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郝万山讲伤寒论 _录音版_20060606 >

第1章

郝万山讲伤寒论 _录音版_20060606-第1章

小说: 郝万山讲伤寒论 _录音版_20060606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间中医校电子版序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继承和发扬中医,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医的许多典籍,目前仍然藏在深闺。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历史,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为了充分利用现代电子科技发扬祖国传统医学、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我们民间中医网的网友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启动了“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的编制工作。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自问世以来,流传近两千年,已成中华民族不朽之传世经典。鉴于很多初学者在学习《伤寒论》时,感到无处下手,我们在此将郝万山教授讲解的伤寒论录音整理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此次章节的文字录入工作,分别由下列网友负责:
 
 
 郝万山讲伤寒论_01 lizlopez 
 郝万山讲伤寒论_02 lizlopez 
 郝万山讲伤寒论_03 lizlopez 
 郝万山讲伤寒论_04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05 小刘
 郝万山讲伤寒论_06 小刘
 郝万山讲伤寒论_07 小刘
 郝万山讲伤寒论_08 六味地黄丸  
 郝万山讲伤寒论_09 六味地黄丸  
 郝万山讲伤寒论_10 六味地黄丸  
 郝万山讲伤寒论_11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12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13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14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15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16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17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18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19 ttliang   
 郝万山讲伤寒论_20 白茅
 郝万山讲伤寒论_21 yy7200
 郝万山讲伤寒论_22 lizlopez 
 郝万山讲伤寒论_23 瑞草  
 郝万山讲伤寒论_24 wncq313  
 郝万山讲伤寒论_25 江湖人称花满楼
 郝万山讲伤寒论_26 江湖人称花满楼
 郝万山讲伤寒论_27 江湖人称花满楼
 郝万山讲伤寒论_28 蘭心素問
 郝万山讲伤寒论_29 蘭心素問
 郝万山讲伤寒论_30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31 wncq313
 郝万山讲伤寒论_32 快乐天使
 郝万山讲伤寒论_33 zhangju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34 朝露  
 郝万山讲伤寒论_35 still
 郝万山讲伤寒论_36 lizlopez
 郝万山讲伤寒论_37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38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39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40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41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42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43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44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45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46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47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48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49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50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51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52 悲心  
 郝万山讲伤寒论_53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54 nickle 
 郝万山讲伤寒论_55 bngd100  
 郝万山讲伤寒论_56 bngd100
 郝万山讲伤寒论_57 arde 
 郝万山讲伤寒论_58 白茅   
 郝万山讲伤寒论_59 白茅    
 郝万山讲伤寒论_60 lizlopez 
 郝万山讲伤寒论_61 xdragonet  
 郝万山讲伤寒论_62 xdragonet  
 郝万山讲伤寒论_63 xdragonet  
 郝万山讲伤寒论_64 xdragonet  
 郝万山讲伤寒论_65 xdragonet  
 郝万山讲伤寒论_66 bluerain
 郝万山讲伤寒论_67 yinxing3m
 郝万山讲伤寒论_68 yinxing3m  
 郝万山讲伤寒论_69 快乐天使 
 郝万山讲伤寒论_70 hillman
 
 
 
 此次的校对工作,分别由下列网友负责:××
 
   在此,我们感谢以上网友的无私奉献。
   “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发布于“民间中医-理论方法”论坛。我们力图提供正确无误的电子版,但限于能力,自知错误在所不免。因此我们希望所有阅读本系列电子书的朋友能够将发现的错误在此论坛上告知我们,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地更新。从其他途径获得本书的网友,也请及时到民间中医网查询,获得最新的图书版本,以免有错误的版本流散无穷。我们仍在制作其他一些优秀的中医图书的电子版,也欢迎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民间中医网 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志愿编撰组
 公元二○○六年六月
 

第01讲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 5
第02讲 《讲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 18
第03讲 《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 32
第04讲 关于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 45
第05讲 62
第06讲 62
第07讲 62
第08讲 太阳病的分类提纲 62
第09讲 76
第10讲 76
第11讲 桂枝汤的适应症。 76
第12讲 桂枝汤的禁忌症、桂枝汤的加减应用…1 91
第13讲 桂枝汤的加减应用(2) 107
第14讲 太阳伤寒与麻黄汤的适应症 121
第15讲 麻黄汤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35
第16讲 伤寒兼证(1) 152
第17讲 伤寒兼证(2) 169
第18讲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181
第19讲 表郁轻证、太阳蓄水证(1) 188
第20讲 太阳蓄水证(2)太阳蓄水证概说 200
第21讲 太阳蓄血证(1) 210
第22讲 太阳蓄血证(2)、太阳变证及其治则 225
第23讲 表里先后治则、虚烦证 238
第24讲 邪热壅肺证、协热下利证 251
第25讲 心阳虚证 263
第26讲 水气病 274
第27讲 脾虚症 286
第28讲 肾阳虚证 297
第29讲 阴阳两虚证 307
第30讲 结胸证 319
第31讲 结胸证(2) 331
第32讲 结胸证(3)、脏结证 343
第33讲 354
第34讲 心下痞证(2) 354
第35讲 痞证及其类证 364
第36讲 痞证类证、火逆证、太阳病欲愈候 370
第37讲 太阳病类证、太阳病篇小结 381
第38讲 阳明病概说 394
第39讲 阳明病纲要 408
第40讲 阳明热证 422
第41讲 阳明腑实证(1) 439
第42讲 阳明腑实证(2) 456
第43讲 阳明腑实证(3)、脾约证 469
第44讲 津亏便结证、下法辨证和禁例 483
第45讲 阳明湿热发黄证 500
第46讲 阳明发黄证、血热证、阳明病辨证 514
第47讲 少阳病概说 527
第48讲 少阳病纲要、小柴胡汤的适应证(1) 539
第49讲 小柴胡汤的适应证(2) 556
第50讲 小柴胡汤的适应证(3)、少阳兼证(1) 569
第51讲 少阳兼证(2) 582
第52讲 少阳兼证(3) 595
第53讲 热入血室证、少阳病篇小结 605
第54讲 ×× 616
第55讲 辨太阴病证并治(2) 616
第56讲 少阴病概要、少阴病纲要 624
第57讲 少阴寒化证(1) 634
第58讲 少阴寒化证(2) 634
第59讲 少阴寒化证(3) 645
第60讲 658
第61讲 少阴急下证、阴郁证、伤津动血证、少阴咽痛证(1) 658
第62讲 676
第63讲 676
第64讲 676
第65讲 676
第66讲 676
第67讲 辨呕吐、辨预后、厥阴病篇小结 676
第68讲 辨霍乱病证并治 687
第69讲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1) 700
第70讲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2)、伤寒六经病证治总结 711
 
郝万山讲伤寒论
 
 第01讲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
  同学们好,我们上课。
  这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组织的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示范教学,推荐我来讲授《伤寒论》。虽然我学习、研究、讲授《伤寒论》有30多年的历史,但是面对录音、录像这样一个现场,我还是感到心里有压力。
  前天中午和几位朋友在一起吃饭,其中有一位朋友是电影导演,而且还是一个很有名的电影导演,他拍了许多电影,然后我们就说他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可是他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就问他,为什么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呢?他说,我拍每一部电影都要精心地选择剧本,精心地选择演员,精心地编导,认真地拍摄,认真地剪辑,认真地配音。那么当电影完成以后,我重新再看再放映的时候,发现每一部电影都留下了许多许多的遗憾,所以他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由此我就联想到我们写书我们讲课,我们在写书的过程中,对每一部书,我们都是精心地构思,细心地写作,认真地校对。最后书出版了,再拿回来一看,哎呀,这个地方为什么是这么写?这个地方文字还应当可以再精炼。所以每一部著作都是一个遗憾的创作。
  我们讲课也是这样,我们常常精心地备课,上课的时候认真地讲授,和同学之间进行心灵的交流,进行学术的沟通。我上课的时候,有同学录音,也有少数同学录象。下课以后,我听听他们的录音,我看看他们的录象,我说,哎呀,这个地方我怎么居然发生了口误,哎呀这个地方我还可以再增加一些鉴别比较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呢,我还应当再更深一步地分析。每一节课也都留下了遗憾,所以我常常说,我们上课,恐怕每一节课都是一种遗憾的讲演。所以现在面对录音、录象,我在进行《伤寒论》的教学时,当然会有压力。更何况我们全国范围内,研究《伤寒论》的,在《伤寒论》的教学和研究,以及临床上有精深造诣的,可以说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因此,我在这里讲课,如果说就是随随便便的一堂课,讲过去就讲过去了。可是现在我们要录象,我们要制成光盘,要请全国的同行专家评头品足,我当然会有压力,当然会有紧张。不过既然已经把我推到了这个位置,我就认真地讲授,也是把我的学习向各位同行,向每一位同学作汇报。
  大概在二十世纪末,世界医学界召开过一次学术会议。这一次医学界的学术会议重点讨论的议题是“群体化的治疗方案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哪一个更先进,哪一个更优化”。所谓群体化的治疗方案,就是同一个病用同一种治疗方法,不管是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不管是男妇老幼,都用规范的统一的治疗方案,这就叫群体化的治疗方案。象1999年末,有一次流感流行,我们的医院就根据这次流感流行的主要临床特征,搞了一个协定处方,用大的煎药设备,煮出大量的汤药来,每一个流感的病人都用同样的汤药来治疗。当然,大多数病人吃完这个汤药以后,效果很好,这种方法就叫群体化的治疗方案。什么叫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呢?就是针对每一个病人感受邪气以后,他的具体反应状况,也包括他的身体素质,制定上一个非常符合这个病人具体情况的这样的一个治疗方案,就叫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我还举那一年的流感的例子,有的人吃了我们群体化治疗方案的药疗效不好,没有退烧,我们就根据他的具体情况,或者辨为风寒,或者辨为风热,或者辨为挟湿,或者辨兼有阴虚,然后我们用辨证论治的手段开一个符合他本人证候表现的这种方剂,基本上用上一付药,烧就退了。这就叫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二十世纪末这次医学界交流讨论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当代仍然是最先进的治疗方案,应当是最先进的选择。然后大家就讨论了在世界医学史上是哪一位医生创立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呢?他的代表著作是什么呢?大家一致认为创立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医家是中国的张仲景。他的代表作就是流传到我们今天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以这次我给大家讲授《伤寒论》,应当是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代表,而创立这种方案的著名医家张仲景,这是我首先要介绍的问题。
  《伤寒论》的作者,严格地说,张仲景他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不得已被分为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所以我们这里讲的作者张仲景实际上指的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机是他的名,仲景是他的字,他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150年到219年。由于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都没有给张仲景做传,我们能够大体了解他的史料的,像王叔和的《脉经》,像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象晋朝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序》,象宋代《太平御览》所引的“何颙别传”。那么一直到了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在校勘刻印《伤寒论》的时候,所写的《伤寒论序》,虽然到了明代的李濂的《医史》,写了《张仲景补传》。还有明代的一些地方志,你比方说,明·嘉靖年间的“南阳府志”,嘉靖年间的“邓州志”,片片断断地记录了张仲景的一些事迹。所以我们就根据这些片片断断的历史文献记载来介绍张仲景的一些生平事迹。
  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公元150~219年,这个年代也是推测的。有的人考证其生年是在公元151年,这也是一个推测。那么这是一个什么年代呢?我们举出和他同时代的三位大家都熟知的历史人物,曹操,他的生活年代是公元155~220年,你看张仲景比曹操大约大五岁。刘备,他生于公元161年,死于公元223年。还有一个医学界非常著名的人物华佗,他的生年我们现在没有确切的考证,他的卒年是公元208年。所以张仲景和曹操、刘备、华佗都是同时代的人物。这正是东汉末年。这个社会背景正是战争连年不断,而且天灾连年不断的这样一个社会背景。所以我们了解他的生卒年代,主要是了解他的生活的时代背景。(籍贯:)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他是东汉南阳郡涅阳人,这个地方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邓县有一个东稂镇,东稂镇的西北1。5公里左右有一个张寨村,这个张寨村在清朝的末年,北门还保存着。这个北门上面有一个石头刻的匾额,上面写着“古涅阳县”,所以由此可以证实,这个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的张寨村就是古涅阳县的县址。张仲景就是这个地方的人。我们在这里考察他是什么地方的人有什么作用?因为他是什么地方的人,在他所写的著作里就有方言的特征,所以我们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主要是为了读他的书,对他书中方言的准确含义能够仔细的了解。你比方说,在《伤寒论》中有很多地方谈到了“桂枝不中与之也”, “柴胡不中与之也”,这个“中”和“不中”直到今天,仍然是河南地区的方言。“中”就是“可”的意思,“不中”就是不可,“不中与之”就是不可与之,这是典型的河南当地的方言的特点。又比方说,在《伤寒论》中这个“熬”字,我们现代的《词源》说,小火慢慢煮就是熬,象我们现代汉语中通常所说的熬粥,熬药都是这个意思。那么在《伤寒论》中有“巴豆,熬,去油” ,“虻虫,熬,去翅足”,“白粉熬香”,“杏仁,熬黑”,如果我们用今天的这个“小火慢慢煮”来解释这个“熬”的话,杏仁,小火慢慢煮怎么能煮黑呢?巴豆,小火慢慢煮,怎么能煮去油呢?特别是那个白粉,就是白米粉如果加上水小火慢慢煮的话,那就煮成稀糊了,怎么能煮香呢?那我们要考察这个字的话,怎么考察?这可能是仲景当时用的一个方言。西汉杨雄写过一本书,它就叫《方言》,他是以当时的普通话来解释地方话的。那么《方言》里对这个“熬”是怎么解释的呢?他说:“凡以火而干五谷之类,自山而东,齐楚以往谓之熬,关西陇冀以往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