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静辉说道:“无妨,无妨!这也是我行事考虑不周所致,当时殿下教训的对,改之受教了!”
赵顼和王静辉都不想在这件事上做过多的纠缠,毕竟这是一段让他们两个人都不是很愉快的经历。正当他们转换话题的时候,旁边的一个侍从高声说道:“蜀国公主殿下驾到!”
王静辉听到侍从的通报声后,脸色一变:“难道以前看到的那个赵予不是蜀国公主?最糟糕的是那个女孩如果是向王妃,那乐子可就闹大了!”他正在惊疑当中的时候,一身宫装打扮的蜀国公主出现在门前。
当王静辉第一眼看到蜀国公主的时候,先是松了口气:这个女孩就是以前化妆成男装打扮跟在赵顼身后的赵予,不过当蜀国公主换上一身宫装打扮的时候,王静辉又犹如在梦中一般: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纯粹的高贵典雅的古典美人?
虽然王静辉惊异于蜀国公主的美丽,不过还好这家伙还有很强的自制力,没有看到美人就变成了一座塑像,当蜀国公主走近他的时候,王静辉躬身行礼温声说道:“参见蜀国公主殿下!”
蜀国公主赵浅予也向他回礼,说道:“王公子好,以往为了方便与皇兄外出所以扮成男装,有什么失礼的地方还请公子见谅!”
王静辉听后心中自有一番别样风味,虽然他在隐约猜到这个跟在颍王赵顼后面的女扮男装的女孩是蜀国公主的那一天就暗自在心中警告自己两个人之间相差的距离实在是太大,不要搞到最后误人误己无法收场,但每一次见到蜀国公主的时候,她那若有若无的魅力就不知不觉的在吸引自己……
正当王静辉和蜀国公主之间进行“心电感应”的时候,旁边的颍王赵顼却饶有兴趣的看着两人:此时换上宫装的蜀国公主站在王静辉的对面确实是让人感到两人是一对佳偶,女的风华绝代,男的才高八斗,端的是郎才女貌。不过唯一遗憾的便是两人相差的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蜀国公主赵浅予是当今皇上的长女,而王静辉虽然不至于是个白丁,但校正医书局七品编修的官职实在是微不足道。
颍王赵顼想到这里也不禁为此感到惋惜,父皇显然是知道了些什么,所以才会有这么奇怪的举动,不过两人之间的地位相差如此之远,恐怕就是两人心中都有这种心思,最后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赵顼不禁轻叹了一声。
赵顼的轻叹生不过是他一时无意发出,但却惊扰了旁边正在互视的两人,蜀国公主也在为自己刚才有些失态而感到脸红,看看对面的王静辉却是面带微笑的看着她,一双眼睛明亮透彻,仿佛能够一下望透自己的心底。王静辉感觉屋内的气氛有些尴尬,所以对蜀国公主说道:“公主殿下,这次受颍王殿下之邀,也没有什么好的礼物带来,不过却有一件好玩儿的事物送给公主殿下,希望殿下能够喜欢。”说完看看旁边的颍王赵顼。
赵顼见王静辉看自己,马上很上道的把管家叫来,很快王静辉送来的礼物就摆在他们面前,王静辉打开后,一堆五颜六色的玻璃跳棋子立刻填满了蜀国公主的双眼,她好奇的将跳棋子摆在檀香木棋盘上,王静辉很快就教会了赵浅予如何下跳棋,还和跃跃欲试的蜀国公主玩了几盘,要不是颍王赵顼在一旁有意无意的走动,蜀国公主还真是想再和他多下几盘跳棋。
这个时代娱乐项目就这么几项,属于女性的就更少了,王静辉今天特意准备了跳棋当作礼物送来,原本就是为了讨好蜀国公主,不过蜀国公主的棋瘾还是让他感叹道:跳棋真是现代人回到古代结交MM的最强法宝啊!
颍王赵顼看到他们玩跳棋正起兴,但他对这东西实在是提不起兴趣,更何况这次王静辉来他这里很知趣的带上礼物,那给他的呢?从管家呈上的礼单来看就这跳棋一样,赵顼也不在乎王静辉能够送给他什么奇珍异宝,他最盼望的便是王静辉的策论了,这点王静辉该不会给忘了吧!所以他耐心的等着王静辉和蜀国公主下棋,找个机会在他们眼前多晃荡两下,他们果然收起棋子了。
王静辉也感到赵顼似乎有点不耐烦了,虽然他对赵顼在他正在和蜀国公主下棋的时候在眼前乱晃很恼火,但没有办法,谁让他在颍王的地盘上,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后,王静辉从衣袖中掏出两本小册子递给早在一边等得望眼欲穿的颍王赵顼,说道:“颍王殿下,这两本小册子是我的一些愚见所写的一些策论的合集,如果殿下感到对您有所帮助,不妨看看。”
这两本策论合集是王静辉向颍王赵顼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文化侵略”和“文化输出”的观点,还有就是对北方辽国和西夏的发展简史,以及为什么这两个国家能够与大宋形成今天相互对峙的状态。
这次王静辉一改以往策论只是单一的针对一个问题讨论的路数,而是他最近仔细研究了苏洵、欧阳修'、司马光的策论后所采取的新写法,以往他的策论并不能像苏洵他们写的策论那样形成一个系列来详细的阐述命题。这两本策论可是他费尽心思才写成的,也是为了弥合他和赵顼在濮议上所产生的分歧才如此尽力。
赵顼看到这两本册子后,脸上马上就露出了笑容,说道:“改之,我盼你的策论犹如久旱大地盼甘露一样,还是你知道我最需要什么,我想你的策论当不致使我失望!”
王静辉笑着说道:“颍王殿下,您过奖了,这些东西不过是我发发牢骚而已,能够如殿下法眼已是让我受宠若惊了。不过殿下切记一点:这两本策论极为重要,里面的东西如果落到有心人眼中恐怕会给我给大宋招来些麻烦,所以请殿下细心保管。如果殿下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的话,您大可以把他烧掉。殿下请切记!”
正文 第五十章 进策
第五十章 进策
见到王静辉如此郑重,颍王赵顼也对手中的这两本策论合集感兴趣了,虽然以往王静辉也曾嘱咐过他要好好保存自己的策论不要外泄,毕竟是因为那些策论的观点有许多与现在读书人所持的主流观点相悖,自己看看也就罢了不便流传。不过这次看王静辉的样子,这两本策论中肯定写了写非常重要的东西,以至于让他这么慎重。
濮议角斗只持续了两个月便平息下去了,虽然英宗赵曙在国家领袖的地位上还是有些不稳,但曹太后的政治影响已经大大减弱,他也可以多少干些实事了,王静辉在决定给赵顼写策论的时候就仔细分析着现在北宋的政治风向,虽然他不是学政治的出身,但他对北宋的历史很清楚,多少能够感觉到历史上这个原本属于后仁宗时代,现在开始有些变化了。
在选择策论的内容时,王静辉想到历史上发生的熙宁变法,他便把一些国家调控的经济理论有意识的夹杂进去,不过他还是重点以自己的商务印书馆为例,详细清楚的介绍了自己的“文化政策”,这种“文化政策”也是分为对内和对外的,对内是帮助国家选材,让优秀的作品能够以最快的方式流传开来,还有保护经史典籍;而对外便是向辽国还有以后的西夏输出儒家文化,当然少不了和尚和道士念的经书。
赵顼对王静辉的“文化政策”的对内部分没有什么异议,毕竟这样的做法还是国家受益多,商务印书馆不过是搏了个好名声和多赚些钱而已;但他对王静辉的文化政策中的对外部分就有些不明白了,就问道:“王兄,难道向契丹人和党项人卖书也能削弱他们的国力吗?
王静辉笑着反问赵顼道:“殿下认为是读书的契丹人厉害,还是只知道持刀劫掠的契丹人厉害?”
赵顼听后一时语塞,蜀国公主看到赵顼的样子心中也不禁有些好笑,因为皇兄在皇族子弟中是出了名的好学,但在王静辉的面前每次争论问题的时候老是不知不觉的吃憋,她微笑的问道:“王兄是想用圣人之道来抹平那些蛮族的唳气吗?”
王静辉肃容说道:“非也!无论是现在的契丹人和党项人也好,还是秦汉时代的匈奴也好,他们以前的生活方式都是一样的,都是牧马放羊逐水草而居,所以我们把他们统称为游牧民族,而我们中原历朝历代都是以农耕为主,就叫做农耕民族。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也就决定了之间所建立的政权方式不一样。游牧民族要想入主中原就必须学习农耕民族的政权组织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无论是辽国还是西夏的朝廷高层中都有汉人身为高官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不会治理一个庞大的国家,必须借助汉人的才智来治理国家才可以!”
颍王赵顼皱着眉头说道:“那王兄向北方辽国贩卖我大宋的书籍,岂不是助辽国人吗?!”
王静辉笑着说道;“是不是帮助辽国人来提高治国的水平也要看我们向他输出什么样的书籍才可以!每个能够成气侯的游牧民族建立类似于中原这样的国家的时候,他们的皇帝第一件事便是仿照汉字来建立他们自己的文字,以同化统治下的汉民,我这样做就是偏偏不让他们如意,他们虽然建立了自己的文字想同化治下的汉民,但也不知不觉的被我们汉人所同化,至于到底谁能笑到最后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殿下怕契丹人他们从书本上学习到治国之术对我大宋不利,但我想问一句,在我大宋文风鼎盛的今天,可谓是历代所未有,有苏子瞻、欧阳永叔等这样的大家,但精通治国之术的人又能有几人?连我们汉人自己都做不好,更何况那些半条腿还在马鞍上的游牧民族了!”
赵顼反驳道:“虽然治国之士难寻,但也难保契丹人读了王兄所贩卖到辽国的书籍成就了这么一个英才呢,那岂不是我大宋的麻烦?”
王静辉说道:“殿下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不过殿下却忽略了辽国的政权组织与我大宋有很大的差别,你说按照我大宋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用于辽国吗?我想辽主即便是再英明无比,他也不愿意看到辽国从上到下都是宋朝的翻版吧!游牧民族在北方建立政权,迅速汉化确实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其国力,但并不是每一个都会为这样快速提高国力而感到高兴,这样的变革会侵害到其本族固有的权力圈子,这些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必然会反击,这样就会形成国家的内耗,这就是我想要的!其实辽国的情况也很特殊,辽国现在已经立国一百五十多年了,在我做这件事之前,它本身已经汉化的非常严重了。殿下应该可以从百余年前辽国的力量与现在的力量相对比就能够看得出来,辽国的力量正在被慢慢的削弱,它已经走过了最辉煌的顶点,我做得不过是再把它向前推一把加快它衰落的进程而已!当然,向辽国输出我们的文化必须是要严格控制的,如钢铁冶炼、兵器制造、农业等方面的书籍和人才要严格控制,不能让这些书和人把我大宋最先进的技术传播给辽国,要加大佛经、道藏经典的输入,这些和尚道士除了念经以外,还会广建寺院招收信徒,他们不事耕作和生产,如果派遣多了也会对削弱辽国国力起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如果殿下能够建议皇上利用国家的力量向辽国派往大量的僧侣和道士,或在其中夹杂细作来获取辽国的地形、军事、政治方面的情报,这样就更完美了!”
颍王赵顼和蜀国公主在一旁听得是面面相觑,没想到王静辉的商务印书馆居然还有这么多好处,在赚钱的时候还顺带把辽国黑了一把。赵顼神色古怪的问道:“王兄是否和辽国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你这计策看似见效很慢,但一旦形成气侯,恐怕是兵不血刃的就把辽国给灭了!”
王静辉肃容问道:“殿下可知五代十国的时候,一个国家被另外的国家所灭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吗?”赵顼见王静辉问了他这么一个没头没脑的问题,一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王静辉继续说道:“殿下当然不会知道,史书上也不过这么寥寥几个字而已,但这几个字当中却包含着多少耻辱和鲜血,恐怕谁也说不清了!不说平民百姓的遭遇会有多悲惨,就是皇族中人也会成为胜利者手中如货物般的战利品,被随意赏赐给士卒,或是在市集被挂牌买卖,其下场可以想象有多悲惨!景德元年九月,辽兵大举进犯我大宋,一直打到了黄河北岸,参政知事王若钦等大臣一时畏惧之下居然劝真宗皇帝南逃!殿下,如果当时真宗皇帝真的南逃,那被扔下的百姓和您的宗族该怎么办?他们是不是也会像那些亡国的人一样被放到集市上当作奴隶被买卖?!那现在的史书来记载当年的事情的时候会不会也用几个字来记述当年的惨况?!”
颍王赵顼被王静辉的话给问的呆住了,而王静辉想得更多的是你赵顼的儿子孙子虽然没有落到辽国人手里,但却被金国给抓了个正着,孙女曾孙女都像货物一样被赏赐或是被卖掉。王静辉甚至还有些恶意的想到:这可是刺激颍王赵顼奋发图强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时常刺激刺激他这根脆弱的神经,也好让他教育一下他的儿孙们不要消极避战:如果战败,你们的妃子还有女儿不过是货物一般被人卖来买去!
天气虽然还不热,但赵顼和蜀国公主听后也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这是幸运啊!如果当时没有寇准,那大宋的国祚可就全完了!赵顼走到王静辉身前向他行礼说道:“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王兄此言真是警世之言,赵顼在这里谢过了!现在父皇正在整顿朝制,王兄既然有此大才何不进入朝堂为国出力呢?如果王兄担心没有人代为引见,我想本王、欧阳先生、司马先生等人都会来向父皇进言的,王兄切不可用什么当官不祥之类的理由来搪塞本王!”
王静辉还在得意的时候听到赵顼这么说话,真是给他泼了一盘凉水:“失算啊!这不是把自己给套牢了么?!”王静辉不好意思的说道:“殿下,这只是我一个读书人的妄想罢了,岂能当真,如果殿下觉得有用的话当可以拿来采用,如果觉得是胡言乱语,那弃之亦可!这入朝的事情还是不用再提了,我现在在校正医书局当编修觉得很好!”
赵顼听后摇摇头说道:“王兄,我不明白以你的才能为什么不入朝报效国家?是不是王兄有什么不便之处,你大可以说出来。”
王静辉被赵顼问得很是心烦,就对赵顼说道:“殿下,咱们先不用谈这件事了,我想我应该考虑一段时间再给您答复,如何?”
王静辉不耐烦的样子看在蜀国公主眼中,也觉得现在就让王静辉做出决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说道:“王兄,我皇兄是真心想借重你的才华,为我大宋百姓做点好事,我们也不着急,你大可以考虑一段时间再答复我皇兄。”说完便吩咐颍王府的管家准备宴席,结束了这段另双方都不是很愉快的谈话。
席间赵顼也多次谈及刚才看过部分策论中的内容,但都被王静辉所巧妙的回避了,不过王静辉和蜀国公主谈及诗词的时候,他却谈兴甚高,这点让颍王赵顼这顿饭吃的是郁闷至极。酒席间赵顼郁闷的表情,王静辉也是看在眼中,心想这个赵顼还是太年轻了,干事太过急躁,和他在一起的时候要多磨磨他的性子。与赵顼不同的是赵浅予和王静辉交谈的时候,她只觉得如沐春风。
现在的王静辉在诗词方面已经不是一年前靠抄袭后人诗词的大家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他也能作出几首比较工整的诗词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