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人困惑的是;并不通晓外文的王韬却在早于严复论著的20年前就如此详细地介绍了培根的《新工具》;他写道:〃培根初著《格物穷理新法》;前此无有人言之者。其言务在实事求是;必考物以合理;不造理以合物。……
其所著之书;则后二百零五年之《洪范》也。西国读格物致知之学者;咸奉其书为指归。〃并称〃英国自巨绅显宦;下逮细民;共习培根之书;然皆钦其学而薄其行;殆爱而知其恶者欤?言固不必以人度;而公是非百世不能掩焉〃。王韬早年曾与不少外国传教士在墨海书馆——近代中国第一个译书机构中合作译过书;循着这一思路;笔者在1846年来华传教的英国伦敦会教士慕维廉(Muirhead;William;1822—1900年)译述过的;1856年在墨海书馆刻印的托马士。米尔纳《大英国志》中找到了有关培根的内容;这部主要描述英王朝更迭史的第六卷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621年6月30日;巴力门第三集议;〃所议即王朝病民之政;廷议诸官府不法事;中有培根纳贿于民;时为盏瑟勒王所信任;自首其罪;冀众宥之;两院公议黜职;且下之狱;捐银赎罪;议上;王去其后二项;众论不协;至冬会散;各愤去;……〃。也就是这位介绍了作为政治人物的培根后;慕维廉于1877年把《新工具》节译成《格致新法》一书;连载于《格致汇编》(光绪三年)的第二、三、七、九卷;光绪四年;又在七月至九月的《万国公报》上连载。
王韬早年对培根与《新工具》的认识是否来源于慕维廉目前尚难断言;但从当时流行的诸多培根译名;如毕尔庚、比耕、贝根、备根、柏庚;以及《新工具》的诸多译名;如《论新器》、《致知新器》、《新机论》、《新具经》等中;王韬的〃培根〃与《格物穷理新法》与慕维廉的译法是最相近的。
笔者的这篇短文并不意味着解决了最早用汉文介绍培根的问题。培根生当中国明嘉靖四十年至天启六年;自明末清初耶稣会士东来;直至19世纪初新教传教士的翻译出版活动;在这漫长的年代中;谁又是最早用汉文介绍培根的人呢?
(邹振环)
后记
本书是《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的姊妹篇。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世界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采、辉煌灿烂的文化;从埃及古老的金字塔到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从特洛伊的遗址到夏活节的巨石像;从丝绸之路到哥伦布发现新航路;这些人所共知的伟大的惊世之举;令人叹为观止。时至今日;这些人类珍贵的精神文明财富;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引人入胜。那么;这些伟大的文化是谁创造的呢?又是怎样创造的呢?为什么高度发展的玛雅文明会突然消失?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微笑如此神秘莫测?为什么耶稣裹尸布会不翼而飞?为什么纳粹德国要杀害犹太人?为什么美国总统肯尼迪会饮弹身亡?为什么英国报业大王麦克斯韦尔突然跌落大海?这一桩桩千古和今世的〃司芬克斯之谜〃;至今索绕人们的脑际;发人深思。其中一些奥秘却又是人所难知;或鲜为人知的。对此;有人深源究流;跟踪追迹;试图去揭开那些蒙在大大小小〃司芬克斯〃脸上的面纱;以求其解。诚然;世上的这些迷津有的正在被解答或揭开之中;有的可能永沉大海;难以知晓;或者众说纷纭;悬而未决。今天;我们把这些谜团和疑案一一俯拾起来;汇总成书;依然耐人寻味;不仅如此;而且具有新的意义。
众所周知;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建国以来最好的形势;改革开放正在深入开展;特别是开发浦东;振兴上海的势头;迅猛高涨;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更显得迫切;本书的撰写和出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为了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一点外部大千世界的过去和现状、了解人类所创造的光彩夺目的文化;以及至今尚未揭开之谜案。
为此;本书收集广泛;内容丰富;覆盖面大;以世界文化为主;兼顾历史方方面面。全书包括千秋功过;名人悬案、宗教民族、神话传说、民风习俗、山川地理、文物考古、典章制度、军事战争、戏剧小说、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科技发明、农桑物种、中外交融(以外国为主)等等方面内容。
在编写体例上;基本上遵照时间先后顺序;从古到今;即上古、中世纪、近代和现代;而在每个历史阶段中;又以地区和国别来划分。例如;古代方面;则又分埃及、西亚、南亚、希腊和罗马等。关于人名、地名等专门名词的译名;本书尽量采用惯常译法;约定俗成。为节省篇幅;引证的史料出处一般不附。有些谜团的年代说法不一;本书只择一家之说。
参加本书撰稿的作者;绝大多数是在全国高等院校从事世界历史教学和科研活动的专业工作者;也有少数在实践部门工作的同志。他们中有的年逾花甲;但老当益壮;勤于笔耕;积极撰稿;有的是近年内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更多的是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者;他们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资料;搜索和网罗了世界文化史上形形色色的迷津和疑案;以飨读者。因此;每篇疑案的作者都尽力注意学术性、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广大读者对世界文化、世界历史增加一点了解;同时也期望它能丰富大专院校和中学的历史教学内容;并能对那些有志于探索迷津、疑案的读者提供点滴信息和线索。
需要提出的是;在本书编写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河南省中州古籍出版社有关向志和河南人民出版社张黛同志的鼓励和支持;没有他们的鼎力相
助;本书则难以在短时间内同广大读者见面。此外;全国一些兄弟院校的史学工作者;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热忱撰稿;通力合作;复旦大学历史系的世界史诸教研室和研究室的同仁;都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积极的支持。著名的世界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刘家和教授在出国讲学前夕的百忙之中为我们写序;王裕巽和潘之两同志所绘的100余幅精致插图;都为本书生辉增色;我们由衷地表示感谢。全书由李春元、袁传伟、施宣圆、赵长华主编校阅;张黛参加了编辑。
鉴于我们受视野、信息和资料所限;书中不足不处;尚属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斧正。
李春元袁传伟施宣圆赵长华1993年7月22日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