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下五千年-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长、部长等职。撰有回忆录《回忆与思考》。1974年逝世。
…
“沙漠之鼠”蒙哥马利
1887年11月17日,英国伦敦一个牧师的家里,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这个婴儿就
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贝纳德·洛·蒙哥马利。他的祖父罗贝特爵士,曾是印度战争中的英雄,
外祖父却是一位忠厚的长者。他的父母在性格上也是迥然不同。父亲是一位有圣者之风的主
教,而母亲则是一位意志坚强,为人严肃的家庭主妇。这些不同类型的人,对幼年时期蒙哥
马利的成长都有重要影响,其中,母亲对他心理素质的形成影响最大。
少年时期,他是一个令人讨厌的顽皮孩子,为此经常挨打。14岁那一年,他才正式上
学,学习成绩极差,这不是因为他智商太低,而是桀鹜不驯的性格使他变成了劣等生。但
是,他的体育却格外出色。他善于游泳,板球和橄榄球也都很出众。也许是因为他的性格与
职业军人的素质有某种吻合之处,蒙哥马利向往军旅生涯,20岁时考入了桑赫斯特皇家军
事学院。
1908年12月,他毕业后,被分配到驻印度的皇家华维克夏团服役,任少尉排长。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参加了1914年10月的伊普尔会战,战斗中负了伤,并获得了
服务优异奖章。这是他荣誉的起点。伤愈之后,他任师司令部的上尉参谋。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青年时代的蒙哥马利有重大影响。战争进一步激起了他对戎马事业的
热爱,更坚定了献身于此的信念。因此,这段时间的实践对他以后漫长的军事生涯是举足轻
重的。1920年1月,他进入参谋大学深造,同年12月毕业后,被分配到步兵第17旅
任少校参谋,并参加了爱尔兰战争。1926年1月,被调回参谋大学任教官。1930
年,陆军部选派他做步兵教材的重编工作。1938年10月,奉调到巴勒斯坦任少将师
长。1939年8月,又接任远征军第3师师长职务。1927年7月27日,蒙哥马利与
卡弗太太举行了婚礼,此时他已40岁。新娘是一位已有两个男孩近40岁的寡妇。但俩人
婚后相敬如宾,10年后卡弗太太去世,给他留下了9岁的儿子戴维。此后,蒙哥马利一直
过着独身生活。
蒙哥马利不吸烟,不喝酒,也没有其它业余爱好,他把敏锐的智力全部用在军事专业
上。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20年间,蒙哥马利潜心研究战争理论
与实践。他有近似狂妄般的勇敢和自信,但对部属却仁慈而富有人情味,他性格孤独,不善
交际,但却能以自己的卓越表现赢得部下的拥戴,他治军严格,善于用人,信奉“一种能凝
聚士兵于共同目的之下的能力与意志,一种能激发鼓舞信心的性格”,不拘泥于细节琐事,
以便有充沛的精力决策重大问题,他是一位众口皆碑的好教官,也是一位杰出的师长和守备
区司令。尽管他才能出众,但人事关系却非常一般。这一方面是由于蒙哥马利的自命不凡,
得罪了周围的同行们,另一方面英国军界的保守思想暗流容不得他的激越雄心和创新意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率领第3师随布鲁克军横渡海峡,出征西欧,参加了在法国
和比利时的战斗。在希特勒的“闪击战”面前,多数指挥官惊慌失措,控制不了部队,蒙哥
马利却能在混乱中保持冷静,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所以尽管他人际关系恶劣,但凭着其超群
的军事造诣,却巩固了国内的基础,布鲁克,邱吉尔等英国军界、政界的名人,都成为了蒙
哥马利的坚定支持者。出征西欧失败后,英军于1940年6月撤回国内,不久蒙哥马利即
升任第5军和第12军军长,接着又在英国感到威胁最大的东南部任守备区司令。在完成这
些使命的过程中,蒙哥马利都表现出一个军事家的才干。
1942年7月1日,北非沙漠中的英国第8集团军的新任司令官受到德国战斗机的攻
击而毙命。于是,本已奉命指挥“火炬作战”的蒙哥马利,在24小时之后又奉命飞往开
罗,出任第8集团军司令。第8集团军是一支由澳大利亚、南非、印度和英国人组成的部
队。失败的阴影、沮丧的气氛笼罩全军。蒙哥马利受命于危难之间,到任后立即整顿部队,
分析敌情,把新的目标和必胜信心灌输给官兵。他命令部队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得从阿
拉曼战线撤退。他针对隆美尔引诱盟军装甲部队先攻击、后用火炮击毁盟军装甲目标,从而
使德军的装甲部队主宰战场的惯用战法,一反过去的战略战术,采取以逸待劳的方针,进行
阵地防御战,迟滞和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8月31日,隆美尔的部队补足了油料之后,向盟军发起攻击。蒙哥马利在战前做了严
密认真的准备,并靠自身的洞察力和新建立起来的情报网,对德军的这一行动了如指掌。他
简单、精确的诱敌计划,预备队的慎重集中,装甲兵力的严密控制,严峻环境下的沉着应
战,很快使英军化被动为主动。在德军装甲纵队预定出发前两小时,英国皇家空军夜航轰炸
机对处于集结状态的德军运输车辆实施破坏性攻击。战斗开始后,英空军又专门对付行进中
的德军坦克,使德军遭到了重大伤亡。经过两天的激战,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反被包围,无力
重新发动进攻。蒙哥马利乘机由防御转入进攻,严令部队紧紧抓住德军的一切弱点给以致命
打击。在作战中蒙哥马利身先士卒,经常奔波于各战场。他不戴头盔,却戴一顶澳大利亚军
帽。这顶在英军高级指挥官中独一无二的贝雷帽,发挥了异乎寻常的作用。它成了蒙哥马利
的外部标志。官兵们在前线见到它就会受到鼓舞。在蒙哥马利的指挥下,英国第8集团军重
振军威,连连奏捷,素有“沙漠之狐”称号的德军名将隆美尔则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地
位。1942年10至11月,经过几番交战,隆美尔所指挥的非洲军团遭到了毁灭性打
击,英第8集团军赢得了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的重大胜利。英军以伤亡1.3万人,损失10
0门火炮、500辆坦克的代价、歼灭了隆美尔的非洲军团5万余人,摧毁火炮1000
门,坦克500辆左右。蒙哥马利由此声名大震,被称为“沙漠之鼠”。1942年11月
至1943年底,蒙哥马利转战西西里和意大利。这段时间,他虽无特别的建树,又在西西
里无端地指责过美国名将巴顿和布莱德雷,公开对美国人的军事能力表示不信任,曾引起不
少非议,但总的说来还是胜多败少。
1944年1月,蒙哥马利被任命为盟军集群司令(包括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各一个集
团军),负责准备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作战——诺曼底登陆战役。这是他戎马生涯的又
一光辉时节。他充分发挥出色的组织才能、过人的意志、敏锐的眼光和称职的指挥官所必备
的“简单观念”,在设于他母校圣保罗的指挥部里,精心制定了代号为“霸王行动”的战役
计划。为了实现战役的突然性,盟军曾采取许多措施隐蔽地集中兵力兵器和迷惑德国人。6
月6日,诺曼底登陆战役开始,7月24日,盟军占领了宽100公里,纵深30一50公
里的登陆场。这个登陆场的面积虽然比蒙哥马利制定、经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批准的预定
登陆面积要小一半左右,但在占有绝对制空权的条件下,盟军仍能在这个登陆场上集中大量
兵力兵器,使德军的一切反扑都归于失败,从而实现了总的战略企图。
此后,蒙哥马利指挥盟军集群在比利时、荷兰和德国西北部作战。1945年任英国驻
德国占领区总司令,1946—1948年任帝国陆军总参谋长。1948—1951年任
西方盟国防务会议总司令委员会主席。1951—1958年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驻欧武装
部队第一副总司令。
蒙哥马利于1958年退休后,在家乡渡过了他的余生。这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
雄,在英国人的心目中,至今仍是一位引以为荣的传奇式人物。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德国陆军的元老伦德施泰特
在纳粹德国的高级将领中,声望像伦德施泰特这样高的人为数不多,这一方面是因为他
的军事指挥能力强,英国人认为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最能干的指挥官;另一方面则
是因为他的资历深,其资历在纳粹将领中是首屈一指的,人们把他视为德国陆军的元老。旧
日德国军人的典型。
1875年,伦德施泰特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据说,其家族的军人生涯已经延续85
0年之久了。他的父亲出身贵族,青年时当过骑兵少尉,后来升到少将。1892年,17
岁的伦德施泰特从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高级军校毕业,被派到驻卡塞尔的步兵第83团任见
习军官,一年后晋升为少尉,开始了正式的职业军官生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以及大战
期间,由于没有特殊的机遇和优异的表现,他提升得相当慢,大战开始时,他任预备第22
师的上尉参谋,1916年晋升少校,任喀尔巴阡山某军首席参谋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于1920年以中校军阶加入共和国陆军,任骑兵第3师参谋长。1923年晋升上校,1
926年任第二集团军参谋长,1927年晋升少将,1928年任骑兵第二师师长,一年
后升为中将,1932年任第3师师长及柏林第3军区司令,半年后又任下辖六个师的柏林
第1集团军司令,这时候他已经是上将了。
伦德施泰特是一个性格复杂,难以揣摸的人,他谦虚而又清高,缺乏自信而又多疑;有
时沉默寡言,有时议论风生;有时感情冲动,有时又格外镇静和沉着。他的家庭生活倒没有
什么特别之处,27岁结婚,只有一个后来成为历史学家的独生子。在军事思想上,他既不
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人,也不是一个守旧的人,比如在对待装甲兵的问题上,他虽不赞同古德
里安的装甲集群体制和战术,但又主张部队技术装备的更新,尤其是装甲部队的发展。
伦德施泰特是个纯粹的职业军人,对政治缺乏兴趣,希特勒夺取政权后,在军队建设问
题上常同他所在的陆军总部发生意见分歧。1938年元月,陆军总司令弗里奇突然被免
职,伦德施泰特因此同希特勒进行过一次激烈的争辩。
这年夏天,当奥地利和捷克苏台德地区发生危机时,他指挥的第2集团军被内定为入侵
捷克的主力。当慕尼黑会议解除了苏台德地区的危机后,厌倦官场生活的伦德施泰特主动呈
请辞职。据德国一些人说,在这之前,他一再警告要避免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8月下旬,德军入侵波兰的前夕,伦德施泰特被重新征召服役,希特勒任命
他为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这时,他遇到了一个得力助手——德国陆军中的干才曼施泰因出
任南方集团军群的参谋长。在入侵波兰的行动中,他们没有完全按照最高统帅部的计划执
行,而是根据实际战况,毅然把第10集团军调到华沙北面阻止波军主力向东撤退,使波军
大部遭到围歼。为表彰其卓越的指挥,希特勒授予他武士十字勋章,并任命他为东线总司
令。10月18日,他又调任新职,任西线“A”集团军群总司令。
1940年5月10日,德军在西线对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以及英国远征军发
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这次代号为“黄色方案”的作战行动的实施,是按曼施泰因提出的“镰
割”计划进行的。伦德施泰特指挥的“A”集团军群作为攻击主力,越过阿登山脉,直趋英
吉利海峡沿岸,从马奇诺防线后进至瑞士边界,完成大包围态势。而“B”集团军群以古德
里安的装甲部队开路,在航空兵协同下向阿登地区急进。“镰割”计划获得惊人的成功。
英、法、比、荷、卢都溃不成军。卢森堡、荷兰、比利时先后投降,英国远征军侥幸从敦刻
尔克撤回本土,法国也被迫于6月22日投降。7月19日,伦德施泰特被希特勒提升为元
帅。
1941年3月,希特勒在布雷斯劳召集会议,部署对苏联的入侵、伦德施泰特又被调
到东线,出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他指挥的部队除德军外,还有罗马尼亚、匈牙利、意大
利等国的部队。6月22日,德军发起全线进攻,苏军节节败退,伦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
团军群,围歼了当面苏联元帅布琼尼部队的主力,于8月24日进至第聂伯河河口,突入苏
联国土纵深达500多公里。8月到9月下旬,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又在其中央集团军群的支
援下,攻占了基辅,俘虏苏联红军60余万人。
11月,伦德施泰特又指挥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17装甲集团军沿亚速海北岸继续东
犯,一度曾攻占了罗斯托夫。伦德施泰特由于积劳过度,在其指挥部因心脏病突发而昏倒,
后经抢救才脱离了危险。此时严冬来临,他意识到后勤补给线过长,缺乏冬季装备的德军难
以在当地长期坚守,于是建议将部队后撤100公里,希特勒没有批准,于是他以心脏病为
理由要求辞职。伦德施泰特以为希特勒会表示挽留并接受其意见。不料希特勒却立即答复
道:“我批准你的请求,请你马上交出指挥权,伦德施泰特把指挥权交给了德国陆军元帅赖
歇瑙,但防线并没有守住,不久就被苏军赶到了米亚斯河一线。
1942年3月15日,希特勒再次起用伦德施泰特,任命他为西线总司令。1942
至1943年,西线无大战事,伦德施泰特主要是在其总部所在地巴黎,与德国的傀儡贝当
保持接触。由于希特勒认为他对构筑沿海要塞工事态度消极,遂将此事交给了“B”集团军
群总司令隆美尔。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战争形势急转直下。伦德施泰特此时已看到德国在军事上是必败
无疑了。1944年6月6日,盟军在强大的海空军支援下,出动大量地面部队在诺曼底登
陆。盟国的空军夺取了从沿海到内陆纵深地区的制空权,切断了德军所有交通线,使德军在
白天无法采取作战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伦德施泰特主张的“机动防御。已毫无意义。7月
2日,希特勒授予伦德施泰特一枚栎树叶骑士十字勋章,同时任命克卢格接替了他的职务。
伦德施泰特回到德国休养,希特勒送他一张25万马克的支票,他把这笔钱如数存入银行,
一直不曾动用。7月20日,暗杀希特勒的事件败露后,伦德施泰特认为这是一种叛逆行
为,他说:“作为一个军人,要受宣誓效忠的约束。”正因为如此,他才奉希特勒之命担任
了“德国荣誉军人法庭”的主席,负责审理反抗希特勒的案件。
希特勒为了利用伦德施泰特的影响以鼓舞士气,于1944年9月1日请他三度出山,
再次担任西线总司令之职。10月18日,伦德施泰特代表希特勒主持了隆美尔的国葬仪
式,当然他并不知道隆美尔是被迫服毒自杀的。1944年12月16日,德军在西线发动
了所谓“伦德施泰特攻势”,但实际上伦德施泰特并不同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