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宋风 >

第10章

宋风-第10章

小说: 宋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城郊购买的荒坡上建了两个仓库和两栋四层楼房,仓库里开始慢慢囤积粮食、食盐、苏打粉,仓库在建设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防水,除了建造位置比较高以外,还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其实王静辉这里也收养了十几个流浪街头的孤儿,他们的父母都死于灾荒,当中的一个因为发烧而昏死过去,听说王静辉的医馆给穷人看病的时候经常不收钱,所以他们便把那个发烧的孩子抬到医馆里来,这一帮沿街乞讨的孤儿一起跪在医馆门口请他治病。 
  三个郎中给这个孩子把过脉后,都不住的摇头:太晚了!最后请王静辉出来,他用体温计给孩子量了体温后就不禁心头叫苦:43度!在这么下去非要出人命不可!他总不能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死在自己的面前,更何况周围还有十几双令人发酸的眼睛正在看着他。没办法,王静辉只好从医疗箱中拿出一支长久以来一直不舍得用的特效退烧针给孩子用了。从此王静辉便收留了这帮孤儿,除了供他们吃穿外,还请了个教书先生来教他们识字读书,这帮孩子也十分懂事,医馆里的卫生都是他们来做的,后来又跟着郎中学习分类草药、称重、制药…… 
  平民医馆开业两个多月以来,王静辉无论是医德还是医术在城东的贫民区中都享有了很高的声望。走在大街上,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的路人见到他都会非常恭敬的问候他一声:“王先生好!”王静辉的生活虽然每天都十分忙碌而又平淡,但他觉得十分有意义,感到十分的充实。来到这个时空已经五个多月了,除了生活中一些儿地方还让他感到有点儿拘束外,他甚至都有些爱上了这个时代了。 
  又到傍晚,被毒辣的太阳整整憋了一天的人们又重新聚集到街市上来,王静辉今天难得忙里偷闲从医馆里出来透透气,自从医馆开业后,自己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医馆的建设上面去了,每天都忙的四脚朝天很久都没有出来到街市上走走看看了。 
  王静辉在大街上信步而行,看到街边上有自己没有吃过的小吃便从袖子里面掏出几文铜钱去尝尝鲜。这些可口的小吃是王静辉来到这个世界后上天对他的最大的赏赐,有时候他都会产生一种错觉:老天把他弄到一千年前就是为了让他吃遍这个时代的天下美食。 
  这个想法虽然让他自己都感到有些可笑,但王静辉宁愿这是真的。他来到一家看起来非常气派的酒楼,在店小二的招呼下,他选了二楼临湖的房间,推开窗户,丝丝略潮的细风扑面而来,将他身上一天的烦恼全部都吹的烟消云散。 
  王静辉点了几道菜后又要了一壶“白云源”米酒,等酒菜上齐后,他便独自一个人在雅间里面喝酒,听着湖中画舫里隐约传来的歌曲声。不过让他忍俊不禁的是从画舫里传来歌声竟然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王静辉心中好笑的想到:“苏轼老大,看来经典就是经典,你的词可真不是盖的!今后你只能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再做几首经典宋词了!”他抬头看看月亮正是一轮满月挂在天际,他这才醒悟过来:今天是八月十五。 
  想到这个极为特殊的日子,王静辉的心头不禁又有些黯然:在这个时代他已经没有一个亲人来和他一起渡过这中秋佳节了。他提着一壶白云源坐在窗头自己慢慢的喝着,白云源只是低度米酒,充其量不过二十度,但王静辉此时的心情十分坏,所以三两碗下肚后就有些醉了。 
  王静辉一步三晃的说道:“东风夜放千花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一首辛弃疾的青玉案,来到宋朝后,王静辉这是第二次心情这么坏。第一次便是刚到汴都开封的那夜,他看到汴都的繁华后想到几十年后这里将会遭受战火的摧残,心中便不可抑制的难过。而这一次是因为他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太孤单了,徐老、李管事与他的年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不是他的朋友,最多是合作伙伴;那个来无影去无踪的赵叶也不是他的朋友,他们只见过这么寥寥的几次而已,放眼这百万人口的开封,在中秋这天居然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正文 第十一章 手术 
       
  第十一章 手术 
  昨夜中秋,王静辉独自一人在酒楼喝得酩酊大醉,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奇迹般回到医馆的,到是刘账房说了一声:“你是醉倒在附近一条街道上,幸好过往的行人有到过咱们医馆治病的人认出了你,否则你就在大街上睡一晚了!” 
  王静辉拍拍自己还有点晕的头,听到刘账房的牢骚也不好说什么,所以就赶快起床梳洗了一下,就来到医馆前堂看看有没有什么棘手的病人需要自己亲自出马解决。今天的病人比较少,两个郎中足以应对了,他又跑到制药作坊和孤儿那里看看后,就回到后堂自己的书房专心致志的写医书去了。 
  自从王静辉开始修订医书就不满足与把已经有的东西写出来,所以他还写了几本专科的医书,如《儿科》、《妇科》、《瘟疫》等等,这些书写好后他也没有急着发表,而是交给医馆的三个郎中传看,看看他们对此有什么意见,王静辉打算等他们挑不出什么毛病的时候,就是准备出版了。 
  正当王静辉以为这个上午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去的时候,一个学徒跑进后院来找他:“先生,前堂被人抬进一个二十多岁的汉子,肚子剧痛,疼得脸都变成青黑色了,坐堂的三个郎中经过诊断是肚中肠子堵了所致,请您快去看看!” 
  听到学徒的报告,王静辉赶忙提起医疗箱赶往前堂,一路上还不住的想:“该不会是阑尾炎吧!那要救病人的命只有给他做手术了!” 
  赶到前堂后,王静辉又仔细的给病人做了一次详细的检查:没错,是阑尾炎!其实王静辉一直都在期待有这么一个机会来向大家展示他的外科手术技巧,让他们对华陀的传说不再视为空前绝后的神迹,也好奠定自己在中医外科手术上地位,使外科手术能够大范围的推广,让朝廷组织专门的医学人才来对人体内部构造进行探索。 
  来到这个时代后,他曾经和医馆中的郎中们对人体结构进行过探讨,这也是解答他心中一直隐藏的一个迷题:中医对人体穴道这么玄而又玄的东西认识那么深刻,为什么对人体的骨骼、肌肉、内脏了解的那么少,外科手术虽然在中医中有很大的发展,但远远不及西方两三百年的发展,这不禁让王静辉感到十分遗憾。 
  但郎中们的回答让王静辉十分的失望,他们只对骨骼和肌肉有一定的了解,对人体内部构造几乎是一无所知,更让他哭笑不得是郎中们告诉他,官府中的一些验尸的杵作对此可能十分了解。在这个时代中,也只有宋慈的同行们有机会进行人体解剖,别人如果也来解剖尸体的话,肯定会被人认为是异教邪端抓起来问罪,所以人体内部结构的知识也只是在他们这个圈子里面流传。 
  王静辉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外科手术将华陀这位医学外科手术的前辈给拉下神坛,让这个时代的人们认识到外科手术的重要性。这个想法已经在他的脑海中思量过很久了,为此他也做了大量的先期准备:联系了药材商人从他们手中搞到了曼陀罗花,用川乌、草乌、白芷等中草药混合制成了类似麻费散的麻醉药剂;用金盏花、松果菊、山金车花和混合皮硝渣汁、烘陪、结晶得到了消炎粉;自己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蒸馏器,将买来的低度白酒反复蒸馏得到高度白酒用来杀菌。自己的医疗箱中有一整套外科手术工具和一些剩余的麻醉剂,完成一个阑尾炎手术对于他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王静辉看到这个送上门来的病人后就意识到自己等待的机会来临了。他对着那些抬病人进医馆的人们问道:“你们中间谁是他的家属?” 
  中间一个和病人长得很像的男子说道:“我是他哥哥,王先生,你可要救救我弟弟啊!” 
  王静辉对他说道:“你弟弟的病情我已经清楚了,现在给他吃什么药都晚了!但有一种方法也许可以救你弟弟的一条性命,那就是给你弟弟开刀,将他腹中那段堵塞的肠子割去便可以了!不过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风险,病人也许还是会死去,所以要用这种方法治病的话,你还要和我们医馆签一份生死条约,我们才可以给他治病,这要看看他的运气了!” 
  三个郎中听王静辉这么说都感到十分吃惊:看来那个李管事没有骗他们,这个东家真的有华陀开刀治病的本事!那个汉子听了王静辉的一番话后更是犹豫不绝,听见弟弟在担架上痛苦的嚎叫声,他终于同意王静辉给他弟弟做手术。王静辉立刻让人将病人抬到二楼,这里有个房间,平时是他实验麻费散和消炎药的地方,也是他进行动物解剖实验手术的地方。 
  王静辉让三个郎中留在手术室内看他做手术,其他人都在外面等待。王静辉用高度白酒清洗完手臂和各种手术器具后,就开始准备做手术了。旁边的胡郎中忍不住问道:“王先生,华陀开刀治病已经失传了几百年,现在我们这样做能行吗?” 
  王静辉没有回答他的话,只是将盛在碗中的麻费散给病人服下,不一会儿刚才还在痛苦到嚎叫的病人便如死人一般躺在手术台上,他这才转过身来对刚才提问的胡郎中说道:“华陀当年给人开刀治病靠的是两样东西,一就是你们刚才看到碗中的麻费散;二是他对人体内部器官构造的了解。有了这两样东西,区区一个手术又何足道哉!”说完便打开盛放手术器具的箱子,三个郎中看到箱子里面那些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奇形怪状的手术器具都惊讶的目瞪口呆,心中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也许他真的可以治好这个病人! 
  阑尾炎手术在一千年前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对于一个一千年后中国名牌医学院走出来的王静辉来说,那是个不值一提的小手术,他非常熟练的在病人的腹部开了一个小口子,旁边的三个郎中虽然对开膛破肚的景象有一些准备,但真的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只有刚才提问的胡郎中脸色煞白的还坚持站在手术台旁边看王静辉进行手术外,其他的两个郎中都赶快跑到外面狂吐不已,今后的一段日子到是为王静辉节省了不少饭钱的开销。 
  王静辉抬头看看胡郎中还在那里站着看他做手术,他微微朝胡郎中点点头,但胡郎中现在已经没办法控制自己了,只是呆呆的看着病人腹部的刀口。王静辉也没在意,反而边做手术边给他详细讲解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和过程,不到四十分钟,阑尾炎切割手术完成了。 
  王静辉将从病人体内切割下来的那段盲肠放在旁边一个瓷盘当中,还意犹未尽的对胡郎中说道:“给病人做完手术开始缝合伤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全部封死,还要在末端留一小道口让它把体内的淤血排出来!” 
  在焦急的等待手术完结的病人家属的注视下,手术室的门打开了,令人疑惑的是王静辉把胡郎中给抱了出来,交给早已目瞪口呆的助手:“胡郎中有点不舒服,你们把他抬回房中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原来胡郎中早就快撑不住了,再加上王静辉最后那句话,他立刻陷入了休克状态。 
  病人的哥哥立刻赶到王静辉的身前焦急的问道:“先生,我弟弟怎么样了?!” 
  王静辉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你弟弟应该没事了,不过他还要等一个时辰,等药劲过了,他就可以醒过来了。不过他还要在医馆里面住上几天,等病全好了就可以回家了!你放心,我们不收你弟弟的医药费用,大家都快回去吧,都聚集在这里对病人不好,等明天他就可以出来看看大家了!” 
  毕竟王静辉在这一片区域里的威望是十分高的,大家听了他的话虽然还有些不放心,但也都慢慢的各自散去,只剩下病人的哥哥。王静辉把他安排在住院楼里面得到一个房间居住,等候他弟弟的康复。 
  过了一天之后,病人便可以下床走动了,但在王静辉的坚持下,他还是乖乖的在病床上又躺了两天,等腹部手术创口完全愈合后才开始下地活动。当病人的哥哥看到弟弟虽然还不能下地走动,但以平常人的眼光来看,病人确实已经好了,剩下的只是需要时间来愈合创口罢了,激动的跪在地下不住的给王静辉磕头,王静辉好不容易才制止了他的行动,安慰了他一会儿后又到前堂去给病人看病去了。 
  相对于病人的治愈速度相比,这三个坐堂郎中到是好象受到了巨大的折磨,连续两三天都没有精神,王静辉只好让他们再休息几天,自己当坐堂郎中了。不过这当然不算完,当人们三天后亲眼看到病人在他哥哥的搀扶下坐在医馆的花园当中的时候,开封城中的大街小巷和各处茶馆酒楼就到处传开了:城东“平民医馆”里的王先生是华陀在世,能给人开膛破肚治病…… 
  王静辉当然不知道外面的造神运动已经像台风一样扫过了整个汴都,而他本人和“平民医馆”正是这场造神运动的中心,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给人看病开药,闲暇的时候指点收养的孤儿读书或是自己躲在书房中奋笔疾书。 
  不过这么平静的日子终将被人们的好奇心所打破,医馆里面的病人是越来越多,而且来看病的人的穿着绫罗绸缎,明显就不是周围所住的贫穷人家。王静辉被这些突如其来的病人给吓坏了:这么多人,我怎么能忙的过来?! 
  此时他也顾不得那三个郎中在手术中所受的刺激了,把他们全都从房子里面给拽到前堂给病人看病。不仅是王静辉对这些多出来病人感到万分苦恼,痛苦的还有那两个账房先生:病人来的越多,医馆的亏空也就越大,看样子这个月的亏空将是前两个月的总和还要多,就是有仁丹的利润支持,这个月的账本铁定是赤字了。 
  两个账房先生一大早就抱着一堆账本到王静辉的办公室里面去诉苦了:这个月病人大增,财政出现了危机,在这样下去,就算每个月都有大笔银子注入,恐怕也支持不了多久了!王静辉看到两个账房先生在诉苦,他的脑袋也大了一圈:有些富人也跑到这里来看病抓药,这是明摆着的事,最要命的是不是一两个,而是几十、上百个,他们的数量已经和贫民有得一拼了!提高售价?这显然违背了自己创建这家医馆的初衷,所以不可取。保持原价?王静辉虽然对每个月医馆亏空的银子倒是不在乎,毕竟有玻璃利润在那里支撑,但这么多人都跑到这里来看病,这几天连自己都披挂上阵累得半死,他实在不敢想象长此以往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静辉晚上带着账房先生和郎中们一起来到了徐氏珠宝店来见徐老和李管事,请他们帮忙拿个主意。自从医馆开业后,王静辉就回来过一次吃饭,其他的时间都用在医馆的建设上面了,看到他的到来,徐老和李管事都十分高兴。 
  吃完饭后,大家在徐老的书房中坐在一起商量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王静辉把自己的来意和徐老与李管事说完后,李管事听完惊讶的说道:“改之,你还不知道?!现在开封府从上到下最热门的话题就是你重现名医华陀开膛破肚治病了,你现在已经是开封的名人了!” 
  看着李管事兴奋的样子,王静辉摇头苦笑道:“我一直都在医馆里给人看病,哪还有闲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