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华上下五千年 全集 >

第57章

中华上下五千年 全集-第57章

小说: 中华上下五千年 全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矗谠木淼氖焙颍吹揭黄恼拢咝说门陌附泻谩

考卷是密封的,上面没有考生的名字。欧阳修心里想,能写出这样精采的文章,一定是 一个文坛能手。京城里有点名气的文人,欧阳修多少了解一点,这篇文章究竟是谁写的呢? 他猜想了半晌,觉得从文章的风格看,很可能是他的门生曾巩。他本来想把这篇文章评为第 一名,但是曾巩是他门生,评得高了,怕人们说他偏袒,就把它评为第二。

直到发榜的那天,欧阳修才知道,那个写精采文章的不是曾巩,却是刚到京城的青年考 生苏轼。

苏轼考取以后,照例要去拜见主考老师欧阳修。欧阳修跟他谈了一阵子,觉得他气度大 方,才华出众,打心眼里喜欢。苏轼走了以后,欧阳修跟他的老同事梅尧臣说:“像这样出 众的人才的确难得,我真应该让他高出一头呢!”(成语“出人头地”就是这样来的。)

欧阳修这番话一传出去,一些读书人听了都不服气。京城里这样多的人才,难道比不上 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后来,大家读到苏轼才气横溢的诗歌和文章,才不得不服输。

苏轼出了名,他的弟弟、十九岁的苏辙也在同年考取了进士,他们的父亲苏洵的高兴劲 儿就不用说了。但是苏洵另外有一番感触。原来苏洵也是个擅长散文的人。他在少年时期, 没认真读书,到二十七岁那年,看到别人一个个都上进了,才发个狠劲读书。过了一年,考 进士没考中,回到家里,一气之下把他过去写的文章,一把火烧了,从头学起,果然进步很 大。

这回,他带儿子到了京城,眼看儿子年轻轻的都考中了,怎么不感慨呢。他听说欧阳修 是最重视文才的,就把他几年来写的二十多篇文章托人送给欧阳修,请欧阳修指教。欧阳修 一看,苏洵的文章文笔老练,别具风格,就向宰相韩琦推荐,韩琦也很赞赏。后来,没经过 考试,破格把苏洵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

这样,苏家父子三人在当时京城中都出了名。后来,人们把他们父子三人合起来称做 “三苏”。

王安石实行新法的时候,苏洵已经死了。苏辙在王安石手下干过事,后来,因为跟王安 石合不来,被降了职到外地去了。苏轼主动要求外调,先后当过杭州、湖州(今浙江吴兴) 等地方的刺史。他每到一个地方,都兴修水利,减轻赋税,提倡生产,做了一些对人民生活 有益的事。

后来,苏轼在湖州看到了地方豪强官吏的横行霸道,很不满意,写了一些诗,讽刺这些 事。没想到这些诗传到京城,几个反对苏轼的官僚从苏轼的诗文里摘出几句话,诬陷苏轼诽 谤朝廷,大逆不道。他们撤了苏轼的职,把他押解到东京,关在大狱里,想把他处死。

苏轼在牢监里足足被关了一百天,受尽折磨。后来,因为实在算不上什么大罪,宋神宗 才下令把他释放,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

苏轼到了黄州,挂了个小小的空头官衔,实际上过着流放的生活。他穷得过不了日子, 后来靠朋友的帮助,弄到一块地,自己耕种起来。他还亲自整理场地,在东边山坡上盖了一 间屋。他给自己起了一个别号,叫东坡居士。后来,人们常把苏轼叫做苏东坡。

苏轼在政治上失意的日子里,常常游览山水,写作诗歌,抒发他的心情。有一次,他打 听到长江边有个名胜古迹叫做赤壁,就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里,约了几个朋友,乘着小船到 赤壁去游览。在那里,他想起三国时期曹操和周瑜大战的情景,触景生情,十分感慨。回来 以后,写了一篇文章,叫做《赤壁赋》。

苏轼不但是写散文和写诗的能手,而且在词的写作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写的词,有一 种与众不同的豪放风格。在游赤壁之后,他又写了一首《念奴娇》(词牌名)词的上半首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掠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但是他在地理上却出了一个不小的差错。原来黄州的赤壁并不 是周瑜火烧曹军的地方。三国的赤壁在现在武汉的上游,而黄州却在武汉下游。不过,黄州 的赤壁却因为苏轼这一个差错出了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大文学家,就称它为“东坡赤 壁”。

上下五千年

197 花石纲

高太后掌了八年权死去,由宋哲宗亲政。年轻的宋哲宗对他祖母重用保守派,本来就不 满意。等到他亲自执政,就重新起用变法派。但是后来的变法派不像王安石那样真心实意改 革朝政,内部纷争不休。一批投机分子打着变法的幌子,趁机捣乱。等宋哲宗一死,他的弟 弟宋徽宗赵佶(音jí)即位后,朝政更加混乱。

宋徽宗是个出名的浪荡子,不懂得管理国家大事,专门寻欢作乐。他身边有个心腹宦官 童贯,迎合他的心意,替他搜罗书画珍宝供他赏玩。有一次童贯到苏州一带去搜集书画珍 宝,有个不得志的官员蔡京想投靠童贯,每天陪着童贯鬼混,还把他自己书写的屏风扇面等 送给童贯。童贯得到蔡京的好处,把这些书画马上送到东京,并且捎话给宋徽宗,说他物色 到一个少有的人才。

蔡京到了东京,又拉了一帮子人替他活动。有个官员对宋徽宗说:“推行新法是件大 事,朝臣中是没有人能帮助办好这件事的。如果陛下要继承神宗的遗志,非用蔡京不可。” 那个官员还画了一幅图献给宋徽宗,图表上列了大批朝臣名字,把保守派写在右面,把变法 派写在左边。右边的名字都是当朝大臣,但左边的名单只有两个名字,其中一个就是蔡京。 宋徽宗看了,满心喜欢,马上决定让蔡京当宰相。

蔡京一上台,就打起变法的旗帜,把一些正直的官员,不论是保守的或是赞成变法的, 一律称作奸党。他还操纵宋徽宗在端礼门前立一块党人碑,把司马光、文彦博、苏轼、苏辙 等一百二十人称做元祐(元祐是宋哲宗前期的年号)奸党,已经死了的削去官衔,活着的一 律降职流放。这样一来,一些正直的官员就全部被排挤出朝,而蔡京的同伙却步步高升了。 至于王安石制定的新法,到蔡京手里就完全变了样。像免役法本来可以减轻百姓的劳役负 担,蔡京一伙却不断增加雇役的税收,变成敲榨人民的手段。

宋徽宗和蔡京又迷信道士,大造道观。有个道士叫林灵素,在宋徽宗面前胡吹说:天上 有九霄,最高一层叫神霄,神霄宫有个玉清王,是上帝长子。宋徽宗就是上帝长子下凡。神 霄官还有仙官八百,蔡京、童贯就是仙官再世。这一番胡言乱语,居然把宋徽宗哄得心花怒 放,天天请大批道士在宫中讲道。道士们还给宋徽宗献了个称号,叫教主道君皇帝。这一 来,皇帝就成为道士头子了。

宋徽宗尽情追求享乐腐朽的生活。童贯替他在苏州、杭州两地征用几千名工匠,每天制 作象牙、牛角、金银、竹藤的雕刻或织绣品,供他玩赏。所有制作材料,一律向百姓搜刮。 日子一久,宋徽宗对那些玩艺儿腻了,想找一些奇草、怪石来换换口味。蔡京、童贯为了讨 好宋徽宗,派了一个二流子朱勔,在苏州办了一个“应奉局”,搜罗花石。朱勔手下养了一 批差官,专门管这件事。听说哪个老百姓家有块石块或者花木比较精巧别致,差官就带了兵 士闯进那家,用黄封条一贴,算是进贡皇帝的东西,要百姓认真保管。如果有半点损坏,就 要被派个“大不敬”的罪名,轻的罚款,重的抓进监牢。有的人家被征的花木高大,搬运起 来不方便,兵士们就把那家的房子拆掉,墙壁毁了。那些差官、兵士乘机敲榨勒索,被征花 石的人家,往往被闹得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卖儿卖女,到处逃难。

朱勔把搜刮来的花石,用大批船只运送到东京。运送的船只不够,就截劫运粮的船和商 船,把船上货物倒掉,装运花石。这大批船只自然还要征用大量民伕。于是船只在江河里穿 梭似地来往,民伕们为运送花石日夜奔忙。这种运送的队伍叫做“花石纲”。

花石纲一到东京,宋徽宗见了,果然高兴,给朱勔加官升职。花石纲越来越多,朱勔的 官也越做越大。一些达官贵人,谁敢不讨朱勔的好。人们把朱勔主持的苏杭应奉局称作“东 南小朝廷”,可见朱勔权力之大了。

上下五千年

198 方腊起义

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 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 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 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受尽花石纲的 苦,就决心把大家组织起来,造官府的反。

公元1120年的一天,几百个苦大仇深的农民聚集在方腊的漆园里,方腊激动地跟大 家说:“国家好比一个家庭,如果一户人家,小辈整年劳动,好容易挣了一点粮食布帛,却 被他们的父兄胡乱花费了。小辈稍为不称他们的心,就挨他们鞭打。你们说这应该不应该?”

大伙儿齐声回答说:“不应该!”

方腊又说:“那些做父兄的浪费还不算,又拿家里财物去向敌人讨好求情,你们说该不 该?”

大伙儿愤怒地回答说:“哪有这种理儿?”

方腊流着眼泪说:“现在官府赋税劳役那么重,那些大官们还要敲榨勒索。老百姓好容 易生产了些漆、纸,也被他们搜刮得精光。我们一年到头劳苦,结果一家老小受冻挨饿,连 一餐饱饭都吃不上,你们看怎么办?”

大伙儿听到这里,都高声嚷起来说:“请您下命令吧!我们听您的。”

方腊受到农民的拥护,就打起杀朱勔的旗号,发动起义。方腊担任起义军的统帅,自称 “圣公”。将士们带着各色头巾,作为标志。愤怒的起义将士,杀死那里的官吏,焚烧他们 的住宅。青溪附近一带的百姓都被官府害苦了,纷纷响应方腊起义军。没到十天,起义军就 聚集了几万人马。

当地官军将领派兵镇压,被起义军打得落花流水,两名宋将被杀死。起义军乘胜攻进青 溪县,赶跑了那儿的县官。接着,又接连打下了几十座县城,很快打到了杭州。

警报传到东京,把宋徽宗吓昏了。宋徽宗赶快派童贯带领十五万官军到东南去镇压起义。

童贯到了苏州,知道花石纲引起的民愤太大,立刻用宋徽宗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承认 错误,并且撤销了专办花石纲的“应奉局”,把朱勔撤职。

东南的百姓看到朝廷取消了花石纲,罢免了朱勔,总算出了一口气。哪儿知道童贯正在 这时候,加紧部署镇压起义的兵力呢。

童贯集中各路大军进攻,方腊不得不退回青溪,据守在山谷深处的帮源洞坚持战斗。官 军不知道山路,没法进攻。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起义军里出了奸细,给官军引路。官军终于 摸到帮源洞,方腊没有防备,被俘虏了,没多久,被押解到东京,惨遭杀害。

方腊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给北宋王朝一次沉重的打击。这时候,在北方也爆发了大规 模的起义,起义领袖宋江等三十六人从河北起兵,在青州、齐州、濮州(都在今山省)流动 作战,打得官军心惊胆颤,一听到他们打来就跑。

在山东梁山泊,也发生渔民起义。据说宋江的起义军也到过梁山泊。后来民间流传的 “梁山泊好汉”“一百零八将”的故事,就是根据他们的事迹发展起来的。到了元朝末年明 朝初年,小说家施耐庵把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传说加工写成长篇小说《水浒》(浒音hǔ), 成功地塑造了林冲、鲁智深、武松等许多梁山英雄好汉的艺术形象,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优秀 长篇小说之一。

上下五千年

199 头鱼宴上的阿骨打

童贯镇压了方腊起义没多久,东北的金朝派人到东京,催促北宋攻打燕京,夹攻辽朝。

原来,辽朝经过几次内乱和各族人民起义力量的打击,渐渐腐朽衰落。在这时期,我国 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逐渐强大起来。女真人民长期受辽朝贵族的统 治和压榨,早就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

公元1112年的春天,辽天祚(音zuò)帝耶律延禧到东北春州(在今吉林省)巡 游,兴致勃勃地在混同江(今松花江)捕鱼,并且命令当地的女真各部酋长都到春州朝见。

按照当地风俗,在每年春季最早捉到的鱼,要先给死去的祖先上供,并且摆酒宴庆祝。 这一年,辽天祚帝在春州举行了头鱼宴,请酋长们喝酒。辽天祚帝几杯酒下肚,有了几分醉 意,叫酋长们给他跳舞。那些酋长虽然不愿意,但是不敢违抗命令,就挨个儿离开座位,跳 起民族舞蹈来。

接下去轮到一个青年人,他神情冷漠,两眼直瞪瞪地望着天祚帝,一动也不动。这个青 年就是女真族完颜部酋长乌雅束的儿子,名叫阿骨打。

辽天祚帝见阿骨打居然敢当着大家的面顶撞他,很不高兴,一再催他跳;一些酋长怕他 得罪天祚帝,也从旁劝他。可是不管好说歹说,阿骨打拿定主意不跳,叫天祚帝下不了台阶。

这场头鱼宴闹得不欢而散。辽天祚帝当场没发作,散席之后,他跟大臣萧奉先说:“阿 骨打这小子这样跋扈,实在使人没法容忍。不如趁早杀了他,免得发生后患。”

萧奉先认为阿骨打没有大过失,杀了他怕引起其他酋长的不满,就说:“他是个粗人, 不懂得礼节,不值得跟他计较。

就算他有什么野心,小小一个部落,也成不了气候。”

辽天祚帝觉得萧奉先说得有道理,也就把这件事搁在一边。

阿骨打当然不是不会跳舞,他是个性格刚强的人,多年来对辽朝贵族欺负女真人民,早 就不满。现在,眼看辽朝越来越腐败,就决心独立门户。

不久,阿骨打的父亲乌雅束死去,阿骨打继任完颜部首领,他建筑城堡,修理武器,训 练人马,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准备反辽。

辽天祚帝得知阿骨打备战,一面派使者到阿骨打那里去责问,一面调动河北几路人马到 东北威胁。

阿骨打对部下说:“现在辽人快要动手了,我们要先发制人,免得被动。”他集中女真 各部骑兵二千五百人,亲自率领袭击辽朝。辽将没有准备,狼狈奔逃。辽天祚帝得知消息, 立刻派大军镇压,在混同江边,遭到阿骨打骑兵的痛击。女真兵乘胜追击,兵力发展到一万 人。

公元1115年,阿骨打在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正式称帝,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 祖。

金太祖即位后,攻打辽朝东北重镇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辽天祚帝派了二十多万步 兵、骑兵到东北去防守,被金兵打得大败,连武器、耕具都丢得精光。辽天祚帝想跟金朝讲 和,金太祖可不答应,指名道姓要辽天祚帝投降。

辽天柞帝恼羞成怒,组织兵力七十万,亲自带领到黄龙府去。

金太祖命令将士筑好营垒,挖掘壕沟,准备抵抗。正在这个时候,辽朝发生内乱,辽天 祚帝下令撤兵。金太祖趁机追击,几十万辽军一下就垮了下来。辽天祚帝一天一夜逃了几百 里,才算保住了一条命。

这时候,辽朝兵力大部丧失,北方人民不满辽朝贵族的统治,纷纷起义。

有人向宋徽宗提议,辽朝快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