在为工作日夜忙碌的青年时期,我们常常自我安慰的一句话就是:“等退休就好了,我可要好好享受享受生活。”可当退休的时光真正来临的时候,情形却大大不同了。
李主任在自己的单位是个大事小事都忙得不亦乐乎的人。退休的刚开始几天,他还真的感到轻松了,可到了第6天,他的心里就强烈地感觉到了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滋味。他开始坐立不安,甚至开始严重失眠。无奈之下,寝食难安的他便每天跑到以前的单位附近转悠,早出晚归。长期下来,他不仅累得腰酸腿痛,并且情绪异常烦躁……
教了一辈子书的张老师终于退休了,可从退休后的第6天开始,她就感觉生活枯燥无味到了极点。每天老伴上班后(儿女也已经成家,不在身边),她就会更感觉空落落的,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好,脑子似乎也不好使了……从此,性格和蔼的她性情大变,不仅每天和老伴儿女怄气,而且一见到穿校服的学生就心生不安,并将自己关在屋子里谁都不愿意见。
“6”本身是个吉祥的数字,可是这个吉祥的数字里却隐藏着一个难解的迷团。根据专家统计分析,一直沉浸于工作状态之中的老年人,在退休后的第六天,在没有其他爱好时,心理就会出现极度不平衡的状态——看着钟表走得那么慢,心急得火烧火燎;听着“滴答、滴答……”的声音,就愈加烦躁;甚至看电视也静不下来,反复按遥控器,觉得哪个节目都不好看……甚至产生“树老根枯”、“人老珠黄”的悲观思想和消极情绪。这种让人困惑的状况,在国外被称为“退休初期综合症”。
对退休生活的不适,是每个老人都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只不过有长有短罢了。顺利地度过这段日子,并信心百倍地战胜它,并非什么难事。您不也曾经看见,许多已退休的老人们老有所乐,其生活悠闲舒适的状态另旁人大为羡慕;许多老人从退休后便进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不仅老有所为,还做出了年轻时候都望尘莫及的重大成绩……人因年龄到限而离开工作岗位,既不意味着生活的枯竭,也不意味着事业的终结,更不意味着生命的衰落。恰恰相反,无论对生活、事业还是生命来说,退休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您拥有了一次重新规划生活的可能。过去您要早起晚睡地去工作,现在您可以尽情去享受生活,其中的乐趣是在职时难以收获的。
◇◇您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自己所爱好的工作。过去您的职业,更多是在其位谋其政,而现在,您可以尽情按自己的心愿来选择自己愿意从事的事情。这种自由选择的权利,是过去不曾有过的。
◇◇您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自身的健康。工作时,您哪有散步爬山的闲情,哪有保健保养的意识,而现在您却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实现这些人生之要事。身体健康即是人生的一大幸福,退休让您有了更多实现这个理想的可能。
退休是人生中具有普遍性和独特性的一件事。说它具有普遍性,是因为不管您职位高低,也不管您性别如何,更不管您是否乐意,该退时就必须退,谁也不能回避,谁也无法幸免。说它具有独特性,是因为退休后的生活是快乐还是痛苦,是幸福还是不幸,更多的不是取决于别人,而是取决于你自身。由此可见,退休对于每个老年人来说,都是一场特别的考试,谁都必须参加,而成绩的好与坏就取决于您自己。
老年人应当明白,人的社会角色是经常变化的。我们从少年走到青年,又从青年走到了中年,再从中年走到了老年,进入老年以后必然要面临的退休,都是一种人生角色的转换。但不管如何转换,您依然是昨天的您,也依然是国家的栋梁,也依然对社会对家人负有一定的责任。退休之后的生活,虽不如工作之时风光耀眼,却独有一份远离俗世的清静与安逸。
老年朋友一定要坚信:只要我们热情地拥抱生活,倾心投入自己的激情,退休后的生活定然是更加异彩纷呈、风光无限的。
“快乐退休”有窍门
◆学会欣赏生活,品味生活。年轻时,没有时间与精力享受生活的快乐,退休了,时间充裕了,完全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从各个方面去参与生活,捕捉生活的乐趣。细细去感受生活,用阳光心态点染生活,生活呈现给您的定然是万花筒般绚烂的日子。
◆主动出击,发掘生活中的快乐。消极而被动的等待,只会让我们陷入不可自拔的精神樊篱,而主动出击则会让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打破这精神的枷锁。多参加些健康的集体活动,多与老朋友进行交谈,多看书,多读报,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内心自然会充实起来,比年青人还富有活力。
◆平衡心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人有了信心,就会像全副武装的战士一样无所畏惧。当我们能正视退休这种十分正常的现象,当我们能坦然接受全新的生活,当我们对自己对生活充满了信心,退休也就成为了迈向幸福生活的一个门槛。
人生体悟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适应,并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那么多的艰难险阻,那么多的坎坎坷坷,我们都从容走过,而今的这些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经验告诉我们,导致一些人难以适应退休生活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态。退休离职者能否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心态如何几乎是决定一切的。让我们在退休之时,大声向自己宣告:“生命始于今日”,岂不是人生幸事一桩。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过得好一点,而美好的生活有时却似乎与我们隔着一条大河,要想达到幸福的彼岸,就必须有一条过河的渡船。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这条渡船呢?
一首歌中唱得好:“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的确,经历了大半辈子的辛劳,儿女在自己的辛勤哺育下也飞出了巢穴,开始开创自己的未来,此时,也正是老年人尽情享受生活、尽享夕阳之美的时刻了。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宁可自己受苦,要为儿孙造福”的老人确实为数不少。
有一对老年夫妇,两口子都是退休职工,子女亦有了各自的家庭。这对白发伴侣每月有固定的收入,然而,他们仍省吃俭用,常常到了令人目不忍睹的地步:鸡鸭鱼肉难得进门,即使萝卜青菜,也是挑别人剩下的买;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旧衣旧衫,一件棉毛衫补成了百衲衣,仍舍不得丢掉。老人的子女以及周围的邻居亲友屡屡劝告:吃得好一些,穿得好一些,不要太苦了自己。然而任凭大家怎么劝说,老人一概无动于衷,总是淡淡地答道,一辈子都是这样过来的,习惯了。
其实,这对老年夫妇的情形,在一些老人身上也多有所见——
譬如,有的老人高温期间从不舍得开空调,有的甚至连电风扇也难得开开。结果有的老人在家热得中暑,甚至有的旧病复发,在医院抢救一次就是几千块,足够开支几年的空调费用了。
还曾有一则这样的报道,讲的是一家企业为退休职工体检,结果发现不少老人都程度不等地患有营养不良症。医务人员追根溯源,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这些老人饮食过分节省。更有甚者,一些老人“退而不休”,不顾年迈力衰,起早摸黑帮人打工,结果累垮了身子。
老年人节俭过度,大多缘于两个原因:一是多年的勤俭持家习惯难以改变,二是因为时刻想着为子孙造福,对儿女积攒未来。表面看来,老人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但细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会明白:老人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生活条件以及生活水平已经今非昔比。如今的老人,大都受过苦,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但节俭也应有个度,如果有条件过好日子,却硬要咬紧牙关吃苦,那就不叫节俭,而是虐待自己。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生理心理机能大不如从前,更需要调理和补养,花一些钱提高生活质量、保障健康、延年益寿,不仅完全应该,而且非常必要。
◇◇为子孙积攒财富,不如给子孙做个会享受生活的好榜样。民间有句老话说得好:“养儿胜过我,要钱做什么;养儿不如我,要钱做什么”的确,儿女自强自立,何须老人操心?如果儿女好吃懒做,就是给一座金山也能坐吃山空。倘若子女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一旦老人离去,那他们往后的日子可就没法过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老人过分关照子女,对后辈来说,不是爱,而是害。
由此可见,老年人过多为儿女操心,过分苛刻自己的生活,实在是大可不必。有句顺口溜说得好:“老人不生病,自己少受罪,节省国家医疗费,不给子女添累赘,有利全社会。”老人善待自己,把身体养得棒棒的,少生病,就是为家庭、为子女、为社会做贡献,也是对儿女等晚辈的爱。
因此,作为一个安享生活的老年人,我们必须把切实提高生活的质量提上日程,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多多筹划。这个工作说起来复杂,做起来却十分简单,您不妨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实施自己的幸福晚年计划:
其一,心中有了想法、有了愿望,就要去实现。
在这里先和大家分享一个这样的小故事:一个农民,一直想去北京。30多年前,杭州到北京的火车票要30多元,这笔钱需要他在田地里劳作一年,他无法成行。30年后,他老了,依靠打零工每年有600元的节余,而杭州到北京的硬座车票涨到了200元,他又无法成行了。后来,他突觉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却发现是癌症晚期,家人借钱给他看病。他说:别给我治病了,那些钱让我去一次北京行吗?”家人同意了。于是大家凑了2000元钱,并让人陪着去。临行前,他又不愿意去了,他说2000多块,我打零工需要3年时间啊。后来,他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