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美丽的英语-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我们看见了那个学校的大门。老师是一位白发老人,听说我来找他,赶忙迎出来,他说,快,快进屋里暖和暖和吧。我想问一句老师好,可是嘴却没有张开,我的脸已经被冻僵了。老师的屋里有一个用砖垒的炉子,里面燃着红红的火,屋里热烘烘的。进了屋,一阵暖气迎面扑来,我脸上立刻就像有很多小虫子在爬,又热又痒。老师给我到了一杯热水,我喝了几口热水,身上暖和了一些,才说出话来。我一口气给他朗读好几篇日语课文,什么《张思德同志》、《清晨的池塘》、《乌贼鱼》……老师听了,很感动的样子,他说,坚持下去,你一定要坚持。他还说,你完全靠自己学习,把课文读得这么好,真是没想到啊。
其实,那时候,我心里并不十分清楚,学日语对我到底有什么用,要知道我那时候是在一个小小的县城里,那儿与外界的交通十分不便,甚至可以说那是一个很闭塞的小县城。在那里学习外语真的不知道能派上什么用场。但是,我觉得学习外语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愿望。我相信外语就像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口,透过它,我一定能看到最美丽的风景。
那一次访问日本,我去了五个城市,每次都是英俊潇洒的夫卡茨先生陪着我们,去机场也都是他开车。几天后我才知道,他竟然是一个株式会社的董事长。从第一次坐在夫卡茨先生的车里,我就开始了我的日语实践,在不影响他驾驶的情况下,我就不停地问他一些问题:
夫卡茨先生,您认为东京是一个很嘈杂的城市吗?
他说,是啊,我小时候东京有些地方还挺安静的。
是吗?您觉得东京的天气怎么样啊?
他说,嗯,现在城市越来越大,空气受到污染,天气就不像过去那么晴朗了。
我又问,您知道我的老家烟台出产苹果,听说日本北方的青森和长野那里也出产苹果啊。
他就说,是啊是啊,那里的苹果很有名呢。
我问,哦,苹果树是五月开花吧?
夫卡茨先生笑起来,说,啊,对不起,苹果树是几月开花我还真没注意呢。
我也笑了。
我就这么一路问个不停,后来,也许夫卡茨先生被我问得太累了,他就说,海迪桑,你真是爱学习啊,你怎么有这么多问题,也知道这么多事啊。
我心里充满歉疚,连忙说了一大串Sorry,我告诉夫卡茨先生,我这样做是锻炼自己说日语的能力,在国内我几乎没有这样说过日语,我只是自己读书,或是朗读课文。夫卡茨先生听了很感动,嘴里就发出嘶嘶哈哈的感叹,日本男人一被感动就爱发出这种夸张的声音。接着我又告诉他一个秘密:在路上我问他的问题都是书里的,什么冬天冷夏天凉,苹果开花鸭子下水,北京的风沙日本的地震,还有他喜不喜欢电视剧《阿信》和那个演阿信的女演员田中裕子……我把一本从国内带来的日语书放在他的驾驶座后背上,他开车的时候看着前方,而我就看着书本,我把课文里的一些内容换了人称和词汇,就变成了新的问题。
原来是这样啊!夫卡茨又一次被感动了。后来的一些天,在旅途中他就不停地给我讲日本的一切,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活工作,真是无所不有。他还送给我一些书。那些天,我觉得自己的日语有了很大进步,也觉得语言环境对学习一种外语多么重要。
过了一年,我又一次去日本参加音乐会,在东京,我和妹妹住在离新宿不远的一个大饭店。这一次,音乐会组委会为我安排了一天自由活动时间,他们说,海迪桑,明天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吧。
我决定到日本人中间去说日常用语。妹妹说这是个好主意。可我说,东京是个这么大的城市,我们对这里完全是陌生的,我们到哪儿去,迷了路怎么办呢?妹妹说,她要带我到很远的地方去,要穿过大街走过小巷,然后再问着路回来,这就是最好的实践。我们那会儿就像两个要去原始森林探险的孩子,有一种冒险之前的快乐。
第二天吃过早餐,我们没有带地图就出了饭店的大门。那是夏天,妹妹推着我的轮椅。没走一会儿,她的头发就被汗湿了,可她却不肯停歇,只是一直走,开始顺着一条大路走,后来又来到一条挂满彩旗的小街上,再后来就穿过一条很窄的,铺着石板的小巷……我们不知道那是什么路,也不知道会走到哪里——妹妹说,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目的地。
中午,我们来到一家开足冷气的大商店里休息,我们买了盒饭和一堆冰激凌,一边吃一边讨论怎么回饭店,我说,实在找不到路的时候,我就给组委会的朋友们打电话,请他们帮助。
下午,我们开始往回走。那里也是到处高楼林立,我们真的找不到回去的路了。路上的行人一个个都是匆匆忙忙的样子。嗨,看我的。我对妹妹说着,就向迎面走来的一位鬓发斑白的老先生打招呼,先生,对不起!老先生赶忙停住脚步,疑惑地看着我。我说,先生是这样,我们迷路了,您能帮我吗?老先生很热情地问我们要到哪里去,然后就详细地指点,还掏出一个本子给我们画了一张地图。看了地图我们才知道, 我们走过了新宿区,千代区,涩谷区……老先生说,这个地方离我们的大饭店有二十多里路呢!我们谢过老先生继续往回走,一边走一边继续不停地问路,我们问西装革履的男士,也问长发飘飘的白领丽人,所有的人都给了我们热心的帮助。而我们也熟悉了用日语问路的方法。
晚饭的时候,我们终于回到了饭店。那一天我和妹妹特别高兴,我们在异国他乡的繁华大都市找到了回来的路。我们用丰盛的晚餐款待自己,我们要了刺身船,炸大虾、烤鳗鱼和牛肉粉。我和妹妹为快乐的一天举起了斟满红酒的杯子…… 那一次我和妹妹在日本生活了两个月。在东京,我们去繁华的商业区,逛银座商店,去秋叶原电器街,我们逛书店,去公园找无尾猫玩儿,我们还逛过一些很小的商店和夜市,也参加过慈善拍卖会。我们去了很多地方,盛岗、千叶、富山、金泽、长崎,游览那里的美丽风光,还在长崎参观了原子弹爆炸展览馆。
无论在哪里,我都尽可能地说日语。为了多说日语,我和妹妹买了很多东西,有一些几乎没有什么用。比如,在金泽我买了一大摞日本漆木碗,其实我是为了练习说日语才买那些漆木碗的,我甚至还学着跟卖漆木碗的老板娘讨价还价:
请问,这碗多少钱一个啊?
一个250元,您看这碗多漂亮,上面的樱花都是手工画的,您看这儿,还是描金的呢。老板娘一张嘴就收不住了,说话很快,热情万丈,滔滔不绝,让人难以招架。
250元一个啊,这也太贵啦。我故意大声说。
老板娘一边鞠躬一边说,啊,对不起,您知道做一个木碗多不容易啊,光镟一个出来就得个把钟头,再加上还要打磨,还要描画呢,不过,今天大家能见面,我们都高兴,我也就不在乎了,那您就再说一个价吧。
三十元一个吧。我说。
我听见妹妹在一边偷偷地笑了。因为她知道我在国内几乎没有上街买过东西,更不懂得怎么砍价。
啊,不行不行。老板娘一听三十元一个,就像被蝎子蜇了一下,发出一声怪叫。
我怕吓着老板娘,就不敢再和她猛砍价了,只好给她一千五百日元,买了10个漆木碗。
一个节日里,在美丽的小城金泽,我和妹妹沿着一条卖点心的小街,从东头走到西头,又从西头再走回来,我们不停地用日语问那些点心的名字,出产地,还有价钱。结果,因为招架不住那些卖点心的女人的热情介绍,我和妹妹就买了一大堆“洋菓子”(日语的点心)。我们送给朋友们一大半,剩下的几盒直到回国前也没吃完。可我们却记住了那些点心像古典诗一样好听的名字,比如:落雁、八桥、草加、松风、背丹、诸越……
我们也去吃茶店和咖啡厅,领略日本民俗文化和日本人接受西洋文化的程度。在那里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广告牌。只写汉字的广告牌,没有学过日语的人一看也都能明白,比如,中华饺子馆,拉面馆,汉方药店,洋服店,等等。但是更多的广告,即使学过日语的中国人也要很费力地去猜去想,甚至还要翻翻日语外来语词典。
当代日本是一个希望脱欧入亚的国家,但事实上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追求却又抱着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当代青年,他们总是追赶欧美的各种流行时尚,除了服饰、发型、化妆品、还有语言、音乐、电影等等。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有英语角和英语学校。我发现最有趣的是,日本人用片假名(相当语言的大写字母)把英语变成了自己语言的发音,比如,他们把英文的ice cream变成:アィス·クリ-ム,用汉语读出来就像,阿伊斯·古里木,把milk变成:ミルク,用汉语读出来就像,米路库。还有复杂一些的satelliteサテライト,用汉语读出来就像,赛泰拉一套。其实这样一来,英语国家的人已经听不懂日本人说的是什么了,而对学过英语的中国人来说,就更麻烦了,因为我们必须把所学的英语发音变成稀奇古怪的日语发音,这样日本人才能听懂。不过,日语里的外来语实在太多了,所以我买过好几本日语外来语词典,那些词典都很厚,而且名目繁多,比如,《日语科技外来语词典》,《日语文学艺术外来语词典》,《日语医学外来语词典》,等等。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国家,当然,他们更善于改造其他民族的文化,把它变成自己的财富。所以,学过英语,再学日语,也有一点益处。当你拼读那些日语外来语片假名时,也许就会猜出它的英文意思。
语言是人类永恒的文化,学习英语给人快乐,学习日语也是如此。
伦敦的雾去哪儿了
Where Is the Foggy London?
伦敦的雾去哪儿了?
我很久都没有收到朋友西川英介的信了,我也没有给他写信,但心里有时就想起他。他曾对我说,今天日本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了,就像机器人。是的,西川英介就像一个机器人,他从来都是一副急匆匆的要去赶火车的样子。过去,他有时写来的日语信就像电报那么短。比如:
海迪桑,很久没见面了,东京的树叶开始飘落了,秋天了,真的很想念啊!你那里也一定是满树红叶如花了吧。
这就是日本人的信,总是一张淡蓝色的薄薄的信纸,上面就这么几个字。好几次收到他轻飘飘的信,我都怀疑信封里有没有信纸。
那一天,打开电子信箱,我却看到西川英介从英国发来的e…mail。啊,这回他破天荒给我写了一封很长的英文信。平时他给我的都是典型的日语信,彬彬有礼,客套连篇,开头几句不是说他那里刮风下雨雪花漫天,就是说樱花醉人晚霞灿烂,要不就用日语习惯的“前略”这个词省去冗长的问候。
在这封信里西川就像变了一个人,他说,他已经到英国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朴次茅斯大学)的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Division (语言和语言学系)学习一段时间了。他还不惜笔墨给我描绘今天的英国,还发来他拍摄的一组英国的风景照片。我有点奇怪,因为此前,西川英介在日本一所大学的生物实验室工作,他的专业是生物化学。而且西川多年前还曾在美国留过学,我觉得他的英语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还要去语言学系学习呢?我很快就给他回了一封e…mail:
Hello, Mr。 NIXIKAWA。 Your descriptions let me know more about the British people and their country; the beautiful country of Shakespeare, especially the tranquil River Avon, the snow…covered highlands of Scotland, and much of my false imagination about them have been corrected, i。e。, I always had an impression that London is a capital of fog as described in Dickens’ novels and other works of literature。 But your photos let me have a fresh look at London’s clear sky。 Where is foggy London? Where’s Oliver, the orphan described by Dickens? And how are the Londoners’ feeling when they enjoy the beautiful scenery by the River Thames? Please don’t wonder why I have so many linked questions。 But the question I really want to ask is, “Why didn’t you study at the biochemistry department of the university? Did you give up your major? …”
(西川君,你的描述让我更多地了解了英国人和这个国家的状况,莎士比亚美丽的故乡,特别是宁静的艾冯河,还有冬天白雪皑皑的苏格兰高原,我的很多错误印象也得到了纠正。过去,我总觉得伦敦是一个雾都,就像狄更斯的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里描写的那样。可是你的照片让我看到了伦敦晴朗的天空。雾中的伦敦到哪里去了?狄更斯笔下那个叫奥利弗的孤儿到哪里去了?当伦敦人在泰晤士河边享受旖旎的风光时,他们是什么感受?请不要奇怪我为什么会有这么一连串问题,其实,我真正想问的是,你为什么不学生物化学,而学语言学,你放弃你的专业了吗?)
西川也很快回信了,他说,海迪桑,我正想告诉你,在伦敦有很多东西是我在日本国内没有想到的,我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专业,才决定用宝贵的时间,专门进修英语。他又说,When learning a language you should at the same time learn to know about the language, that is to say, know where it originated, in which culture it was born, how it changed with the time’s progressing … I mean, you should not only know how it is today, you should also know its past。 Just as you’re sailing along the river you should look for its source …
(学习一门语言,你同时应当学会了解这门语言,那就是说,了解它是从什么地方起源的,它是在哪种文化里孕育的,它如何随着时间而变化……我是说,你不应当仅仅了解它现在如何,还应当了解它的过去。这就像你沿着一条河流航行,去寻找它的源头……)
看了西川的信,我找出很早以前读过的一本A Background to English (by P。 S。 Tregidgo)。这本书简要地介绍了英国的历史、地理、政治、风俗,工农业生产,城市和乡村,还有教育、文艺、体育……我想,这是一本了解英国社会概况的好书。而且,由于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所写,它的最大特点是,详尽真实,没有主观臆测和意识形态的成分。只可惜,这本书是1962年出版,1971年重新修订的,与当今的英国社会恐怕有很大的距离了。可是,有些东西,比如风俗习惯,在英国这样一个相对保守的国家,是不容易改变的。比如,关于英国人的性格,作者写道:
To other Europeans, the best…known quality of the British, and in particular of the English, is “reserve”。 A r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