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山神圣母守则 >

第25章

山神圣母守则-第25章

小说: 山神圣母守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娘说让你过去趟。”齐大媳妇走到门口,说了句。
  “咋的呢?”齐老汉问着,冲倪大夫点点头,就往屋外走。
  齐大媳妇接话。“我跟娘刚说了些秋明娘的事,也说了点自己的看法,只是没提休妻这事,意思却是很明白的。”
  “成安你也来。”齐老汉对大儿子招了招手,不忘吩咐句。“成安媳妇,把三个孩子看住。”
  “让他们进堂屋里玩耍吧,我做了些糕点,还有乡亲们送来的果脯。”倪叶怡说着,拿了个四格攒盒出来,果脯,花生,瓜子。
  齐大媳妇窘迫的笑了笑。“怪不好意思的,在倪大夫这里又是吃又是喝的。”她那小叔子的伤,可都没收钱呢,药却用了不知多少,唉,倪大夫可真是活菩萨呢。
  “倪大夫好。”三个小娃娃成排的站着,响亮亮的喊着人,眼神儿亮晶晶的,望着桌上的攒盒,脸上的笑带着股浅浅的羞涩,小脸儿红扑扑的。
  倪叶怡对天真无邪的孩子最没抵抗力。“来,坐这里,这是谁家孩子啊,长的这么好看,叫什么呀?”
  “我爹叫齐成安,我是齐家的孩子,我叫齐晓进。”小小的齐晓进伶俐的回答着,还指了指左右俩边的孩子。“妹妹是我家的,弟弟是我小叔家的,我们都是齐家的孩子。”说完,冲着齐大媳妇笑,好像在说,娘我是不是很厉害。
  这表情这神态,让倪叶怡想到了短尾灰,眼神又软了两分,伸手抚了下齐晓进的发顶。“真棒,喜欢吃什么尽管吃。”
  “来的路上爹说今个让短尾灰和细长青上家里吃饭,把太婆也喊上。我在院子里,也能听到隔壁江家院子里的嘻闹声,乐乐和短尾灰玩的挺好,听着音儿,似是还想出院子玩被乐乐娘给阻止了。”齐大媳妇随意捡了个话题说起来。
  正中了倪叶怡的心坎,她听着眉角眼梢全是笑,俩人在堂屋里说的热络,三个孩子也吃的开心,客房头间茅屋里,气氛却有点不太好。
  不大的屋子里,分明有四个人,却是寂静的可怕,阳光自窗户铺洒进屋里,半个屋子都是明亮温暖,因着这份寂静,屋子显的有些过于冷清,连明亮的阳光都无法驱逐这股冷清。
  半响,躺在床上的齐成康,总算开口说话。“那,那便休妻吧。”他低着头看着胳膊上的伤,看不到他的表情,可他的声音却哑的让人难受,仿佛被狠狠的勒住了喉咙,吐出来的字破碎的都有些不成音。
  “成康,不是当娘的心狠,让你没了媳妇,是刘家闺女太歹毒了点,压根就没把你往心里放,想的全是她自个儿……”
  齐老汉扯了扯老伴的袖子。“少说两句,让他静静。成康我去请倪大夫帮着写休妻书,回头你按个手印。待天灾过去,家里再给你张罗个媳妇。要是没倪大夫在,就这年景,你伤的又这么重,把家里掏空都不一定可以将你从鬼门关拉回来,你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有些事你就得想明白些。”
  “你跟我去,成安你看着点你弟弟。”齐老汉对着老伴使了个眼神,有些还得跟老伴说道说道,毕竟是她在这里照料着小儿。
  倪叶怡听说成康愿意休妻,写休妻书时,她还是去了趟客房,认真的问着齐成康,得到他的点头后,她才回药房写休妻书。
  拿到休妻书后,齐老汉带着大儿匆匆忙忙的回了村,得跟村长商量下,前往松树坳送休妻书,是不是得多喊两个人过去。齐大媳妇带着三个孩子暂时留在山里,待到下午再回村。
  主要是想着有三个孩子在,齐成康的心情可能会好点。他不振作起来,秋明要怎么办?情绪不高,对伤口的愈合也有会一定的影响。
  “成康同意休妻?”江村长从外面回来,才踏进院子里,就看到待着他的齐老汉父子俩,见着齐老汉手里的休妻书,他才问了这么句。
  江大娘端了杯凉茶递给老伴,又给齐老汉父子俩续了杯凉茶。也没说话,轻手轻脚的出了屋。
  齐老汉把休妻递了过去。“他点了头,倪大夫帮忙写的休妻书。村长,这,这送休妻书去刘家,我想成安一个是不是太单薄了点?”就怕刘家闹事,昨儿才给他们狠下回了脸,肯定有着满肚子的火,他怕大儿单独过去有个万一。
  “这事啊,我和三树说过,让桃次带几个兄弟跟成安去,我也一道,得跟刘村长说说,这不是件小事。”
  “你也要去的话,我也得一道去。”齐老汉没成想,老兄弟早把事情想的妥妥,笑的有点见牙不见眼。
  江村长笑笑。“行。咱们别耽搁着,早点过去把这事说清楚。”
  路过大塘村时,昌村长站在村口,隔了老远就能看见他的笑。“老江啊,我和你们一道去松树坳转转的。”
  “这是顶个的好事。”江村长快步了两步,伸手拍着昌村长的肩膀。“老兄弟大热的天,你可得把水带足。”
  “壶里装着。”昌村长拍拍挂在腰间的水壶。
  这里去松树坳有一个多时辰的路程,九月的天,按说都进了九月,这气温多少得降点吧,夜里是降了点,白天这日头啊,就跟七月里的一样毒辣,顶着太大阳,脚程再快,也快不到哪里去。
  年轻力壮的汉子还好,要快也快的起来,可江村长他们都算老人啦,得悠着点儿。
  走了一半的路,遇着个颇大的荫凉地,众人停着稍歇会儿,喝口水解解渴的,看着悬挂在天空的日头,七嘴八舌的说起这年景,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老兄弟歇够没?”江村长侧头问昌村长。
  昌村长起身中气十足的说。“嘿,我这身板儿,比你可要硬朗些。”
  “那行,咱继续走着。”
  江桃次拿手挡在额头,眯起眼睛往前望去,细细的打量着。“爹,你们看,前面那匆匆跑过来是不是三树啊?”
  “我瞅着怎么也像是三树?”
  “就是三树啊!”那汉子说着,扯着嗓子就喊。“三树你大热天的这是跑哪去了?难怪没见着你这小子。”
  扬三树正埋头往村子里跑,他没注意前面,听到声音,才抬头看去,目光落在江村长身上,顿时松了口气,连步子都放慢了些,抬手胡乱的抹了把汗,大口大口的直喘气,身子都有些打晃。顶着烈日疾跑,委实有点难受啊。
  “快,去扶扶三树,看着不对劲啊。”江村长朝着小儿催了句。
  江桃次也发现了,正要去呢。把人扶过来后,都没有问话,先拿出水壶给他解渴的,撩起衣裳当扇子摇。
  缓了会,扬三树舒服多了。“村长,你们是不是要去松树坳送休妻书?不能过去,我看到刘家闺女跟在百户庄村长的身边,带着几人往松树坳去,我亲眼看见他们进了刘村长的家。”
  “我偷听到,抢成康俩口子粮食的就是百户庄的人,刘家闺女认出来了,她才会去百户庄,说咱们几个村里都有大把的粮食,她说动了百户庄的村长,准备联手附近几个村子来抢咱们的粮食。刘村长答应了这事,我走时,他们准备去水南村。”
  一口气说的这么多,扬三树有点喘,停了会才继续道。“我没有跟着去,我估计以松树坳周边几个村子的风气来看,他们八成也会同意这事。刘家闺女肯定把咱们村里的事都说了出来,村长咱们得赶紧想对应法子。”
  “这娘们真是太可恨了!再见到她,我非得宰了她不可!”汉子咬牙切齿的骂着,满脸的戾气。
  江桃次道。“这休妻书还要不要送过去?”
  “都这么节骨眼,还送什么休妻书。”昌村长没想到刘家闺女心肠这么歹毒。“老江啊,这事严重了啊,咱们俩个村,加上仁里村连家屯,四个村只有他们俩个村的人数,咱们是不是把南朝坡也拉上?”
  江村长拧着眉头没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满脸凝重。
  老齐头完全没想到,自家竟然招了这么个祸害,这会他都不敢说话,觉的没脸见村里人,整个人瞬间显老了好多,连背都驼了。
  齐成安看着父亲的愧疚的模样,双手握紧成拳头,一双眼睛瞪的宛如铜铃般,委实有些骇人。


第32章 
  朱太婆坐在老梨树下,手里拿把蒲扇慢悠悠的摇着;眼里含着笑;嘴角微微上扬,看到在屋外玩耍的孩童时,她会露出满脸的慈祥,过了小会;就会扯着嗓子说话,让孩子们进屋歇会;喝口水擦把汗。
  村里来来往往的村民;路过梨树屋都会跟朱太婆打声招呼;也有妇人会坐在梨树下陪着她说会话,朱太婆就会笑的很开心;她话说的不多;但她喜欢听别人讲话;絮絮叨叨的讲些家长里短;琐琐碎碎;村里人都知晓着,总会捡些温暖的事说给她听;看着她笑;心里头也挺高兴。
  早两年说起太婆九十大寿,村里人都说要给她热热闹闹的过寿,去年说的最是火热,甚至都开始凑起份子钱,说要怎么整治,沾着太婆的光,全村都跟着吃回丰盛的。
  太婆听着就乐呵呵的笑,笑的像个孩子,特别的满足。
  今年年景不好,到底是没办成,太婆的九十大寿,要说冷清也不算,就是不够热闹,没有原先想的那般热闹,有钱也买不着食材回来。
  村里头说待明年,给太婆补个热热闹闹的寿宴,把附近三个村子都请过来。现在四个村子感情挺好,正好借这事,再加深下情分。
  太婆就听着,抿着嘴笑,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也不说话,眼里带着慈祥,其实村里的人啊,粗粗说来都算她的小辈呢,她看着长大的孩子,村里的孩子都很好,特别好,心眼好心也善,待她这个老太婆细致又周到。
  “虽说我活了九十年,整整九十个年头,我还挺想活的再久些哩,村里的孩子都好着哩,我就不想死。”朱太婆没事就喜欢跟老梨树说说心里话。“可我活不了多久了,我能感觉到,我快要死了。就是这大旱没过,我没看到村里的孩子们好好的,我舍不得闭眼。”
  朱太婆总是笑着的,村里人看她,时时刻刻都在笑,这会儿,没人看到她,眼里有泪水落下。“我要是挺不住了,闭了眼,要是村里开始难过,老天一直不下雨,你帮帮村里的孩子吧,他们都是在你跟前长大的,是吧。”
  “我总觉的你是活着的,老话说人老成精,树老也能成精吧,我这几天夜里总做梦,梦见有个小姑娘,她家门前有株梨树,小姑娘还小的时候,梨树和她一般高,都是瘦瘦小小的,来年小梨树长高了好多,小姑娘嫁人时,梨树已经很大了,枝繁叶茂,我瞅着,总觉的梦里的梨树有点像你。”
  朱太婆伸手抚摸着老梨树粗|壮的主干,目光有点恍惚,像是在回忆着什么,喃喃自语的道。“小梨树像你,那小姑娘呢?我也觉的有点熟悉哩。是不是你啊?是不是你呢?我仿佛听见有个姑娘对着株梨树喊干娘,不知道是不是快死了,人开始犯糊涂,不中用了。”
  “听说旁边有个村子,有户人家,家里有个老人,不想拖累小辈,悄无声息的就去了。能省一口是一口对吧,可我舍不得死,我还不知道这大旱什么时候过去,不知道村里的孩子们能不能平平安安的。”
  “二十多年前的那场大旱,我以为我会死,可我活下来了,你出手帮我的对吧,我知道你是活的,要是村里的孩子们挨不住了,你能不能出手帮帮他们?他们都是在你跟前长大的啊,我觉的我快死了。”
  说着说着话,朱太婆的身子一点点的往老梨树靠去,靠着粗|壮的主干,睡的香沉。
  她又梦见了小姑娘,小姑娘给小梨树浇水,抚着它的细细的枝桠,和它说着悄悄话,日复一日,小姑娘在长大,小梨树也在长大,小姑娘出嫁时,正好是九月,梨树上挂满了梨子,散发着阵阵清香。
  朱太婆仿佛闻到了梨子的果香,清淡的香味,好闻的紧。她觉的自己即将睡醒,前几天也是这般,小姑娘嫁人后,她就醒来了,看窗外,天色大亮,恰是起床时。
  这回朱太婆却没有醒来,她还在梦里,小姑娘出嫁后,次年梨树只开花没结果,又过一年,小姑娘娘家兄弟发达了,一家子搬离了村子,往后的岁月里,小梨树再也没开过花没结过果。
  不知过了多久,小梨树变成了老梨树,在老梨树的旁边有着几间青砖瓦房,这家农户生头个孩子时,是个姑娘,姑娘出生在九月,九月里的老梨树硕果累累,姑娘的爹娘,让孩子认了老梨树当干娘。
  “太婆,怎么睡着了,我扶你回屋里睡。”路过的村妇发现倚着老梨树睡着的太婆,走过来推醒了她。
  这么热的天,睡在外面可不行。太婆都这年岁了,可得注意些。
  朱太婆迷迷澄澄的看着扶着她的村妇,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村妇和气的笑着,温声细语的说话。“太婆,咱回屋里睡,这会是午时呢,哪能在外头睡,上我家吃个饭再睡觉吧。”
  “不饿,我有饭吃呢,等会就回去。”朱太婆慢吞吞的说着话。
  “太婆今个中午在哪吃?我送你过去。”
  朱太婆乐呵呵的笑。“回家吃,家里有饭。”
  “行。我送你回去。这天热呢,家里还有水没?没有的话,我拿点给你。”
  “水啊,有呢。”
  俩人边说边往朱家走,看到了从半道上返回来的江村长等人,连眼神不太好使的朱太婆都发现,村里好像要出事,村长那脸色,很不好呢。
  “这是怎么了?”朱太婆心提到了嗓子眼,小声的问着扶着她的村妇。
  村妇也是满头雾水。“不知道呢,回头我问问我家汉子。”
  “嗳,要跟我说说哩。”
  “肯定会告诉太婆。”
  下午村里的气氛明显的就不同了些,村里少了五十个汉子,所有人都不许外出走动,都得呆在村里,村里四周搭了四个高土台,选了眼神好的汉子,每个高土台站俩个人,盯紧着村子周边。
  朱太婆坐在老梨树下,一双眼睛紧张的来回看着,嘴里连连念着。“这是怎么了,这是怎么了,是不是要出事了,是不是有人要来抢咱们的粮食呢,这天什么时候才下雨,别人来抢粮食孩子们会受伤的,伤着了怎么办。”话说的都有些颠倒不清。
  这回江村长没有召集全村说话,他只跟每户的汉子们说了说事情,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近段日子只怕会有场仗要打。
  茅屋里,倪叶怡有些心神不宁,做什么都集中不了精神,只能坐着发呆。
  齐大媳妇带着三个孩子还在山里,想着等会下去。“倪大夫是不是想短尾灰和细长青?要不,我去带它俩过来?”
  “没有,就是胸口有点闷,不太舒服。”倪叶怡扯着嘴角笑了笑。
  “被热气冲了?我去给倪大夫倒杯凉茶。”
  倪叶怡伸手拉住她。“不用,我不渴。”犹豫了下,道。“总觉的,好像有什么事要发生。”她看着齐大媳妇。“齐家嫂子你去村里看看的,我有些不太放心。”
  “行。”齐大媳妇想也没想的就应了这事。
  齐婆子从客房里过来,讷闷的问。“成安媳妇去哪了?”坐下来后,顺手拿起蒲扇给三个孩子打扇子。
  三孩子玩累了,躺竹榻里睡着呢。
  “我有点事要她帮着跑跑。”倪叶怡温和的应着。
  “有个甚事倪大夫你开口就行,可千万别客气,成康这孩子真是多亏了有你呢。”
  齐大媳妇满头大汗的从村里跑进山,在要进堂屋时,她就喊。“倪大夫真的出……”看到婆婆,话戛然而止。“娘。”
  “你刚要说什么?”齐婆子问道。怎么瞅着大儿媳这神色不太对,像是有什么瞒着她似的。
  “我……”齐大媳妇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