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凤行 >

第90章

凤行-第90章

小说: 凤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会被气得不轻,什么叫周大人有所怀疑,说得好像他带头挑事似的。事实上确实是他带头挑事,但在场这么多人谁敢说谁没私心,现如今倒都推到他头上了。
  只是他现在也顾不得这些,双目炯炯有神地看着魏王,想让自己看起来正直无畏,想让对方不战而溃。
  至于其他人,都站在离周会有些距离的位置,一副旁而观之的态度,可他们之前那些闪烁的目光和细碎的言语,已经足以证明他们的立场。
  若不是有心,怎么会来到这里?!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魏王身上,魏王目光一冷,也没做挣扎,招手命人去开仓房。
  至此,虽然目的达成了,但没有一个人心里轻松。
  因为这一切得到的实在太简单了,魏王虽有所抵抗,但抵抗得没有力度,就好像是做个样子似的,一改之前防范的态度。
  朱期心里咯噔一声,见周会已经带着头冲进仓房,他则慢了一步停在魏王面前,笑得尴尬。
  “唉,周大人性格太倔强,又有些认死理,若是有所得罪,本官在这里替他给您陪个不是,钦差大人千万勿怪,千万勿怪。”
  这是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周会身上了?
  魏王一哂,没说话。
  这时,仓房里传来一声高昂惊叫声。
  “怎么可能?!”
  *
  这句‘怎么可能’,在之后不停地被周会重复着。
  直到几个仓房的门全都打开,并一一查检粮袋中是否有粮,是什么粮。因为粮食数目太多,不可能都打开来看,便让周会随机挑选查看。
  周会也不是个草包,他这个督粮道总粮官的位置离不开有人提携,可他却是实实在在靠自己爬上来的,下面的一些小吏役会做什么手脚,他都一清二楚。
  他不光只查看粮袋上层的米粮,还让人专门找来验粮的器物,从粮袋下层抽检。
  可不管他怎么验,确实都是粮,还都是白花花的大米。
  如今像这样的粮食,只有两湖那边才有。困扰着众人多时的,钦差大人到底从哪儿借来的粮,终于揭开了谜题。
  粮食是从苏湖过来的。
  哪怕这次没有揭穿钦差大人的‘空城计’,这也算是一个收获了。
  魏王目光闪了闪,在众人脸上扫视着,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唯独周会仿佛死了娘似的,瘫坐在地上,口中依旧喃喃着怎么可能。
  不过能坐到他这个位置,没点心智怎么可能,他很快就从地上爬起来,脸色灰暗地来向魏王请罪,道是都是受了奸人蒙蔽。
  事实上真相如何,在场的你知我知全都知道,周会怂恿大家来揭发钦差的诡计,不过是想让本就摇摆不定的众人放弃魏王。
  在场的都是山西当地的地头蛇,失去这些人的助力,魏王哪怕有通天之能也只能寸步难行。
  同理,这些人为何左右摇摆,不过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皇储之争非同寻常,若真让魏王得了那位置,在场的所有人都跑不掉,甚至是他们的家族。
  毕竟雷霆雨露皆皇恩,惹了皇帝的厌弃,至少几十年之内他们是不用想自己的前程了。
  而江山代有才人出,下去了你,上来了我,沉下去太久,到时候想爬上来都无能。
  所以不是利害关系,谁会轻易站队,谁又敢轻易站队?
  只可惜当建平帝下了命魏王前来山西赈灾的圣旨,就注定他们这些人躲不开逃不掉,之前的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拖延。
  拖延出一个可以让他们喘息、考虑、斟酌的时间,而这个时间段里,发生的任何事都足以动摇他们的想法。
  魏王没有理会周会。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周会与他如今已是撕破脸皮,就不用再佯装无事。倒是其他人,都一一上来向魏王解释。
  都是官场上混迹已久的,太深谙什么叫做唾面自干,有了这种本领,哪怕魏王的脸色黑如碳,他们也能把场面圆得和谐美满。
  眼见差不多了,胡德茂等人向魏王告辞,谁知魏王反倒叫住了他们。
  “胡大人,本王有事与你商议。如今天气渐冷,虫子越来越少,以虫换粮恐怕做不长了。可灾民无粮,与其让他们聚在一起闹事惹事,不如给他们找些事做。”
  胡德茂停下脚步:“钦差大人的意思是?”
  “有田的深耕土地,为来年春耕做准备。无田的开垦荒地,官府可提供粮种并免税,此事还需细商。至于无田又不愿开垦荒地的,就挖渠挖池蓄水,以防来年还旱。什么都不愿干的,就把赈济粮给停了。”
  胡德茂抚须沉吟道:“钦差大人这主意不错,只是大人昨晚一夜未眠,还是先休息养足精神,明日我等再共聚磋商此事?”
  魏王没有异议,此事便定下了。
  周会出门坐上轿子,匆匆忙忙走了,其他人看着他的背影都是摇头直叹。
  齐碧河将胡德茂送上轿。
  胡德茂在轿中坐下后,突然道:“此事你如何看?”
  齐碧河一愣,又笑:“不管如何看,钦差大人肯定是能弄来粮食无疑。”
  这话说得有点含糊,但胡德茂明白其中的意思。
  如今到处都缺粮,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苏湖那边的粮食,可盯的人那么多,能借到粮食的没几个,魏王既然能借到粮食,就不可小觑。
  要知道魏王借来第一批粮食时,他们就各自私下打听过,根本不知这批粮从何处来。现在他们仅凭看到的粮食,就判断出是苏湖那边过来的,但可以预料到即使知道,也很难打听出从何人手中借出。
  不过可以想象,能在这时候借出这么多粮食的,都不是寻常人。
  江南一来历来是受朝廷重视,毕竟天下赋税出江南,这句话可不是虚言。能在这里做封疆大吏的,无一不是简在帝心。
  所以哪怕他们背后有人,恐怕也忌惮不已。
  再往下延伸,谁敢保证借出粮食的人,是不是受圣上暗许?就算不是,魏王能借来一批粮,又借来第二批,谁敢说他不能借来第三次,第四次?
  这次借来的粮食,若是紧着用的话,足以撑过这个冬天。到明年春天的话,万物复苏,什么都能拿来吃,只要饿不死人,下面就不会乱。
  只要不乱,魏王就算成功了一半,再坚持到夏秋之际,到时候借粮也便宜了,就算借不到粮,地里也有出息,这趟差事就算成了。
  如此艰难的境况,魏王都能办成差事回京,功劳自然不必说。待到那时,想必在朝中的声望将会达到旁人难及。
  毕竟圣上也不是傻子,魏王面临此境,若说背后没人动手脚,恐怕谁都不会相信。
  难道整个山西一颗粮食都没有了吗?
  晋商富甲天下,举世皆知。
  不是没有粮食,只是没人愿意拿出粮食。
  为何不愿?
  再往下,两人都不敢细想了,因为一旦细想就会忍不住战栗。他们两人一个是山西巡抚,一个是山西布政使,若说这事跟他们没关系,谁会信呢?
  包括他们自己都不信。
  看来是该变变想法了,总不能为官一场,坑了自己,还牵连了族人。
  *
  次日,胡德茂等人齐聚广丰仓。
  本来按理说议事该去巡抚衙门的,可魏王逗留此地,胡德茂和齐碧河有意讨好。下面人都是看上面人的意思,巡抚和布政使突然变了态度,都是人精谁看不出来,不管是逢迎也好,或是各有心思也罢,表面上都会做个太平。
  魏王办事向来迅速,也是他决定的事常人难以改变,把细节定下后,就颁布政令晓谕各府州县了。
  于是大冷天的,灾民们都被聚集在一起,或是深耕土地,或是开垦荒地,或者挖渠挖池用来蓄水。
  忙得是热火朝天。
  肯定是有人不愿意干,难免激发民怨。可如今粮食有限,官府又说了,不干活,就停掉赈济粮。能活谁不愿意活,与挨饿相比,自然去干活了。
  还有一部分灾民本就勤劳诚恳,见官府颁布的荒政政策有理有据,既没有劳民伤财,对百姓也是十分宽容,哪怕是为了一家子来年的生计,他们也愿意干。
  眼见这里进入正轨,魏王又重提找当地富户捐输之事。虽众官员都表现得十分勉强,屡屡告难,却没有再推诿。
  这算是一个好的现象吧。
  而另一头,凤笙在和陈浩见了面之后,才发现她真是小瞧了这些做商人的。


第133章 
  随着一阵寒风来袭; 天上飘起细碎的雪花; 凤笙这才发现原来已经入冬了。
  掐丝珐琅熏炉里散发着阵阵热气,暖意融融的; 江南的冷不同于京城; 带着一股湿漉漉的潮气,能钻到人骨子里。
  屋子里静得落针可闻。
  凤笙拢了拢身上的棉袍; 放下茶盏:“那照你这么说,实际上你们早就借着海上生意在发这种国难财?”
  这话算得上是重了。
  陈浩垂着头,额上沁出一层汗珠; 却连擦都不敢擦。
  他穿一身石青色绸面棉袍; 腰系玄色锦带,挂一枚羊脂玉环,下面垂着络子。肤色微黑; 身材高大,剑眉高鼻; 算得上是英俊了。
  只看他这身打扮,是任谁都不会相信几年前他不过是黄家下面铺子里的一个小掌柜。
  实际上以他的年纪; 在没有任何身家背景,只是一个农家子出身的情况下,能做上掌柜一位已经很不错了。
  不光聪明; 且胆大、细心、有野心。
  凤笙并没有忽略方才陈浩与她交谈之间; 半垂的眼帘下晦涩中闪烁着一种叫做野心的光芒。
  也确实得有野心; 不然何至于因黄家的棒打鸳鸯; 他便敢铤而走险去海上做生意?
  在海上做生意; 没有身家背景,没有靠山倚靠,同样是九死一生。
  凤笙倒是有些欣赏他了。
  与她相反,陈浩却觉得压力甚大。
  他从岳母和妻子的口中了解,知晓这位魏王妃不是一般人。即使对当年黄家转型之事他了解的不多,但只从只字片语,便知晓此女是仅凭一己之力,搬动了堂堂的皇太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搅得两淮风云变色。
  可实际上内心深处,他看似恭敬的面孔下还有着不显的轻视,他以为此女必定容貌出色,才会能驱动堂堂的朝廷官员为她驱使,甚至他怀疑太子被废背后还有魏王的影子。
  可这种想法却在短短的与她交谈不足两刻钟的时间里,全部消失殆尽。
  魏王妃虽对海事不懂,却句句切中要害,甚至在他不经意间就能牵着他鼻子走,以至于他吐露了许多之前他没打算吐露的东西。
  他说出的这些话,往小里说可以是一时笑谈,往大里说抄家灭族也不是什么稀罕事。陈浩甚至有种不该来见方凤笙的念头,不来见,他顶多是损失一大笔银子,或者找找其他门路,说不定就能解决。
  可他现在却变成了砧板上的一块肉,任人宰割。
  同时,陈浩身体里一种叫做野心的东西却在咆哮。
  他知道自己出身微末,能走到今天是碰上大运气,但同时与他敏锐的眼光也有关。如果这次事能成,对他来说是翻天覆地的改变。
  黄家举全族之力,想谋求一个官身,却一直是隔靴搔痒,不得其法,若是他成了——
  他想起家中娇妻,虽娇生惯养,却是真对他好。当年他不过是无名小卒,她却愿意为他舍身忘死。还有岳母,虽之前一直反对他们,可接受他之后,却是真为他打算,甚至不惜触怒了岳父。
  他陈浩不是忘恩负义之辈,还记得当初与娇妻浓情蜜意之时,心中妄想来日让她凤冠霞帔,诰命在身,所以明明知道危机与机遇只隔一线,他依旧赌了。
  这大抵是做海商的通病,须知做海上贸易,要么赚得钵满盆满,要么赔得倾家荡产,骨子里没那点赌性,是不敢涉足这门生意的。可陈浩却从一个门外汉,到小有名声,仅仅只花了几年的时间。
  这一切念头不过是顷刻之间,陈浩也心知这种时候再做隐瞒就是找死,遂苦笑答道:“所谓商,本身就有趋利性。王妃大概不知道,因朝廷市舶司官员无能,我朝从立朝到现在,海上的生意已经被江浙、福建、广州等几地的富甲豪族瓜分得所剩无几夷人喜欢大周的东西,从丝绸瓷器茶叶到一些手工制作的精细物件,一旦运回他们的国家都会遭到疯抢。
  “他们国家的许多贵族,甚至以能穿上我国丝绸做成的衣裳自豪。我们的商人每年都会从国内运出很多东西出海交易,因此换来大量的白银和一些稀有的舶来货。可到底我朝疆域辽阔,地大物博,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不过是奇技淫巧,能买得起的不过是些高门大户。
  “可王妃有没有想过,为了大量织造丝绸和布匹,江浙一带多少农田改桑,福建一带又有多少农田变成了茶园?我朝太平盛世,除了边关偶有战争,近些年一直太平,人口每年都在增长,可用来养活这些人的农田却在日益减少,朝廷那么多官员,那个大员名下不是诸多田产,却一文钱税都不用交。”
  陈浩越说越激动,忍不住站了起来:“就拿苏州一地举例,太平年一石米不过一两二,丰收时更廉,现如今涨到十几两,会是这个价格是因为当年官员一直管控得当,其他地方估计已经涨到三十多两了吧?就这,一旦某地有灾,还是缺粮,那粮都去哪儿了?”
  粮去哪儿了?
  这些年凤笙虽一直相夫教子,于魏王立场,他们必须沉淀下来,可朝廷上的事,她还是知道一些的。
  朝廷对有功名在身的人,有优免则例,从秀才开始,只要能考中功名,就能免掉一定数量的苛捐杂税和徭役。
  一个举人可优免一千二百亩地的赋税,进士更多,有官衔在身还会次第增加。
  一个举人能有一千二百亩的田?
  当然没有,除过一些本身就出身大户的人家,可时下有父母在不分家之说,宗族更是统治了县以下的,这些朝廷监管不到的地方,所以朝廷以宗族治乡里。
  而这种紧密联合的情况下,就是但凡有一人中举,同一宗姓的不用说,还有旁姓人前来投献。甚至有的仗着家中权大势大,欺压普通百姓,巧取豪夺占了别家田产的。
  看似不过一例,可大周有多大,各府州县又有多少秀才举人进士官员,这些都是在挖朝廷的墙角,填补自己的荷包。
  当然,也有陈浩所说的原因,这倒是凤笙曾经想过,却没放在心上的事情。
  但还有一点,曾经她和魏王聊起过,却是千头万绪冗杂太多,再加上魏王为了自保,一直避嫌不入朝,这件事自然无处着手。
  那就是朝廷征缴赋税的方式——折色。
  所谓折色,就是折收本色。
  用通俗点来说,就是种田的原本该缴米粮为税,却折合成银两或其他物品。但多数还是折成银两,只有当地有特产,例如某地多丝绸,方改为丝绸作为赋税。
  这样的情形看似方便了赋税的缴纳,及运输过程的便宜,却滋生了折色火耗、淋尖踢斛等弊政。
  这些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改变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成行,就好比这折色里的火耗,恰恰是许多底层官员用来补贴自己的手段。而这些底层官员为了跑官升迁,又把这些银子送给了更高一级的官员。
  也就是俗称的冰炭孝敬。
  哪怕是魏王,已经够低调了,下面也没少有人逢夏冬之际,送上冰炭孝敬。
  当然你也可以不收,可已成朝中惯例,你想用人,用人难道不需要安人心?
  也因此朝廷上下对火耗之事,小至一方县令,大到三省六部的堂官,都是充聋作哑,佯装无知。
  因为动了这个,就是动了他们的荷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