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1901苏利·普吕多姆:孤独与沉思 >

第12章

1901苏利·普吕多姆:孤独与沉思-第12章

小说: 1901苏利·普吕多姆:孤独与沉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追求风雅就是承认自己缺乏事业心。

    人们喜欢发现真理甚于喜欢真理本身,因为他们可以从发现过程中而不是从真理中得到荣耀。

    后悔的机会总是比抓住的机会多。

    欣赏只属于高层次的头脑。

    没遭受过疾病的折磨,就得不到那么多健康的乐趣。况且身体的快乐是有限的,痛苦则是无限的。

    无情的理性使感情外露的人感到愤慨。祟高感总带有一种极其宽容的痕迹,束缚心灵的正是它。

    拒绝时永远应该彬彬有礼,免得请求时露出讨好的神色。

    好事做得越讨人喜欢感谢自然就越热烈;但在感谢时应该注意不要露出受益的样子,而要表现出感动的样于。

    为了敢于要求自己的正当权利完全得到实现,应该表现得无可指责,假如众人都无可指责,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将简单得用不着去想他们的权利。

    人们将用自杀所需要的勇气来忍受生活,假如失望没有使他失去理智的话。

    平庸的人不会自杀;他们不会失望;对于普通的灵魂来说,大地充满了财富。给他们带来幸福的物质遍地都是。

    仁慈比公正容易得多。

    名声反映了公众对一个人的看法,意识反映了上帝对一个人的看法。

    软弱足以干出可耻的事情。

    软弱是已经变成不公正的善良。

    化学家、数学家、商人和诗人各有其研究、梦想和感兴趣的东西,这东西是他们判断事物的标准;对他们每个人来说,世界只有与他们的幻想吻合才有存在的价值和理由。

    有些病态的性格伴随着健康的灵魂。

    狂欢使我们浪费,因为它使我们无视除自己以外的一切东西;但它也使我们慷慨,因为它使我们爱一切人。

    对于不幸的劳动者来说,生活归结于同死亡作斗争,归结于为争取得到受苦的状态而忍受痛苦。

    深刻的人和肤浅的人同样都心不在焉:前者只专注于自己目前的思想,后者则不专心于任何思想。

    什么是天真?——它有双重含义:一重是美学上的,一重是逻辑上的。儿童的天真是一种讨人喜欢的幼稚,成年人的天真是一种摆脱了教育的天然本质。

    当我想到物质本身没有任何卑鄙的东西时,我不再为我们人性中最卑鄙的缺点而痛苦。令我们反感的东西在我们身上慢慢地变得讨我们喜欢;取消了神经,就没有任何讨人厌的东西了。

    同样的行为也许是疯癫使然,也许是最高深的哲理使然。

    爱你的邻人如同爱你自己,但不要有虚荣心。结论:别爱你的邻人,爱你的邻人像你爱自己那样而不要像你应该爱你自己的那样。

    人们宁愿把荣誉给予死人而不给活人;因为死人退出了竞争。

    天才摆脱了习惯思维,看到了事物本体。

    我瞧不起高贵的思想家;我更看重深刻的思想家;思想的深刻比高贵更难。(夏多勃里昂① 与牛顿。)

    每个年龄都有其最好的生活方式,可人们过了这个年龄才知道这个生活方式。

    旅行:行走中的永别。

    梦幻者被当做是没有生命的人,可他只是茫然若失而已;他浓缩生命,在内心生活,什么东西都不再流露在外。

    嘲笑是旧习惯反对新生事物的不正当武器。

    在斋戒和狂欢之间有一种一般性的满足,只有平庸的人才能将就这种满足。

    做母亲是一种狂喜;做父亲是一种尊严。

    人们想得到的东西,人们准备去创造;人们祝愿的东西,人们等待它来临;人们盼望的东西,人们喜欢它,但人们既不能得到它也不能祝愿它。

让我们去寻找完美的平衡,缪塞② 的金科玉律。


①夏多勃里昂(1768…1848),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阿达拉》和《勒内》 。

①缪寒(1810…1857);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











* * * * * *




    我们应该用我们所使用的同一方法去教训孩子,假如他们与我们同样能干的话。

    传统教育有此弊端:它让一种僵化、习惯的观察世界的方式世代流传;我们只能通过人们一本正经地架在我们鼻梁上的眼镜去观察世界,而我们本应作出巨大的努力,通过我们智慧本身的目光,用肉眼去看待事物。于是,我们大家都人云亦云地谈论上帝,战争引不起我们的讨厌,人们极热心地习惯于恺撒;由此也造成了社会由一个盲目的将军所支撑的局面。对于一切不同于精密科学的东西,老师应该能够只用一种非常抽象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智性,以便使学生能够把强大然而自由的才能应用于道德秩序的考试。但我们承认这样教育是不可能的。

    人们只知道已经发现的东西;好好施教,就是让人去发现。使人产生兴趣,就是激起好奇心,满足它,给它以希望。

    纪律是领导群众的艺术,是把一种想象的力强加给他们,在他们的力量上欺骗他们。这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对物质的优势。

    纪律是在力量上愚弄数目的艺术。

    力量是我们所需的工具,这就是它的用途;是保护人的神盾,这就是它的美。

    力量本身不能在灵魂之间建立任何联系,因此也不能建立任何道德秩序,即社会的任何平衡。

    因为人们从来不憎恨自己,所以应该讲道德,以得到做个愤世嫉俗的人的权利;道德者同情他人甚于憎恨他人。

    顾忌舆论既是背叛道德也是可耻地向邪恶致敬。虚伪有时是邪恶对舆论的顾忌。

    道德在世上不做别的,只是经常地否认人的本性。

    道德和享乐是死亡的两个姐妹,一个使你失去生活的乐趣,另一个使你厌恶生活。

    热情无疑使我们能够成大事,行动的冷漠则使我们一事无成。我们的决心比行动更有价值;然而,道德存在于行动之中。热情成为道德缺少的只是恒心;它是减去恒心的道德,是短暂的道德。

    在最邪恶的人感觉中,总有一个道德可以占领的地方。找到这个地方朗人很容易改邪归正。

    一切能够过分的东西都是罪恶之源。道德可能会被误解,但不会过分。

    力量的一个标志是既不拒绝道德,因为已受过骗,也不拒绝幸福,因为正在受苦。











* * * * * *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当他的教育和经验达到某种程度时,他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作品中什么东西是无可辩驳的;但愿他能顽强地顶住,再不会请教和惧怕批评。

    真正的雕塑家能使驼背着的胸像成为杰作。

    形式的优美就像是美的灵魂。

    总之,优美存在于运动中而不是存在于形式中。一优美是形式的灵活性,为了不再在世界上发现任何巨大的东西,忘记自己的身躯就足够了。

    在爱情的真正语言中,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被爱的对象;只有一种特性,那就是被爱的对象的妩媚。这就是为什么音乐是心灵真正的、足以表达思想的语言之原因。我们凭理智感觉到在诗歌中产生感觉的是句子的运动而不是词汇。

    音乐是最高级的默启者,它反映了.心灵和叫做上天的崇高物体之间的直接、即刻的联系。

    小说不能没有产生激情的环境,应该创造情景。

    音乐取消情景以直奔感情,所以,要是它不把任何别的官能生活加入心灵生活当中,它将得到任何别的艺术都达不到的强烈映像。

    在小说中如同在生活中一样,事件只有穿透判断它的大脑才一能打动心灵;音乐取消事实和思想,以便直接震撼心灵。在心理学家看来,这是一种神奇的现象。因此,在感觉和感情之间有一种十分紧密的联系;两者互相启发。这种观点也适用于造型艺术;这说到底是美的问题。

    渴望,就是希望;或者更好地说:谁渴望,谁就在希望。人们不渴望明知不能得到的东西。

    希望使最悲惨的生活变得有价值,怎么大白天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了一切希望?希望具有多大的威力啊!没有它自杀者会成千上万的。

    希望带有所希望的东西的滋味。

    灵魂要是相信上天会预先尝到上天的味道。

    希望是对所渴望的幸福的一种预测。

    安慰想象中的痛苦是白费劲;安慰属于心灵,痛苦属于大脑。

    真正医治哀伤只能用事因的相反;假如母亲失去了女儿.她是无法安慰的,因为谁也不能把女儿还给她。有些痛苦是无法弥补的,人们能做的一切是让他散心。唯有肉体的痛苦能用间接的医疗来消除。

    某些痛苦的时刻安慰只能使人恼怒。

    安慰是擦去心中痛苦的感情,而不是消除痛苦的根源。安慰别人似乎不能他丢了钱便给他以钱,而只能教他蔑视钱财才能安慰他。区分安慰和消遣也是应当的;忘掉痛苦那不是安慰;准确意义上的安慰之动机应该从不幸事件的范围中得到,然后公开、直接地求助于它。所以说,安慰的角色是很难扮演的;安慰不仅应该使人忘却痛苦的事情,消除使人恼怒的影响,而且要用绝妙的办法改变灵魂中的映像,或者用禁欲主义的方式来补偿心灵,或者在同一事或别的事中找到补偿。时间也能安慰人,但它用的完全是另一种方式;更准确地说它是在改变我们。时间的安慰不过是记忆在激情的新潮中停滞瘫痪,不应该指责心灵,它与记忆不是紧密联系的。









* * * * * *




    假如人们只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去死,那还仅仅是想到死。怀疑在这一点上使我们平静,而在所有别的方面折磨着我们,这很令人费解。人们也可能不怕死亡,因为时间是用一系列短暂而无穷的时刻组成的,在这当中,人们确信自己活着。

    人们无需去思考死亡,因为人不能把自己的思想集中在这个问题上;最深刻的哲学家不会去探究自己的映像,映像强烈得使哲学家不会有更多的虚荣心去谈论它。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知道这一点很令人欣慰?

    如果一种痛苦是普遍性的,这种痛苦会好受些吗?是的,普遍性的东西是本质的东西,因而不会是一种痛苦。

    假如说所有的人都会死,那是符合死亡的自然规律的;因此,死亡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好处,好处就在于我们的命运和本质保持一致。玛克·奥雷尔① 感觉到了这一点。

    哲学家和布道者徒劳无功,他们最精彩的演出也不能真止使人害怕死亡;人们只害怕目前和可见的死亡;只有死亡本身的威胁使人们恐惧。

    生活,就是死亡;神圣的安眠来自这个吻。

    只要我们还活着,死亡就是哲学家的思辨。现在,洞挖好了;应该下去了:底下有些什么东西?


①玛克·奥雷尔:2世纪罗马皇帝。











* * * * * *




    本能一出现,道德观念也形成了。

    我不知道我的灵魂的命运,可我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这命运的反面。痛苦只是要避免的东西,不去寻找它自会出现,可什么是真正好的行为?行善就是好行为的表现;可有那么多不同的道路!

    什么是惩罚?惩罚就是复仇,因为痛苦怎样才能减轻呢?用威胁来自卫是为了社会。总之,道德与惩罚的教义毫无关系。别复仇,请对作恶者说:“我让你难以幸福。”

    当恶进入道德领域时,它就失去了其可耻、不光彩的特征,意识只感到一种几乎难以察觉的、对此它已习惯的苦恼;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能够合理地对道德进行研究的原因。放荡者露出宽容的样子,这对他们来说很容易,因为宽容或慷慨在道德上高放荡比高美德更近。

    避开只有诱惑力的东西。

    人越感到自由便越渴望更多的自由。

    我身上的某些东西要我睡觉,我睡了,我就这样用一种无可抗拒的秘密行动为了自己而进入类似死亡的状态。可怜的自由!你用怎样的屈从忍受这种奴役,你用怎样的力量拒绝专制的命令!你把你的一个暴君叫做“本质”,把另一个叫做“第伯尔”① ,以此安慰自己。你做得对,“本质”拥有你和“第伯尔”;你一边忍受着“本质”,一边向智慧让步,因为智慧是由本质决定的。是的,我们身上有种对权威人士的迷信,权威人士出于道德意识或本能需要专横地发布的命令只能使我们得到幸福;我们感到这一点,我们的意志屈服了,我们成了同谋而不是奴隶。

    不论我如何赞成进步,我还是承认我一点不把圣西门② 的无限可完善性当做一条法则。事实上,这条法则不纯粹是道德的、永恒的,可当它在时间中得到实行时,应该承认它是必然的。因此,人类将必然沿着这条路而不是别的路前进;然而,让特殊的意志达到一个目标而不对它施加某种压力是不可能的。假如人能够自我完善,那就用不着求助法则。我将加上一句,整个人类并非每个成员都有此长处,这荣誉归功于某些奔向善良的伟大人物。

    道德败坏已经波及到语言。当一个暴君说”我要你干什么什么事”时,他本应该说“我希望你干什么什么事”,因为人的行动不能由别人的意志来决定,行动无能为力时,愿望就出现了。当意志不能实现或意志将遇到障碍时,人们就开始希望了。命令只不过是愿望的表露;接到命令的人抓着一条链环,这链环把主人的意志传递给自己的意志;他可以砸断链条,所以主人只能希望,希望是暴君无能为力的表现。同样,有力的词语是不适合让王子使用的,强权实际上和遇到障碍的可能性是水火不容的。假如你对这座桥是否坚固不肯定,你不会说“我可以过这条河”,或者你这样说了,意思是“我过这座桥不是不可能的事”。因此,由于人民有意志,暴君没有强权,而只有行使权利的机会。哲学家最终把愿望这个权利叫做自由(这个权利是暴君们无法侵犯的),并等待机会把它与另一种自由即行动权利结合起来。

    有的人手脚灵活,有的人大脑敏捷;这是同一优点在两种不同东西上的体现;然而我们往往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灵魂似乎在本质上崇敬它所拥有的品质并给这些品质以物质无法给予的优点。这说到底是不公平的;可这优点处子自由的包围之中,灵魂是自由的,这美德影响着它所有的品质,如同伟大名字的光芒影响其家庭一样。整个灵魂由于意志而显得高贵,正像整个家庭由于家长而显得高贵一样。


①第伯尔:1世纪罗马国君。

②圣西门(1760…1825),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 * * * * *




    假如人们一直相信人是不自由的,那么他们会把自由看做是最美好的发现。

    最博学的人不是那些知道真理最多的人,而是那些知道真理最清楚的人。

    怀疑论是行不通的,因为怀疑至少得有一种观点,一种什么都不肯定的观点,所有的观点都建立在他认为真实的基础上。

    寻找真理是证明,使用真理却是创造。哲学使我们更接近道德而不是上帝,道理就在这里。 


    深刻的思想是一种让人猜测其原则的结论;人们很少能懂得它,只因为人们很少知道真理的原则。

    在哲学中,应该经常长时间地思考以得出看起来天真的结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