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宋风 >

第307章

宋风-第307章

小说: 宋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事不妙,王顺顺势派出了五千骑兵去增援古乌延城的李泉──这不是去救李泉,而是将这五千骑兵本就不属于自己控制的军队派出去送死! 
    王顺所接受的并不是单单一个杀手的培养,王静辉对他的每个弟子的培养都是全方位地,只是按照他们个人的性情和喜好来选择最佳的培养方向,不过无论如何,基本的文化和医术是绝对有必要的,更何况这十二弟子之间还有广泛地交流──没有大哥无心的教导。王顺永远是个独行侠,哪里还谈得上什么领兵作战?! 
    当王顺得知李泉被武宁堡的宋军击溃,狼狈窜逃到古乌延城的时候,便已经想到大宋对李清的忍耐已经到达顶点了,这个时候也确实是泼喜军最为虚弱地时候。经过半年的东征西讨,李清确实已经摆平了除去大宋之外的所有可以威胁到他生存地势力。西北战局的发展一直都是在驸马的掌控之下,尽管他不懂军事,但战事的发展一直都是受到他的控制──王顺从宋军沉默已久的爆发中看到,这恐怕是大宋和李清之间不死不休的一战。战机也把握的非常得力──李清还远在几百里之外,整个泼喜军已经非常疲劳到了顶点。 
    泼喜军是李清一手组建起来的,李清在军中地威信无人可比。说白了泼喜军便是李清的私人军队,尤其是在以前党项皇帝谅祚去世之后,更是没有人能够指挥的动泼喜军。王顺也不会傻得现在就对宋军投降,他手下的将领会在第一时间干掉他,最现实的办法便是配合宋军演出一场好戏,利用自己现在的身份慢慢的把嘉宁军司送到宋军手中,去营救李泉的一万骑兵就是送给宋军的第一道点心! 
    现在嘉宁军司中总共有三万多兵士驻扎,一次性派出太多恐怕会让对面的宋军吃不消,毕竟这里是在草原上。骑兵才是作战的主角。王顺又没有机会和自己的师兄或者是大宋的情报系统联系上,所以也只有谨慎一些了,李泉是李清的长子,是泼喜军中的重要人物,五千骑兵相当于嘉宁军司守军数量的六分之一多一些,这也体现了王顺对李泉的重视,如果派出去的救兵多了,就会危及到嘉宁军司本身的防御力量──这就是王顺拒绝手下将领多派兵支援李泉的理由。 
    出乎王顺的意料之外,宋军这次显得非常强悍,还没有等五千骑兵见到古乌延城的影子,李泉就已经城破被俘了,这五千骑兵也被在外围戒备的宋军打得七零八落,仅有不到两千人平安回来──宋军有大量的骑兵!这是败兵带回来唯一有价值的情报。 
    本来前线作战是杨崇岳的事情,但种谔却耐不住性子,在大破李泉的连环木寨之后,种谔就将他的指挥中心搬到了最前沿,追着李泉的足迹打到了古乌延城。也是活该李泉倒霉,种谔军中还有少部分没有使用的燃烧弹,其他火器更是充裕的很,虽然没有办法把大型投石车带上来,但小型弩炮和可拆装的中型投石车却是非常充足。杨崇岳在将古乌延城团团围住之后,便使用火器为先导轮番攻城,在火器开路的情况下,宋军很快便登上了城头,城下的宋军也非常容易的使用燃烧弹将狭小的城门炸开,几万兵士一拥而入,李泉的一万残兵败将就已经失去了抵抗的本钱,而王顺派出去的那五千骑兵则是被无心的特种部队所击溃。 
    本来种谔和杨崇岳也没有想着这么短的时间内便推进到了嘉宁军司的门口,一时间粮草储备这些都没有准备齐全,他们现在所使用的补给还都是从连环木寨之中缴获所得,尽管这样,后勤运输线也有几百里之远,他们也害怕在这草原之上让泼喜军截了自己的粮道。不过在攻破了古乌延城之后,收获之丰实在令所有的人喜出望外──泼喜军的补给中心奈王井被无心一把火给烧了后,这古乌延城正是新的补给中心,粮草、弓弩箭矢一应俱全,完全可以支撑大军继续作战!   
      正文 第三百二十六章 谈判 
       
    在种谔等人的眼中,古乌延城简直是寒酸至极,不过在这草原上总比李泉以前的木寨要强的多,而且在攻城的时候由于所携带的火器威力还不足以和燃烧弹相媲美,对城墙的破坏也不大,所以经过简单的修补,这城墙算是勉强恢复了它的功能。 
    王韶在西线萌井和青岗峡的一系列胜利给种谔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不过种谔虽然是立功心切,但也明白自己现在所面临的敌人是如何老练可怕──这个时候宋军营中得到的消息是泼喜军主力在白池城和盐州附近,但李清本人的去向却不知道,种谔想当然的认为坐镇嘉宁军司的正是李清本人,也唯有李清本人可以镇得住手下的将领,不会因为救援自己的儿子来削弱嘉宁军司的防御能力。 
    种谔和杨崇岳的这种认识使得他们打算好好的利用古乌延城,把它当作钉入西夏的一颗前哨钉子,这里有充足的粮草和武器,而随军而来的小型弩炮和可拆装的中型投石机完全可以布置在城头上构筑临时的防御体系。在古乌延城,种谔准备留下两万人来防守,其余的人则尽可能的骑马变成骑兵,专门来护送粮草和其他军事物资向古乌延城集中。 
    正当种谔他们忙着布置古乌延城城防的时候,王顺在嘉宁军司中也没有闲着,他下令征召全城十五岁到五十岁地男子参军。这在大宋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在西夏和辽国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不过这样征兵人数虽然是以倍数来扩张军队的数量,但总体战斗力就难以保证了,这从泼喜军在这两年中不断扩充中就可以看出来,要是李清肯按部就班的以质量来扩充泼喜军,那近二十万的泼喜军将会是一股极为恐怖地力量。但现在不断的征战使得泼喜军减员非常严重,这也显示了其战斗力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是下降了。 
    嘉宁军司中供征召了三万多符合条件的战士,王顺则将这三万战士平均分配到各个军队中,甚至是自己的铁林军全部打散重新分配,再次组建的铁林军人数也不过一万七千左右,大部分的新兵全部都充斥到其余部队当中。王顺这样分配使得其余部队人数大大增多,不过由于新兵实在是太多,各军原有编制更是被打散重建,相应的战斗力却是下降了许多。对于自己能够掌握的铁林军,王顺只是吸纳了极少经过挑选的精壮新兵,这样铁林军虽然在嘉宁军司中的兵力比重下降了不少,但论及战斗力还是稳居第一。 
    王顺地做法虽然遭到了一些有见识的将领的非议,但也不过三两人而已其余各军头领对王顺的安排都是非常拥护,尤其是在补充新兵的问题上,王顺自己地铁林军也只要了两千人而已,这更是得到了所有人的交口称赞。经过这一次短暂的整军扩军,王顺在嘉宁军司的地位反倒是稳固了不少。各军将领对他的命令反而更加服从了。 
    不过王顺明白这样地局面不会持续很久──盐州虽然据此比较远,但李清应该就在这几天便会得到消息,这一来一返的时间充其量有十天。也就是说王顺还能够有十天左右的时间来掌握嘉宁军司。如何在这十天地时间里,既最大限度的削弱泼喜军的实力,又不能让返回嘉宁军司的李清太过责难自己,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 
    王顺的难题很快便被宋军的使者所解决了──种谔向嘉宁军司派出了使者,希望能够以李泉为交换的代价,来和李清谈判。长达半年的时间中,冰封都是化名王顺隐藏在泼喜军当中伺机刺杀李清,尽管有几次机会他近距离地接触过李清,但他却没有下手──李清身边的人太多。杀了李清自己也活不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冰封是不会冒险做傻事的。王静辉交给他的任务是尽可能的刺杀李清来动摇泼喜军的抵抗意志;若是李清降宋,也要想办法不露痕迹的杀掉他! 
    冰封从入西夏以来便再也没有和王静辉联系过,不过他知道他的师兄们有很多人都在武宁堡协助杨崇岳,既然活捉李泉的宋军就是武宁堡的宋军,那自己的师兄们也很可能就在古乌延城,最有可能碰到的人便是无心。 
    “众位将军,对宋军来使一事有何看法?”王顺在嘉宁军司大营中对着与会的众多将领说道。 
    王顺的话一落音,底下众多将领都议论纷纷──这和李清在的时候完全不同,王顺以前也参加过不少李清所主持的军议,但李清治军颇严,有他在主帅的位置上坐着,底下的将领哪敢交头接耳?看来自己的威信还差的远呢! 
    众将议论的结果无非是宋军借此试探城中虚实,甚至干脆是一个圈套,没有必要来理会宋军的谈判要求。 
    王顺拍了拍手掌冷言说道:“目前宋军应该不知道大将军不在城中,所以宋军来使带来的信件才提到大将军的名讳。少将军被俘,本将难辞其咎,所以本将将会亲自率一队亲军去古乌延城和宋军谈判,看宋军能够提出什么要求,若是合理而宋军又无意攻打嘉宁军司的话,答应他们的条件以换回少将军也是可以的!” 
    “王将军不可轻易冒险!这摆明是宋军的一个圈套,若是将军遇险,嘉宁军司又该如何来防守?!”一个胡子有些发白的老将军站起来说道。 
    王顺摆摆手说道:“少将军被围,本将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解救,本就无颜再见大将军,这是本将犯下地错误。就该由本将来解决!嘉宁军司的守卫就交给各位将军来做,本将年少缺少经验,相信各位袍泽做的会比本将更好!” 
    营帐内所有的人在听后都默不作声,他们知道李泉被俘本就不关王顺什么事,因为援兵赶到之前,古乌延城便已经被宋军破城了。就是去再多的人也是无用,反而会刺激宋军干脆杀掉李泉。不过此时所有的人都用一种崇敬地眼光来重新看待王顺,这个年轻人能够在短时间内便升至高位,除去作战勇猛之外,这种不顾自身危险来弥补自己缺失的品德更加让所有的将军敬重。 
    “王顺?!”种谔问道,他又用疑惑的眼光来看着旁边的关良,关良是负责协调西北所有情报的人,对于敌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只要问问他便可以了。 
    “这个王顺应该是最近才提拔起来的,泼喜军所有的将领我们都知道。唯独这个王顺来历奇巧,只是上个月才收到来自兴庆府的一份情报,说是梁乙蒲大军攻打盐州,结果兵败被俘,其中就是这个王顺来负责守卫盐州。以不过万余将士来抵抗十几万大军攻城,端是勇猛地很!”关良没有让种谔失望,就是这么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泼喜军将领,他都能够知道,可见汴都那个人把关良派到西北来主管情报算是人尽其才。 
    种谔听后点点头。杨崇岳从旁说道:“我们原本也没有指望李清能够亲来,来个如此重要的将领也是足够了,不过是抓还是放呢?” 
    关良说道:“既然李清肯和咱们谈判。这说明他也没有本事来拿下古乌延城,所以便退后一步来和我们谈判,嘉宁军司中的守军一定不会太多!” 
    种谔说道:“不管明天是谁来,我们都要先拖上一拖,等各种攻城器械一到,我们就要拿下嘉宁军司,迫使李清投降!” 
    关良和无心在看到来人之后,惊讶的合不拢嘴巴──对面略显瘦弱地年轻人居然就是和他们已经失去联系的冰封!关良和无心的表情自然被种谔和杨崇岳看在眼中,这两个年轻人一文一武端是个人才。从来没有见过他们如此失态,为什么看到这个泼喜军年轻将领后会如此吃惊? 
    不过令种谔和杨崇岳更加不解的事情便是关良和无心站起身来跑到那个叫王顺的泼喜军将领身前说道:“冰封?!” 
    冰封没有想到自己在这里还真能够见到自己地师兄,为了提防自己的身份泄露,他只带了三十个亲卫,还都留在外面。看到师兄跑到他的身边招呼他,他一向冰冷地表情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大师兄,八师兄!” 
    种谔和杨崇岳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禁相互看了一眼面面相觑──驸马弟子!没有想到驸马的弟子居然在泼喜军中担任高级将领!这不禁让两人心中五味乏沉,杨崇岳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在汴都见到驸马时的场景──“望将军莫要辱没了天波府的名声!”──这个声音自他来到西北之后,不时的回响在自己的耳边,而那个在蜡烛闪烁的烛光下,一脸淡然地年轻人也不时的浮现在他的眼前。 
    “李清还在盐州一代清剿梁乙蒲剩余的残兵,估计若是得到宋军攻打嘉宁军司的消息后,他会在十天左右便可回来,当然若是他怕我们在半路截击他,为了自己的安全,他也会把泼喜军待在身边,他身边的亲卫营非常厉害,都是以一当十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并没有受到扩充,也没有在先前的战争中受到多大的损耗,所以这支人数在三千左右的亲卫营应该是泼喜军最后的底牌了!”冰封淡淡的说道。 
    “李清不在嘉宁军司之中?!”种谔惊奇的说道,说实在的,由于战争的阻碍,大宋已经对李清所属地区的情况一无所知,李清的位置是战局的重点,若是能够准确的掌握李清的位置,那集中兵力攻其一点,很可能会使大宋坐收李清的地盘。当然还有另外一条路──拿下嘉宁军司,李清失去根本只有降宋一途可走。 
    “李清确实不在嘉宁军司之中,不过还有一位大人物在里面!”冰封嘴角上有些诡异地笑着说道。 
    “该不会是梁乙蒲吧?!”关良试着问道。 
    “不错。这家伙害的我差点儿死在盐城,不过被李清击溃后活捉了这个废物,我的铁林军也被打残了,正好会嘉宁军司修正,李清也害怕好不容易得来的梁乙蒲被救走,便安排在铁林军中押送会嘉宁军司!”冰封将其原委大致说了一下。 
    “呵呵。原本某还不想硬攻嘉宁军司,不过现在就是冲着梁乙蒲也要拿下它!冰封,你可否调动铁林军向宋军投诚,这样嘉宁军司就可不费吹灰之力垂手而得!”种谔笑着说道。 
    “种帅,要想说服他们投降是不可能的事情,李清为人治军宽严有道,御下极为得力,除非李清死了,否则他们绝对是不会投降的。就铁林军来说,这支军队地成分更加复杂。自盐城一战铁林军仅剩下了一千多人,其余都是从各部抽调精锐再次整合而成,在下根本无法掌握住这支军队!”冰封皱着眉头说道。 
    “依将军所言,城中守军共计六万有余,能否将嘉宁军司的布防图画出来。这样我们再决定是否攻打嘉宁军司!”杨崇岳说道。 
    “这次我来正是想要将嘉宁军司的布防图带出来!”冰封微微笑道,说完便从铠甲中抽出一方尺许大小的白布,上面标注着完整的嘉宁军司布防情况,杨崇岳等人一见到图纸大喜,忙接过来仔细研究。 
    “在下虽然不能够策反泼喜军投降献城。但却是嘉宁军司最高的军事将领,在下可以指挥城中军队防守或是进攻,只要诸位订下计策。在下可以积极配合,尽量能够少受损失的拿下嘉宁军司。不过时间要快,不然李清一旦回来,那在下就没有这个能力,相信李清回援后,攻打嘉宁军司是一个不切合实际的想法,除非有倍于敌方的兵力,否则很难拿下城池!” 
    冰封一边把图纸上的情况详细说明,一边还说道自己是如何将三万多平民编入军队。打散建制整合守军。种谔、杨崇岳等人听后不禁啧啧称奇毫无疑问,冰封这样安排新军虽然扩大了守军地人数,但战斗力却下降了很多,这样夺取嘉宁军司的损失也可以少些。 
    种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