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历程--36位中国当代学人自述-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止回国无目的症。个中含义,相信看过以上三个典型例证的读者,心中自知。
其实,转念一想,比之于W、老邱和Q,我自己又能高明到哪里去?攻读博士计划之所以细致入微、环环相扣、顺利开始,还不是因为新东方有优厚回报的工作和清华法学院各位老师、前辈的点拨,才能避免一颗浮躁之心、准确地锁定留学目的、制定可行的计划?拿到德国学位后,之所以泰然自若、妥善安排,还不是国内清华法学院以及其他很多地方的众多贵人相助,使我免去踏破铁鞋寻觅工作之苦?而众多的小留学生们没有这样的条件。假使从一开始,与留学有关的“专家”们就能在英语考试、文书写作、申请程序之类的连篇累牍介绍之外,在鼓动起青年学子痴迷、浮躁甚至狂热的留学欲望的同时,对W、Q这样的孩子加以辅导,帮他们不仅挑选留学的学校和专业,还树立起留学最终的伟大目的,并跳出留学这一手段之上、展望自己一生的发展,欧美的大学里会减少许多听不懂英文、融不进当地环境、自暴自弃、痛苦绝望的小留学生。如果“专家”们能在他们学成之时,多些实在的就业辅导和当地生活咨询,哪怕只需要提供些真实而不虚幻的国内就业状况分析,他们哪里会一错再错、终致难以挽回?!
可惜,我当年不是这样的“专家”,如今自觉水平和阅历已经足够,却没有选择以此“专家”为业。那天,路过新东方的新大楼,忽觉留学事业仍然在以排山倒海之势继续发展、不可阻挡,第四次留学大潮恐怕将如中国的蓬勃经济一样,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持续不退。面对千千万万个新的W、老邱和Q,我没有什么更好的礼物,只好把这篇小文,奉献给大家。
后 记:生活总在想像之外
曾有人说,生活总在想像之外。对这句话,尽管只是听了一次,但它留给我的印象,却异常深刻。是的,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又千变万化的,然而,我们的想像力,往往分外贫乏,有时又可以说是苍白。尽管我们拼命想像,绞尽了脑汁,可是千变万化的生活,还是常常会开出一个又一个残酷无比的玩笑。这种玩笑并不是幽默,也不是滑稽,更不可笑,相反,它是血泪斑斑,却又难以外现的。
生活如此,历史何尝不是?历史本来就是过往的生活——官方记载的,名曰正史;民间传播的,名曰野史;湮没于风尘之中的,姑且名曰“亡史”吧。所以,生活总在想像之外,而历史更是总在想像之外:真正被记载下来的历史,正史也罢,野史也好,总是过往生活的极少部分。而且,这极少的部分,也同样需要人们的证实或者证伪。在这样的历史记忆包围中,如果谁说自己的想像力,可以抵达真正的历史时空,那无疑是在自欺欺人。
然而,我们的生活毕竟需要阳光的沐浴,否则,花难开,草易枯,水变腐;我们的世界需要想像力的拓展,否则,血会倒流,心会悬浮,灵魂会出窍。由此,在今年之初,我就发愿组织出版这样一本书,意图通过众多知名学者的三十年精神历程自述,来展现一个时代的巨大变迁。
与此同时,我也积聚起点点滴滴的时间,继续创作一部展现当代农民工子女悲苦生命历程的长篇小说,同时修订另一部教育评论作品集。而今,被誉为“中国首部农民工子女生命备忘录”的长篇小说《草根儿》,已经在8月初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教育评论作品集《千万别教坏孩子》,也在8月初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正式出版。而由于出版上的一波三折,《精神历程》的后记却不得不进行再一次的修订。
有些巧合的是,除了上海大学文院教授朱学勤先生的序文《车薪杯水》,拙著《草根儿》受到了林达、朱大可、梁治平等海内外36位知名作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并且郑重签名向读者推荐;而这本《精神历程》的作者,也正好是36位知名学者。
在这里,我必须向读者诸君交待这样一个细节:3月14日,应约写作本书的一位著名学者给我发短信说,在3月13日晚上,他写到文章的大半时,失眠了……无奈,希望能够延迟至3月15日晚上交稿。此前,他还在杭州的讲学途中。后来我才知道,在旅途中,他就开始为本书赶稿;3月13日早上,刚进家门,还没来得及除去旅途的风尘,又继续伏案写作,直至失眠……
其实,这只是应约参与或曾准备参与写作本书的作者们的一个缩影:在回忆自己的精神历程时,他们有着太多的感慨,常常因此陷入难于落笔的痛苦之中。赵汀阳先生写作了一半,苦于再难落笔,最终无奈放弃;周国平先生构思已成,却因为疲劳过度,难以拾笔;汪晖、周振鹤、茅于轼、葛兆光、朱学勤、廖晓义等先生(女士),从应约撰稿时起,就苦思冥想,试图找到最合时宜的落笔点,但最终还是因为落笔的过于沉重,而掷笔叹息。
的确,这不是一本类似于“人生随笔集”的“私人小书”,而是集中反映各位学者三十年精神历程的“历史大书”。从这些学者的精神历程中,读者自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在艰难中奋然前进,而又不无坎坷的侧影。
所以,我不但要向最终出现在本书中的36位作者表示最真诚的感谢,也要向所有应约撰稿,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本书中与读者见面的学者们,献上我最真诚的敬意,他们一样为本书的最终面世,付出了自己的珍贵劳动。事实上,即便是现在的36位作者,在将文章寄给我之后,也经常主动提出修改意见,不管是一件事,还是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都要精益求精地再加工。
祖述宪先生先后六次提出修改意见,陈家琪先生一次次寄来修改稿、又修改稿、再修改稿,徐友渔先生、倪乐雄先生、袁岳先生、梁小民先生、丁东先生、邵建先生……他们对文章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深受感动:有的对前稿不满意,于是撤去,埋头再写;有的把全文一笔一划工整地写在纸上,仿佛每一个字都有着沉甸甸的份量;有的深夜时分打来电话,与我探讨怎样才能把文章修改得好一些、好一些、再好一些……
在这篇后记里,我尤其要提到两个人,并且郑重地向他们献上我的感激:一位是丁东先生,一位是华新民女士——虽然她的《为了最美的故乡》一文最终未能与读者见面。
接到我的约稿后,丁东先生在第二天便发来了“稿件”,这是所有作者中速度最快的。只不过,这是一份特别的“稿件”——丁先生刚刚写作完成的、他的自传。丁先生在信中说:“发去我的自述,请你一阅,你看哪些段落适合你的需要,我可按你的要求加工。但请不要将这个电子文本传给别人。”
自然,我没有辜负丁先生对我的极大信任。在挑选完符合本书要求的那部分内容、交由丁先生“加工”之后,我将它从我的电脑中永久删除了。因此,除了丁先生自己,我应该是他这本自传的第二个读者了。自己的作品还没有面世,就先把部分内容交由我来安排出版,这种信任我将永远珍惜。
华新民女士是我原初约稿的作者中,身份最为特殊的一位,因为如果从狭隘的国籍意义上讲,她不是一名“中国学者、作家”——而是有着中法血统、出生并且自小成长在北京、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离开中国的“法国学者、作家”。她的祖父华南圭先生(1875…1961)1903年官派到法国公益工程大学学习土木工程,是该校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1910年回国后几度任京汉铁路总工程师,是近代中国著名土木工程专家;她的父亲华揽洪(1912——)是法籍华侨,中波混血儿,著名建筑学家,1954年起曾任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后移居法国巴黎;2002年,获法国文化部长授予的文化荣誉勋位最高级勋章。
事实上,我是在约稿即将完成时,才知道华新民是法籍华人学者、作家的。此前,我曾多次与她通电话,她的北京话之地道,完全可以和老北京媲美。当我和她谈及此事时,她开朗地大笑,说:“我的外表是外国人,我的内心是中国人,是老北京人。”
而为了写作好自己的“精神历程”,华新民不但认认真真梳理了这些年来的痛苦经历,而且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家庭老照片;为了让读者对文章中的故事,有着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她又拍摄了大量照片。仅只这一点,我就特别感动,相信读者也一样。
当然,我更要向本书的作者之一,也是序文的作者何怀宏教授,表示我的敬重与感谢。1月5日晚上,我到何先生家做客,在享受何先生的夫人、《国际经济评论》执行主编邵滨鸿女士美味可口的晚餐的同时,还享受了与何先生快意畅谈的精神大餐——出版本书构想的最终实现,正是它结出的果实之一。
此后,我一直与何先生保持密切联系,从本书作者的选择,到内容的把握、目录的编排、序文的写作与修改等,事无巨细,我们都详加讨论。可以说,如果没有1月5日晚上的那顿“大餐”,读者很可能就见不到这本书,了解不到36位学者的精神历程,更难以具体而微地感悟到中国艰难前行的历程了。
在本书行将出版之际,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明史论丛》主编王春瑜先生,欣然应约为本书题写书名。他的题字,为本书增添了一份别致的历史厚重感。在此,我也要表示自己深深的感谢。当然,我还要感谢当代中国出版社的乔平编审、本书的责任编辑徐宪江先生以及我的朋友杨继先生、靳军女士、吴金岭先生,在他们的鼎力支持下,本书最终得以面世。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原初的设想与安排,本书是由某传媒机构负责安排出版的,但是,“生活总在想像之外”,由于种种颇为复杂的原因,这个计划最终流产。为了保证本书的顺利面世,我便独立承担起了主编的任务。好在有众多学者的宽容、支持与理解,于是,本书就摆在了读者的面前。
由于出版的紧张,本书可能会存在着一些瑕疵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指正。
如果阅读本书之后,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请发信至cbyxw@163与我联系,一定每信必复。
曹保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