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山神圣母守则 >

第66章

山神圣母守则-第66章

小说: 山神圣母守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是跟你念叨,别着急结梨子,要先顾着自个儿,好好的长,长粗壮些,你总不听,没了叶子遮着,你看你多丑,瘦兮兮的。老村长说,要领着村民们,给山施施肥,养分足,山里的树木就能活,我觉得挺好,让村长也给你张罗点儿,改明儿啊,就埋在你的树根底下,你别嫌弃,臭是臭了点,也有些脏,却是好东西,能让你多长个头,还有抽出嫩芽来,嫩芽长啊长长啊长,你又有漂亮的衣裳穿了,你高兴我看着也乐呵。”
  起床后的太婆,什么也不做,就挪个椅子,坐到小梨树的旁边,看着它瘦瘦小小的枝桠,开始碎碎念着,念完后,她就去大殿里上柱香,跪在蒲团上,对着倪大夫的神像碎碎念,有村民过来,就和村民说说话,没有村民,她就对着小梨树或神像说话,有时也会到山里走走,对着空荡荡的山林说说话儿。
  日子啊,一天天的也就这么过去了。
  要说寂寞吧,似乎也没有,因为她知道,她不缺时间,待时间到了,她的亲人们都会回来的。要说不寂寞吧,怎么可能会不寂寞,想啊,日也想夜也想,想倪大夫,想几个小家伙们,想小梨树,想山里的鸟兽们,甚至是一棵树一株草,她都想得紧,最想的啊,还是以前的日子。
  当时不觉得有多好,现在回想起来,那会儿啊,过得可真惬意,自在悠闲,美滋滋的,心情总是特别好,眉开眼笑欢声笑语。
  “太婆,熬了点白米粥,配着两样酱菜,脆脆爽爽还挺开胃,你尝尝的。”来的妇人,说着话,把竹篮搁到了太婆跟前,自顾自的进了大殿里,上柱香,虔诚的跪着,絮絮叨叨的说了会子话,才开始磕头。
  磕完头,妇人起身出了大殿,在庙里转了圈,见四处都干干净净的,便回到了前面。“太婆,你怎么没吃?不合胃口啊?”
  打知道太婆不自个张罗饭菜后,村里就把这事接了过来,大伙儿先说好,轮着往山里送,不能把太婆饿着啊,本来还想着留俩个妇人在山里陪着,见太婆不愿意,便没有再提这岔儿。
  如今啊,几个村子都知晓着,太婆也不简单呐,八成跟他们不一样,并非普通的凡人。
  “我看小梨树也没什么变化呢,是不是肥料不太足?或是不中用?”半个月前,老江头就领着众人,给山里的每株树木施了点肥,小梨树施得尤其多点,朱太婆心知这事急不得,就一天天的等着,细细的观察着,这都半个月了,愣是点变化都没有,她着急了,坐不住了。
  妇人打量着小梨树。“我看,我看挺精神了呢。”
  真不是她睁眼说瞎话,这山林里的花花草草树木等,虽都光秃秃的,但不见枯萎,一株株瞅着还挺有劲儿。有点像冬天的树,落光了叶子,却还是活着的。山里的树木啊,就是季节不太对,现在是初夏呢,还不是寒冬,这不,就让大伙觉得整座山都枯萎了。不过,这都是前面的事了,现在缓过了点劲,都琢磨出点门道来,这座山啊没死呢!还活着呢!
  “没什么变化啊。”太婆有点着急。“还是老样子呢。”
  妇人见她这般模样,连忙说。“太婆,要不我把老村长喊过来瞅瞅的?”
  “不用特意喊他过来,倒是可以去看看,他身子骨利索了点没。”前两天,老江头可能是抽烟抽猛了点,夜里总犯咳嗽,朱太婆知晓后,就去翻了翻药房,她记得有村民也是这样,倪大夫给配过药丸,药房里应该还有剩,别说,还真让她给找着了,赶紧三粒让人给老江头送去。
  “行。我这就去,太婆你把早饭吃了啊。”妇人点头着,说了句,就匆匆的走了。
  朱太婆想着,不能辜负她的心意,收敛情绪,坐到桌边,慢悠悠的吃着早食。
  早食还没吃完呢,就见老江头精精神神的往这边走来,老远就打着招呼。“太婆,倪大夫的药可真管用,我才吃了两粒,就好了,还剩下一粒呢,我先送回来,改明儿谁又犯咳嗽了,也吃上两粒的。”
  倪大夫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药房里的存货啊,得省着点用。
  “夜里不犯咳嗽了?老江啊,你可得注意点,别老抽烟,心里头有事也别总抽烟,多喝水,多喝点水好。”朱太婆收下药丸,拿着进了药房,装进了白瓷小瓶里。
  老江头蹲身,查看着小梨树的情况,抓了把土,捏在手里细细看着,还凑到鼻间嗅了会儿。
  “我看着小梨树没什么变化哩。”朱太婆走过来,缓声缓气的说着。
  “还是有效果的。”老江头把手里的泥土搁回了地上,拍拍双手,站起身道。“树的变化看不着,可能是不明显,这土质却不同,挺明显的,我看呐,施肥这事可以继续张罗着,土里的养分足够,这树木自然就精神了。”
  朱太婆还真没注意这土,她满心满眼的全是小梨树,这会瞅着,树根旁的土和周边的土还真有点差别呢。“还是老江心细啊。”
  “一辈子的泥腿子,都是在伺弄着庄稼,不精心伺弄着,庄稼就容易出毛病。”老江头挺感叹的。
  “咱们庄稼人啊,不仅得看老天给不给活路,也得会伺弄庄稼才能成呢。”
  俩上了年岁的老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有村民过来上香,也会站着唠嗑两句。白天的山里是不寂寞的,来来去去的总会有人,就连饭点,也会有人过来,顺便给太婆送个午饭。
  自从发现施肥略略有点效果后,梨树屋大塘村连家屯仁里村南朝坡东南村,就更加的上心了些,整天琢磨着怎么沤肥,还经常相互讨论着,看看哪个法子更加好,一来一往的,几个村子倒是越发的见亲近了些。
  自初夏进入初秋,经过短短的几个月努力,悠南山虽还是光秃秃的,但是低头仔细看看,就能发现,地上偶尔会冒出点小小的绿色,这抹杂草搁别的地方,那是相当的不显眼啊,连羊牛都不屑啃吃,可搁在悠南山就不同啦,那就相当于宝贝般的存在啊。
  众人们对待山里的小杂草,护是可精心了,堪比待自家的孩子般,碰着刮风下雨晴天烈日,都会匆匆忙忙的跑山里瞅一眼,就怕这些小绿色出事儿。这可是他们辛辛苦苦费尽了心血才养出来的。
  山里已经见了绿色,那么,山里的花草树木慢慢的恢复生机,也就有盼头啦。几个村子的干劲,一日比一日的足,挥出的汗水全是欢喜的。
  转眼,到了深秋,然后是立冬,接着落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一夜过后,整个世界银装素裹,特别的漂亮。太婆站在屋檐下,看着白茫茫的山林,露出个愉悦的笑。这才是她熟悉的悠南山呐,冬天的悠南山就是这般模样的,雪落满枝头,山里的树各有不同,被大雪装扮后,就更显姿态,美好的没法形容。
  太婆立在屋檐下,眉眼含笑默默的欣赏了下雪景,半响,她才慢慢悠悠的往大殿里去,推开门的瞬间,明亮的光线铺进殿内,整个大殿立即亮堂起来。她抬头望向神像,倪大夫眉角眼梢含着笑,一双眼睛会说话似的正看着她,温温柔柔,又暖到心坎里去。
  “倪大夫,下雪了,今年的第一场雪,下得大,来年啊,应该也是个好年景。”太婆边说着话边去拿香,点燃,欲要插|进香炉里时,她却愣住了,呆呆的看着神像,张嘴哆嗦着,未说话,泪先流了出来。
  只见,倪大夫的神像旁,忽得出现了几只活灵活现的小石像,都是熟悉的小家伙们,有短尾灰,细长青,带着笑脸的圆石头,小鸟,小松鼠,三狸花黑小猫,它们就窝在神像的脚边,眼睛是睁开的,仿佛会说话似的。
  “你们,你们,你们回来了麽?是你们回来了麽?”朱太婆流着泪,颤抖着双手,走向神像,慢慢地,慢慢地,伸着手,想要触碰这些小石像,又不敢触碰,害怕啊。“如果是你们回来了,你们眨眨眼睛,眨眨眼睛告诉我哩。”
  等了好久好久,几只小石像没有半点反应,倒是外面响起个声音。“太婆,今年这雪可真大呢。”他拍着身上的雪花,往大殿里走着,走近了些,他隐约发现了不对劲,三步并两步跑过去,把太婆往旁边挤了挤,看着几只活灵活现的小石像。“太婆,这是怎么回事?咦,谁送来的小石像?昨儿还没有啊,雕得可真好,真像啊,太像了,跟真的似的。”他拿在手里把玩着。


第91章 
  “放着; 别动!”太婆神情激动,言语带着少有的严厉。
  汉子愣了下,显然有点懵,讷讷的看着太婆,有点儿不知所措。
  太婆哆嗦着双手; 小心翼翼的从他的手里把短尾灰拿过来。“别乱动,摔着了可怎么办!”
  “喔。”汉子憨憨的笑了笑; 透着几分干巴巴,搓着双手; 讪讪然。“太婆; 我刚; 我刚就是好奇,才拿着看了看; 这小石像做得可真好。哪个村送过来的?之前都没见露风声出来; 捂得挺严实。”
  “这些小石像都不能乱动,不; 是不能动它们,绝对不能动。”太婆抚摸了会儿; 才恋恋不舍的放回原处。
  她也不知该不该说出来; 这些小石像是凭空出现的。还是先瞒着吧; 待老江过来; 再跟他商量着。唉,大半年了,也不知贺侠士那边是怎么个情况。
  汉子老老实实的点着头; 很认真的道。“太婆放心吧,我再也不乱动,我会告诉其他人的。”
  “嗯。你上香吧。”太婆转身缓缓的退出了大殿。
  她来到小梨树跟前,伸手轻轻地抚着光秃的枝桠。“短尾灰它们都出现了,虽然不是活的,却也是个好现象,我想,总有一天,它们会活过来,你呢,来年枝头能不能抽出新芽?别开花也别结果,把绿叶子长出来就行。山里情况正在慢慢变好哩,是不是代表着倪大夫的伤也在慢慢恢复?你要是能说话该有多好,咱们还能交流两句,给我通通气儿,省得我夜里都睡不踏实。”
  “太婆,我先家去了。”汉子自大殿出来,站在屋檐下说了句。
  太婆侧头看了他眼,眉眼柔和透着慈爱。“去吧,走慢点,雪大路滑,当心些。”
  “知道勒太婆。”汉子笑笑,一头钻进了风雪里,快要出山神庙时,他忽得回头喊道。“太婆,天冷,山里更见寒意,你别呆在外面,到大殿里去,烧个旺点的火盆子,不要担心炭,缺了少了我给送来。”
  说起来啊,倪大夫在的时候,甭管是哪个村民,她都会站在屋檐下目送着村民离开,还会细心的叮嘱几句。
  太婆乐呵呵的笑着,扬起嗓子回道。“好勒,宽着心,且家去吧。”
  “我还以为我是第一个呢,没成想,还有比我更早的。”又一汉子冲进了山神庙,哈着气搓着手。“太婆,这天冷着呢,你咋又站外头?大殿里生炭盆没?我去给你张罗个。”
  太婆还有不少话没跟小梨树碎碎念呢。“我不冷,手都是热乎的,我再站会儿,跟小梨树说说话。”
  “行。你说着吧,我去生个炭盆。”悠南山周边的几个村子,都已经习惯了,太婆总喜欢对着株小梨树说话碎碎念,他们是知晓其中原由的,这株小梨树啊,就是梨树屋的老梨树折下的枝桠重新生长的,老梨树可了不得哩,那年大旱多亏了有它啊。
  待汉子上了香磕了头,又生好炭盆,到周边转了圈,看看有没有需要搭把手的,忙完这些琐碎,再进大殿时,见太婆坐在炭盆旁,他就笑了。“太婆,神像周边的小石像是谁送来的?这手艺可真不错,十里八乡的怕是找不着呢,是外面的手艺人吧?”
  “你没动吧?”太婆问着,望向神像脚边的小石像,满眼的慈祥,嘴角含着抹暖暖的笑。“这些小石像可不能乱动,摔着了就麻烦了。”
  那汉子点点头。“我知呢,这小石像看着就不寻常,透着股灵气儿,瞅瞅那眼睛,多有神啊。”有话他没说出来,说不准,以后这些小石像就真的能变变活呢,如果它们能变活,那倪大夫的神像,应该也有可能吧,光想着就高兴极了。
  “嗳,你懂事儿。”太婆眯着眼睛笑啊笑,笑出了满脸褶子。
  汉子才离开,就见有不少村民,三三两两的结伴过来,原是前面回去的汉子,把小石像的事嚷了出来,大伙儿过来瞅个热闹。
  太婆就在旁边不厌其烦的叮嘱着。“看看就行,不能动,别动它们啊,摔着了可怎么办,只能站远点看着,不能拿手里看啊。别靠太近,别挤着了。”
  有村民心痒痒,想伸手拿小石像看看,瞅见站在旁边的太婆,到底是有心没胆,只能巴巴的望着。
  中午雪停时,老江头领着二儿夫妻俩进了山里。
  山里是有条的,雪下的大,封了山,村民们仍铲出了条路来,没铲的太彻底,留了点雪,压实,走着就不会脚滑。
  “太婆,这些小石像是怎么回事啊?”老江头目光灼灼的看着她。
  他是村长,有些事清楚着呢,甭管哪个村想到这岔事儿,都会相互通个气,哪里会偷偷摸摸的来,而且这手笔不一般呐,明显就不是附近几个村子能办到的事儿,这些小石像恐怕另有由来。
  朱太婆见这会大殿里也没别的人,只有江家三个,也就没有再隐瞒着。“这些小石像是凭空出现的,我觉的,这就是短尾灰它们。”
  “凭空出现?”老江头怔了下,没忍住伸手把短尾灰拿在手里,细细的观察着。“这手感,确实不太对,像石又像玉,还有股轻微的温热感。”
  “温热感?”这会轮着朱太婆发愣,她走过去,把细长青拿在手里,过了会,才道。“上午我拿在手里时,没有这股温热感,这会儿,还真有呢,就是不太明显,幸亏现在是冬天,天冷着哩,才能感受到。”
  吕燕芝就道。“爹,是不是表明短尾灰它们快活过来了?那么,倪大夫是不是也快出现了?”
  “这就不知道了,先别嚷嚷出来,咱们再看看的,得把这些小石像护住了。”老江头将小石像放回原处。“太婆,你看是不是喊几个会点拳脚的来山神庙住着?”
  朱太婆摇着头拒绝。“不用,有我就足够了。”白白性子霸道着呢,如果让村民们住进来,它该不高兴了。
  倪大夫为救白白,替它承受了最后一道阴阳刑雷,而白白呢,为了不让倪大夫魂死道消,用自己的半数修为结成生死契,同生共死同心同命。好不容易才成功化形,又被打回了原形。护住了倪大夫的本体没有消散,这远远不够啊,最后,白白又用仅剩的修为,捏了个法诀,集茅屋里的几个小家伙,加是他自身的修为,甘愿化为灵气滋养灵脉,这才凝住了灵脉保倪大夫的灵魂不散。
  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交给村民们,用愿力滋养灵脉,灵脉越强大灵气越强,身为妖修的它们才能恢复修炼,自沉睡中苏醒,这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上百年上千年都有可能仍在沉睡中。
  如今看来,倪大夫气运相当不错,且自身造化了得,香火旺盛愿力充足,村民们的法子虽有点异想天开,可事实摆在眼前,到底还是有所收获,大抵这便是书上说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这世间啊,没有什么事是办不到的。
  “那行吧。”老江头虽有点担心,却也没有多说什么,沉默了下,吐了个疑惑出来。“太婆,你说这,这是不是跟咱们给山里施肥有关?如果是的话,来年春天,咱们再加把力,让这座山的养分更足些。”
  朱太婆也在想这个问题呢,她有点迟疑,要说倪大夫是个半吊子山神,那么她就是个完全懂懵的半妖,别看她已经快一百岁了,真的是什么都不懂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