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新节奏-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内化教育与外化教育的相结合
内化,是接受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物质变精神的过程。外化,是知识的回忆、及能力的表现过程,是精神变物质的过程。而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新旧知识、能力的重新连接、重新构建的过程,因此,内化的过程离不开原有知识、能力的外化;同样,知识、能力的外化过程,就是知识运用,是学习主体的实践内化过程。外化中必然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外化者在实践中探索,把得到的经验教训牢记于心,这本质上也是内化。可见,内化与外化是统一的,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外化同时是新内化的开始,内化与外化互为条件,密不可分,它们统一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学与心理学也告诉我们,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人们从外部获得道德、知识、智力等素质的关键就是内化。人不是机器,学习不是对材料的机械加工;人也不是一般动物,不是对材料剌激的简单反应,而应该是一种内化,是反思后的升华,是试误后的教训与顿悟。因此,学生主体只有不断地把外部的客体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成为教育中名副其实的主体,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从教学过程看,内化的主体是学生,但内化并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事,为了提高学生的内化效果,教师对学生进行内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内化教育实质上是元认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以及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通过内化教育,使学生成为善于自学、善于反思、善于评价、善于调节的学习探索者。
为此,教师应首先持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内化的主体,以学定教,以学生为本,教师的内化教育不能代替学生的内化过程,只是为学生内化活动提供策略与榜样;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内化因学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学生是独特的个体,不同的内化主体,表现出不同的内化特殊性。
其次,教师要努力创立内化的教育模式,要培养学生内化的意识、内化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模式,采用启发性的教学模式,提供学生思、问、练的机会,激励学生勤思、善问、多练。教会学生如何去发现、收集、加工信息,如何去观察、记忆、想像、思维与注意。引导学生处理好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矛盾。当学生的认知结构同课本的知识结构没有连接点时,要架设认知桥梁,为同化学习提供条件;当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发展与课本的知识结构相通时,要重于启发,促使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当课本的知识结构趋同学生的认知结构时,要点拨实现同化学习。另外,在教学环境方面,应从学生的情感、认知、动作特点出发精心设计,创造出有利于内化的默化环境。
最后,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化习惯,习惯养成的关键是重复与练习。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引导学生学会评判,使内化的知识优化、使内化的能力有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
如何实施外化教育呢?首先,培养学生外化的信心与勇气。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的教育偏重内化教育而忽略了外化教育,这必然表现为学生在知识、道德的内化能力较强,而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较弱,而对道德行为的评价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不尽人意。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外化教育更显重要,而要在重内化偏外化的教育氛围中解放出来,关键就是培养学生外化的信心与勇气。
其次,创造学生的外化环境。如果说把培养学生外化的信心与勇气理解为外化的内在环境的话,那么,就可把学生知识能力的外化场所理解为外化的外在环境。比如,教学课堂既是学生内化的环境,同时也是学生外化的环境,因此,课堂一定要设计成激趣、激疑的外化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善问。最后,必须重视实验、重视实践。从事实践活动既是内化的最终目的,也是外化教育的内在要求。也就是说重视技能的培养,技能源于知识而又高于知识,而技能培养与施展只有通过长期的练习与实践才能过到预期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技能,使内化的知识转变为外化的技能,使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
学生是教育内化与教育外化的主体,而教师是内化教育与外化教育的组织者、引导者,教育的全面性不仅表现为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教育对象的全面性,还应表现为教育方法的全面性。因此,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内化教育与外化教育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内化意识,促使学生外化习惯的养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道德教育的内化与外化
在2500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已重视道德的内化教育,并提出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要达到“礼”与“仁”就要做到“内省”、“改过”、“克已”、“力行”。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味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内化教育有以下特点:学生的主体性、目的的明确性、教育的反复性、教育时间的长期性等。其内在特点,必然要求教师努力创立内化教育模式,即在采用启发式模式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内容,比如启发讨论,总结反思,实践引导等教育模式,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在教师引导下学会选择、学会评判等。
如果说传统的思想教育突出其说理性,启发教育富有启发性,而内化教育则集中表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更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内化教育要求我们“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对学生的文明行为给予强化,最终促使学生能良好的内化。这种教育既与传统的思想教育有明显的区别,它是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的结合,它是课堂内教师的外在教育与课堂外的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内化教育重视学生行为的信息反馈,更关注学生的进步。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内化道德观念,养成文明行为。但道德教育却往往脱离学生实际,教师道理讲得一套一套,而学生觉得假、大、空,效果差。道德观念的树立、文明行为的养成如能从日常行为抓起,就能避免思想政治的空洞说教,这是贯彻内化教育实效性原则的必然要求。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不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而是要求讲道理时要有技巧,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要把理论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倘若我们只是讲解了集体主义的含义、产生的根源、以及列举了一些离学生较远的典型事例,而没有去发现学生当中的具体事例,就会使学生误以为集体主义只是伟人们才拥有的品格,与他们无关。审视一下我们学生的表现,比如,有的学生在校运会上带病上场,顽强拼搏,有的同学就寝时已养成的快、静、齐的良好习惯,不正是集体主义的体现吗?“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扬光大。
从学生的日常行为抓起,最大的优越性还在于使内化教育具有可操作性。比如:为什么要学会学习,如何学会学习?为什么要学会关心,如何学会关心?为什么要有责任心,为了集体荣誉如何尽到自己的责任?如何克服心理障碍,重塑新的自我等等。这样,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内化就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道德观念的渗透,是学生经验的总结,是反思后的升华。
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学生外化思想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就餐、就寝、交友、消费不正是学生行为的具体表现吗?做一名文明的学生就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文明的要求,并使文明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这是大家向往的美好外化,也是良好内化的必然结果。
强调让儿童观察、实验、操作、到大自然中去,就是为了让他们尽早把自己(主体)和客体相结合,建立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育的目的要求、教育的各种措施都是外在的东西,只有通过儿童把它“内化”了,变成了内部的、主体的东西,才能真正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内化的好坏与教育效果的大小有成正比的关系。
五、如何实施养成教育
我国一位文学家曾深刻地论述了做人的重要性:“一切彻底的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一切彻底的失败都是做人的失败”。知识经济时代更要求人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如何培养学生去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国家、关心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这是时代给教师提出的大问题。
1、对养成教育误区的反思
做人教育往往从养成教育开始。而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养成教育,学校中养成教育是一个时代教育的缩影。文革时期,我们的教育方针因动乱的影响,没有很好的落实,一切以政治为中心,政治上的“红”就是人才标准。因此,养成教育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对知识也不重视,结果是导致人们文化素质低劣,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社会发展几乎处于停止的状态。在恢复高考之后最先几年里,我们的育人思想、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改变,但突出了智育忽视了德育。在当时,认为知是人才的标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们在抛弃一些不合理育人的形式同时,也抛弃了一些育人的合理理念。比如,要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树立劳动观念、群众观念等等。因此,当时的养成教育就是重智轻德,注重背一个个单词、做一道道习题。思想品德滑坡,导致自由化思想蔓延、个人主义抬头。
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会使我们走向成熟。要使养成教育走出误区,实现几个根本性的转变。首先,是理念上的转变。由以前的短期发展理念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转变。其次,是教育主体角色的转变。教师的角色,应该由养成教育的灌输者向组织者、引导者的转变,学生应由接受者向直接参与者、自我发展者转变。再次,教育内容的转变。由内容的狭窄性向全面性转变。具体表现为:学习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学方法、技能;要做到苦学与巧学的结合;做到学、问、思、行的统一;要发展自己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自己的意志力与责任感,培养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要学会生活、学会消费、学会交友,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等等。最后,是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转变。由注入式、灌输式向参与式、自我管理式转变,由途径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养成教育应遵循的教育原则
首先,对待教学对象上,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原则。在过去的养成教育中,学生没有当成教育的主体。在教师的眼中,学生只是学校规章制度的接受者,在教育时只重视学生存在问题的共性,忽略了学生各自的个性。因此,导致教育的方法上有很大缺陷,常用的是模范示范法、理论灌输法、批评警示法,缺乏的是情感感染法、心理辅导法、实践锻炼法。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个性的不成熟的主体。如果忽略了学生丰富多彩个性的养成教育,必然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我们首先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要尊重学生的兴趣、性格、爱好等非智力因素的利用,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为此,要形成和谐民主的教育气氛,要留出学生自我教育的时空,不要把养成教育当成只围绕纪律或学习内容的训斥教育。
其次,教育内容上,坚持做事教育与做人教育相结合原则。韩愈关于教师的作用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它也被后人引为经典,并把教学生怎样做人列为教师的首要职责,长期来忽略了做事教育,至今,仍有许多人对职业技术教育看不起。而西方走向了另一面,重视做事教育,而忽略了做人教育。事实证明,把做事与做人教育割裂开来,必然会导致要么学会了做事而不善于人与人相处,要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又不善于做事。因此,在我们对学生养成教育之时,同样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在做每一件细小的事情过程中进行教育,在学会做事中学会做人。比如,调整座位、打扫教室、出黑板报、一次班会等活动是做人教育的好时机。教育要多采用民主的、开放的形式。让同学在讨论、辩论过程中受到教育,在积极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第三、教育途径上,坚持内化教育与外化教育相结合原则。教育学与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人们从外部获得道德、知识、智力等素质的关键就是内化。人不是机器,学习不是对材料的机械加工;人也不是一般动物,不是对材料刺激的简单反应,而应该是一种内化,是反思后的升华,是试误后的教训与顿悟。通过内化教育,使学生成为善于自学、善于反思、善于评价、善于调节的学习探索者。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的教育在轻视内化教育同时也忽略外化教育,这必然表现为对学生在知识、道德的灌输。结果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而自我发展能力较差,对道德行为的评价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不尽人意。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内化与外化教育更显重要。
第四、教育策略上,坚持循序渐进与事先教育相结合原则。古人说得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事做起。但对教师而言,还是应该有整体观念,应该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在不同的阶段,要有教育的重点。比如,刚刚入学的学生,首先是适应新学校的生活,这时,我们可以从关心学生的生活开始。一旦稳定下来以后,重点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针对学生的违纪行为,就得结合实例进行纪律教育。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实际上是一种补救教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更要重视事先教育,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做好预防教育。事先教育也要做到循序渐进。这要求教师就要做一个细心的人,善于观察发生在学生之中细小的事,还要求教师做一个勤奋的分析者。把握住学生行为的发展趋势,有计划地进行事先教育。
第五、管理体制上,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原则。文明行为的养成需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学生毕竟是不成熟的主体,不可能一进入学校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有必要的规章制度。长期来。我们在制定他律约束机制时,特别强调对过错或过失行为的处罚,并且处罚条理细化、量化。这从管理者角度来说,比较容易操作。但要看到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此,学生关注的不是与目标的差距,也并没有认真总结过错行为的原因,只是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会导致班集体被扣分,会被老师批评等等后果。因此,千方百计找理由辩解,以达不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