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把握价格趋势:下一轮商品市场 >

第3章

把握价格趋势:下一轮商品市场-第3章

小说: 把握价格趋势:下一轮商品市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上瘾”。

    大量制造加工厂纷纷迁往中国,也带来了规模庞大的人口迁移活动。过去20年间,中国城市的规模翻了一番,成千上万的人口从农村搬到了城市公寓中。中国现在大概有100多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中国13亿的总人口中大概有40%居住在城市里,此外,在未来10年内,大概还将有13亿人从农村迁移至城市(引自2007年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

    为人民服务的电能

    对于广大中国家庭来说,电能来自于燃煤的火力发电站。截至2007年,中国在煤炭方面还是能自给自足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矿储备国,它应当这样)。但中国已经建造了更多的发电站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仅2006年中国新建的发电站就比英国的全部还多。对于英国或者其他国家来说,在短短1年的时间内建造这么多发电站,简直无法想象。中国还计划继续扩建电网,蓝图上的待建发电站将相当于欧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建的整个电网内所有新建的基础设施——包括住房、公寓、餐馆、工厂以及体育运动场所,从波罗的海国家到爱尔兰的西部,从挪威的最北端到地中海希腊岛屿的最南端。这一拓展计划将为数百万家庭点亮灯光,给更多的消费者提供便宜(其中相当大一部分人将第一次拥有汽车)。这个国家对于能源的需求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将在这个10年结束的时候,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煤炭、石油以及核能的消费国。考虑到2005年美国比中国多消费1/3的能源,这一估计说明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变更。这种需求的规模和速度意味着,2005年之前的3年内,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量,相当于日本每年的能源需求量之和,中国的能源需求变得至关重要,直接推动了2008年油价攀升到每桶100美元以上。

下一轮商品市场 第一章 能源 煤炭大国的回归(2)

    电力消费的增长,主要是因为更多家庭连通电网了;而电力消费的增长又进一步刺激了消费者对电器产品的需求。收入的快速增加以及电价的下降,使得中国城市的每一个家庭几乎都至少能拥有一台电视机、一台洗衣机以及一个冰箱。空调的拥有量是4/5。这些电器的用电量占到了家庭用电总量的1/5。这些家用电器也许提高了中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但是事实上,与发达国家同样功能的电器相比,它们消耗的电能更多、排放的碳污染更多。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

    回归的大王

    煤炭重新成为主要的燃料,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19世纪,煤炭取代木材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燃料,推动英国和美国的工业革命相继发生。正是在这一段历史时期,“煤炭大王”的说法由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首创,他说:“(煤炭)一跃而上,成为众商品之首。”“煤炭大王”继续保持它的王冠,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自中东和委内瑞拉的石油才逐渐改变了这一切。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禁止家庭使用煤炭,之后又禁止火车使用煤炭,这使得煤炭的利用率大幅下跌。50~60年代核能和天然气出现,煤炭面临着被彻底取代的命运。三哩岛核事故(ThreeMileaccident)的爆发暂停了核能的大肆扩张。而天然气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75~2002年间,美国兴建的每一座发电站都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但是天然气本身也有缺陷。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依循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模式,后者开始于大约250年前。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主要燃料就是煤炭;煤炭的使用刺激了全球范围内重燃对这种黑色石块的需求。在中国,主要是火力发电站使用煤炭,家庭或普通的工厂很少使用,因而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煤炭不是特别熟悉的东西,消费者也就很少能将开灯、看电视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联系起来了。真相是互联网时代的世界对于燃煤发电站的电力需求大幅增加,许多人或许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煤炭的复兴挫败了“20世纪下半叶煤炭的前景惨淡”这一预言。伦敦人烧煤来给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供暖,我孩提时曾住过这种房子。烧煤取暖不是很有效,靠近火炉的地方很暖和,而屋子的其他地方却冰冷冰冷的。当时,我的工作是把煤从地窖中(如今时尚的伊斯灵顿家庭在地窖中储藏的大概只有酒了)搬出来。每年秋天,运煤工人就把煤运到各家各户,从门前台阶处的洞口(这是维多利亚时代建筑的一大特点)往煤库里倒煤。但是,到了20世纪60~70年代,运煤工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当时太多英国家庭已经转而使用天然气了,天然气通过管线直接从北海油田输往千家万户,方便快捷。天然气中心供暖系统代替了过时的火炉,只要打开供暖系统,整个屋子都变得暖和了。这样的感觉非常棒——我就不用盖上5条毛毯睡觉了,也不用蜷缩在起居室的长沙发上守着小小的电壁炉了,更不用每天晚上去冰冷的地窖取煤了。这就是当时的情况——煤炭变成了陈年老皇历,天然气前景一片光明。

    20世纪80~90年代,煤炭的使用量显著下降,天然气快速普及,原因在于燃气轮机发电的高效率。这种设备可以将更多的一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译者注转换成电能,而且比煤厂和核电厂的建造成本更低。此外,天然气比煤炭或石油更清洁,对环境的污染更少。这种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普遍认可,英国各地的煤矿陆续被关闭了。煤炭的价格直线下跌,国有煤矿亏损巨大: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政府中已经没有国有煤矿的容身之地了。关闭国有煤矿的决定引发了英国煤矿主和警察之间的多次冲突。英国煤矿的关闭再次表明了煤炭已然退出了世界舞台。

下一轮商品市场 第一章 能源 煤炭大国的回归(3)

    来自北海油田的天然气已经不能满足英国供暖、照明以及工业用电的需要;如今英国的天然气管线已铺设到挪威和比利时境内,天然气从阿尔及利亚和卡塔尔源源不断地运过来。出于政治安全考虑,北海、墨西哥湾等地的天然气供应已经减少了,于是消费者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俄罗斯、中东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天然气供应。以前与石油进口相关的政治风险,如今也与天然气有关了;特别是俄罗斯,它利用自己作为世界最大天然气出口国的市场地位来威胁一些天然气进口国,如果它们不配合,俄罗斯就威胁说减少供应。天然气出口国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友好了,人们担心这些国家也会炮制出一个“天然气欧佩克”。

    煤炭重出江湖了。如今英国的煤炭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英格兰东部沿海林肯郡的伊明翰港口是英国最大的煤炭进口口岸;靠近港口的煤山,即使冬天下了大雪,放眼望去,也仍是黑色的一片,夏天,空气中的煤炭灰会随着降雨一起落地。充足的煤炭供应满足了附近德拉克斯火力发电站的需求,这一发电站是英国最大的火力发电站。但是燃煤火力发电站产生的电力却仍然不到英国电力供应的一半。

    英国工业革命中煤炭主要是给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提供动力,而正是蒸汽机启动了铁路运输革命。铁路反过来又将不可计数的商品(从谷类到矿石)源源不断地从制造商送往工业消费者手中。蒸汽轮机后来又被用来发电;蒸汽轮机的效率自19世纪开始得到显著的提高。燃煤火力发电站的规模也得到了显著的扩大,是20世纪初叶的1500倍,也就是说,可以燃烧更多的煤炭来产生更多的电能。

    煤炭可以通过铁路或船只方便地从煤矿运往发电站,而且没有像天然气或石油管线那样的政治内涵。此外,煤炭还是世界上储藏量最大的矿物燃料。全球探明的煤矿主要集中在北美、前苏联、中国、印度、澳大利亚以及南非。尽管如此,这种矿物燃料的储藏量还是有限的,而人类对电力的需求量是无限的。煤炭储藏量丰富,再加上可预见的低政治风险,使得煤炭比其他矿物燃料(例如天然气、石油等),价格更为低廉。天然气价格逐年上涨,是因为它与石油价格息息相关;在多数情况下,天然气出口是基于买卖双方的销售合同的,其价格根据石油价格浮动,目的是保证天然气价格的竞争力。尽管煤价2007年上涨了50%,但是与石油或天然气相比,煤炭还是便宜得多。

    煤炭这出戏

    全球范围内对能源的需求增加,主要是由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口增加了。2005年,世界总人口为64亿,但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82亿。20世纪下半叶人*增,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能源需求的大幅度增加。这一趋势似乎在21世纪的头30年还将继续。

    世人对于能源的需求到2030年将比2005年大涨55%。也就是说,将会有更多的发电站、更多将电从发电站输往千家万户、工厂、办公室以及街灯的铜、铝电线。世界能源的1/5将从污染较少的能源(例如核能、水能、生物燃料、风能以及太阳能)中获得。而能源需求增加量中的大部分还是要由矿物燃料发电来满足。

    人口的增加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有望保持世界人口大国的地位,但是这两个国家同样都有数千万居民的生活中没有电,即使有电的居民也经常遭受停电的困扰。中国政府和印度政府各自都有计划,要在25年内让大多数国民用上电。上百座新的发电站将拔地而起,其中大部分都将使用煤炭作为燃料。也就是说,按照计划,煤炭的需求将呈大幅度增长趋势,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有望到2030年占全球煤炭需求增长量的80%;此外,这两个国家还将占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量的40%。

下一轮商品市场 第一章 能源 煤炭大国的回归(4)

    中国依赖煤炭,因为中国煤炭的存储量最大,而且还从相对安全的地方(例如澳大利亚、南非等)大量进口煤炭。此外,煤炭也比核能和天然气便宜得多,而且中国没有被《京都议定书》或其他国际限制排放公约完全约束,所以,中国的排放只受一定的限制。中国目前正在兴建新的发电站,毋庸置疑,这会加大排放量。所有这些造成的后果是中国污染严重。据估计,2000~2006年,中国造成了世界新增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8%(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印度造成了全球新增温室气体排放量的6%)。国际气候变化委员会的科学家警告说,全球气候变暖将是一场不可避免的大灾难。

    全球性警告

    到2030年,全球污染将比科学家设定的临界点超出80%(超过临界点后,气候变化将不可避免)。中国和印度想要提高生活水平的渴望并不有利于改变这种状况。国际能源机构估计,如果中国的能源消费习惯不发生重大改变,那么到2030年,中国的排污量将比美国多出2/3。

    为了提供人类需要的供暖和照明,煤炭必须经过发电站转换为电能。在这一燃烧煤炭转换成电能的过程中,实际上只有1/3的能源进行了转换,相当一部分能源浪费了。同样,在原油提炼加工成石油产品(例如汽油、柴油、民用燃料油等)的过程中也会发生能源浪费。因而,污染问题是一大难题。

    国际公认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很难准确计算排放量。比如,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也就是说,中国成千上万的工厂实际上由外国公司拥有,或者是接受外国公司的订单、以外国品牌的名义制造产品。单就美国的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而言,2007年它从中国进口了大约价值180亿美元的产品,是中美贸易逆差的1/10。

    据国际能源机构的估计,中国能源的1/4多用于出口产品的加工制造,占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3还多。出口产品的能源消耗在中国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比美国、欧盟以及日本出口产品的能源消耗的比例都要高得多。事实上,发达国家外部采购的不仅仅是他国的加工制造能力,还包括能源消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是中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美国人和欧洲人却少得多。

    目前,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约1/4来自煤炭,如果所有规划中的燃煤火力发电站兴建起来,那么毫无疑问这一比例将直线上升,所有煤厂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将等同于过去250年燃烧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总量。当然,这些估计的前提是中国经济维持目前的发展劲头。但是,过去10年内,中国的发展已经对专家的预测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也许在下一个10年,这种挑战还将继续存在。“中国已经成为金发女孩经济所谓“金发女孩经济”,是美国华尔街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创造出来的名词,借用《格林童话》中小女孩在3只熊家里吃东西的故事,来说明既不太冷、又不过热、刚刚好的经济环境。——译者注,人们总认为下一年它的发展势头将缓下来,可它从来没有过。”伊朗前外交官、能源顾问迈赫迪·瓦尔兹如是说。

    国际能源机构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认为,中国新增能源的90%将来自燃煤火力发电站。“在接下来的60年内,它们将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旦这些火力发电站建起来,就很难再关闭它们了。我们将受困于它们,因为这些设备将存在很长一段时间。”比罗尔说,“如果我们不能在10年内做出一些改变,那么以后就很难再改变了。导致我们受困的一些因素已经无法阻止。形势每况愈下,每年我们燃烧更多的煤炭、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相应的,我们能做的不过是会谈、会谈、再会谈,什么都没做成。下一个10年将是气候变化非常重要的10年。”

下一轮商品市场 第一章 能源 煤炭大国的回归(5)

    煤炭难题

    截至目前,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煤炭仍是污染最大的矿物燃料。燃烧每吨煤炭会产生25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物,还包括其他污染物(例如汞、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科学界认为这些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大气中二氧化碳比例的增大与全球消费更多的矿物燃料之间存在一致性,这绝对不是偶然。煤炭是全球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2004年竟然超过了石油。

    大约数千万年前,地质学上称为石炭纪,植物遗骸沉积先转换成泥煤炭,然后在足够的压力和适当的温度下,挤压出水分,最终成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由1400万年前沉到海底的浮游生物演化而来。燃烧生物燃料同样也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因为从本质上来说,生物燃料也是含碳的植物。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占到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4还多。它在现实世界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排放到空气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碳已经被各种各样的植物吸入了,植物需要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以维持生命,植物死亡腐烂之后,二氧化碳又再次排放到大气中。此外,二氧化碳对于地球也很重要,二氧化碳能阻止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部分热量向外层空间发散,因而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没有这一保温层,地球会变得很冷、不适宜生命生存。但这就像人生中很多事情一样,过犹不及,好的东西多了就变得不好了:排放到大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