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关于球赛的结果;还存在另一种说法。在宗教神学思想感召下;胜利者自觉自愿地作牺牲品;把自己的躯体献给神灵;从而让自己的灵魂升到天堂。
无论如何;印第安人的球赛同其宗教思想和礼拜仪式是有密切的关系的;但是;后者如何影响和作用于前者;球赛的结果对于双方球员的命运有何影响?这还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刘巍)
航空界女杰阿米莉。埃尔哈特是怎样失踪的?
本世纪30年代之前;新兴的航空业一直是男性才能从事的职业。直到美国妇女阿米莉。埃尔哈特单独飞越大西洋成功;才结束了男性独占这一领地的历史。
埃尔哈特生于1898年7月;自幼对飞行器和飞行怀有极大的兴趣。他的青年时代;美、英等国设置了各种奖金鼓励人们飞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北极。
1927年至1930年;各国曾组织了31次试图越过大西洋的飞行;由于飞机性能不够先进等原因;只成功了十次。正因为如此;当30岁的埃尔哈特于1928年6月17日至18日作为世界上第一位女乘客飞越大西洋后;便名噪一时;为了证明自己对此举获得的声誉当之无愧;埃尔哈特决定驾机单独飞越大西洋。1932年5月21日至22日;埃尔哈特终于遂愿;完成了单独飞越大西洋的壮举。此后;她又多次飞越美国大陆;以其非凡的行动努力争取航空界为妇女开放。1935年1月;她又踏上新的征程——单独从夏威夷飞往加利福尼亚。这一危险的航程超过从美国到欧洲的距离;以前有人作过多次尝试;都
以失败而告终。埃尔哈特成了飞完这一航程的第一人。
1937年6、7月间;这位世界航空界的女杰与领航员弗雷德。努南合作;开始了人类历史上女性第一次环球飞行。当她们已完成航程的3/4时;埃尔哈特驾驶的飞机在太平洋国际日界线附近突然失踪;至今下落不明;成为航空史上一大悬案。
那年7月2日;埃尔哈特驾驶的洛克希德双发动机飞机离开新几内亚的拉伊;开始了向东4000公里的航程;这4000公里将是她这次环球飞行的最后一段距离。按预定计划;埃尔哈特应于当天上午飞抵霍兰岛附近上空。8时44分;埃尔哈特通过无线电向美国巡逻艇〃伊塔斯卡〃号报告说:〃我们现在所处方位是157—133〃。当时;〃伊塔斯卡〃号正停靠在霍兰岛;等候接应埃尔哈特着陆。〃……157—133〃是人们听到的埃尔哈特的最后一句话;此后;她的飞机便与外界失去联系。埃尔哈特在报告方位之前;还抱怨过天气很糟;指令信号不清。她曾说:〃我们肯定已抵达你们上空;但看不见你们;我们正在低空滑翔;没法寻找陆上目标。〃
可是;当时〃伊塔斯卡〃号停靠的霍兰岛天空晴朗;整个岛屿沐浴在阳光下。据此;当时美国海军派出调查团得出的结论是;埃尔哈特和努南搞错了方向;因而始终未能发现着陆目标;最后飞机因燃料耗尽而坠入太平洋。
但半个多世纪来;人们对这一结论一直持怀疑态度。许多人为弄清埃尔哈特这位航空史上的女杰的失踪之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美国海军及史密圣尼安研究院的军人和科学家也曾多次调查;但总是没有找到足以做出新的结论的根据。专门从事重大空难事件调查的国际航空搜救组织倒是不断收到有关已找到埃尔哈特失踪原因的报告;但一经核查;它们不是谎报便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无稽之谈。埃尔哈特失踪成了难解之谜。
可是;有两位退休飞行员却仍不甘心。1984年;56岁的汤姆。威利和64岁的汤姆。甘农开始查阅所有美国海军巡逻艇的搜寻记录、南太平洋环礁航行图以及洛克希德飞机的燃料消耗表等大量资料。四年之后;他俩向国际航空搜救组织求援。起初;该组织以为又是一次虚张声势的申报而不屑一顾。
但威利和甘农据理力争;以周密的分析、精确的计算、科学的推论;使该组织的官员们折服。国际航空搜救组织又专门查阅了1937年至今所有关于埃尔哈特失踪案的调查卷宗;发现威利和甘农的见解确有价值。
根据威利和甘农的推测;当时埃尔哈特的飞机已飞抵霍兰岛以北上空;然后又转向朝南飞行。那么;既然朝南飞行为何没有到达霍兰岛呢?威利认为;很可能是一股突如其来的北风使飞机的航向偏向西南;因此就飞到了当时荒无人烟的加德纳岛上空。威利和甘农认为;埃尔哈特的飞机是撞在加德纳岛悬崖上失事的。加德纳岛现名尼库马洛洛岛;位于萨摩亚以北1000公里处的太平洋上。此外;威利和甘农在档案中发现;努南虽然是个优秀的领航员;但有酗酒的嗜好;这也许是导致飞机偏离航向的又一个原因。
国际航空搜救组织接受威利和甘农的建议;决定对尼库马洛洛岛及其附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经过一年的考察;终于有所收获。据1991年10月6日《南华早报》的报道说;考查队在岛上找到一只铝箱;据初步鉴定;它可能是领航员努南随身携带的小书箱。此外;考察队还在当地发现一座无名墓穴;他们猜测里面安放的可能就是埃尔哈特和努南的遗骸。然而;在一切得到严格的科学鉴定确认这些遗物与埃尔哈特和努南有关之前;埃尔哈特的失踪;只能说还是一个谜。
(松青晓晗)
九科技博物发明篇人类用火的历史有多久?
人类用火的历史到底有多久?至今许多考古学家仍在探索。
一种观点认为:人类用火是与人类本身同时起步的。人类用火;起初主要是用以熟食;既要熟食;就要燃料;人类的第一把石刀可能就是为砍剁柴草而制造出来的。据考证;人类用火可简单分为四个阶段:(1)猿人开始在野火堆上放柴草;开始熟食各种植物的果实;根块;(2)猿人开始就地保存火种;遇风雨之前;在火堆周围放石块;加盖较湿的柴草、树叶;狩猎的萌芽开始出现;(3)猿人开始搬迁火种;(4)猿人能巧妙地管理火种;固定用火。肯尼亚卢多尔夫湖猿人生活的年代属于人类用火的第一阶段;中国西侯度猿人;元谋猿人生活的年代属于人类用火的第二阶段;法国埃斯卡尔猿人与我国蓝天猿人生活的年代属于人类用火的第三阶段;北京猿人与岩灰洞猿人、硝灰洞猿人生活年代属于人类用火的第四阶段。
一种观点认为:最早的原始人类不知熟食;是猎取到的飞禽走兽和采集到的果实根茎;分着生吃;存在一段〃茹毛饮血〃的时代。后来;人们经过长期反复观察;看到雷电或火山爆发所引起的森林大火;不但可以取暖;吓跑野兽;而且发现被火烤熟了的兽肉吃起来香喷可口;又容易消化。于是;人们开始学会用火;起初只会利用和保存自然火;经过多少年月的生活实践;人们又发现了燧石加工或者久钻一块坚硬的木头;往往生热冒烟;迸出火光;从此就学会了〃钻木取火〃或其他人工取火方法。中国境内有些少数民族解放前还使用燧石打击、钻竹、钻木等等取火方法;在少数民族远古墓葬、遗址中;也发现有木片上钻孔烧的的遗物;都是例证。中国的〃北京人〃、〃河套人〃、〃山顶洞人〃和〃小南海文化〃等遗址中都出现灰烬堆积层;说明人类用火的时代很早;从〃河套人〃、〃山顶洞人〃等用火遗址来看;可能就在这个时期内已学会了人工取火。
一种观点是否定北京猿人使用火。传统观点的依据是:在北京猿人遗址发掘到四个面积较大而较厚的灰烬层;其中最厚的灰烬层达六米;这些灰烬层中还发现了许多哺乳动物的骨头;其中尤以啮齿类动物为最多。经化学分析;灰烬的成分中有炭。传统观点据此认为北京猿人已使用火;用火来烤熟兽肉、驱赶猛兽。保护山洞。而这种观点认为并没有任何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人类使用过火。当然并不否认北京猿人遗址有火的遗迹;这已经被火烬的成份所证明。问题在于这些火的遗迹和北京猿人使用火的观点之间的关系远非很清楚。有足够的理由怀疑所谓灰烬层的遗物是北京猿人使用火的观点结论。灰层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猫头鹰和其他猛禽类的粪堆;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原先是鸟粪的堆积物。这些大量的有机物在某种情况下会燃烧。根据沉积物的矿物质和泥炭成分分析:山洞内曾经有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闷燃过程;这种闷燃很可能是有机物自燃引起;或者由其他火源引燃的;如地质学中的表面火。一般石灰岩山洞的表面都有通向洞外的隙缝;这些隙缝常常成为森林火灾引进山洞的通道。所以;北京猿人将火种引进山洞的观点是不可信的;同样北京猿人用火烤熟兽肉的观点也是不可信的。
(王东明)
人类最先发明的工具究竟是石器还是木器?
人类历史的第一时期到底是石器时代还是木器时代?人类最先发明石器还是最先发明木器?这是近年来史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涉及到人类的年龄与故乡;而且涉及到石器在早期人类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也将引起原始社会分期的重大变化。
尽管近年来先木器论已经屡有论著;但迄今为止先石器论依然居于统治地位。先石器论者认为:一、〃为了把木棒削尖……必须使用石器〃。因此;石器必然是先发明的;先木器论不能成立。二、早期人类社会最具决定意义的工具是石器。因此;〃木器时代没有过;也不可能有〃(麦特伦编《世界原始社会史》第59—62页);或者说〃木器时代过去从未有过〃(《人类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木器时代》;刊《史前研究》1984年第3期)。三、古猿是通过石器的发明而转化为人的。因此;人类最先发明的工具是石器而不是木器。
制造木器〃必须使用石器〃吗?本世纪前期;世界上还有一些落后部族;他们那里根本没有石器;甚至在他们活动的广大地区;根本没有石块;当然不知石器为何物。可是;他们点穴下种与挖块根的木棒却相当尖锐;狩猎的长矛相当锋利。美洲南部的查科印第安人就是这样。至于他们是如何把木棒弄尖;把木矛弄利的;不得而知;但起码不是用石器把木矛削尖的。很有可能是像本世纪中期居于大洋洲南部的辟杰达特加拉人那样;是用锋利的天然石片把树木砍断的。除此之外;长期使用木器而无石器的民族还有老挝的卡族;以及中国云南省金平县的苦聪人(未输入铁器之前)等。
早期人类社会最具决定意义的工具是石器吗?恐非如此。众所周知;早期人类社会所赖以生存的生产门路是采集与狩猎。以采集而论;无论是打野果、挖块根、采食嫩叶与幼芽;都以使用木棒、木矛为宜;使用石器(刮削器、砍砸器等)绝对不能解决问题。难怪现存的落后部族没有使用石器采集的;而却一律使用木棒、木矛。至于前苏联专家们所说的〃万能工具〃——两公斤左右的扁桃形石斧。说它们既可采集;也可狩猎;既是工具;也是武器;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果用它打野果、嫩叶或幼芽;那只能是十打九空;徒劳无益;如果用它在野草丛中挖块根;即使磨得满手血泡;也难奏效;如果用它对抗或狩猎猛兽——狮子、虎、豹……;那简直等于送死。反之;如果使用木棒、木矛;则完全可以解决问题;就连猿类亦知用木棒驱打狮象;何况人乎?显然;采集与狩猎经济的本身;决定了早期人类社会最具决定意义的工具只能是木器而不是石器;先木器论是有道理的;民族学资料足证如此。
古猿是通过石器的发明而转化为人的吗?这是需要研究的。
尽管传统观念认为;古猿是通过石器的制造转化为人的;但历史实际恐非如此。因为;直至今日;世界上所发掘的确定为打制石器的最古资料;只有250万年左右;超过300万年的根本没有。可是;古人类学家根据功能鉴别分析法与化石形态的研究;确定为人类的化石资料却超过300万年与400万年者颇多;甚至还有超过500万年的(详见拙文《论木器时代之存在》;刊《陕西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而这些人类化石均无石器伴存。可见;石器发明前人类已形成;古猿通过制造石器转化为人之说不能成立。
既然早在300万年制造石器之前人类早已形成;那么;形成人类的动因
就只能是木器的制造。当古猿在树上生活时;它们跳上跳下;吊荡背行;追逐游戏;折断树枝、构木为巢;所要接触的总是树木。因此;称其为〃攀树的猿群〃是符实的。当古猿下树之后;首先需要像现代猿类那样拿起树棒对抗猛兽(狮、虎、熊、豹等)、挖掘块根;求得生存。因此;称此时的古猿为〃使用棍棒的猿群〃而不称其为使用石块的猿群是符实的。既然现代类人猿知道〃用棍棒驱赶狮子〃、〃痛打大象〃(详见珍妮。古多尔《黑猩猩在召唤》);知道折断树枝;捋掉叶芽;析去枝杈;钓吃白蚁(同上书);知道把两根短木棒的一端啃尖;中间套上一段空心管子;接成长木棒拨取食物;知道用天然石块砸吃坚果、敲骨吸髓(腊玛古猿早如此)。那么;当使用和改造天然树棒的古猿发展到转变为人的质变时刻;通过使用天然石片砍制木棒、木矛从而转化为人是合乎逻辑的。反之;如果说古猿下树之后就〃以石击石〃制造石器;则是不合乎逻辑的。因为;古猿下树之后接触石块;了解石块、熟悉石块的性质;知道石块是可以相互击碎并能制成一定形状当做工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后;如果再由经典作家的论述来看;结论也是相同的。恩格斯曾把蒙味时代低级阶段称为〃人类的童年时代〃或〃人类的幼年时代〃。可是在这一时代;他并无提出石器的发明或制造;而是直到蒙昧时代中级阶段才提出了早期石器。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书中;恩格斯又说:〃在人用手把第一块石头做成刀子以前;可能已经经过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和这段时间相比;我们所知道的历史时间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页)显然;恩格斯早已认为;石器发明前人类已形成。那么;石器发明前的人类到底用的是什么工具或武器呢?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指出:〃最初的武器是棍棒与戈矛〃(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22页)。马克思在谈到原始社会工具发明的顺序时也说:〃由木棒这种最初的武器进到具有石尖的矛;最后进到弓和箭;由石刀和石凿进到石斧和石槌〃(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0页)。总之;经典作家认为;石器发明前人类早形成。那时;人类发明与使用的工具是木棒或棍棒。木器发明在前;石器发明在后。
综上所述;人类形成于石器发明之前;人类是通过木器的制造而形成的;人类历史开始于木棒、木矛的发明;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的旧观念:人类是通过石器的制造而形成的;石器的发明在前;木器的发明在后;应当于以纠正。
尽管如此;但迄今为止;先木器论毕竟缺乏考古资料作证(木器易于腐烂;难于取证);又未获得公认;仍须再加探索。
(任凤阁汪圣云)
六十进位制是如何创造的?
公元前4000年存在于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的文明;通常称之为苏美尔文明。从历史遗存分析;苏美尔人的文化是发达的。他们的金字塔形如神塔;装饰着精美的几何图案;金属冶炼术凝聚着复杂的浇铸与合金知识;灌溉业融进了他们的先进工程技术;他们的楔形文字;是用尖笔在泥板上压成符号;烧制而成;并且有可能比埃及的象形文字更早。
苏美尔人在数学运用方面非常突出。更值得称道的是;在尚存的公元前3000年前期的一大批泥板符号中;发现约有2000多个单独的符号。它们当中的一组反映了较发达的计数制;因而有人据之推断;苏美尔人创造了如下的符号制:(1)一个单位数;由一支圆柱形尖笔以一定角度压在粘土中制成
的一个楔形符号代表;(2)十个单位数;由小圆筒垂直地压进粘土中形成一个圆形的符号而来;(3)六十个单位数;以一个大圆筒压成的楔形符号;(4)
3600或60×60单位数;由更大的圆筒垂直压进粘土制成的圆形符号来表示。
这些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