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宋风 >

第201章

宋风-第201章

小说: 宋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一家店面,赶着给咱们雇工的人多着呢!” 
    王静辉听后笑了笑,说道:“这皇家海运虽然不是全部掌握在你我两家手中,但若是你碰到别的股东想要阻止你升雇工的薪酬,可以告诉我。我来摆平这些人!” 
    王静辉其实对于升雇工薪水倒是没有什么感觉,以前只是知道后世福特汽车地创始人想要自己的工人都能够买得起自己所生产的汽车,一方面降低成本,一方面提高薪酬,想要早就一个中产阶级。不过现在看来在这个时代想要模仿福特的做法显然是前途渺茫,但出于一个后世来的人,他现在有足够的财产供他生活,所以心中对雇工的待遇问题一向放地很宽,想想在早期济民制药作坊中所雇佣的贫家妇女一个月的薪酬可以供一个四口之家买米所用,这在当时的薪酬水平来计算已经是非常高了。 
    若不是因为王静辉所创办的产业现在必须要保持一段时间的垄断以获得他做事的资本,他倒是想开办后世的技校以培养更多的产业工人,不过即便如此,在他旗下产业服务的雇工都可以让自己的子女上私塾获得教育,就连自己的雇工若是可以的话也尽量受到教育,不说为了参加科举考试,雇工自己会识字总会派的上用场的。 
    李管事把这次海外贸易的汇总的账簿和铁桦树的木棍留下后便告辞了,王静辉随手翻了翻账簿,这次海外贸易南北两条线路同时推进,虽然没有当初第一次大船队开往高丽所发生的火爆交易景象,但实际所获得的利润要远远高于第一次海外贸易。在高丽更偏重于金银结算,而南方航线除了大量的金银结算之外,更多的是以货易货的贸易方式。 
    南方线路上的岛国物产丰富,单单是徐氏派往蒲甘(今缅甸)贸易的小型商船队就大大的捞了一票——在那里不过两三匹布便可以获得五六块上好的红蓝宝石原石,玻璃、瓷器还有一些铜铁制品在那里更是受到欢迎。徐氏随船掌柜当初受到李管事的专门指点,最后的货物结算尽量以珠宝原石为主,徐氏起家便是珠宝加工,那十船货物的交易额运到大宋经过徐氏珠宝的再加工,即便是再保守的估算利润,那也是个天价数字。原本那个掌柜不相信大宋的红蓝宝石是产自蒲甘,还以为是大理,但到了那个地方之后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么离谱,交易的宝石原石品质远比大宋自产的宝石原石要好的多。 
    由于这次航海贸易中以货易货的贸易方式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最后的利润额要想估算出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李管事送过来的账簿也只是初步的估算,但从账面上来看无论是朝廷市舶司收税还是各位股东的利润分成都会让各方十分满意。当然这中间枢密院和大宋军方更满意——除了获得很多地“保镖”收入之外,还抄了许多海盗的老窝儿,中间的收获数字王静辉虽然不知道,但以南方航线的发达和富庶,这个“贼脏”收入当不在少数。至少也是第一次抄北方海盗老窝儿收获的数倍。 
    王静辉心中默默地计算了一下。若是海外贸易发展以现在这个速度进展,就算五年之内不能够达到他和皇帝赵顼打赌地那一亿贯收入,也有个八九千贯,这将会极大的改善当前还岌岌可危的大宋财政状况,只要使用得当。不仅未来大宋可以实现大规模减税以缓解民间矛盾,就是未来的军费也有着落了。 
    汴都皇宫福宁殿虽然朝廷财政有所缓解,但皇帝赵顼在这个本应点燃上百支龙蜒香大蜡的宫殿中。只点了十几支勉强可以照明之外,依旧保持了简朴地本色——这也是司马光等人不断上书压缩皇家开支的结果。 
    殿中皇帝赵顼高坐在御案之上,下面王安石、司马光、文彦博、郭逵和驸马王静辉分列站好。王静辉估计西北大捷的消息明天就会正式传到汴都,今天将是他给战争装上刹车地最后机会,同列的司马光等人昨天在九味居中已经被王静辉轻松的说动——大宋的财政和军事准备还不足以铲平西夏,今天他需要借助他们来给皇帝赵顼的战车降降温了。 
    在殿中王静辉并没有直接进入今天的话题,而是将昨天李管事交给他的海外贸易账簿呈送了上去,皇帝赵顼按照当初的投资比例利润分红还没有下来,但保守估计将会获得不下一百五十万贯的收入,朝廷市舶司收税已经完成。王安石也从三司使韩绛那里得到一个数字——四百五十万贯。 
    王静辉简单的说明了这次海外贸易地情况后,皇帝赵顼和几位大臣都眉开眼笑——对于驸马爷赚钱的功夫,他们从来就没有怀疑过,尽管拉着皇帝一起做生意有些招惹一些立志一步登天御史的非议,但无论是司马光还是文彦博在面对如此一大笔不用加税便可以轻而易举收获的财富,都不会开口反对的,更不用说已经被钱逼疯了的皇帝赵顼和王安石了。 
    “爱卿当初为进行海外贸易建言立策之功朕和众卿是不会忘记的! 
    改之。看来当初朕和你打赌要输啊,说说看你有什么愿望,只要不违背大宋律法朕能够做到地尽量满足你!”皇帝赵顼听到一串令人振奋的数字后,这几天忧心西北局势而略显苍白的脸上泛起了红晕,显得十分高兴。 
    王静辉笑着说道:“若无太上皇和皇上的支持,臣也没有寸功可立,先前打赌不过是戏言,圣上可不用放在心上!” 
    先前王静辉和皇帝之间打赌的事情,王安石等人也是知道的,不过当时海外贸易虽然获利巨大,但在他们心中也还没有到能够五年之内积累一亿贯的地步,看过今天的账本之后,在场的几个人心中都已经改变了原先的看法——这个账本记录的仅仅是半年来海外贸易的收入,下半年还会有一次大规模海外贸易要进行! 
    君臣几人对着这个账本笑谈了几句之后,王静辉又上书了一道札子——一年前王静辉曾经主张采用信鸽来传递消息,但经过枢密院试行之后居然闹出了鸽子不知道被什么动物在深山中捕杀的乌龙,最后不了了之。不过王静辉并没有放弃追求更快速度获得准确信息的欲望,在这个时代远程传递信息最快的便是利用鸽子等飞禽来传递信息,不过在这道折子上,他依然主张采用信鸽来传递信息,但采用了密码本、多条线路分别传递等方法来规避信息泄露或是收不到信鸽的现象。 
    王静辉的这道札子也曾在昨天和几位大臣交流过,并且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这种传递是有效可行的——西北战事的最新结果。经过这两年王静辉在自己产业中部署信息传递网络,他手底下有了一批最优秀的信鸽训练员,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现在如果枢密院重开这个项目,有他的辅助,大宋短时间之内便可以组建一个大致地以信鸽为载体的信息传递网络。 
    这本札子自然也是被通过的——几位朝廷重臣都已经被事实所征服。再加上历史上大宋由于信息不通畅不及时的缘故曾经闹出不少事情,八百里快脚虽然厉害,但无论如何也是赶不上信鸽的翅膀。 
    “圣上,臣这本札子完善了信鸽传递消息地结构,只要在大宋内部使用信鸽。基本上是不用担心会出什么问题。当然若是在临近党项、契丹地地方,为了避免遭到敌国猎鹰的追杀,还是需要快马和信鸽相结合的方式来确保万无一失。” 
    “爱卿可真是有心了!这信鸽来传递消息就是怕消息走漏,现在看过爱卿的这份札子,朕心中也放心了许多。宽夫先生可以着枢密院依此札子所论再筹划一番。现在西北正在打仗,若是有这信鸽来传递前线战事,朕心中也放心的多……”皇帝赵顼一想起现在西北韩琦那边正在打仗。虽然这中间已经谋划了许久,但战事一开他心中还是十分地担心。 
    “圣上,臣这里刚收到西北产业用信鸽传来的消息,中间就有西北战事方面的消息——我军在保安城下大胜党项蛮人,西夏攻宋地主帅梁格嵬身死保安城,尸体已经被陆诜所得,现在相比已经移送到魏国公处!”王静辉慢慢的说道。 
    “哦?!爱卿消息可是属实?”皇帝赵顼的问道。 
    “圣上,具体情况臣也不知,臣在西北有很多产业,为了便于联系所以设立了信鸽传送点。臣的书童正在魏国公帐下效力,大胜之下便妄自用信鸽把消息传递了回来,还请圣上恕罪!” 
    王静辉的书童在韩琦那里效力的事情,皇帝赵顼是知道的,这个驸马在他眼中几近全才,手下书童也各有个的本领,他还见过那个名叫“红月”的女孩还给皇后医治过病。毕竟太医都是男的,蜀国长公主身边一直都有红月来照顾,相信红月地医术才推荐给皇后治病的,没承想当真继承了驸马的医术是手到擒来,也还顾全了皇后的面子,此后红月还多次进宫给太皇太后、皇太后等皇族女性治过病,在宫中也是非常有名气。 
    “上次魏国公来信的时候曾提到过爱卿的书童,魏国公还夸奖过这些孩子才学,这等小事就算了,不过下不为例!既然爱卿有信鸽在西北,还是暂且移交给枢密院来掌管,待到西北战事结束后,让他们和枢密院的人训练信鸽,到时候在还给爱卿!” 
    对于王静辉比自己先知道西北战事进程,皇帝赵顼心中还是有些芥蒂地,但此时正是朝廷用人之际,驸马除了在自己家中行事有些受到御史的诟病,从来没有私自逾越祖制的行为,这也多少消除了赵顼心中的顾忌,这中间也是因为驸马是自己的亲妹夫,一向淡漠功利给皇族一个非常好的印象才至此。不过即便是这样,王静辉在西北的信息传递系统也暂时被收编了,这也算是他给这个妹夫一点教训。 
    对于西北的事情,昨天皇帝赵顼便接到消息了,不过不是魏国公韩琦发来的,而是驸马身边的赵公公传递过来的,同时他也知道王静辉昨天宴请王安石几位大臣是因为什么——无论王静辉多么讨好赵公公,在赵公公个人角度上来看,一切关于驸马的行为,他都要及时向皇帝汇报的,这也是赵顼今天听到西北战事的时候没有吃惊的原因。 
    “西北魏国公打了大胜仗,至此这一战我大宋胜党项蛮人,当可以使党项人元气有所损伤,这宋夏边境又可以太平上几年了!”皇帝赵顼慢慢的说道,他不是不想乘胜追击,但他也知道驸马显然已经说动了几位大臣,自己冷静下来好好想想现在确实还不是铲平西夏的最佳时机,当初设这个局引党项人攻宋的时候,其目标便是一战平定种谔诱降绥州而带来的麻烦,现在看来魏国公宝刀不老,镇住了全局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皇帝赵顼此时的态度让殿中几个人都很疑惑——皇帝年轻气盛这是他们都知道的,但没有想到在打了胜仗之后,居然当即放弃扩大战果,这确实出乎每个人的意料之外。王静辉也很奇怪,但一想到自己身边全是皇族赠送的“仆役”,那个赵公公早就把这个消息告诉赵顼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所以很快他便恢复了正常,不过他决定把梁乙埋即将要去世的消息埋在心底。 
    皇帝赵顼看着下面王安石等人,说道:“朕知道众位爱卿今天进宫见朕的用意,朕自继位以来幸得众位爱卿辅佐,我大宋才有今日之蒸蒸日上,朕也明白现在还不是彻底解决党项蛮人的最佳时机。在西北朕亦觉得准备颇有不足,仓促行事反而会使西北更加糜烂,与其我大宋费力去攻打西夏,不如在让西夏内部内讧一次,这个梁格嵬虽然不如国相梁乙埋重要,但也是梁氏一族执掌兵权的人物,此次大败身死,就是梁氏兄妹脸上无光其内部皇族也会趁势反击,我大宋不如就此坐山观虎斗!” 
    皇帝赵顼在御案上侃侃而谈,这是他昨夜和太上皇赵曙相互讨论后的结果,也是受驸马这几年的影响,现在发动平夏战争要冒很大的风险,现在的结局已是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局面,等屯田初见成效之后,便是他大举平夏之时!   
      正文 第二百一十章猎人 
       
    这样的结果自然是最好不过了,王静辉此时才意识到现在的皇帝赵顼经过这几年他潜移默化的影响后,已经和历史上那个神宗赵顼有很大不同了,单看他这次收编自己在西北的信鸽网络,就知道这个皇帝越来越成熟,更加有一个身为帝王的手段了。 
    西北的信鸽网络被收编,王静辉心中对此并不在乎,大不了再重建一个就是了,自己有这方面的人才和积累,除了饲养信鸽需要时间之外,几乎很快便可以重建一个通信网络出来。但让他更加警惕的是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行事肆无忌惮了,俗话说的好:谎言说了一千遍也会变成现实,王静辉以前并不是很在乎御史的那两本折子,但今天看到皇帝赵顼的态度和处事手法,以后自己要收敛一些了,免得召来皇家的猜忌,那可不是很妙。 
    “圣上能够如此想则我大宋子民幸甚!”司马光躬身说道。 
    皇帝赵顼摆摆手说道:“若是我大宋国力现在处于太祖太宗皇帝时,也许这正是灭夏的好时机,但现在看来朕还是先顾好我大宋再说吧!眼睁睁的看着机会溜走,朕心中非常不甘!” 
    “圣上变法励精图治,用不了三年五载我大宋国力必可恢复到太祖太宗皇帝之时,圣上心中勿忧!”王安石也在一旁说道。 
    “驸马。前段时间你说要制作出更厉害地火器,现在如何?” 
    “启禀圣上,最近臣获得了一样材料,可大大加快其制作进度,不过臣还需要向圣上要几个人来协助才可!” 
    “哦?爱卿得到了什么宝贝?需要什么人尽管说。朕亦会尽量满足你!” 
    “臣获得的这样材料也不是什么宝贝。不过要说它是宝贝也不足为过,臣已经把这样材料带进宫了,正想让圣上过目!”王静辉笑呵呵的说道,然后向旁边的司职太监吩咐让他到外面把东西取来。 
    司职太监很快便将王静辉寄存在殿外的铁桦树样品取来,福宁殿中众人看到王静辉手中地黑木棍都有些莫名其妙。王静辉笑着说道:“还请圣上让一名御前带刀侍卫前来,臣自有演示!” 
    一名全身甲冑地壮汉走进殿中,王静辉说道:“还请这位将军用手中刀来砍这根木棍!” 
    那名御前侍卫没有答话。反而望向御案之上的皇帝赵顼,见到赵顼点头示意可以拔刀后,才利索的抽出钢刀,猛的向王静辉手中的木棍砍去。王静辉由于穿越时空地时候身体有所改造,手上的力量当不做第二人想,三根指头便能够搓断一根车辕,御前侍卫刀上的力量虽大,但在他眼中也算不得什么,一声金铁之声传进众人耳中——驸马手中拿得居然是铁棒?! 
    御前侍卫在砍中木棍之后眼中虽然有疑惑闪过,心中惊异眼前身材比较偏瘦地驸马手上的力量居然如此之大。自己使尽全身力量用刀砍木棍,但驸马手中的木棍纹丝不动,这力量就有些骇人听闻了,而且他感到驸马手中的短棍决非是金属,虽然传出来的声音有点像钢铁之间的碰撞,但他敢肯定那根短棍决非金铁所制,心中虽然有很多疑惑。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收刀入鞘。 
    皇帝赵顼赵顼疑惑的问道:“爱卿手中可是铁棍?!” 
    王静辉将手中短棍交给旁边的司职太监呈送给皇帝赵顼,笑着说道:“这根短棍乃是木质,这种木材名叫铁桦树,是臣嘱咐海外贸易船队在高丽当地收拢来的。铁桦树木质为黑色,坚俞金刚刀砍不断,入水则沉,实为一种异物!” 
    皇帝赵顼将短棍拿在手中抚摸,刚才那名御前带刀侍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