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权状况 (白皮书)-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54页。
既然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已经建立,已经有了保障,那末,实行统计和监督,实行全面的、普遍的、包括一切的统计和监督,即对劳动数量和产品分配的统计和监督,——只要它们由作为最高国家政权机关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来实行,或者依照这个政权机关的指示和委托来实行,——这就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96
49《中国的人权状况》
列宁:《怎样组织竞赛?
》,《列宁全集》第26卷,第384页。
那个夺得了政治统治的阶级,是在意识到它是独自夺取政治统治时夺得了这个统治的。 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概念的内容。 只有当一个阶级知道它是独自夺取政权而不用什么“全民的、普选的、全民视为神圣的”
政权的空话来自欺欺人的时候,无产阶级专政这一概念才有意义。 你们都清楚地知道,爱说这种空话的人很多,甚至多得不得了,可是无论如何,这总不是无产阶级里面的人,因为无产者都了解,并且在宪法即共和国的基本法中写道,这里说的是无产阶级专政。列宁:《在全俄运输工人代表大会上的演说》,《列宁选集》第4卷,第488页。
提交这次代表大会审核的宪法草案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
宪法委员会受委托修改1924年宪法的条文。宪法委员会工作的结果,产生了宪法的新条文,即苏联新宪法草案。 宪法委员会起草新宪法草案时是从宪法不应该同纲领混淆这一点出发的。这就是说,纲领和宪法有重大的差别。纲领上说的是还没有的东西,是要在将来获得和争取到的东西,相反,宪法上应当说的是已经有的东西,是现在已经获得和已经争取到的东西。 纲领主要是说将来,宪法却是说现在。……
这样,新宪法草案是已经走过的道路的总结,是已经取得的成就的总结。所以,它是把事实上已经获得和争取到的东西
97
《中国的人权状况》59
登记下来,用立法手续固定下来。这就是苏联新宪法草案的第一个特点。……
和资本主义各国的宪法不同,苏联新宪法草案的出发点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苏联已被消灭这一事实,是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已经胜利这一事实。 苏联新宪法草案的主要基础是社会主义的原则,是已经争取到和已经实现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准则:对土地、森林、工厂以及其他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大多数人贫困和少数人奢侈现象的消灭;失业的消灭;劳动是每个有工作能力的公民按“不劳动者不得食”
这一公式履行的义务和光荣职责。劳动权,即您个公民有得到有保障的工作的权利;休息权;受教育权;以及其他等等。新宪法草案就是以社会主义的这种准则为依据的。它反映这些准则,用立法手续把这些准则固定下来。这就是新宪法草案的第二个特点。……
和资产阶级宪法不同,苏联新宪法草案所依据的是:社会上已经不存在彼此对抗的阶级;社会是由工人和农民这两个互相友爱的阶级组成的;执政的正是这两个劳动阶级;对社会的国家领导权(专政)
属于工人阶级这个社会的先进阶级;宪法所以需要,是为了把合乎劳动者愿望并有利于劳动者的社会秩序固定下来。这就是新宪法草案的第三个特点。……
98
69《中国的人权状况》
和资本主义各国宪法不同,苏联新宪法草案具有深刻的国际主义性质。它的出发点是,一切民族和种族完全平等。它的出发点是,各民族和种族在肤色或语言、在文化水平或国家发展水平方面的区别,以及其他任何区别,都不能成为替民族不平等现象辩护的根据。 它的出发点是,一切民族和种族,不管它们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如何,不管它们强或弱,都应当在社会一切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国家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享受同等的权利。这就是新宪法草案的第四个特点。新宪法草案的第五个特点,就是它的彻底的信守不移的民主主义。从民主主义的观点来看,各资产阶级宪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宪法直接否认公民有平等的权利和民主自由,或在事实上把它们化为乌有。另一类宪法很乐意地接受、甚至标榜民主原则,但同时加上许多附带条件和限制,而使民主权利和自由残缺不全。它们说一切公民都有平等选举权,但同时又用居住期限、教育程度以致财产资格来加以限制。它们说公民有平等权利,但同时又加上附带条件,把妇女或一部分妇女除外。 如此等等。苏联新宪法草案的特点,就在于它完全没有这类附带条件和限制。它根本不分什么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认为所有公民都是积极的。 它不承认男性和女性、“定居者”
和“暂居者”
、有产者和无产者、受过教育者和未受过教育者有权利上的差别,认为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决定每个公民在社会上的地位的,不是财产状况,不是民族出身,不是性别,不是职位,而是各人的能力和各人的劳动。
99
《中国的人权状况》79
最后,新宪法草案还有一个特点。资产阶级的宪法通常限于规定公民的形式权利,而不注意实现这些权利的条件,实现这些权利的可能,实现这些权利的设施。 它们空谈公民平等,可是忘记了,既然资本家和地主在社会上有财富和政治势力,而工人和农民却没有财富和政治势力,既然资本家和地主是剥削者,而工人和农民是被剥削者,那末厂主同工人、地主同农民,就不能有真正的平等。又如,它们空谈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出版自由,可是忘记了,既然工人阶级不可能有适当的会场、良好的印刷厂、充分的印刷纸张等等,那末这些自由对于工人阶级就会变成空话。新宪法草案的特点,就在于它不限于规定公民的形式权利,而把重点放在保障这些权利的问题上,放在实现这些权利的设施的问题上。它不是简单地宣布公民权利平等,而且用立法手续把剥削制度已被消灭的事实固定下来,把一切公民已经摆脱任何剥削的事实固定下来,以保障公民权利平等。它不是简单地宣布劳动权,而且用立法手续把苏联社会没有危机的事实、把失业已被消灭的事实固定下来,以保证劳动权。 它不是简单地宣布民主自由,而且按立法手续,用一定的设施来保证这些自由。因此,很明显,新宪法草案的民主主义,并不是“通常的”
“公认的”
一般民主主义,而是社会主义的民主主义。这就是苏联新宪法草案的各个基本特点。斯大林:《关于苏联宪法草案》,《斯大林文选》第89—94页。
你们一听到我们要消灭私有制,就惊慌起来。 但是,在你
100
89《中国的人权状况》
们的现存社会里,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被消灭了;这种私有制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不存在。 可见,你们责备我们,原来是说我们要消灭那种以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财产为必要条件的所有制。总而言之,你们责备我们,原来是说我们要消灭你们的那种所有制。 的确,我们是要这样做的。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7页。
你们说,从劳动不再能变为资本、货币、地租,一句话,不再能变为可以垄断的社会力量的时候起,就是说,从个人财产不再能变为资产阶级财产的时候起,个性就被消灭了。由此可见,你们是承认,你们所理解的个性,不外是资产者、资产阶级私有者。 这样的个性确实应当被消灭。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第267页。
他们叫喊说,公社想消灭构成全部文明基础的所有权!
是的,诸位先生,公社曾想消灭那种将多数人的劳动变为少数人的财富的阶级所有权。 它曾想剥夺剥夺者。 它曾想把现在主要用作奴役和剥削劳动的工具的生产资料、土地和资本变成自由集体劳动的工具,以实现个人所有权。
101
《中国的人权状况》99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
378页。
对我们说来,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在于消灭私有制,不在于掩盖阶级矛盾,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马克思、恩格斯:《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292页。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第271—272页。
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79—480页。
如果说资本家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在当时达到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那末我们共产党员就更加应当宣布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来巩固一切生产部门和商业部
102
01《中国的人权状况》
门中的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容许盗窃侵吞公共财产(不管是国家财产或合作社财产和集体农庄财产)
,放过这种反革命的胡作非为,就是帮助敌人来破坏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苏维埃制度。我们苏维埃政府不久以前公布关于保护公有制的法律,就是从这一点出发的。 这个法律是目前革命法制的基础。 每个共产党员、每个工人和每个集体农庄庄员的首要职责就是必须极严格地执行这个法律。斯大林:《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结》,《斯大林全集》第13卷,第18—189页。
四、自由、平等权利
1自由权利A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 人就是人的世。。 。 。界,就是国家,社会。。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页。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第18页。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103
《中国的人权状况》10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7页。
只有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有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2页。
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2页。
生活在社会中却要离开社会而自由,这是不可能的。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列宁全集》第10卷,第28页。
换句话说,工人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是有产阶级即资产阶级的奴隶。他们竟可以像商品一样地被卖掉,像商品一样地涨价跌价。 如果对工人的需求增加,他们的价格也就上涨;如果需求减少,价格也就下跌;如果对工人的需求下降,有一定数目的工人找不到买主因而“成了存货”
,那末他们就只好闲着不做事,而不做事是不能生活下去的,所以他们只好饿死。用政治经济学上的话来说,用来维持他们的生活的费用不会“再生产出来”
了,只会白白花掉,所以谁也不会在这上面投下自己的资本。 在这一点上马尔萨斯先生及其人口论是完全对
104
201《中国的人权状况》
的。 这种奴隶制和旧式的公开的奴隶制之间的全部差别仅仅在于现代的工人似乎是自由的,因为他不是一次就永远卖掉,而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按日、按星期、按年卖掉的,因为不是一个主人把他卖给另一个主人,而是他自己不得不这样出卖自己,因为他不是某一个人的奴隶,而是整个有产阶级的奴隶。对于他,事情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这种表面的自由一方面虽然也一定会给他带来某些真正的自由,可是另一方面也有它的坏处,即没有人保障他的生计。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卷,第363—364页。
在现今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范围内,所谓自由只不过意味着贸易的自由,买卖的自由。可是,卖买一旦消灭,自由的买卖也就会随之消灭。 我们的资产者高谈自由买卖的论调,也如同他们其他所有一切高谈自由的大话一样,本来仅仅对于不自由的买卖来说,对于中世纪被奴役的市民来说,才是有些意义的,而对于共产主义要消灭买卖、要消灭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和消灭资产阶级本身这一点来说,却是毫无意义的。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思思恩格斯全集》第
4卷,第482页。
先生们,不要用自由这个抽象字眼来欺骗自己吧!
这是谁的自由呢?这不是每个人在对待别人的关系上的自由。 这是资本榨取工人最后脂膏的自由。
105
《中国的人权状况》301
当这种自由不过是自由竞争基础上的必然产物时,怎么还能把自由竞争奉为自由的观念呢?
马克思:《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57页。
资产阶级的“信仰自由”
不过是容忍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自由而已,而工人党却力求把信仰从宗教的妖术中解放出来。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4页。
可见,货币所有者要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在商品市场上找到自由的工人。 这里所说的自由,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为什么这个自由工人在流通领域中同货币所有者相遇,对这个问题货币所有者不感兴趣。 他把劳动市场看作是商品市场的一个特殊部门。 我们目前对这个问题也不感兴趣。 货币所有者是在实践上把握着这个事实,我们则是在理论上把握着这个事实。 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 自然界不是一方面造成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而另一方面造成只是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这种关系既不是自然史上的关系,也不是一切历史时期所共有的社会关系。 它本身显然是已往历史发展的结果,是许多次经济变革的产物,是一系列陈旧的社会生产形态灭亡的产物。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