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王静辉和李管事商谈的时候,涅心匆忙的走进来朝王静辉耳语
了几句,王静辉脸色微有些难看。过还是将李管事亲自送到了门口。当王静辉回到书房的时候,涅心将一张小字条递给他——河北诸路今年有旱情,广信军、安肃军和雄州等地都出现了小范围的蝗灾!
王静辉看完后心中禁有些一沉——蝗灾的端倪已经显现了,因为宋辽两国军事对峙地原因,辽国那边还没有传来消息,如果能够证明出现在大宋河北路北端这三个军的蝗虫是从辽国那边飞过来的。那明年这种灾害就会在大宋大规模爆发了。王静辉对此敢耽搁,手持字条立刻乘车进宫面圣。
“明年会有蝗灾?!”皇帝赵顼惊讶的说道。王静辉来入宫面圣基本上是会被放鸽子的,他很顺利的便见到了皇帝赵顼,在神秘的遣退周遭的内侍之后,向赵顼禀报了河北路出现蝗虫的情况,皇帝赵顼闻言色变。
“应该有,可能性非常大!辽国虽然还没有消息传过来,但河北路最北端地几个军州都已经出现了小规模的蝗灾,这应该是从辽国那边飞过来的。只要再等上几日辽国那边消息传过来后便可以证实!”
皇帝赵顼皱着眉头在亭子中来回走动了几圈说道:“爱卿以为这次蝗灾波及的范围会有多大?!”
皇帝赵顼可以用顾忌旱灾,毕竟用说别的朝代,就是自大宋立国以来这各地发生的旱灾多如牛毛,可是蝗灾却是被当时人们认为皇帝施德政而引动上天对天下的惩罚,况且又在朝廷大举变法的关头,若是往常皇帝只用一道“罪己召”便可以解决,皇帝赵顼能对此高度关注,他更担心的便是因为蝗灾而引发保守派朝臣对王安石变法的大举弹劾,本来就好容易才启动的变法又要胎死腹中,这仅是王安石等变法派中坚所难以接受,就是立志图强的皇帝赵顼也能够接受这样的结果。
“现在还能确定蝗灾的规模,这一切都要等辽国那边返回的情报才能够估算一下,过按照以往的经验,今年的小蝗灾在明年很可能会演变成大规模蝗灾。尤其是今年河北路已经发生了一些小的旱灾,若是旱情继续加重,那明年地蝗灾就更加可收拾!”王静辉躬身严肃的说道。
皇帝赵顼眉头一皱。高声叫到:“来人,请王安石、司马光、文彦博、韩绛、曾公亮入宫!”
王静辉急忙拦道:“圣上,此等机密之事可过于扩散,两府三司那边能让所有的人都知道,现在情况未明,只需召见王安石、司马光与文彦博即可。朝中之事两位相公相决其他的就好办多了,至于文彦博是必须要到的,这关系到宋辽两国之间的进一步走向!”
皇帝赵顼听后看了看王静辉说道:“爱卿思虑周密,来人召王安石与司马光入宫!”内侍在听到皇帝赵顼地话后,立刻跑出去去宣召司马光、王安石和文彦博去了。
王静辉看到皇帝赵顼紧锁眉头,便安慰道:“圣上用太过烦忧,旱灾蝗灾皆用担心,臣已经在河北诸路与西北陕西四路多积存粮食。高丽南洋这几年又是风调雨顺。粮食收成极好,臣已经嘱咐过大宋皇家海运的船队南北航线皆大量低价收购当地粮食,运送的港口便是胶县,通过驿道可直达河北诸路。可以说每一天大宋的粮食都断的在增加,估计到明春的时候,臣在北方的存粮可达到一百五十万石,用以赈灾则绰绰有余,若是够还有北方各地的广惠仓!”
皇帝赵顼听后果然眉头有所舒展,说道:“幸亏有爱卿未雨绸缪,然朕还真知道该如何是好!过这次爱卿又要多有破费了!”
“圣上励精图治,带头削减皇室用度。臣受圣上眷顾,身为皇室成员自当为圣上分忧解难!赈灾用发愁,但是由此所引发地后果却是难料的,要事先筹划好,难免要栽跟头,仅会造成朝廷内部的内讧。也会给契丹人以可乘之机!”王静辉躬身说道。
皇帝赵顼听后点点头说道:“若是真的如爱卿所料,王相那边地变法确实要受到很大的影响,过给契丹人以可乘之机是何解?!”
“若是在大灾发生的同时,契丹人得知内情之后难免要派个使节过来索要土地增加岁贡,我大宋应则在边界上摆上几十万军队,到时候圣上何以应对?朝臣心中又该作何感想?!尽管辽国再走下坡路,但凭借着萧太后时期的积威,还是颇能让我大宋官员顾忌的!臣敢和圣上打赌,到时候多半朝臣会赞成屈契丹人的淫威——尽管辽国没有能力对我大宋发动战争!”王静辉肃容说道。
皇帝赵顼摆摆手说道:“朕认输了!朕与爱卿先后两次打赌都输了。到现在朕还没有付给爱卿赌帐呢,旧账未清怎可又添新帐?!”
皇帝赵顼心情此时已经好了许多,说话间已经轻松了起来,虽然有明年的大灾笼罩在头顶上,但现在自己的妹夫又提前为他准备好了一切,在他地眼中明年的大灾除了粮食歉收之外,会伤及大宋的元气。
“爱卿既然能够想到,必然有解决之法,顺便说出来吧!”皇帝赵顼笑着说道。
“圣上,此事臣倒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但并代表别人没有办法,臣的意思是……”正当王静辉想说出自己的想法地时候,远处的内侍走了过来,王静辉一看便闭上了嘴巴,过他也远远看到王安石、文彦博和司马光三人都身着官在那边等着,知道两人奉诏进宫了。
王静辉因为自己入宫要和皇帝赵顼商议的是政事,所以身着驸马都尉的官,皇帝赵顼对他的来访已经习惯了,接见的地点又是皇宫御花园,所以身穿的便,此时王安石和司马光奉诏进宫面圣,那再身着便少得有轻视大臣的意思,便让内侍领着王静辉等四个人先到福宁殿等候,他去换上龙袍——虽然盛夏已过,但秋老虎还是非常厉害的,这个时候身穿龙袍确实让皇帝赵顼有些难受。
王静辉和王安石等人在福宁殿中等候皇帝赵顼地到来,他们三个人还知道皇帝为何急忙把他们招来,只是从内侍的表情中可以感觉到此次皇帝赵顼的召见非同小可,便片刻也耽误的赶来,当远远的在御花园中看到驸马王静辉正在和皇帝赵顼说话,便明白今天的召见说定和驸马有着很深的联系。
“改之,今天圣上传诏是为何事?!”王安石开口问道,因为最近新法颁布没有少受到朝廷重臣的责难,所以他的心中隐约感觉到今天要谈的事情和他有关联。
正文 第二百六十九章应对
王静辉一看周围还有一些内侍,便悄声说道:“王相,这里还有内侍方便讨论!介甫先生、君实先生、宽夫先生,这里有张字条,看过后心中明白就好了,等圣上来了再说!”说完便把飞鸽传书的字条交给了王安石。
王安石接过字条后一看,心中禁一沉——蝗灾!这两个字是如此的刺眼,在新法刚刚实行的当口,大宋出现了蝗灾,尽管他信鬼神,但他也明白蝗灾对于自己和新法意味着什么,他甚至想将这张字条交给自己的好友,但是现在已经隐隐对立的司马光与文彦博观看。过令他唯一欣慰的是现在蝗灾的范围也仅仅限于河北诸路最北端的几个小军州,并没有扩大到一路成为自然灾害,至少作为中书省的头领,他并没有接到有关大宋境内出现蝗灾的消息。过王安石会怀疑王静辉会拿蝗灾来说事,更可能是针对他和新法来捏造蝗灾的事实,他也知道王静辉旗下的生意遍布全国,甚至辽国和西夏也有他的产业,并且驸马手底下还有一套效率非常高的信息传递系统,单从这张纸条上一个非常特殊的花纹便可以看出这一定是用飞鸽传书送来的,所以才会比正常的官方渠道要快。
以王静辉以往的表现来看,虽然没有少给王安石找麻烦,但他相信王静辉可敢谎报这么重要的事情,毕竟驸马就是再懂事——王静辉以前种种比较胡闹的事情在王安石的眼中都是年轻人懂事的表现,他也应该明白这是要掉脑袋的。
文彦博和司马光看到王安石面色大变,接过纸条后一看便明白王安石为何是这样的表情了。他们心中自然明白这样地消息对王安石有着怎样的意义,过身为庆历时代的老臣,他们也屑用这样的手段来对付王安石,眼下担心的便是如何应对蝗灾所带来的影响。
福宁殿中地四个人现在都默作声。他们知道这张字条上的内容意味着什么,殿中还有内侍,对于这些内侍四个人了解的太多了,他们都被朝中同的大臣出于种种目的而被收买来探听一些皇帝身边比较隐秘的事情,好提前做好部署。四个人当中对此最能够泰然处之的便是司马光,他从来屑和宦官有什么瓜葛。而王静辉在宫中宦官中人缘是最好的,王安石和文彦博身上也干净,文彦博以前在仁宗时代的时候因为结交内臣和皇室亲族遭到贬黜,此时事关重大谁也敢在这些周围嘴巴大的如漏斗一般地宦官面前交换意见,免得走漏风声。
皇帝赵顼一会儿便换好龙袍来到福宁殿,随行的还有御内直班的一四品带刀侍卫,王静辉觉得有些眼生,但文彦博等三人是知道此人的来历的,若是说出来王静辉一定会陌生——这个人正是后世中杨家将的后人,杨业的孙子杨文广的孙子杨崇岳字守义(虚构。自杨延昭之后,杨家便已经末落在北宋中期历史当中了,而《水浒》中的青面兽杨志也决非是传说中天波府地最后传人,据说南宋将杨存中和其父杨震是杨家杨延昭地后人,这倒是可以考证的,戒念非常可惜《宋史》中《杨业传》中杨老令公的遭遇,便安排了这么一个人物,希望杨家会末落,至于杨家家族谱系这方面的资料就难于考证了。请各位读者多加包涵!)皇帝赵顼坐好后便一挥手将殿中的内臣全部退了下去。而杨崇岳则走到福宁殿门口关上殿门在门外守候,防止有人偷听。
“驸马,给介甫先生几位说一说具体情况吧!”皇帝赵顼有些丧气的说道。王静辉则是向司马光等人详细说明了一下这张字条的来历,包括自己在辽国境内地一些商号能够搜集辽国情况的情报网,当然这个情报网最主要的作用在目前来说就是关注辽国境内是否有蝗灾的发生,以证明蝗灾是从辽国那边飞过来的。
“圣上,这只是小规模的蝗灾而已。圣上用太过烦忧!”王安石躬身说道,此时他必须站出来说话,因为这件事若是桶出来最为被动的便是变法派。
“王相,在下却这么看,这也许是一场小蝗灾!辽国那边的具体情况还没有传回来,但相信几日之后枢密院便会得到消息,若是辽国范围内爆发了大范围蝗灾,那来年大宋北方若是干旱的话,现在小小地蝗灾来年必然引发成巨大的灾难。要知道蝗灾是旱灾的先兆,而大旱灾则是引发大蝗灾的前提!”王静辉说道,虽然他对旱灾和蝗灾之间的关系是很明白,但他却知道历史上明年将会有场罕见的蝗灾在大宋北方发生,现在既然有这样的苗头,那他更加相信历史上的灾害很可能会如约而至!
王静辉也知道历史上王安石也有心狠的一面的,并非后世历史书中描写王安石是个爱民如子的官员典范。为了推行变法,他明明知道百姓遭殃,青苗法甚至在城市中也实行,但还是对此以为然,甚至连皇帝赵项对此都有些气愤,这说明王安石在必要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为了保障新法的顺利实行而暂时抛弃灾民!
经过这几年的锻炼和耳闻目睹,王静辉对“根据政治上的需要而进行取”已经有所认识,有时候他也会进行利益上的交换而实现自己的理想,过他始终认为老百姓的生存才是第一大事,这是绝对容得有丝毫含糊的,即便是为了一个崇高伟大的理想也成!过显然现在王安石已经有这种倾向了,他也会对此保持沉默!
司马光和文彦博闻言一振躬身向皇帝赵顼行礼:“请圣上以天下苍生为重!虽然驸马所说的仅仅是推测,但得防,朝廷还是早作准备实为上策!”
皇帝赵顼点点头对王静辉说道:“爱卿,把你的底牌露出来吧!”王静辉发明了扑克牌,并且提出了许多玩法,这仅仅是在皇宫中流行。也是大宋上层社会中流行的游戏之一,甚至士大夫阶层也有时候以打牌为乐,“底牌”这个词也是王静辉所“发明”,皇帝赵顼也借用了这个“新词”。
王静辉躬身行礼后对其他三人说道:“眼下即便是最坏的情况,朝廷也用动用太多的财力向赈灾方面倾斜,这也是为了保障王相变法的需要。毕竟眼下朝廷需要用钱地地方实在是很多!”
王静辉停了一下看了王安石一眼,王安石自然是心领神会,知道刚才驸马近乎谴责的话并没有阻挠新法的意思在里面。
“驸马早在河北诸路和陕西四路囤积了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的数量还在增加,都是驸马花钱从高丽和南洋购来,惜成本运送到北方的,估计明年春天会有一百五十万石左右,若是北方各地广惠仓没有什么太大地问题的话,那两者相加足够赈灾的了!”皇帝赵顼突然接过王静辉的话慢慢的说道。
皇帝赵顼说话的声音虽然很温和,但任谁都能够听出其中包含了失望的色彩。和王静辉相交多年。王静辉“以民为本”的思想多少对皇帝赵顼的影响还是蛮深的,王安石地意思他是听出来,但皇帝赵顼感到有些刺耳,心中是很高兴,便接驸马的话来表达这种失望——长江以北是大宋帝国的精华,四分之三的人口都在这片区域,南方发生个灾害所爆发的农民起义就是再厉害也好控制,但若是北方发生这种情况,那后果实在是很难以预料。更要命的史书中肯定要记上他顾百姓生死这一笔。这才是让皇帝赵顼心中最为恐惧的!
王静辉在全国各地大量囤积粮食收购土地这在大宋统治高层中间已经是什么秘密了,在没有和北方各个世家达成利益交换之前,王静辉已经做实了“大宋头号地主”的头,可以想象在大量收购北方世家的土地之后,恐怕连驸马自己都知道手中有多少耕地了——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王静辉地产业都是由徐氏来代为打理地,加上这家伙糊涂的很。与其问他自己有多少产业,还如去问徐氏,他只知道自己缺钱缺粮的时候找徐氏伸手就可以了,很难想象要是没有徐氏的帮助,这家伙怎么来掌握如此骇人听闻的财产。
一百五十万石是个怎样的概念,司马光等人虽然关心民生,但还是没有办法来想象这么多的粮食,要知道治平二年许、蔡两个算是比较大地州发生灾害的时候,朝廷只用了十万石粮食就可以搞定。一百五十万石粮食用在北方,就是全年绝收也用担心了,更何况要是加上北方各地广妌仓粮食,那更是上了双保险!
司马光、文彦博和王安石此时才恍然大悟,御史三番五次的弹劾驸马大规模囤积粮食实有轨之心,但皇帝赵顼对这样的弹章连看都看,起初众人还以为是皇帝对驸马的宠信如此,现在看来这中间实在是驸马和皇帝之间早已经达成了默契,驸马旗下分布天下的“食为天”就是皇帝赵顼手中的又一个广惠仓!
殿中众人听后皆都松了一口气,过文彦博却没有敢松懈下来,因为他是大宋武装力量的大脑——枢密院的最高长官!这个“庆历”老臣能够到现在都屹立倒,在韩琦富弼都被贬掉之后还能够官居枢密使,这完全是因为皇帝赵顼需要一个两朝老臣来镇住枢密院。商量这场蝗灾在平时也会召见枢密使,但在赈灾解决地前提下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